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雄心勃勃的日本誓對俄遠東進行軍事佔領,最終為何落敗?

2020-12-17 騰訊網

  【本文為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文/極端熊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起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這一場革命震撼了當時的資本主義世界,各國相繼組織幹涉軍侵入蘇俄境內,企圖將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扼殺在搖籃裡。其中日本帝國主義也派駐軍隊佔領了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但是一度視東北亞地區為自己勢力範圍的日本,為何最終以失敗的結局撤出了該地區呢?

  圖/列寧領導了俄國十月革命

  當十月革命的消息傳來後,西伯利亞與遠東大地上立刻掀起了群眾性的革命熱潮。各地紛紛建立起了蘇維埃政權。與此同時,極端仇視無產階級革命的沙俄餘黨、資產階級貴族地主也組織起各路「白軍」,企圖撲滅俄羅斯大地上熊熊燃起的革命火焰。歐洲、美國、日本等國的幹涉軍也紛紛登陸俄羅斯大地,準備聯合絞殺蘇維埃政權。

  日本與英國率先對蘇俄動手,日本於1918年1月12日派遣日艦「巖見」號駛入海參崴,開始了對蘇俄革命的武裝幹涉。英國隨後也緊隨其後侵入蘇俄,蘇維埃政權四面楚歌。

  為了保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列寧與德國籤訂了《布列斯特合約》,雖然蘇俄因此丟失了西部大片的領土,但是蘇俄在籤訂合約後得以從一戰的泥潭中脫身,全力解決國內問題。蘇俄紅軍集中力量與各路白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在紅軍勢如破竹的攻勢下,白軍紛紛戰敗潰逃。1919年12月,紅軍徹底消滅了盤踞在遠東的高爾察克匪幫。蘇俄紅軍在東方戰線的勝利,成為了東北亞國際局勢變化的轉折點。

  圖/日本出兵西伯利亞

  面對紅軍的勝利,英法決定迅速甩掉高爾察克,撤出幹涉軍,停止經濟援助。這樣一來,在遠東地區的幹涉軍就只剩下了美國和日本的軍隊。美國政府考慮到如果繼續在俄遠東駐軍,會被日被利用來推行自己的擴張政策,更重要的是美國將直接對抗來勢兇猛的蘇俄紅軍。所以美國於1920年1月9日通告從西伯利亞撤兵,這樣在遠東地區的幹涉軍就僅剩下了日本軍隊。

  日本對遠東地區的野心由來已久。十月革命爆發後,日本政府認為這是永久佔領俄遠東地區最好的歷史機會。如果可以佔領該地區,日本可以在俄遠東與其在南滿的勢力範圍合力南北夾擊北滿的沙俄勢力,以期實現對整個滿蒙地區壓倒性戰略優勢。所以日本在俄遠東遲遲不肯撤兵,盤踞在外貝加爾、廟街、海參崴、北庫頁島一帶蠢蠢欲動。

  在遠東、東西伯利亞蘇維埃政權不斷發展,1920年4月,遠東共和國宣布成立。蘇俄政府和遠東共和國先後向日本提出,以否認雙方敵對計劃、不幹涉內政及日本在東部西伯利亞地區處於經濟通商方面優越地位為條件的議和。這種形勢使得日本難以繼續單獨在俄遠東駐軍。

  圖/橙色區域為遠東共和國管轄地帶

  1920年6月,日本陸續從外貝加爾方面撤軍,同年12月又從伯力撤軍。至此日本派遣軍的勢力範圍已經收縮到了海參崴周圍到北庫頁島一帶,侵吞俄遠東及北滿地的政策的破產已成定局。

  1920年5月,日本與遠東共和國舉行雙邊談判。會議中日本提出了諸多如租借北庫頁島80年、海參崴商港化等奴役遠東共和國的條件,會議因此一度中斷。在日本從俄遠東逐漸退卻的同時,在中國日本遭到了國際資本的聯合進攻,日本在遠東的駐軍也使得日本國內財政吃緊。

