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小夥龔建嘉是臺灣30多個奶牛獸醫其中的一位,他在臺灣照顧臺灣30個牧場,保障超過6000頭乳牛健康。
長期在奶牛養殖場一線工作的他,在TED演講(TED演講是美國的一家私有非營利機構,該機構以它組織的TED大會著稱,這個會議的宗旨是「值得傳播的創意」。TED演講中的TED是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即技術、娛樂、設計的縮寫)上說出了臺灣市場上不為消費者所知的幾個秘密,要知道他講的是什麼,我們首先還得了解幾個名詞。
在臺灣市場上的牛奶,有這麼幾個名詞——牛乳、鮮乳、保久乳和調味乳。
牛乳是臺灣市場鮮乳、保久乳和調味乳的總稱,也是被印在臺灣牛奶飲品上最常見的名詞,它沒有什麼具體的定義。
鮮乳是以生奶為原料,僅經過一次巴氏殺菌的乳品,為乳白色或稍帶微黃色,可以說是牛奶的更高檔的營養品,鮮乳一般需要冷凍儲存,常溫下非常容易變質,且保質期較短。
保久乳是以生乳經高壓滅菌或高溫滅菌,以瓶(罐)裝或無菌包裝後供飲用之乳汁。由於經過滅菌處理,一般市售保久乳的保存期限約六個月。目前保久乳的包裝有鋁箔包、易拉罐及玻璃瓶,不需要冷藏。
調味乳則是以牛奶(或羊奶)或還原奶為主料,添加調味劑,經過巴氏殺菌或滅菌製成的液體乳製品。常見品種有:甜奶、可可奶、咖啡奶、果味奶、果汁奶等。
臺灣小夥所講的牛奶的小秘密就是這個了,臺灣所有超市無論是進口的還是內產的牛奶,都統一大字樣的標註牛乳,用小字寫出具體是哪個分類的乳品,往往讓消費者把保久乳當成了鮮乳,且臺灣的乳品廠商很少,壟斷經營下,奶牛養殖企業沒有話語權,為了能有更多的利潤,廠商從國外進口保久乳品,進一步提高鮮乳的價格。
這個穿著膠鞋成天走在牛糞上的小夥子從中看到了商機——產業外的消費者們不清楚狀況,在一些媒體的惡意宣傳下,對養殖行業有著錯誤的見解:譬如養雞場的雞都是打激素增肥的啊,奶牛不打荷爾蒙平時不產奶啊;(殊不知以激素的價格打在雞身上養殖戶肯定賠本,而且應激反應嚴重,非常容易造成雞群大面積死亡;而奶牛經過多年的優化品種,只要身體健康,就可以高量的進行生產)龔建嘉身為一個獸醫,他可以搭起養殖業和消費者的橋梁,為消費者消除疑慮,也讓奶牛養殖者不用看乳製品廠商的臉色。
當然,作為一個沒有商業經驗的年輕人,其中遇到的艱辛和阻力必然不小,但創業這件事,有哪一樣是在家喝著咖啡就能完成的呢?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看到了問題,有了想法,不去解決和實踐,又怎麼會有成長呢?這個小夥子看到了臺灣乳制產業中的問題,想到了解決方案,努力的去實踐做成,不僅成功創業,還提高了自己的價值。
在人生中,你註定要做一件只有你才能做的事情,就像艾瑪說的那樣:If not me,who? If not now,w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