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票中的雙瓣心形世界地圖

2020-12-10 騰訊網

01 澤蒂的藏書票

這枚書票的主體圖案是雙瓣心形世界地圖,左瓣心形是北半球,右瓣心形是南半球,用黑色油墨套印在兩個心形半球,利用線條刻畫出大陸與海洋的輪廓,通過經緯線將地表的位置逐一固定。地圖的參考原型是佛蘭德製圖師吉哈德斯·墨卡託繪製於1538年的雙心形投影世界地圖。由於心臟是基督教的某種象徵,因此心形投影也使得地圖的內容具有宗教意義。

沿順時針方向,主體圖案的左側是一輪蛾眉新月,上方是八芒星與太陽的結合,右側是星座(像是天蠍座),下方是指南針、象限儀等製圖及定向工具。這些工具的下面寫有GEOGRAFIA,表示這張書票的主題是「地理」。

澤蒂 義大利 1962年 木口木刻 88×117mm

外圍繪有類似銀質託盤的紋飾,把各個圖形包圍在內,用藍色填充空白區域。整體圖案正下方是EXLIBRIS字樣及票主的名字Corrado Millant。票主是義大利工程師、設計師,法拉利創始人的朋友,關係密切。相信票主是一位地理愛好者,熱心於探索和發現。

人類利用各種方式丈量外部世界,經過計算、想像、創作,將太陽、月亮等星球賦予具有特地意義的符號,並把一些可能位置相近的星體聯繫起來組成星座。人們生活的地球也被再度創作,以各種地圖的形式反映人們的內心世界。

此書票的創作者是人稱「月光效應大師」的義大利木刻版畫家易塔羅·澤蒂(Italo Zetti,1913-1978),技法是木口木刻,創作於1962年,尺寸為88mm×117mm。腓特烈港藝術博物館收藏有此書票(Frederikshavn Art Museum cassette: 606 No. 38)。澤蒂為這個票主創作過四款樣式相近但主題不同的書票,每一款書票都非常細巧、精緻。

澤蒂一生共製作了600多枚書票。其黑白木口木刻的畫風是寫實主義與新藝術運動相結合的新古典風格。藏書票在澤蒂刀筆之下不再僅僅是一頁藏家貼於書中的標記,他將書票的藝術性與實用性相結合,達到了一個完美境界。所謂的「月光效應」就是澤蒂藝術作品最細膩浪漫的綜合概括。

02 墨卡託的雙心形地圖

這枚藏書票中地圖的原型是吉哈德斯·墨卡託繪製於1538年的雙心形投影世界地圖。該地圖僅有兩份存世,分別藏於美國地理學會(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圖書館和紐約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

1538年 墨卡託 雙心形地圖 46×61cm

這幅世界地圖是墨卡託的早期作品,這也是第一幅採用美洲來稱呼北美大陸和南美洲,並且將南北美洲區分成兩個獨立大陸的地圖。墨卡託如此使用「美洲」一詞,等於和馬丁·瓦爾德澤米勒(Martin Waldseemüller)共同承擔了命名西半球的責任。

該地圖是使用「維爾納投影法」(Werner Projection)繪製的世界地圖,因為這種投影方法繪製的地圖形狀類似心形,也被稱為「心形地圖」(Cordiform)。維爾納投影法是一種「等積偽圓錐投影」。投影中緯線為同心圓圓弧,經線為交於圓心的曲線。中央經線為直線,其餘經線為對稱於中央經線的曲線。

人們對於世界的認識是一個自古到今、由近及遠的過程。就歐洲人而言,他們對遠東地區的認知可以說是最遲的,在大航海時代到來後,他們才從東、西兩條航線漸漸了解遠東。在16世紀上半葉,歐洲人繪製的地圖上關於遠東及其海域還沒有實質內容。

從墨卡託這張雙心形地圖上可以看出,遠東的海岸線仍然是任意繪製的,陸地上標有一些名稱,如Cathai、Tangut、Thebet、Mangi、Singui、Quisai、Sucai等等,仍是託勒密(Claudius Ptolemy)加馬可波羅(Marco Polo)的混合,它們的方位也是被隨意安置的。不過可以注意到,在海岸線以東標有「東印度洋」(OceanusOrientalisIndicus)。

