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有著5000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很多歷史文化名城,比如北京、西安、洛陽等古代都城,還有平遙、麗江等古城,但有多少人知道,在貴州的大山裡,還藏著一座曾經被評為中國最美古城的城市,就是在黔東南的古城。
鎮遠古城歷史悠久,據工作人員介紹,鎮遠從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設縣起,至今已有兩百九十七年的歷史,其中作為道、府所在地的歷史,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曾經在漫長的歲月裡,一直是貴州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比現在的貴陽還要悠久。
目前,鎮遠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舞陽河畔,四面環山。舞陽河蜿蜒崎嶇,穿城而過的「S」字型河流,北岸是舊府城,南岸是舊衛城,遠景頗似太極圖。如今兩岸都是明代修建的城池,並且還保留了一部分城牆和城門。城內和城外的古代建築、傳統民居、歷史碼頭不計其數。
據工作人員介紹,鎮遠古城共有八大會館、四洞、八祠、九廟、十二廟、府衛古城、吳王洞、四宮、古全井、古戲樓等近200多處名勝。青龍洞、中元嬋院、萬壽宮、祝聖橋、香爐巖、天后宮、府衛古城洹、吳王洞、四宮殿(東方戰神廟)、和平村、周達文故居、古城廟宇、庵堂、館祠、亭闕、宮闕、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等。
鎮遠古城雖然深埋在大山之中,卻因其悠久的歷史而形成了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古城,20多個民族居住在城內,漢族、侗族等20多個民族,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閩粵文化、土著人文化在城內交匯融合,使鎮遠成為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博物館,甚至專家稱它為「世界文化保護圈」。
透過無人機的視覺俯瞰鎮遠古鎮,徽派建築主體為古民居,沿舞陽河而建,依山傍水,形成許多狹長幽深的古巷,其結構複雜,如石牌坊巷、四方井享、復興享、仁壽巷、衝子巷、米碼頭巷、紫寶閣巷等。這交叉銜連、相通的小巷,構成了鎮遠古城中生生不息的血脈。這裡的古巷裡,又星羅棋布,分布著各種形狀的古井,既有清澈的天然淺井,也有長達數丈深的吊井,在漫長的歲月裡滋養著古城裡的人們。
古至今,大量的文人墨客在鎮遠古城吟詩作賦,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祁順贊曰:鎮遠「山水多,士南多遊焉,或不遊而恨之。」民國年間的鎮遠節度使英雄豪傑華光也稱:「鎮遠有勝水名山,令人盤桓而不忍離去」。
鎮遠古都,歷史悠久,天生麗質,1986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88年8月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3月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古都」,2020年被評為全國AAAAA級旅遊景區。
鎮遠古城老街小巷,古香古色,如今這個季節遊人不多,顯得格外寧靜。一路走來,路旁,牆面,屋角,到處都是蒼翠翠綠的苔蘚,溼潤的很是養眼,空氣中瀰漫著古老神秘的韻味,讓人產生穿梭穿梭的錯覺。
走在鎮遠古城的巷子裡,這些見證了古城繁榮的宅院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門多是斜的,路也多是斜的,所以這些巷子又叫斜巷子。古樸的古城門樓,斑駁的窗欞,蒼綠的牆角,潮溼的屋基,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詮釋著城市的繁華和曾經的喧囂。清風裹挾著陣陣溼氣,仿佛在訴說從前各地商賈雲集,車水馬龍的商業景象。
夜已深,華燈初上,鎮遠古城流光溢彩,金碧輝煌,最好的觀景方式就是到遊船碼頭,登上遊船,去感受「舟行碧波,人畫中遊」的感覺。
古都隱居於碧水青山之間,寧靜而悠閒,住在這裡的人悠閒而自在,如碧玉般鑲嵌在青山之間的舞陽河,仿佛來自古都,源遠流長,加之遠離工業汙染的環境,令人嘆為觀止。那就是初到古城,走馬觀花後,鎮遠給我的第一印象!每個人都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