撫順市,遼寧省轄地級市,是遼寧省重要的工業基地,瀋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撫順市境內有2條鐵路、2條高速公路。撫順是清王朝的發祥地,是雷鋒的第二故鄉和雷鋒精神的發祥地。撫順地處長白山餘脈,呈東南高、西北低之勢,是遼寧省重要水源保護地,是國內重要的老工業基地,歷史上素有「煤都」之稱。撫順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撫順雷鋒紀念館
遼寧省撫順市雷鋒紀念館位於撫順市望花區雷鋒路東段61號,原雷鋒生前所在部隊駐地附近,佔地面積99900平方米,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1960年,雷鋒入伍後不久便隨部隊來到了撫順,並在撫順度過了他一生中最閃光的年華。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年僅22歲。8月17日,撫順人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並將他安葬在葛布烈士陵園內。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
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撫順東南52公裡處的後安鎮境內,地處長白山老龍崗餘脈南麓。公園佔地面積100平方公裡,主峰海拔1131米,因高山之巔有三塊巨石相依相擁直入雲端而得名。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集雄、險、奇、峻、雅、幽、清於一體,森林覆蓋率高,主要景觀有:巍巍的三塊石,峻峭的仙人臺,飛鳴的白龍潭瀑布,聖潔的天女木蘭,神奇的鴿子洞等。這裡還是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革0據地。
赫圖阿拉故城
赫圖阿拉城地處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內與世界文化遺產清永陵隔水相望,瀋陽、撫順、鐵嶺、吉林、通化、丹東、本溪等大中城市,旅遊交通十分便捷,景區環境優美,「食、住、行、遊、購、娛」功能一應俱全,景區內有二星級賓館----後金第一都賓館,一年四季都有滿族歌舞表演和滿族傳統的特色餐飲及農家飯菜。人參、鹿茸、蘑菇、木耳、乾鮮野果等地方土特產品和旅遊紀念品琳琅滿目。在參天古榆的掩映下,青磚青瓦的古建築群獨具風格;濃鬱滿族風情歌舞表演多姿多彩,盛世鑼鼓敲出喜慶和吉祥,模擬努爾哈赤登基宏大場面盡顯皇家氣派。
撫順猴石森林公園
猴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木奇鎮西南部,園內中心有一塊酷似「金猴拜月」的天然巨石聳立在山峰之上,公園由此得名。 猴石國家森林公園始建於1993年,1994年7月被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景區總面積2400公頃,森林覆蓋率為96.7%,景區狹長7.5公裡,平均海拔520米,最高海拔1131米。公園由六大景點組成,有-行舟、駱駝回頭、啟運石、天成彌勒大佛及我國目前最長夾扁石等40多處自然及人文景觀。生長著天女木蘭、紅豆杉等多種奇花異草、珍稀樹種和野生動物。
紅河峽谷漂流
紅河峽谷漂流是清原紅河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一部分,距縣城20公裡,距撫順市100公裡,距瀋陽市150公裡。經過兩年開山鑿石,鋪路架橋,在連綿起伏崇山峻岭中硬是開出一條路來。起點在峽谷源頭沙河屯下水後,在25公裡長的峽谷中部按國家AAAA級標準建起服務區,修建了上岸碼頭、更衣間、沐浴室、鍋爐房、餐廳、住宅、休息室、購物中心等,為遊客提供周到服務。 紅河峽谷漂流從大蘇河鄉沙河子屯起,至腰站溝溝口,全長12.8公裡。該河段集雨面積784平方公裡,水量充沛且水質清澈無汙染。
撫順元帥林國家森林公園
元帥林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遼寧省東部撫順市的東北部,地處大夥房水庫東北岸張作霖空墓陵區。1992年7月經林業部批准建立國家森林公園,佔地面積10.44萬畝。 公園處於渾河、蘇子河交匯處,薩爾滸山北側鐵背山對面。園內林木繁密,薩爾滸山山勢奇特,蘇子河、渾河和薩爾滸河從園區周圍流過,大夥房水庫碧波蕩漾,使公園顯出一派山青水秀、幽雅宜人的景色。園內還陳設有明清兩代的石刻藝術品和影壁浮雕數十件,雕工精巧,造型生動,不遠處還留有罕王行宮遺址等古蹟,使公園成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兼存的森林旅遊勝地。
薩爾滸風景區
總面積達268平方公頃,分八大景區。這裡山青、水碧、洞古、石奇,既有雲山淡淡,煙水悠悠的湖泊水鄉風貌,又具峰巒疊嶂、溪谷縱橫的山嶽景觀,更具得天獨厚的明清歷史文化內涵。附近有水域面積達110平方公裡的的大夥房水庫,它以著名的薩爾滸風景名勝為依託,正成為遼東一個引人注目的山嶽湖泊旅遊勝地。薩爾滸風景名勝區原名大夥房水庫風景區,1982年改為薩爾滸風景名勝區。「薩爾滸」是滿語,漢譯為「木櫥」,意思是此山森林茂密,物產豐富,取之不盡。
紫花嶺
這是一處適合徒步、生態果蔬採摘、休閒與度假的天然森林公園,也是遊客近郊首選的生態地。它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撫順市東洲區蘭山鄉紫花村,距市中心28公裡。主峰紫霞峰海拔460米。景區內有森林面積5454畝、登山線路6公裡、果樹採摘園260畝、蔬菜採摘園240畝。相傳努爾哈赤在平定中原時路過此地,當時正值金達萊花盛開的季節,別處的金達萊都是粉色,而這裡的卻是紫色,而且花香四溢,與漫山紫泥怪巖相得益彰。努爾哈赤不禁大喜,賜名此山為「紫花嶺」,並將山中一古木帶在身邊保佑,成就大業後將此木立於盛京大政殿,從此紫花嶺因福祉昌延而美名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