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娃娃機2.0生態系:一系列化險為夷的臺灣創意

2021-02-11 GTI神州遊樂

臺灣的娃娃機直到五年前還是一個被法規綁死,常年無法進化的古董玩具,從2009年到2013年,機臺製造商陷入五年連一張臺灣訂單都接不到的窘境,店面也因不堪租金高漲,棄守大馬路黃金店面,轉進巷弄的二線地段求生。

「當時的娃娃機已經是準夕陽行業,」臺中自動販賣商業公會理事長紀富騰說。

30年娃娃機業者紀富騰

用貨櫃打造的娃娃機店做教育訓練

近五年,臺灣實體零售業被電商打得七零八落,娃娃機產業卻逆勢竄起,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裡頭有一連串化險為夷的臺灣創意。

第一,結合娛樂與銷售,恰巧符合新零售趨勢。

面對新零售時代,百貨、商場等實體店面的因應之道,除了拉高特色餐廳比例外,另一做法就是增設親子娛樂空間。一臺娃娃機出貨價不到30,000元(新臺幣,約RMB2144),正可做為親子娛樂販賣設備。

「娃娃機人人會玩,所有商品10元(新臺幣,約RMB2元)起跳,根本不需要人介紹,就是具有趣味感、能自行運作,且具競爭力的販賣方式。」第一位臺制娃娃機業者,有產業開山祖師爺的冠興董事長蕭興仁說。

有別於日本兩爪式、直上直下的娃娃機,蕭興仁從一九八五年就投入娃娃機生產製造,他從歐系夾煙機摸索,開發出臺灣獨有的三爪式、能甩、能拖的娃娃機,透過操控技術性能創造出更多的娛樂性,這是產品力的基本盤。

第二,獨創「保證夾取」機制,創新遊戲規則。

早年因電玩大亨周人參弊案,娃娃機被《電子遊戲產業管理條例》鎖在日益沒落的電子遊樂場內,禁止上街擺設,因此逐漸蕭條。直到2000年,由自動販賣商業同業公會創會理事長謝朝清帶隊,想出一種臺灣獨有的「保證夾取」制度,讓娃娃機再度吸引人氣。

這個新遊戲規則是,每臺機器都設有一個保證夾取金額,當一位玩家沒抓到就放棄時,投幣額會累積保留給下一位玩家,最後一位剛好滿足保證夾取金額的玩家就算抓不中,也能獲得商品。

此玩法彌補了「投再多也可能抓不到」的缺陷,也讓娃娃機通過經濟部商業司審查,進化成第二代選物販賣機,重返街頭巷尾擺設。當時夾客為了撿便宜,會固定巡娃娃機,形成「撿寶」生態,是娃娃機在電商衝擊下,還能保持一定人流的關鍵。

第三,發展「萬物皆可夾」的特色。

不過,儘管有保證夾取的新玩法,許多人對於娃娃機仍有負面印象,原因在於長時間內,部分業者用擲骰子看機率的賭博玩法來吸引玩家注意。

「當年娃娃機根本沒人要玩,大家逼不得已靠賭來聚集玩家,最熱門的玩法是透明球放骰子,用爪子抓起後,看骰出的號碼兌獎,可換禮品或現金,根本沒人在乎『保證夾取』。」一位資深娃娃機業者透漏。

雖然這一類的投機做法並不值得鼓勵,但卻激起業者對娃娃機商品的無限想像力,從家電、3C、公仔等,只要玩家可能感興趣,業者都想辦法塞進娃娃機裡,甚至發展抓取獎品替代物,再兌換大型禮品的模式,連機車都被拿出來當大獎。

就在業者掙扎求生同時,也奠定娃娃機商品與時俱進、快速轉換的特色,「其實娃娃機什麼都能賣。」業者說。

第四,精準管理面,發展出低成本的無人店分租制度。

因為賭博等爭議,不僅讓娃娃機遭警方取締,而且重創產業形象,導致2009年後的全面衰退。

紀富騰是即時監控管理的娃娃機無人店先驅,當年他的娃娃機生意因為景氣下滑,經營不善,負債上千萬元(臺幣),最後借錢轉行,到租金低廉的南投開起便利超商,為了增大收入,才在店外擺設娃娃機。他發現,在超商即時連線的監控系統下,客人破壞與偷竊娃娃機的狀況大幅下降,且就算在超商櫃檯忙著幫顧客結帳,也能透過監視器精準補貨,讓他能用最少力氣多賺一點錢。

