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什麼意思?

2020-12-20 胖雅雅的生活

結婚對於男女來說都是終身大事,俗話說「一親壞,九代敗」,這裡的「一親」就是指「妻子」,對於男人來說,娶一個好老婆真的太重要了,好的老婆能旺夫、能旺家。但是,怎麼找到賢惠的妻子呢?今天的老俗語就能告訴你答案,這句俗語是古人世世代代的經驗總結。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這裡的「腳後跟」是指一個母親說話、做事的方式,母親對於子女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母親是什麼樣的人就可以推測出她的子女是什麼樣的人。這句俗語還是比較嚴謹的,它只說「三四分」,沒有表示全部,這句話要區別於「有其母必有其女」。

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和農村俗語「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相同的意思,一個母親的品行會很大程度的影響女兒的品行,可謂說是「啥娘啥妮」,一個母親很賢惠,一般她的女兒也會很賢惠,只有「賢妻才能家富」。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孩子與母親的關係是最緊密的,母親的性格、說話做事的方式,勢必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聽得多了、看得多了就會被潛移默化,孩子就容易模仿自己的母親。

在古代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負責養家餬口,而女人負責相夫教子,女人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母親的形象、母親做人的原則、母親的性格等都會影響自己的女兒,如果母親的家庭地位低、母親膽怯,那麼她的女兒也會比較懦弱,容易不自信;一位溫柔善良的母親,教育出來的女兒肯定非常有愛心;一位重視教育的母親,那麼她的女兒肯定很有文化氣息;一位自私自利的母親,那麼她的女兒也不會太大方;一位脾氣暴躁的母親,那麼她的女兒一般也比較愛發脾氣。

母親賢惠溫柔,那麼她的女兒也不會太差。在生活中,如果把一個孩子交給一個愚昧無知的女性去撫養,那麼她的孩子肯定是毫無教養。農村有句老話說:「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在一個家庭,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品行。

當然了,這句老俗語有一定的道理,也不是絕對。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母親非常勤勞,但是她們的子女卻非常懶惰。很多農村人沒文化、不識字,但是她們的子女很多都考上名牌大學。因此,萬事都沒有絕對,一個孩子的品行受父母、老師、社會的共同影響,每個孩子的悟性不同,這為決定了她們的人身道路不同。

總之,母親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一位母親是否有文化、是否有教養,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母親的思想、三觀、為人處事,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因此娶媳婦要看丈母娘,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有道理的。

