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學部首屆學術年會暨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學術報告會舉行

2020-12-25 中國科學院
    6月26日,中國科學院學部首屆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學術報告會在京西賓館禮堂舉行。吳良鏞、秦大河、陳俊亮、陳運泰等4位院士分別作了題為「發展模式轉型與城鄉建設科學的再思考」「氣候變化和冰凍圈科學進展」 「我國通信技術進展現狀與發展戰略思考」 「汶川地震的成因斷層、破裂過程與成災機理」的學術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馮長根,以及出席中國科學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的院士、中國科學院在京各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京部分高校的師生,還有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等近900人出席報告會。中科院學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員會主任朱作言院士主持報告會。

    自2002年開始,學部院士大會學術交流活動逐步向社會開放,深受科技界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歡迎。經學部主席團研究決定,在以往學部開展學術活動的基礎上,結合兩年一次的院士大會,舉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學術年會,本次院士大會期間舉辦的是首屆學術年會。將探索適合學部開展學術活動的形式和方法,力求將學部學術年會辦出特色,辦出水平,使之成為科技界乃至全社會關注的學術交流盛會。

    6月26日全天舉辦2008中國科學院學部學術年會,上午為綜合性學術報告會,下午各學部分別舉辦專題性學術報告會。

    吳良鏞院士從最優越的機遇與最尖銳的矛盾、對發展模式的思考、城鄉建設與發展模式轉變、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城鄉建設、發展人居環境科學等五個方面闡述了他對我國發展模式轉型與城鄉建設的新思考。吳良鏞院士在報告中指出:目前,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在加速推進;世界城市化進程在加速,特大城市地區浮現;中國城市化發展速度很快,但是面臨著資源短缺的矛盾;2000年來,中國接連遭受的冰凍和地震兩次自然災害,就顯示了當前人類面臨災難的脆弱性;在快速城市化的情況下,現代化與本土文化的矛盾,以及「強勢文化」與本土文化的矛盾變得十分複雜和尖銳。對這樣一個大規模、高速度的城鄉發展,如果仍然習以為常地、孤立地論建築、論城市,而不從城市化考慮,顯然難以得到全面的結論。他表示:「人居環境理所當然地屬於科學的前沿,但是尚屬亟待發展的科學前沿,對它的認識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無論專業工作者與全社會,包括決策者都是如此。我們寄託於走出混沌,漸漸達到科學共識,從科學共識走向社會共識,從社會共識走向決策共識。逐步將人居環境科學推向一個新的境界。」

    秦大河院士從全球氣候變化科學新認知、冰凍圈科學、氣候變化科學的不確定性、應對氣候變化的對策和建議等4個方面闡明了人類在氣候變化和冰凍圈方面的科學進展。秦院士在報告中指出,全球氣候變化不僅僅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而且對社會、經濟、政治、外交和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影響越來越突出。而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氣候系統變暖已成為21世紀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明確指出:剛剛過去的100年(1906-2005年)裡全球平均地表溫度上升了0.74°C,與此同時,海水溫度升高、大範圍積雪融化、冰川退縮以及海平面上升等都表明氣候系統的變暖是毋庸置疑的,而人類活動「很可能」是氣候系統變暖的主要原因。全球氣候變化不僅僅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而且對社會、經濟、政治、外交和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影響越來越突出。我國冰凍圈分布廣泛,不僅有重要的氣候效應,還是乾旱區和綠洲經濟發展以及保障寒區生態系統穩定的重要水源,關係到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和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的安全。中國冰凍圈還是亞洲大江大河的源頭區域,直接滋潤著流域內27億人口。在全球變暖、冰凍圈退縮的背景下,冰凍圈科學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已成為國際氣候系統及全球變化研究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

    陳俊亮院士從我國網絡發展狀況、光通信技術發展情況、三代及三代後移動通信系統、下一代網際網路、下一代網絡、通信網絡發展戰略的思考等6個方面闡述了我國通信技術發展現狀以及對未來發展戰略的思考。在光通信技術方面,陳俊亮院士指出:在2020年,我國固定電話用戶普及率將達45%,行動電話普及率達60%,網際網路用戶達40%,其中寬帶用戶達到30%。他還透露:截至2007年底,我國網際網路網民數已達2.1億,普及率為16%,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19.1%。陳俊亮院士還表示,光纖通信由於其超高速,低誤碼,高可靠,價格低廉,已成為信息的最重要傳輸手段,信息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截至2007年底,光纜線路總長度為573.7萬公裡,其中長途光纜線路總長為77.4萬公裡。我國超過95%的信息量是通過光網絡傳送。由我國提出的TD-SCDMA制式在2000年為ITU-R接受為世界第三個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目前,該系統已交由中國移動通信公司在10個奧運城市進行規模化推廣。對於三代後移動通信系統,他透露:我國科技部提出的Future計劃已經完成。我國還將在「十一五」啟動「新一代高速移動通信系統」的專項計劃。