無人店先驅紀富騰導入遠端監控

同時採用即時監控系統讓員工精準補貨

2013年他還完債,累積出一筆新資金,用超商雪萊的遠端監控管理知識,到臺中逢甲商圈開出第一家娃娃機無人店,並採用多樣商品、落實保證夾取制,讓玩家願意捧場。他靠著監控科技精準補貨,大幅降低庫存與人力成本,以「一個人管八家店」的高效管理,東山再起。這吸引同業跟進學習,點燃新一波娃娃機開店潮。

之後,謝朝清指出,由於娃娃機業者怕涉毒,不敢回收商品,但夾客又想出售自己抓到的娃娃機商品,因此,北部有廖師傅、抓抓族,南部有糖果屋等業者,率先開始分租機臺給夾客賣二手商品,中部的珂珂瑪物聯網副董事長洪豐洲為了培養新玩家,又進一步串聯南北業者,一起把分租制發揚光大。

珂珂瑪副董事長洪豐洲(右)分租制攤手

2年結盟開出400店

珂珂瑪獨創

用APP解鎖娃娃機、免費夾彩球換贈品模式

吸引夾客上門

到底大量分租機臺有什麼好處?去年單月娃娃機銷量一度超過萬臺的機臺製造商、飛絡力總經理楊奕強分析:一是場主得以將租金成本分攤出去,二是降低玩家進場成本,約5,000(約RMB1072元)元就能租到一臺娃娃機,就算加上進貨成本等,一臺進場成本僅約10,000元(約RMB2143元),而且管理相對自由。

其後,一例一休制度上路,又推了一把,許多民眾不能靠加班賺錢,就轉往這個小資本就能創業或兼差的新零售業。大量分租對於供應商來說,要面對分布廣泛且需求零散的客戶群,如何少量多樣地供貨,成了新考驗。

第五,善用網絡社群預購、電商平臺來供貨。

新進場的供應商,開始藉由Line跟臉書社群平臺經營新臺主,他們一方面用社群平臺預購,降低庫存壓力,另一方面用近兩年蝦皮、PC home兩電商平臺大戰的免運費服務,下訂單與發貨,建立低成本的供貨模式。

也就這樣,經歷波折的娃娃機,在基本娛樂效果上,又多了商品多元化、電商配送、遠端管理、分租經營等進化,造就這一波的娃娃機盛世。未來,臺灣娃娃機甚至會走向無現金交易。楊奕強透露,用悠遊卡小額支付、第三方支付的新娃娃機早已問世,一旦推出,可解決娃娃機需要人力收錢的問題。

除了上述進化,記者走訪北中南商圈,發現娃娃機這個生態圈,持續開出奇花異果。如果把2000年前,由業者自購娃娃機散放各地的傳統「寄臺子」模式,視為娃娃機1.0生態系,這波以「無人店」為核心,擴及專門供應商、電商平臺與廣告商,甚至連玩家都進場的進化,等同娃娃機2.0的新生態系。

第六,網紅加直播,變銷售新通路,用虛實整合把娃娃機客群帶回網絡。

例如日本Rebecca bonbon品牌、俗稱狗頭包的臺灣總經銷——邦成國際貿易負責人張渭庸,靠著最夯的網紅直播,拼出年賣十多萬件商品、年收上億元的事業,四個月前,他將娃娃機作為銷售通路,這個新通路,讓他營收每月增加一成。

張渭庸今年三十三歲,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過去從不玩娃娃機,直到四個月前,顧客上傳一則自家狗頭包被擺在娃娃機內被掃貨的照片訊息,他才開始載進娃娃機產業。現他以狗頭包為主題發展娃娃機專門店,並對外租賃專屬娃娃機,全臺自有與租賃總臺數已超過三百臺。

主題店新兵,用娃娃機導購網絡生意

創業家張渭庸的「狗頭包生意

除用娃娃機網絡直播,將網絡客流帶往實體店外

也開專門店引導新客戶回網絡,讓月營收成長1成

「對中價位品牌商而言,娃娃機是超棒的虛實整合平臺,」他說。先前狗頭包九成營收都來自網絡銷售,網絡同溫層效應雖讓銷售精準,但不容易開發新客戶是一大問題,現在運用造型特殊的專門店或專門機,一方面能打廣告,另一方面透過QR code結合以定期送贈品模式,還能進一步將娃娃機客群導流會網絡粉絲頁。

第七,跨界合作,把玩家導向周邊店,抓號碼集點換折價券。

全臺最大、直營與加盟合計約四百店的珂珂瑪物聯網執行長張瑋珉說,除了狗頭包,近日包括電信商,有多達十幾種品牌商,都在洽談專門機的租賃合作,類似日本娃娃機專賣商品的生態,正在開展。

