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牛肉麵 是清晨的溫暖記憶

2020-12-14 騰訊網

說到吃麵,你會想到什麼?是鮮香濃鬱的湯底,還是筋道爽滑的麵條?很多時候想念家鄉的味道就是在想念那一碗麵。麵條種類繁多,各地的麵條不僅粗細不同、形狀不一,製作方法也是各有千秋。

準備配菜

小時候愛吃麵,除了麻辣的重慶小面,就最愛勁道的蘭州牛肉麵。陽光照射的清晨,和爸爸一起穿過街角小巷,跟著香氣走進拉麵鋪,要兩碗牛肉麵,加蛋加肉。熱騰騰的拉麵放到面前,先吹著氣喝兩口清湯,再挖一大勺油潑辣子在碗裡,就著綠色蔥花香菜,吹著熱氣,吸溜著燙嘴的麵條,胃滿足了,心情也明朗起來。

現在要吃一碗牛肉麵並不困難,但要在擁堵的上班路上抽出時間就不太容易。越是吃不到越饞這一口,乾脆自己在家做。

一動手才發現牛肉麵做起來也沒那麼容易,從湯底到面,每一樣都要親力親為。熬湯、揉面、摔條、切蒜苗咚咚作響,然後端著滿滿一碗麵和女兒分。

母女倆一起埋頭吃麵的樣子讓我記起小時候和爸爸一起在拉麵攤的場景,不知道多年以後,離家的女兒在吃牛肉拉麵時又會不會記起今日。

麵條:

1.蓬灰(也可以用鹽)倒入30℃的溫水中溶解後,倒入麵粉中,攪拌均勻,然後放在案板上充分揉,當麵團變成較硬的狀態時,加少許水用力揉,直至麵團達到軟硬適中、光滑的狀態。

拉好的麵條

2.壓扁麵團,上下兩面都抹好油,放入容器裡,蓋上保鮮膜醒面1~2小時。

3.醒好的麵餅切成細長條,兩手分別拽住兩頭,上下甩,直到麵條達到理想粗細狀態。

煮麵:

煮麵條

1.拉好的麵條入沸水鍋,燒開後加入少許涼水,再次燒開後撈出,裝進碗裡。

2.倒入牛肉高湯,碼上牛肉(牛肉丸)和焯過水的白蘿蔔片,撒大量香菜和蒜苗,一大勺油潑辣,完成。

湯底:

1.幾顆草果、幾片香葉、兩三個肉桂,幾片山奈,一小撮小茴香和花椒,裝入紗包封口,製成香料包。

熬好的牛肉湯

2.牛肉(我用牛肉丸代替)和牛骨棒、土雞一起入清水鍋,煮開,撇盡浮末,放入姜、鹽、白胡椒、香料包,加蓋小火吊湯2~3小時。牛骨和雞撈出,牛腱肉放涼,最後加點鹽,高湯完成。

小貼士

正宗的牛肉麵是一根麵條拉一碗的,拉麵師傅那個技術我是完全沒有。所以切成小條一根一根拉,切得越細,拉得就越細,要有耐心。

牛肉麵的辣椒是很講究的,略帶焦香口感為最好,這樣的辣椒香而不辣,顏色紅亮。

牛肉麵的面是鹼味的,最早是用蓬灰石煮水和面,是一種天然的鹼,但是現在蓬灰石基本銷聲匿跡了,所以用少量的食用鹼代替,一個味道,但是沒有蓬灰石的勁道,所以和面不能偷懶,要多揉才能勁道。