  1922年4月,日本出於種種考慮單方面決定從西伯利亞撤軍,談判出現了轉機,雙方又在長春恢復談判,而這次談判又因日本不同意確定從北庫頁島撤軍的日期而宣告破裂。在此要特別注意,這次談判時日本的對手已經不再是遠東共和國,而變成了蘇俄政府。

  圖/蘇聯勳章

  蘇聯建立後,隨著國內局勢的穩定,蘇聯政權日益強大。日本政府也認識到如果繼續與強大起來的蘇聯為敵,對自身毫無益處,1924年談判重啟,日本承諾於1925年5月上旬將軍隊從庫頁島北部撤退完畢,蘇方同意將庫頁島北半部分石油、煤礦的自然資源的開採權租讓給日本企業家。雙方籤訂了《日蘇協定》。至此,日本帝國主義的軍隊完全撤出了蘇聯的領土,日本侵佔俄遠東的計劃也徹底宣告失敗,東北亞國際關係的格局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參考文獻:

  【1】黃定天 《東北亞國際關係史》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4年

  【2】崔丕 《近代東北亞國際關係史研究》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2年

  【3】劉德斌 《國際關係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相關焦點

  • 日本曾佔據蘇聯遠東地區七年,為何又把到嘴的肥肉吐出來了?
    作者:呂井旺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侵略成性,它吞併琉球入侵朝鮮,與中俄接連交戰。日本主要的入侵對象雖然是中國,但對俄國遠東也覬覦已久。日本曾耗費9億日元,出動7萬軍隊,趁著蘇俄內戰佔領了遠東,並盤踞了7年之久,最後卻灰溜溜的撤兵回國。為什麼日本會把吃到嘴裡的肥肉吐出來呢?
  • 二戰後,在美國的遠東政策中,日本和朝鮮佔據什麼樣的地位?
    美國如今被公認為全球軍事、經濟實力最強國家,但是其在國際上的名聲卻不太好,尤其是如今對疫情的應對措施,讓世界各國對其很是失望。除此之外,自二戰結束,美國對外發動了數十場戰爭,我們知道,一戰、二戰的戰火都沒有燒到美國本土,美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享受了戰爭「和平」的大國。
  • 遠東是俄羅斯的半條命嗎?遠東為何不是殖民地而是國土?
    遠東是俄羅斯的半條命嗎?遠東為何不是殖民地而是國土? 遠東並不是俄羅斯的半條命,俄羅斯也並沒有因為徵服遠東而付出了什麼慘痛的代價。但是作為一個對外擴張的國家,沙俄是絕不會放棄曾經所走過的領土的。
  • 青島旅行攻略之【一戰遺址博物館】中國參戰印記,遠東唯一戰場
    20世紀初期,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與以德奧意為首的同盟國兩大陣營矛盾衝突愈演愈烈,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日本乘機向德國宣戰,出兵侵佔膠州灣。後因德軍炮彈消耗殆盡、兵將疲乏,德軍投降青島落入日本之手。這場在中國領土上爆發的帝國主義國家間的不義戰爭,將無辜的中國人民推入戰爭深淵。
  • 一戰故事:日德青島之戰——一戰遠東唯一戰場
    8月,日本藉口英日同盟趁機向德國宣戰,意圖奪取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進一步侵略中國。11月德軍戰敗投降,日本佔領青島。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增,英國則為了維護自己在遠東的利益,於1902年與日本籤訂英日同盟,對抗俄國、
  • 蘇軍二戰後期出兵中國東北又佔據南千島,準備登陸並佔領日本,為何...