此外,這產業也從B2C模式發展出B2C2B的新商業模式。隨著全臺連鎖娃娃機店出現,店內的書報櫃、外牆等都能賣廣告,像智冠這家上市櫃電玩大廠,近期就罕見的在娃娃機通路投入廣告預算。

也有業者發展虛實整合、跨界合作。珂珂瑪物聯網從一款旅遊尋寶王APP上下手,發展出可透過APP玩手機遊戲或免費解鎖、使用珂珂瑪店內的贈品娃娃機抓取號碼球,經由收集號碼來兌換周邊店家的折價券,將玩家導流到周邊店家消費,帶動周邊店家願意向珂珂瑪購買虛擬點數來發折價券。

此外,寶凱電子董事長魏銘山,則學習類似日本抓樂寶(Toreba)的手機遠端實境抓娃娃技術,去年推出抓寶網APP,玩家可用手機抓實體娃娃,此機臺目前約有七十四臺,抓到後宅配到府、初期免運費。

娃娃機不敗臺主公開5大經營秘訣

挑店面、挑設備、挑商品、調抓力、敢換貨

政府法規,是產業升級的大難題,僅一款機型合法,限制機臺、商品

不過,這產業面臨的最大的創新限制,是政府法規。

受到過去涉毒影響,臺灣經濟部商業司至今審查合格、能合法走出電子遊戲場的第二代選物販賣機,始終都只有一款規格。過大、過小或是大陸進口等機型,都屬於違法,隨時有被取締的風險存在。在日本可看到各式各樣的機臺、爪子、商品,在臺灣仍受限。如何改變法規限制,是產業的一大挑戰。

此外,業者也坦言,目前娃娃機產業處於紅海市場,未來勢必面臨優勝劣汰的大洗牌。對於此時想要進場的玩家,蕭興仁建議:「一定要三思。」

(內容整理自《商業周刊》)

轉載請註明《GTI神州遊樂》!