「種不好莊稼一季子,娶不到好媳婦那是一輩子」,現在都是自由戀愛,很少有人結婚會看雙方的父母,都是互相了解、慢慢磨合。在現代社會結婚、離婚感覺太正常了,十全十美的人畢竟太少,對於結婚你願意將就嗎?僅僅是為了搭夥過日子嗎?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什麼意思?
    今天的老俗語就能告訴你答案,這句俗語是古人世世代代的經驗總結。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腳後跟」是指一個母親說話、做事的方式,母親對於子女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母親是什麼樣的人就可以推測出她的子女是什麼樣的人。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啥意思?
    農村很多俗語都來源於生活,並且很貼切生活,再加上它簡單易懂的語言,所以很受老百姓的喜愛。這句「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小編的老媽從小就在耳旁叨叨的一句話,但凡跟著老媽幹活時偷懶或者做出一些在老媽看來不合規矩的事兒,老媽便要搬出這句俗語來教導一番。
  • 為什麼說「看看娘的腳後跟,知道閨女三四分」?老祖宗的識人術
    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古代的時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上學讀書的,那些可以讀書在學堂學著四書五經,但是很多農村人根本上不了學堂,不過他們也有自己的方法來學習,那就是俗語了,俗語在農村是非常流行的,都是老祖宗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俗語並不像是詩詞歌賦一樣辭藻華麗
  • 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跟婚姻有著聯繫,這些俗語也經常被人家掛在嘴邊。特別是一些婚嫁的習俗,老人們更是常常說。
  • 農村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翻穿皮襖子」,為啥?
    導讀:農村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翻穿皮襖子」,為啥?在農村生活,從來都不缺少老話俗語,這些俗語可謂是包羅萬象無所不至。有的還真的確實具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也被叫做十句俗語九句真。俗語之中關於生活描述的最為的多見,直到現在比如我們做錯了什麼事,依然會有人說,看看讓你不聽老人言,吃虧的還是自己,農村還有句俗語叫做:「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翻穿皮襖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兒子像娘和姑娘像爹為啥有這麼多的好處呢?
  • 梓辰聊三農:「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是什麼意思?
    動動手指,關注世界更多趣事,為發現更多美麗點讚梓辰聊三農:「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是什麼意思?您好,歡迎觀看梓辰聊三農,我是您的老朋友梓辰,今天梓辰要跟您講一個農村俗語,叫做「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其實在農村流傳著許多的簡單俗語,話語雖俗其中卻包含著人們常年積累下的經驗,以此來勸誡後人。
  • 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跟婚姻有著聯繫,這些俗語也經常被人家掛在嘴邊。特別是一些婚嫁的習俗,老人們更是常常說。
  • 農村俗語老話:「看看他娘腳腳跟,斷他閨女七八分」是啥意思?
    農村的俗語老話,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這些俗語廣泛流傳於民間,它們通俗易懂,言簡意賅,是勞動人們從生活實踐中得來的經驗,經過一代代口頭相傳流傳至今。下面我們來了解幾句俗語老話,看看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在其中。
  • 俗語:「看看娘的後腳跟,知道閨女三四分」,這是老輩人的識人術
    的確,在尋找結婚對象這件事上,古人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良言警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看看娘的後腳跟,知道閨女三四分」這一句俗語。今天說到的這句俗語大家可能都非常的納悶,為什麼看到母親的後腳跟,就能知道她女兒的人品好壞呢?這句話中的「後腳跟」是一個形容詞,指的就是母親的行為品德,會對子女都產生很大的影響。
  • 農村老人經常說:「洗澡莫下橋,最怕橋心水」,指的是什麼?
    文/玉濁清農村老人經常說:「洗澡莫下橋,最怕橋心水」,指的是什麼?農村人十分的淳樸,他們生活的方式也相對比較簡單,有的人在夏天的時候喜歡到河裡洗澡,就簡簡單單直接撲進了水裡,來個花式仰泳,在偷偷的冒出頭,就如同是貴妃出浴一般。
  • 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老祖宗的智慧真是聰明到家了
    而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就是老祖宗的智慧,真是一種簡單直接而又聰明到家的方法。那麼,這個俗語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娶妻子為什麼要先看娘呢有另外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看看娘的腳後跟,知道姑娘三四分」,想來此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無論古今,家庭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1位啟蒙老師。由於女兒的成長培養大多要由母親來調教,過去就更是如此了。從小到成人,不管是品行為人處世,還是做各種事情的技能技巧等等,女兒都要深受母親的影響,長大後多多少少都會有母親教育後留下的痕跡和影子。
  • 農村人相親要先去瞅一眼水缸,這是為啥?
    奶奶說,在過去農村相親,女方都要去看一看男方家的水缸,然後再判斷要不要跟小夥繼續交往。大家知不知道看水缸是啥意思呢?其實通過看水缸來判斷小夥值不值得交往,有點兒以小見大的意思,就是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來判斷這家人的習性、品格等。這招好使嗎?從過去來看,雖然不能說百分百準確,但也有個八九不離十。
  • 農村俗語「麥子發黃閨女看娘,閨女不看娘麥子不黃」這話啥意思呢
    現在的麥子也是到了即將收割的時候了,像在以前的時候農村裡收割麥子那是要全家總動員的,那會也是沒有收割機收麥子一說,只能家人提前磨好鐮刀然後到麥子地裡去收麥子,還記得小時候和家裡人去割麥子,那麼大人在地裡收麥子,小孩子就在樹底下玩耍,然後收割麥子後就要進行晾曬,不過這幾年的生活好了,
  • 農村俗語:「買房看梁,娶媳婦看丈母娘」,背後有何道理?
    在近千年的中華文化歷史長河中,群星閃耀,作為其中最久遠的文化之一,俗語可以說是獨樹一幟,俗語大多流傳在民間,因為它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一直廣為流傳,俗語還概括了我們生活的大多數方面,包括天氣,民俗,嫁娶等等多個方面,從小到大可以聽見很多俗語。
  • 農村俗語,「七十三,八十四,老天不收自己去」,什麼意思?
    每當閒暇的時光,總是會回憶起兒時農村的時光!的確,歲月讓我們這一代人也開始思考,我的前三十年有無問心無愧,我的後三十年又將何去何從!三十年的歲月匆匆走過,每當停下腳步,耳畔總在迴響那些年,在農村,爺爺無私的教誨,以及那些耐人尋味的老話!然而,歲月催人老,爺爺也以魂歸大荒,但是那些年他講給我說的俗語,卻歷歷在目,今天小編就分享幾則爺爺常說的俗語。
  • 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作為一個農村出生的孩子來說,整理農村老話(俗語)也有一段時間了,時間越長,越深入了解,越驚嘆於老一輩人的智慧。不管是運勢、財富、健康,甚至是做人的道理都可以編成俗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這句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並沒有那麼容易懂,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 農村俗語,「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什麼意思?
    在我國傳統的文化中,農村俗語做為一種起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的神奇語言,依然在農村中廣泛流行。這些俗語你在課本中是學不到的,只有自己身親體驗或者聽村裡的老人說過才能知道。下面我們要說的這兩則俗語,不知你是否聽過?
  • 農村俗語「栽秧割谷,娘老子死都得不到去哭」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各種各樣的俗語很多,這些俗語多半是農民朋友真實生活的寫照,記錄了農民生活中的大事件,體現了農民的智慧。你知道的農村俗語有哪些?哪些農村俗語讓你印象最深刻?先分享幾個小編印象最深的農村俗語。一,栽秧割谷,娘老子死都得不到去哭這個農村俗語體現了農村播種季節的繁忙,栽秧比喻農作物種植時期,錯過了種植時間會對農作物造成影響,而在割谷比喻農作物收割時期,錯過了收割時間農作物會壞在地裡。
  • 農村老話「養女像娘,苦斷肝腸」什麼意思?女兒像娘不好嗎?該看
    導讀:農村老話「養女像娘,苦斷肝腸」什麼意思?女兒像娘不好嗎?該看農村一些俗語和他們的一些不太科學的認知是有關係的,有些東西農村人理解不了,於是他們創造了一些符合他們思維習慣和精神信仰的解釋,就比如,大家都知道,女兒是娘的貼心小棉襖,母女連心,是世界上彼此最親近的兩個人。可民間卻有「崽像娘,金磚砌牆;女像爹,有吃有提」,和「養女像娘,苦斷肝腸」兩種說法,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女兒像娘不好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作為一個農村出生的孩子來說,整理農村老話(俗語)也有一段時間了,時間越長,越深入了解,越驚嘆於老一輩人的智慧。不管是運勢、財富、健康,甚至是做人的道理都可以編成俗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這句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並沒有那麼容易懂,下面一起來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