此後,由於墨卡託發現了這類地圖在航海時的不足,於1569年提出了沿用至今的「墨卡託投影」。

吉哈德斯·墨卡託(Gerardus Mercator,1512-1594)荷蘭

1562年,義大利雕刻家和出版商薩拉曼卡·安東尼奧(Salamanca Antonio)重新雕刻製作了這個版本的雙心形地圖。這幅圖現被一位私人藏家收藏。

1562年 安東尼奧 雙心形地圖 34×56cm

03 費恩的心形地圖

1531年,法國製圖師歐龍斯·費恩創作了《現代版完整的全世界地圖》(Nova, et integra universi orbis descriptio),這幅木刻地圖將心形投影分別用於北半球和南半球,創造了雙心形地圖投影(Double Cordiform Map Projection)的形式。(現收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

歐龍斯·費恩(Oronce Finé,1494–1555) 法國

前文所說墨卡託在1538年出版的雙心形地圖,正是基於這張地圖並加以修正後重新刻版刊行。

這幅地圖刻有華麗的紋飾,手工上色,下方有兩個美人魚,兩個天使。而上方則用法國皇家的盾徽裝飾,頂部的條帶中寫出了地圖的名稱。

1531年 費恩 雙心形地圖 29×42cm

這是已知最早的正確應用了南方大陸名稱的地圖,使用古希臘文字中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來標註南方廣袤的區域。古代地理學者曾推斷過南半球大陸的存在,歐洲的探險者也經常假設新發現的大陸會在南半球。而直到19世紀,南極洲才被明確證實存在。費恩這幅地圖中的南方大陸與南極洲在某種程度上很相似。

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菲利普斯學院(Phillips Academy)藏有未上色版本的地圖。一位私人藏家也藏有一張未上色版本的地圖。

1531年 費恩 雙心形地圖 29×42 cm

最為著名的心形地圖,是歐龍斯·費恩於1534年出版的這幅地圖(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整個地球如同一顆人類的心臟,懸浮在磚紅色的背景之中,「心臟」之上,歐、亞、非、美四個已知的大洲分布在淡藍色的海洋之中,最下方「未知的南方大陸」,則是一抹金黃色,沿著中央經線左右大體對稱。

1534年 費恩 心形地圖 51×57 cm

這幅地圖反映出當時地理學上的假設推測和不確定性。北美洲與亞洲相連,在南方繪有一個廣闊的南方大陸,因為地理學家認為,必須存在這樣一塊假設的大陸,才能平衡北方大陸的重量。

在費恩完成這些地圖的年代裡,也是歐洲地理學界對於這個世界到底有幾塊大陸爭論得最激烈的年代。地圖中那個未知的南方大陸,幾乎統治了整個南半球,拉丁文的注釋寫著「Terra Australis,Nuper inventa,sed nondum plene examinata」,大意為:「南方大陸,最近剛剛發現但尚未完全探索」。

那個年代另一個激烈的學術爭論是「美洲大陸和亞洲大陸到底是分開還是連接著的」,費恩這兩張心形地圖中(1931年的雙心形地圖和1934年的心形地圖),這兩塊大陸的北端都是連接在一起的。

04 收尾

通過對比這張藏書票中地圖的北半球部分與這兩個版本雙心形地圖的北半球部分(下圖中從左至右依次是澤蒂的藏書票、墨卡託的地圖、費恩的地圖),可以看出,澤蒂創作書票時是參考的墨卡託的雙心形地圖。

心形投影地圖在今天已經很少使用,但在人類地理探索上提供的貢獻和獨特的美學價值,仍然吸引了一大批狂熱的地圖愛好者和收藏家。如今,人們已經走遍了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將現在的大陸位置和形狀表達在雙心形投影地圖上,與16世紀的心形地圖相比,是否有很大變化呢?

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玄學派詩人(The Metaphysical Poets)約翰·多恩(John Donne)所做的經典情詩中有這樣幾句:

我映在你眼裡,你映在我眸中,

兩張臉上映出彼此真誠坦蕩的心;

還要去哪裡找,比這更好的兩個半球,

沒有嚴酷的北,沒有下沉的西?