相關焦點

  • 寒流來襲,沒有什麼能比清晨的一碗牛肉麵更能溫暖你,西寧大西門牛肉麵期待你的光臨!
    ,三種套餐可選:牛肉麵/幹拉/幹拌,沒有什麼能比一碗牛肉麵更能讓你的胃感到溫暖!一進門裝修風格復古典雅,特色有牛肉麵,幹拉和廈門口味幹拌,師傅拉麵的手藝嫻熟,配合上湯汁和辣油,一碗超有誘惑的西北特色麵食就完成啦,他們家的小菜也非常可口!(也是夠豪橫的)。
  • 記憶中的一碗牛肉麵
    之所以要寫這碗牛肉麵,是因為在我的腦海裡生活了32年的事物太少太少,而它卻能非常清晰的存在於我的記憶中,我必須要把他寫出來以紀念我的少年。由於在村子裡和來時路上一共有四天時間沒有好好吃飯,在回家的時候,我跟父親坐車從許莊到西安的玉祥門車站坐車回柞水,在車站邊上的一家蘭州拉麵館子裡,我吃到了這碗讓我難忘的牛肉麵,當時拉的是細面,那個時候絕對用的是高湯,不像現在大部分都是濃湯寶,白白的湯裡加了點辣子油紅紅的,放有蒜苗,在面上放了六薄片牛肉(我數了的),面一端上來那個香啊似乎至今還充盈在我的鼻孔。
  • 一碗清湯牛肉麵
    當店主把那碗貌不驚人的牛肉麵端到我面前的時候,我還不知道它對於我的意義。 兩片薄薄的牛肉,一碗清湯,浮在上面的一些蔥段。這碗面,賣二十元,心想有點貴了。土豆看到有吃的,起了身磨蹭在我腿邊,於是,我慷慨的給了它一片牛肉。眼睛一眨它吃完了,用哀求的眼神看著我,於是,我把碗裡餘下的那一片肉,用筷子夾起來,再次給了它。它吃完,嘴都不抹,謝都不說,又去找下一個人了。
  • 美好生活,從一碗牛肉麵開始
    對於吃貨來說吃早餐尤為重要剛出鍋的牛肉麵熱氣繚繞純手工製作抻拉的麵條配上牛棒骨熬製的湯底滾水中幾番浮沉撈上來千絲萬縷在碗裡左右逢源輔以辣椒油、蒜苗提味每一口都是滿福每天清晨來一碗健康和幸福感在唇齒間化開蘭州德元純湯牛肉麵吃一口味道尚可吃兩口唇齒生香吃三口回味無窮面的口感筋道有勁每一次咀嚼
  • 在常州,總有一碗麵溫暖你的心
    都說常州人的情懷,藏在了一碗麵裡,從清晨到深夜,從城南到城北,一碗麵,用柔韌爽滑的方式,撫慰腸胃、溫暖人心。常州,是一座愛吃麵的城市。據說,每條街巷都至少有一家麵館。想要了解這座城市,可以從麵館開始。因為麵館裡,流動著市井的煙火味,藏著老常州味道的記憶,有鄰裡安居的守望,更有點滴幸福的聚合。
  • 一碗牛肉麵 作者:蔡春生(甘肅武威)
    一碗牛肉麵牛肉麵一直是我的最愛。每次坐車回家,早上一定去吃一碗牛肉麵。從我上高中到後來單位上班,早上如果吃一碗牛肉麵就覺得幸福感滿滿,精神十足,又是快樂的一天。正宗牛肉麵要數蘭州的牛肉麵。武威街頭,牛肉麵店也隨處可見。出名的有「舌尖尖」,「旺仁」,「東方宮」,「一品紅」……每天早上,牛肉麵店裡都人滿為患。取飯的窗口排滿了人。吃牛肉麵都是自己端飯,寬的,細的,面多面少,口味不同,因人而異。第一次去蘭州大概是九三年吧,那時候牛肉麵一塊錢。在臨街一個狹小的店裡人進人出。
  • 蘭州牛肉麵,一碗牛肉麵,在蘭州吃到大寬,總是吃不夠
    天冷了,來一碗牛肉麵可好,對於牛肉麵來講,有一種說不出的執念。我是個執著的吃貨,在蘭州的每個早晨,總吃到清晨頭鍋湯的牛肉麵,正宗自然不必說,我的記憶裡,再沒有比這香的麵條。如果你沒有去過蘭州,就根本不理解油潑辣子在一碗麵中的地位有多高,如果說高湯奠定了牛肉麵的基礎,那麼油潑辣子絕對是靈魂的存在。很多時候我會從東城跑到城北去吃牛肉麵,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好吃,所以慕名而來。擁堵的交通讓吃麵的心更加迫不及待,沒有煩躁,因為真的肚子餓了。
