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消息:
日本:從「無牽無掛」到一塊布簾
日本人酷愛洗澡,每天都要洗。在日本有一句流行語,叫做「酒喝3家,澡洗3次」。
日本和我國同屬亞洲,同受東方文化的薰陶,日本人卻把性與肉體分開來看待。男女共浴的社會風俗在日本源遠流長,也體現了日本人對肉體的認識與中國人完全不同。對於這一點,歐美等國家的人大為不解,很多人因此潛心研究日本的文化,希望能夠找出問題的答案。
日本人的洗浴方式,從原始的在河、湖裡共浴,逐漸發展到在浴室等人工場所裡共浴。
入池中。男性與女性共浴一池,赤條條無牽無掛,還可以相互搓澡,享受輕鬆洗浴的樂趣,沒有什麼害羞的感覺。這與國內人們穿著遊泳衣褲泡溫泉完全不同,在日本人的眼裡,穿衣褲入浴反而不衛生,達不到完全融入自然的意境。
男女自由共浴一直持續到明治天皇掌權。明治天皇提倡全盤西化,出現了所謂的「男女有別」的觀念,於是,男女於浴室共浴開始不被認同——其實變化也不是很大,也就是在男女中間擋上一塊1米長的布簾,就算是分開了,有些地方僅僅象徵性地掛根繩子而已。
在今天,日本還有部分實行男女共浴的溫泉,通常分別設有女性浸浴的專用時間段和男性浸浴的專用時間段,其餘時間則是男女共浴。因此,如果你想去日本親身體驗男女共浴,還需要把握時機。
如果氛圍合適就比較容易接受
和日本的情況不同,在土耳其,早期是男女分開洗浴,後來才演變成了今天的男女共浴。
如果到土耳其旅遊,在當地人光顧的洗浴中心裡都能看到男女共浴。洗浴時,人們多半赤裸著上身,下身圍一條浴巾。在土耳其人眼中,浴池是真主的聖地,在真主的聖地清洗身體是不應該有任何顧忌和邪念的。浴池對土耳其人來說,不僅是清潔皮膚的地方,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有時,就連婚姻大事也要在浴池裡決定。
這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女性的裝束有關——平時除了用頭巾包住頭和臉部外,還要穿著厚實的長袍,他人無法看清她們的長相和身材。這樣一來,土耳其的浴室就成了婆婆挑選未來兒媳的重要場所。婆婆在媒人的陪同下,邀請未來的兒媳一同沐浴。在浴室裡,婆婆不僅要「審閱」未來兒媳的長相和身材,還要「考察」她的骨盆和體味,有沒有狐臭也是婆婆考察的重點。如此看來,浴室是相親再合適不過的地方。
在現代土耳其,青年男女大多自由戀愛,婆婆到浴室裡選未來兒媳的做法多見於偏遠地區的鄉村。
如果你對男女共浴的話題感興趣,就應該去古羅馬的公共浴室走一圈。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羅馬的許多浴室都容許男女共浴。不難看到一絲不掛的男女在公共浴室裡親熱,比妓院正派不了多少,也導致了不少今日稱為「換妻」的放蕩行為,浴室成了有閒有錢的階層比富鬥樂的安樂窩,醜事百出,聲名狼藉。
所以,公元2世紀,哈德裡安皇帝下令,禁止男女共浴。從此,男女兩性只能在不同的時間段分別使用浴室。
今日,站在這些宏偉浴室的頹垣斷壁間,追思驕奢淫逸的「有產階級」男女共浴的場景,未免感覺仍是一件非常淫亂的事情。
相比之下,我國部分少數民族的男女共浴風俗,就原始、質樸多了。
歷史上不乏有關「女兒國」的傳說,在我國四川、雲南交界的瀘沽湖周圍就有這樣一個「女兒國」。「女兒國」,實際上是對摩梭人盛行的母系家庭以及他們奇特的走婚制的形象說法。
在摩梭村寨中曾有男女裸體共浴的習俗,它不僅象徵著男歡女愛,也是摩梭人治療疾病的古老的「偏方」。
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的永寧溫泉(又名瓦拉片溫泉),地處永寧鎮北10公裡以外的溫泉村。溫泉水從挖都山山腳的巖縫裡湧出,水溫恆定為37度。溫泉水清澈見底,不斷升起的霧氣散發著濃烈的硫磺味。摩梭村寨就在溫泉附近。
梭村寨裡的居民,通常在秋收之後去洗溫泉,據說,溫泉可以洗去病痛。到了洗溫泉的日子,家家戶戶幾乎都是舉家出動,用馬馱上酒以及雞蛋、粑粑等食物,奔赴溫泉。到達溫泉後,支起帳篷,點上篝火,炊煙嫋嫋,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男女共浴是摩梭人的古老習俗,人們借著洗溫泉的機會娶親訪友。男人們大都不露聲色地脫去衣褲,走進溫泉水塘。女人們不像男人那樣瀟灑。她們通常先在水邊脫去上衣,然後一邊走入水中,一邊把裙子往上提,動作緩慢而優雅,直到美麗的身影淹沒在水中……男女青年一邊互相擦背,一邊開著玩笑。在溫泉水中,人們從不會產生佔有的「邪念」。
20世紀60年代,有關人士認為男女裸浴有礙文明,當地政府開始築造圍牆,將溫泉分為男浴泉和女浴泉。然而圍牆不高,人們仍可以欣賞到他人的軀體,有人甚至躍過圍牆,進到另一個浴池裡。20世紀90年代,當地政府對溫泉進行改造,建起了現代化浴池,真正實行了男、女分浴。
雲南奇異風俗 令人心跳不已的男女共浴
每當春天來臨(大年初二後的一個月)的這段時間,生活在雲南怒江峽谷的傈僳族群眾,都要到有溫泉的地方去洗浴。洗浴的人們十分講究文明禮貌,男女之間彼此尊重,他們用聖潔的溫泉水洗去一年的汙穢,迎來吉祥。此種風俗被稱為「澡堂會」,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散居在怒江峽谷裡的山民為了生存,整日辛勤勞作,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使他們無瑕顧及更多的追求。然而既使這樣,每到正月初二至初三,身居高山的百姓們,都要背上炊具,穿上節日新裝,不懼路途遙遠,舉家前往怒江岸邊有溫泉的地方,搭蓬落腳泡溫泉。洗去一年的辛勞,迎來新一年的吉祥。其間,串親會友,喝酒吃肉,摻雜些傳統的體育比賽,跳舞賽歌,順便進行些商品交易。幾百年來形成了傳統,故名澡塘會。
這裡沒有遮攔,男女共浴。泡澡者同臥一泓,敬老讓幼,互聊家常,時時傳來一陣陣歡笑,其樂融融。有意思的是女人們並不反對男攝影者的闖入,反而依仗人多勢眾,對他們高聲調侃起鬨,搞得他們往往面紅耳赤,手足無措。(來源:《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