    在整個二戰期間,日本與蘇聯都沒有大的戰事發生,除了日本在諾門坎發起了一場戰爭,在日軍受到重挫之後,日本大本營對向蘇聯發起進攻的想法徹底消失了。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雖然美軍及其盟軍從1943年5月起,就開始對日軍實行逐島爭奪的反攻作戰,通過戰場上卓有成效的軍事行動,美軍正一步步地逼近日本本土。但是日軍作戰也很頑強,他們在戰場上雖然完全處於劣勢,基本上陷入只能被動挨打局面,但仍然與美軍激戰毫不退卻,美日在整個太平洋戰場上的戰鬥都進行的異常慘烈,致使美軍在島嶼爭奪戰中損失慘重。
  • 最後一戰倒計時,俄敘完成兵力集結,土耳其悄悄輸送彈藥
    凌晨時刻,俄敘完成兵力集結,沿M-4公路推進!最後一戰倒計時!敘利亞官方通訊社11月21日報導,當地時間當天凌晨時刻,俄敘聯軍已經完成了兵力集結,開始準備對盤踞在伊德利卜的叛軍武裝發起最後一戰。也就是說最後一戰倒計時開始了。
  • 一戰的導火線發生在巴爾幹半島,德國為何首先進攻的卻是比利時?
    在上文中我們了解到,由於德皇威廉二世的魯莽和外交上的稚嫩,導致德國在罷黜俾斯麥後迅速將俄國推向了法國和英國,最終英法俄三國結盟,聯手對抗德國和奧匈帝國。一戰的最終爆發,歸根結底是因為英法俄三國對德國全球挑戰的疑懼,德國越是咄咄逼人,三國同盟便越是團結而緊密,而德國的盟友僅有一個奧匈帝國。
  • 俄在遠東組建第二支戰略轟炸機航空師 將巡航關島夏威夷等附近海域
    資料圖:日本防衛省8月19日發布稱,中國轟-6轟炸機和運-8警戒機以及俄羅斯圖-95轟炸機同一天出現在在日本周邊海域,引起日本自衛隊的高度關注。圖為日本防衛省8月19日發布的消息,稱發現一架中國空軍運-8警戒機和兩架轟-6轟炸機在東海及日本海飛行。(中新網10月8日電)據外媒報導,俄羅斯日前完成在遠東地區組建新的重型轟炸機航空師的任務,主要用於巡航日本海、夏威夷群島、關島等附近海域。
  • 晚清輸了甲午海戰後,俄德法為何要把軍艦開到日本近海進行威脅?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於第二年4月籤訂《馬關條約》,主要內容是割讓遼東半島、澎湖列島、臺灣全島,賠償日本軍費兩億兩白銀。條約籤訂後,立刻引起俄、德、法三國的不滿,要求日本歸還遼東半島,同時派遣海軍到黃海,準備實施武裝幹涉。
  • 日本宣布投降後,同盟國對其進行分區佔領,為何中國沒有參與?
    文/格瓦拉同志本文為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後,中國作為對日作戰最主要的國家之一,曾經有機會派出軍隊佔領日本本土,然而由於某個意外的事件,這支本可以揚我國威的駐外軍團卻在出發前「胎死腹中」,佔領日本計劃也隨之成為泡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俄媒稱日本軍事威脅很小 沒能力再次侵略中國
    資料圖:日本自衛隊女兵【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菲納姆」信息網9月11日報導,日本媒體披露稱,日本防衛省已向政府提出了削減2013財年軍事預算的計劃,預計明年軍費可能是4.57萬億日元(合580億美元),同比減少1.7%。俄專家認為,此舉表明日本在中國壓力下被迫調整軍事建設計劃,暫時沒有能力推行攻擊性侵略政策。
  • 最後一戰倒計時!外媒:俄敘集結重兵,誓要剷除土耳其盟軍
    自敘利亞內戰打響伊始,就充滿了外部勢力軍事幹預的因素,除了美西方國家在其中興風作浪之外,周邊大國土耳其也深度介入戰局,公然支持叛軍武裝,極大程度的阻礙了敘利亞的和平進程。對此,俄敘聯軍忍無可忍,再度下定決心剿滅親土武裝分子。11月20日,希臘 Pentapostagma網報導稱,俄敘聯軍已重兵集結,要發起對叛軍武裝的最後一戰。