  • 一碗噴香的臺灣紅燒牛肉麵
    大江南北的飲食男女依據自己地域獨特的食材,十八般武藝般的創作了這一碗又一碗令人垂涎欲滴的面。每一碗麵的背後都是一段令人回味的往事,也代表了某個地域的飲食文化。        這響徹南北的臺灣牛肉麵背後是那些客居在臺灣,被臺灣土著稱為外鄉人的最初的鄉愁。味蕾是存有故土記憶的,當年那些因為內戰而被迫移居到臺灣的川籍士兵。
  • 一碗牛肉麵,一碗充滿異鄉的溫暖,連杜甫都為之感動
    一碗正宗牛肉麵的吃地,講究的人會覺得非蘭州牛肉麵莫屬。這可能也是因為蘭州牛肉拉麵的名頭甚廣,幾乎每個人都聽過這個名字。不過各地有各地的做法,雖然名稱不相同,但是在製作過程中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地。做出來牛肉麵的所添加的材料也儘是不同四川重慶人愛辣,麵食裡必定會擺著辣椒。而今天小編要介紹的也就是這碗牛肉麵,一個千年來都被人們所喜愛的美食。
  • 「舌尖上的內江」, 從一碗牛肉麵開始
    微光喚醒清晨,內江的街頭小巷,大大小小的麵食店內人來人往,一碗牛肉麵下肚,暖心暖胃,一天的工作學習也隨之開啟。內江牛肉麵,積澱著甜城美食文化,承載著內江人的情懷,是「內江味道」的代表之一。2018年,我市提出了旅遊產業發展「三五八」方案。
  • 蘭州牛肉麵,不僅僅是一碗麵,而是無數遊子的心
    清晨曦光中,忙碌的身影永遠是待著白帽子,穿著白大褂,吆喝著,牛肉麵。一碗牛肉骨頭湯,一團不大不小的麵團,在師傅們辛苦、精湛的技藝而又嫻熟的手法之下,拉出了你理想中的、可口入味的面,大寬,二細,三細,細,韭葉,毛細等,總有一種是適合你的口味和喜好。記憶中,第一次,一碗牛肉麵還是八毛,模糊的記憶中,也不知道是父親母親辛苦積攢了多久的愛,總是在我記憶中留下最好的東西。
  • 馬路牙子|牛肉麵,一碗麵的傳承,一代人的習慣
    正宗牛肉麵加盟、加盟牛肉麵店在蘭州,每天早晨,馬路邊最熱鬧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遍布大街小巷的1200多家牛肉麵館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蹲的站的,那麼多的人一爬起床,就衝著那一碗馬路牙子牛肉麵。正宗牛肉麵加盟、加盟牛肉麵店好像沒有這一碗麵墊底,一整天都缺點什麼似的。我還記得一首牛肉麵的歌謠,是這麼唱的:「麵團和得溜呀溜溜軟,搓成劑劑兒拉扯麵。條杆拉得細,麻利又幹散哪,細面二細蕎麥稜,韭葉大寬和二寬。
  • 老闆,來一碗牛肉麵!蘭州人心中的口號
    作者:王冰迪,自:隴上非遺每個蘭州人心中,都有一條河,叫黃河;每個蘭州人心中,都有一本書,叫《讀者》;當然,每個蘭州人心中,也有一碗麵,叫牛肉麵。這三個,是蘭州的名片,是豐碑,是象徵。不說別的,從初七到初十這四天時間,不管是早晨還是中午,味道好的牛肉麵館裡,等待吃麵的人排成了「長龍」,有的甚至隊伍都排到了門外的路上。面對這樣的排隊,為吃一碗麵解饞,甚至排半個小時的隊都在所不惜,甚至是司空見慣。前幾天外地來了一位朋友,為了讓他嘗一碗真正好吃的牛肉麵,在盤旋路附近的一家牛肉麵館,我們在寒風中整整等了近半個小時。
  • 覓食臺北:林東芳不是人,是一碗牛肉麵