雙心形表達的地圖,是否就是這更好的兩個半球,像明亮的雙眸,在彼此的世界中,沒有嚴酷的北,沒有下沉的西。

對了,在1538年,也就是墨卡託這幅圖上沒有標註準確位置和地名的遠東地區,正是大明嘉靖十七年,在這一年,嘉靖將朱棣的廟號由太宗改為成祖,然後把自己的親生父親興獻皇帝朱祐杬移入太廟主殿,至此,耗時多年的「大禮儀」事件終於完結。後來,這位皇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修道當中,並且用獨特的統治藝術牢牢把控著這個龐大而又複雜的封建王朝。

參考來源:

阿罡老師(書票解讀)

牧野星妍(書票解讀)

子安-《西方藏書票》

黃時鑑-《早期歐洲世界地圖上的遠東海域及其名稱》

橙湖工作室-《王者之心-記以歐龍斯為代表的幾幅心形投影古世界地圖》

傑裡·布羅頓-《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

聯合雜貨-《心形地圖進化簡史》

http://art-exlibris.net/

https://www.wdl.org/

https://collections.leventhalmap.org/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暑天讀藏書票
    經常碰到這樣的提問:藏書票是幹什麼用的? 藏書票的功能跟中國人的藏書印類同,表示藏書的歸屬。藏書印容納文字,藏書票展示美術。 藏書票最佳的美術形式是木刻版畫。 藏書票在歐洲有500年歷史。 藏書票在中國有100年歷史。 早期中國藏書票與教會相關,與教會學校相關。輔仁大學和燕京大學的藏書票是代表性的作品。
  • 中歐友好 辛丑百牛 紀念藏書票大賽 邀您參與公眾投票
    大賽以弘揚藏書票世界聯合會「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精神為目的,通過藏書票的傳承和交流,推進世界文化、藝術交流,提升世界各地人民藝術鑑賞力,豐富人民精神生活,推廣文化藝術教育。本次大賽評審團嘉賓由中歐友好合作協會、藏書票世界聯合會的理事會成員、藏書票藝術家、媒體代表、社會賢達及企業家代表組成。
  • 《當代國際藏書票巡展》(北京站)在國家圖書館開幕
    展覽現場徐裡書記在賀信中指出,藏書票作為小而精的獨特藝術門類,它與版畫和書籍有著密切的關係,又與作家、藝術家和藏書家的思想認識、知識結構和審美情操息息相關,具有高雅的書卷氣和文化內涵。廣州美術學院與中國美術家協會藏書票研究會多年來堅持學術合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文化自信。
  • 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當代國際藏書票巡展》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首展
    陝西攝影師記者魏連升報導:西部媒體訊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當代國際藏書票巡展》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首展開幕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當代國際藏書票巡展》2018年12月1日上午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首展隆重開幕
  • 馬奈一生只活了51歲,卻留下為數可觀作品,將浮世繪用到藏書票
    在詹森( Johnson Fridolf )編著《藏書票珍藏:從文藝復興到現代》(A Treasury of Bookplates )書中,有一款馬奈自用的藏書票,以他的半身雕像作為畫面。但是我懷疑它是否能夠代表馬奈的藏書票創作?而且後來我發現,它是貼在1884年巴黎出版巴澤爾( Bazire )編的《馬奈》上。
  • 跟著百度地圖學地圖可視化 在地圖中「復刻真實世界」
    個性化地圖,即對地圖元素和樣式的自定義編輯。在實際操作中,個性化地圖可分為編輯器、管理臺和應用端三個層次。編輯器作為開發者編輯地圖、自由創作的工具,是個性化地圖中最重要的模塊。APP中如童話般夢幻、又近乎完美復刻真實場景的地圖讓人印象深刻。這便是地圖SDK應用能力——「自定義瓦片地圖」的應用之一。在以《精煉內功 賦能可視化》為主題的分享中,嘉賓從技術、方案和真實使用場景的角度帶來了地圖SDK的應用能力溝通。從地圖SDK的角度來看,可視化主要分為「覆蓋物」和「多彩地圖」兩部分。
  • 用地圖與世界交流,我們在國際地圖製圖大會中獲獎的...
