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摩崖石刻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山下,以寶塔山西麓石刻群最引人住注目。
寶塔山古稱嘉嶺山,位於延安城東地,延河之濱,在山上可鳥瞰延安整個城區。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稱作寶塔山。摩崖石刻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石刻藝術,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書法、造像或者巖畫。摩崖石刻起源於遠古時代的一種記事方式,盛行於北朝時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後連綿不斷。摩崖石刻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史料價值。它以摩崖為載體,以記事述功為主要內容的石刻檔案。
延安摩崖石刻佔地面積2864平方米,高6至7米,長260米。石刻岸面整齊,岸石完整,是難得的石刻藝術。山崖上有宋代石刻,包括「嘉嶺山」、「高山仰止」、「出將入相」、「先憂後樂」、「重崗疊翠」、「雲生幽處」、「嘉嶺勝境稱第一」、「一韓一範,泰山北半」、「胸中自有數萬甲兵」共九組。「嘉嶺山」三個隸體陰刻大字,每字高3.68米,寬3.37米,系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範仲淹於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秋,以陝西河東宣撫使兼知延州時所題,字體遒勁有力,灑脫豪放,是此摩崖石刻中的精品。
延安摩崖石刻,它記錄了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不畏外來入侵、頑強鬥爭的精神,是延安古代文明的重要見證,也是延安歷史的重要象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