    林東芳不是人,是一碗牛肉麵文/曉莫林東芳牛肉麵彼時跟同學們一起去吃一碗牛肉麵,已經是既簡單又足以讓人開心的「小確幸」。眼下在全中國的大部分地方,都有「蘭州牛肉麵」館。所以如果它敢稱全中國第一,誰敢稱第二呢?喔,對了,你可不要跟我提什麼「X師傅牛肉麵」哦。
  • 一碗牛肉麵一萬元.
    一碗麵一萬元!因為價格逆天,它被美國《華爾街日報》封為世界上最貴的牛肉麵。由於常年東奔西走,他嘗遍世界各地眾多山珍海味,但只有在加拿大溫哥華吃到的一碗牛肉麵,讓他久久不能釋懷···他自己也沒想到,為了做好這一碗麵,時光悄悄流逝了26年。從選擇牛肉,到烹製手法,再到餐具的挑選,他用工匠精神,一點點、一年年,不斷地改進和研究。
  • 這一碗牛肉麵,曾漂洋過海,載滿鄉愁
    味覺牽動著記憶,對於這些異鄉人來說,牛肉麵不僅僅關乎生計來源,也是記憶版圖的重建。隔著山水萬重,一碗牛肉麵裡的家鄉味,仿佛能讓人在某個短暫片刻,回到那片土地。因此,這樣一碗凝聚無數鄉愁的「川味牛肉麵」,卻是在四川尋不到滋味,正如對這些漂泊一生的眷村老兵來說,他鄉與故鄉,早已在時間中漸漸變得模糊。
  • 那一碗臺灣牛肉麵唷 附臺北牛肉麵地圖
    文/Lena一直覺得,臺灣的味道是要一碗麵一碗麵吃出來的,吃慣了那個味道,這輩子都很難忘記。每每半夜驚醒,發現嘴裡空空,特別不是滋味。出門騎車去吃個豆漿油條,好像是發生在上個世紀的事了。酷愛吃麵的我,一有機會就走進大大小小的麵店,點上一碗牛肉麵,刺溜刺溜地吃上個半小時。上海的臺灣麵館總是開了一家又一家,從幾十元到百元,從紅燒牛肉麵到半筋半肉牛腩面,從街邊小巷到商場店鋪,這一碗麵是越吃越高檔,越吃越講究。到最後,吃一碗臺灣牛肉麵,竟成了件挺奢侈的事。
  • 果洛馬有布牛肉麵
    從前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如今因為一碗麵眷戀一座城。清晨的蘭州是匆忙的,小小的街角巷尾飄散著那股濃厚的蘭州牛肉麵的味道,頭鍋面迎接著每一位行色匆匆的路人。聞味知其香,醇厚的香氣喚醒睡意朦朧的年輕人。坐落在這座城市的馬有布牛肉麵以始終如一的高質量食品和與時俱進的服務理念,開創新時代的牛肉麵發展道路。
  • 戒不掉的銷魂,這一碗牛肉麵我饞了好久
    每日的清晨,無論你是剛起床還處於迷茫狀態,還是剛加了一夜的班準備回家休整一番,那個永遠門庭若市充滿煙火氣息的早點鋪,便是你這一天開始的見證。吃早點,對於一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度,是尤為重要的,這個充滿儀式感的時刻,所吃食物必須營養豐富且不將就。
  • 我的命是一碗牛肉麵
    我把它具象成一碗牛肉麵,也許能捕捉一二。在中國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中,山珍海味不足為奇,而總有人,獨愛這口牛肉麵。牛肉麵是樸素無華的,是隨和可愛的。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有牛肉麵,比如蘭州牛肉拉麵、臺灣牛肉麵、內江牛肉麵、襄陽牛肉麵,還有紅燒牛肉麵……不同的牛肉麵風味不同,或清湯、或香辣、或紅燒,麵條有粗有細,口感有勁道有綿軟,你看,這是不是像極了一個人的命運:有悲傷有歡樂,有高漲有跌落,難怪有人說:「人生如過眼雲煙,浮華名利終究沉寂為一碗日常的牛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