    本文原標題:《用地圖與世界交流,我們在國際地圖製圖大會中獲獎的作品是這樣的!》艾蘭本文由微信公眾號「中國自然資源報」獨家編輯。未經授權,謝絕媒體(包括公眾號)轉載。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標註來源。
  • 手機地圖中的世界名勝古蹟:蘋果vs谷歌
    為了給自己的地圖程序騰出空間,蘋果公司拒絕在iOS6中搭載谷歌地圖應用程式。然後,蘋果地圖因為可笑的失敗而飽受非議。現在,谷歌地圖強勢回歸iOS。
  • 在繪本中環遊世界 (手繪地圖人文版)
    於是他也愛上了旅行,昨晚他在被窩裡對我說「媽媽,你多帶我去旅遊吧,去爬山啊,坐船啊,我都很喜歡的。」聽到他這樣說,我覺得好欣慰。因為冉寶有了和我一樣的愛好。 在冉寶兩周歲時我買了這本手繪地圖,本來是我自己收藏的。結果拿回家,冉寶就很好奇的翻著這本書,他看著書裡面不同國家的地圖還有各種有趣的人物和動植物,他非常認真的看,時不時的還會問我各種各樣的問題。
  • 《魔獸世界》9.0世界地圖怎麼樣 世界地圖介紹
    導 讀 魔獸世界9.0即將上線,新增了暗影界的世界,那麼這些世界是怎麼連接的?
  • 收集藏書票悅讀長三角 長三角公共圖書館網借圖書服務聯盟成立
    在「書界」6.8萬餘名註冊讀者中,使用「芝麻信用」的讀者超過90%,楊浦區圖書館為此特別打造了「書界」專庫。在疫情防控期間,圖書館網借業務成長迅速,3月14日「書界」自助服務恢復,當月借閱量即達26728冊,此後每月平均超過2.3萬冊,與去年每月平均1.4萬餘冊的數量相比需求大增。
  • 奇幻與真實:那些古代世界地圖中的傳說故事
    《可蘭經》中甚至也提到這些,伊德裡西的世界地圖中還突出標明了巨牆與歌革和瑪各。在阿拉伯人的故事版本中,這些野蠻部落並不是西塞亞人,而是哈扎爾人。他們是生活在黑海與裏海之間地區的突厥遊牧民族。到9世紀末,一個流言開始在阿拉伯人的敘述裡傳播:亞歷山大的巨牆其實可能在中國。
  • 迷你世界:如何在地圖中開「商店」,萌新成為大神地圖第一步教程
    迷你世界:如何在地圖中開「商店」,萌新成為大神地圖第一步教程 迷你世界作為一款備受歡迎的沙盒遊戲
  • 《山海經》中描繪了一幅地圖,復原後發現:與世界地圖高度相似
    眾所周知,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經過千變萬化才發展到如今這個模樣的。女媧造人、開天闢地都是以前人們捏造出來的神話故事,現在的我們是依照歷史上留下的參考資料來考究以前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地球母親它已經在宇宙中存在了46億年,而我們人類歷史上留下來的資料卻是很少的。
  • 快來認識地圖世界中的一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都會用到各種各樣的地圖。對於地圖,大家並不陌生。但還有一些地圖,如等高線地圖、氣候地圖、航空地圖、人口分布地圖、地震烈度區劃圖等都是一些專業地圖,大家在平常幾乎都用不到。那地震烈度區劃圖是個什麼東東呢?
  • 《迷你世界》中的每一位玩家都可以選擇地圖
    《迷你世界》中的每一位玩家都可以選擇地圖,並且在地圖中建造屬於自己的「帝國」。玩家們可以在「迷你世界」中天馬行空大膽的進行建造,滿是可愛畫風的遊戲世界以及完成自己所喜歡的建築,在如今快速的生活節奏中,以讓玩家在「我的世界」減壓。
  • 高燕軍:我國出版世界地圖中對爭議區的處理潛規則
    【本文原載於知乎專欄「地圖看世界」,作者ID:鏗鏘俠】 地圖是一個國家政治外交觀點的延伸,是充滿了政治性的一個工具。我國公開出版地圖上對克什米爾、馬島、北方四島、獨島等地區有著特殊的塗色、標註方式。 本文只涉及我國出版地圖中的爭議地點,不在地圖中的但實際爭議的地點不再討論。
  • 地圖與世界
    地圖與世界  許章潤  年前在港大,應陳鴻毅、餘興中兩位教授之約,順道往訪馮平山博物館。館舍不大,正好有一個展覽,出示晚近四百年東西各國繪製、庋集的地圖,形形色色,亦真亦幻,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一小時既畢,漫遊了地球的各個角落,匆匆忙忙,閱盡滄桑。
  •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作為16世紀地球儀和世界地圖補充讀物的相關指南中,經常包含這種類型的介紹。在此類介紹中,作者會強調,一個人坐在椅子裡,在一本地圖書陪伴下所完成的對遙遠異域的旅行,要比被難以預料的海洋所支配、在一條船搖晃的甲板上完成的旅行,更愉快也更安全。
  • 《我的世界》小地圖及地圖使用方法
    導 讀 各位玩家如果在我的世界中安裝小精靈助手的話,可以顯示小地圖和全屏地圖,那麼這小地圖和全屏地圖到底要怎麼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