    陳運泰院士在報告中全面剖析了汶川地震的地震構造背景、成因斷層、破裂過程和成災機理。報告提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於我國西南地區朝南南東方向運動的川滇菱形塊體的東北面。西南地區是我國構造活動強烈的地區之一。印度大陸板塊以40-42毫米/年的速率朝北東20°方向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擠壓,引起了青藏高原的隆升並迫使其地殼內的物質東移。被迫東移的殼內物質受阻于堅硬的四川盆地地殼,形成了北東走向的龍門山斷裂帶。作為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接部位的龍門山斷裂帶,是一條以北西-南東方向逆衝為主兼具少量右旋走滑分量的斷裂帶,其逆衝運動的速率約為20毫米/年。可是在其東面的華南塊體並未能完全調整龍門山斷裂帶北西-南東方向的逆衝運動,其運動速率只有10-15毫米/年。於是應變能在龍門山斷裂帶中的巖石內逐漸長期積累,使得龍門山斷裂帶成為最具危險性的發生地震破裂的活動構造。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便是發生在這條斷層的長約350千米的地段上的大規模的破裂。

    四位院士的報告內容豐富,切合實際。每個報告結束後,會議安排了一定時間進行互動交流。聽眾紛紛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院士均給予了認真解答。


吳良鏞院士作題為「發展模式轉型與城鄉建設科學的再思考」的報告



秦大河院士作題為「氣候變化和冰凍圈科學進展」的報告



陳俊亮院士作題為「我國通信技術進展現狀與發展戰略思考」的報告



陳運泰院士作題為「汶川地震的成因斷層、、破裂過程與成災機理」的報告



朱作言院士主持報告會


相關焦點

  • 川渝科技學術大會暨四川科技學術大會在蓉舉行 懷進鵬黃強出席並...
    川渝科技學術大會暨四川科技學術大會在蓉舉行懷進鵬黃強出席並講話 鄧小剛出席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淼 攝影 田為)12月10日,川渝科技學術大會暨四川科技學術大會在成都舉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為把成渝地區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繪製了美好藍圖。此次大會對提升川渝學術水平、促進學術繁榮、加大科技供給、搶佔發展制高點具有重大意義,必將有力提升兩地創新優勢。希望大家牢記使命,勇攀高峰,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取得更多更大的原創性成果。重慶市副市長熊雪出席大會並講話。
  • 中國天文學會學術年會在昆明召開 6院士昆共話天文發展
    「空間調製傅立葉」「高能宇宙射線」「中微子」……10月28日,為期3天的中國天文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在昆明召開,來自全國各科研單位以及高校的天文精英骨幹900多人齊聚春城,共話我國天文發展。中科院院士崔向群、武向平、方成、李惕碚、景益鵬、韓佔文出席活動。  今年是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建臺80周年。
  • 中國工程院張平院士學術報告會順利舉辦
    西工大新聞網9月18日電(李婭)9月9日下午16:00,在友誼校區東會議室,舉行了我校校友、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張平院士學術報告會。張平院士於當日下午15:00,正式受聘為西北工業大學顧問教授。
  • 清華同方精優能受邀出席中華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生殖醫學學術年會
    珠海光無盡,瑤山氣自溫。2020年11月27日下午,中華醫學會第十四次全國生殖醫學學術會議開幕式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召開,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黃國寧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郎景和院士,中華醫學會王大方秘書長,中華醫學會馬群專員,珠海市醫學會梅文華會長,中山大學莊廣倫教授,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孫瑩璞教授,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孫海翔教授,中華醫學會生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黃學鋒教授、
  • 鹽城市大豐人民醫院晉升三級綜合醫院暨樊嘉院士學術報告會隆重舉行
    2020年12月20日上午9時30分,大豐人民醫院晉升三級綜合醫院暨樊嘉院士學術報告會在人民醫院科教樓豐醫會堂隆重舉行! 會議由大豐區人民政府區長李志軍主持、大豐區委書記薛盛堂致辭、鹽城市衛健委主任徐傑宣讀省衛健委關於確認大豐區人民醫院等12所醫院為三級醫院的通知、鹽城市醫院協會會長查文章致賀詞、中國科學院院士
  • 首屆川渝科技學術大會暨四川科技學術大會在成都開幕
    大會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央廣網成都12月10日消息(記者賈宜超)為強化學術基礎、引領學術風尚、促進學術交流、打造學術品牌,12月10日,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和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在成都舉辦首屆川渝科技學術大會暨四川科技學術大會,以此引導川渝廣大科技工作者潛心學術研究,營造安心、靜心、專心的學術氛圍。
  • 浙江召開監察法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
    6月2日,浙江省法學會監察法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年會在杭州之江飯店召開。本次會議由省法學會監察法學研究會主辦、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承辦、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協辦。  在成立大會上,省法學會研究部主任董服明宣讀了《關於同意成立浙江省法學會監察法學研究會的批覆》,並主持了理事會機構選舉。經大會表決,選舉產生了由135名專家學者組成的理事會,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教授封利強當選首任會長。隨後,監察法學研究會舉行了首屆學術年會。與會的專家學者結合當前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圍繞「監察法與刑事訴訟法的銜接機制」這一主題分四個單元展開了深入的研討。
  • 遼科大舉行省煤化工、冶金化工專業委員會成立暨學術報告會
    12月19日,遼寧省化工學會煤化工、冶金化工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報告會在遼寧科技大學舉行。來自東北大學、瀋陽工業大學、鞍鋼股份公司、鞍山七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及我校教師130多人參加會議。瀋陽工業大學副校長李三喜教授主持會議。
  • ...會首屆年會暨第二次學術研討會浙江詩路文化帶高峰論壇在天台...