  • 日本為何北上的企圖落空?
    日俄戰爭爆發前,日本因為甲午戰爭打敗北洋水師,其軍事實力迅速成為亞洲一霸,理所當然也加入到了列強行列,日本的野心也因此更加瘋狂,他們的目的比沙俄更明顯,就是佔領朝鮮半島和整個東北亞,尤其是在鐵路等基礎建設上比沙俄來得更直接更迅速,日俄相互爭奪殖民地的結果就不可避免地要通過戰爭來解決。
  • 西伯利亞大鐵路:撬動遠東戰略平衡的槓桿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逐漸強大並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而日本的「大陸政策」的擴張目標也是遠東,這就與俄國的遠東政策相牴牾。1891年,俄國皇太子在參加西伯利亞鐵路奠基典禮之前訪問日本,結果被日本警察津田三藏行刺,這一事件的深層次原因正是當時日本社會普遍的恐俄心理。日本有識之士認為,西伯利亞鐵路一旦建成,將成為「席捲日清韓、逐英國於太平洋之外,以囊括亞洲之武器。」
  • 俄少將:應防止中國趁俄美大戰收復俄佔領土
    通過對不斷深化的經濟和文明危機的分析,可以看到,俄羅斯可能再次成為被侵略對象,未來世界大戰的總體劇本將會再現當年一戰、二戰參與各方錯綜複雜的矛盾。只有在俄羅斯遭遇可能失去西伯利亞和遠東領土的嚴峻威脅時,中國才有可能加入戰爭,藉機收復被割佔的上述領土。現在唯有日本還和俄羅斯存在尖銳的懸而未決的領土問題。在提前進行議會下院選舉之後,日本自民黨重新上臺,其任務之一就是加強經濟軍事化,增加軍事訂單,這種經濟軍事化的後果必然是進一步增強日本自身軍事潛力。在新的執政班底增加核能投資的背景下,日本可能會研製右翼專家早就多次呼籲擁有的核武器。
  • 日俄戰爭爆發前,沙俄國力明顯強於日本,為何以戰敗告終?
    當沙俄和日本在遠東地區的勢力範圍相鄰之後,兩國之間必有一戰。然而隨著普魯士統一德國、大英帝國的持續壯大以及三皇同盟的破裂,沙俄最終選擇與法國走近的外交路線,相比之下,日本的外交布局要宏大的多。甲午戰爭之後,因遭遇法德俄的幹涉,日本明白自身在國際關係中的困局,於是一方面迅速改善同清朝的關係,另一方面則與全球霸主英國取得聯繫,並籤訂了《英日同盟》條約。
  • 高瑩瑩:軍事權衡與經濟考量:甲午戰後日本對山東的調查與覬覦...
    摘要:日本對華的侵略構想始於何時,一直是中外史學界存在爭議的問題。目前學術界的一個共識是,日本之所以急於參加一戰,除其內外交困的政治背景以外,「擴大在華權益」是一個重要考量。這一認識雖然或許反映了當時日本對華政策中的核心目標,但同時也忽略了一戰爆發前即已在山東開展活動的事實。
  • 日本對庫頁島的佔領開發始末
    1852年5月,沙俄「遠東政策委員會」派普提雅廷為代表赴日進行談判。1853年4月,沙皇尼古拉一世命令俄美公司立即佔領庫頁島,並命令涅維爾斯科伊在庫頁島東西兩岸各建立一個哨所。同年8月,涅維爾斯科伊在庫頁島東岸登陸,建立了以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命名的哨所。並且公然宣布「庫頁島屬俄國所有」。
  • 老照片:日本佔領臺灣後,對原住民進行軍事訓練,給小孩子洗腦
    抗戰時期,中國有大部分都被日本給侵佔,今天給大家先說一下,日本佔領臺灣後發生的事情!三十年代左右,日本在臺灣開始政策,要求強行植入推行日文,把日文將其作為「國語」。圖為臺北的州蘇澳郡下南澳蕃童教育所的孩子,他們拿著書,被迫學習日文,日本人還真是從娃娃抓起!其實不得不承認,臺灣能發展的這麼快,它的近代化也是在日據時期滿滿的開展起來的,是促進了臺灣的優質發展。圖為在幾名婦女在河邊洗衣服。圖為1944年,「新竹州高砂族青年修練所」的原住民青年,他們赤裸著上身在接受軍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