    11月21日上午,中國唐詩之路研究會首屆年會暨第二次學術研討會浙江詩路文化帶高峰論壇在天台縣隆重開幕。市政協主席陳偉義出席並講話,南開大學教授、中國唐詩之路研究會會長盧盛江,台州學院黨委書記崔鳳軍,省社科聯名譽主席蔣承勇,縣委書記楊玲玲出席開幕式並致辭。縣領導林峰、陳政明、曹蕉紅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等出席開幕式。
  • 2020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在深圳開幕,專家學者助力特區先行先試
    借深圳成立經濟特區40周年之東風,2020年10月28-30日,主題為「好設計·好營造-推動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的2020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受疫情影響,此次學術年會首次採取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方式,聚焦建設領域的學術熱點、政策焦點、行業難點,以10場主旨報告、32場專題論壇以及同期舉辦的展覽等豐富的活動,吸引了12位院士、20位大師以及國內優秀建築科技工作者、建設者、管理者、高校師生、建築從業者,及社會各界人士近2000多位嘉賓參加,演講嘉賓300
  • 【地方動態】北京細胞生物學會2020學術年會暨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
    【地方動態】北京細胞生物學會2020學術年會暨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 企業參會邀請函 2020-09-23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秦巴心血管論壇系列學術年會舉行
    11月27日至29日,中國心臟聯盟心血管預防與康復專委會陝西聯盟年會暨第十四屆安康市心血管年會、第六屆秦巴心血管論壇、2020年度基層衛生健康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培訓班、冠脈介入青年醫師沙龍系列學術會議舉行,同時成立了中國心臟聯盟心血管預防與康復專委會陝西安康聯盟。
  • 吉林隆重召開科學技術學術年會
    10月22日,由吉林科協、省科技廳、吉林大學、中科院長春分院聯合主辦的吉林省第三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在長春隆重開幕,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部分專家,以及來自吉林省各地、各學科領域、工作在科研、生產、教學第一線的科技工作者1000餘人聚集一堂,參加本屆年會。
  • 第二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在渝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趙徐州 曾江 通訊員鄭勁松)11月4—5日,由中國心理學會主辦、西南大學承辦的第二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在西南大學舉行,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和社會應用機構的心理學專家、學者及中國心理學會全國會員代表匯聚一堂,圍繞「心理學與國民心理健康」主題,聚焦國民心理健康問題,提出學術界的解決方案。
  • 安徽省中醫藥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暨首屆黃山論壇在合肥舉辦
    10月14日—15日,安徽省中醫藥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暨首屆黃山論壇在合肥舉辦。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王國辰,省衛生計生委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德志,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董明培,國醫大師徐經世、李業甫,省中醫藥學會理事長王鍵,福建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李燦東,安徽中醫藥大學黨委委員、安徽省中醫藥科學院專職副院長李澤庚等出席大會開幕式。 開幕式上,王國辰致辭,對大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
  • 第23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0年CSCO學術年會
    第二十三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0年CSCO學術年會於9月26日圓滿落幕。為期八天的「CSCO年會學術周」反響熱烈,意猶未盡。為回應廣大醫藥工作者的熱切期盼,CSCO年會錄播緊急上線,您可登陸「CSCO官網」、「CSCO APP」觀看。由於年會內容豐富,但網絡上傳速度有限,課件將於10月15日前陸續上傳完畢,歡迎您的觀看。
  • 西工大舉行「海洋聲學信息感知」工信部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
    西工大新聞網11月10日電(航海學院 攝影記者 郭友軍)11月9日,由西北工業大學科技管理部、學科建設辦公室主辦,航海學院、「海洋聲學信息感知」工信部重點實驗室承辦的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會議暨「船舶與海洋工程」高峰論壇在我校隆重舉行。
  • 關於召開第30屆全國醫院藥學學術年會暨國際學術交流衛星會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為了踐行專業委員會「傳承、務實、合作、創新」的發展理念,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實現引領行業發展、建設人才梯隊、加強學科建設的辦會宗旨,由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主辦,湖北省藥學會、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承辦的「第30屆全國醫院藥學學術年會暨國際學術交流衛星會」擬定於2020年10月下旬舉辦。
  • 首屆五運六氣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在勝利醫院召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呂增霞12月11日,由東營市中醫院(東營市勝利醫院)主辦、盧思儉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及東營勝利中醫醫院協辦的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盧思儉學術思想及臨床應用研討會暨東營市中醫學會、中醫協會首屆五運六氣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在勝利醫院舉行
  • 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第十九次學術年會順利在線召開
    中華中醫藥學會眼科分會第十九次學術年會順利在線召開 2020-10-23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