相關焦點

  • 從臺灣娃娃機行業現狀看2018娃娃機行業未來走向!(上)
    這是娃娃機這個已存在臺灣約三十年的舊物裡,近兩年所掀起的新狂潮。在產業打滾近二十年,見證此產業在臺灣三波起落的五十一區董事長、也是自動販賣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副理事長紀富騰對我們說:「夾娃娃機是『末端經濟』!」這四個字,勾起了我們的好奇。
  • 臺灣島內興起開夾娃娃機店熱潮?臺媒:經濟走下坡路的警訊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臺灣大街小巷突然到處布滿了夾娃娃機店,仿佛只要有店面一空出來,馬上就會被夾娃娃機佔據,一時間夾娃娃成了全民休閒運動。這一現象在島內引發憂慮,有人直言,「當夾娃娃機都倒了,臺灣經濟整個完蛋了」。
  • 臺灣夾娃娃機可夾活螃蟹龍蝦 被指殘忍遭抵制
    中新網7月2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近日,臺灣基隆廟口愛四路夜市附近出現不少夾娃娃機,但裡面擺的不是玩具,而是活的螃蟹和淡水龍蝦。有民眾覺得用鐵夾一次又一次夾螃蟹、龍蝦十分殘忍,而業者貼出告示稱不違規。
  • 破壞夾娃娃機盜竊 臺灣臺中「鐵棍雙盜」落網
    中新網7月4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5月底有「鐵棍雙盜」在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上1家夾娃娃機店內拿鐵棍敲破2臺夾娃娃機的玻璃,盜走內部物品。
  • 臺灣43%兒童每周玩夾娃娃機 2成曾遇不當商品
    中新網6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現在臺灣大街小巷夾娃娃機店隨處可見,調查顯示,臺灣43%兒童幾乎每周都玩夾娃娃機,10%兒童更是每周玩4天以上,近2成曾在機器前看到令人感到不舒服的商品。
  • 看準臺灣旅遊創新企業潛力,CHTA再度赴臺連結全球生態系
    新北2019年1月14日電 /美通社/ -- 2019年1月4日,WOP Travel Innovation Day 2019活動在臺灣新北市-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圓滿落幕。展開了一場共同探討全球旅遊生態的挑戰及投資趨勢及連結世界的臺灣大旅遊主題活動。CHTA在串聯中國大陸、臺灣、東南亞及全球資本、市場、創新網絡連結的布局落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跨越海峽,領略臺灣「道地」文創味 ——山東省文化創意設計行業協會組織臺灣文創研學活動
    、2019臺灣文化創意設計博覽會,並深入考察臺灣知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文創項目。探索臺灣創意產業的發展模式,品讀全球知名創意機構的文博大展,在美麗的寶島臺灣,體味濃鬱的人文積澱,感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蓬勃活力。關鍵詞:體感、質感、美感
  • 夾娃娃機開臺灣某國小旁放「18禁飛機杯」,家長怒炸,「臺主」被法辦
    ▲臺灣和美鎮新莊國小旁有間娃娃機店販售情趣用品。圖文來源/ETtoday原文作者/唐詠絮娃娃機販售情趣用品!臺灣南投縣議員1月份議會質詢時,拿出「飛機杯」質疑夾娃娃機不設限,凸顯娃娃機問題。同樣出現在臺灣彰化縣和美鎮彰新路新莊國小對面,有間夾娃娃機店用10元就可以夾「飛機杯」,網友非常擔心小朋友會不會好奇去消費,希望相關單位能前往取締,並注意國小附近難道可以有「18禁」的物品出現。
  • 臺灣為什麼有創意?
    對於人性及族群特性的了解,讓2001年11月民進黨成功地操作一系列「在怎麼野蠻」的廣告,如預期的,國民黨追著廣告中談及的議題反擊,媒體亦每天大肆報導,這樣的做法讓民進黨成功地主導了新聞議題,選舉過後,果真成為當時國會第一大黨。這後面操盤手,正是一群懂得人性、精通議題、靠選舉吃飯的政治公關。
  • 臺灣|高溫擋不住 臺灣研究推估2100年山毛櫸面積僅剩15%
    極端氣候表現與生態的作用錯綜複雜,森林覆蓋率高達六成以上的臺灣社會,不得不問,氣候變遷對森林生態系的影響又如何?最新一項臺灣研究,利用植被與氣象資料,推估氣候變遷衝擊下的世紀末臺灣森林樣貌,顯示臺灣水青岡(臺灣山毛櫸)林帶可能是受害最深的生態系,2100年適合生存面積僅剩現有的2~15%。因氣候變遷影響,臺灣水青岡分布範圍在世紀末預估僅存2~14%。
  • 臺灣旅遊中創意滿滿的伴手禮
    在臺灣地區的旅遊產品就兼具了文化創意和經濟效益,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臺灣旅遊中那些創意滿滿的伴手禮。平安糕,這一小小的糕點,蘊含了寶島居民的奮鬥勤奮精神,歷史傳統悠久,而且味道獨特,是大陸赴臺旅遊備受青睞的一款伴手禮。
  • 當大家友誼的小船都翻了,只有臺灣華山的藝術家們雷打不動
    在這創造臺灣奇蹟的年代,這裡反而是滿目荒涼。酒廠的命運終於在1997年的這天轉變,金枝演社劇團進入廢棄的酒廠演出«祭特洛伊»一戲碼,該團創辦人兼藝術總監王榮裕被控侵佔國產,被帶去警局偵訊,此事件引起藝文界聲援,在爭議中催了酒廠的轉變,來自不同領域的藝文工作者於1997年發起「華山藝文促進會」,並向臺灣省菸酒公賣局爭取使用此一空間。
  • 臺灣黑熊等 6 種珍稀動物躍上黃銅書籤,以喚起生態環境關懷
    臺灣珍稀動物的美你領略過了嗎?插畫家葉思佑設計了一系列黃銅書籤,讓臺灣黑熊、狐蝠、穿山甲、百步蛇、雄鷹和環頸雉六種山林生態系裡不可或缺的角色躍上作品,她把動物的特徵細膩的描繪出來,並使用鮮豔的配色,展現低調又高雅的風格。
  • 臺灣特色人文精神之創意
    產品類的金獎產品,包括蒸鍋蒸籠、香爐、醬碟組,還有法藍瓷瓷器與精緻包裝的小包包裝米,各種設計兼具實用性,創意更是精彩,結合臺灣地方特色產業,讓人驚豔。
  • Fun暑假,遊臺灣|臺灣研學(生態)文創旅行招募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以前主張實踐後來主張走出去現在主張研學      縱觀臺灣文創發展
  • 系列連載:從「解放臺灣」到「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一)
    系列連載:從「解放臺灣」到「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一) 2019年09月30日 09:1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目  錄】系列之一《從「解放臺灣」到「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系列之二《從「和平統一」大政
  • 【分享】來臺灣體驗創意工廠的文化魅力吧!
    臺灣的傳統產業慢慢轉向「觀光休閒」方向,這些產業強調的是服務、文化、創意與體驗。「觀光工廠」幾乎涉及到與消費者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行業,襪子、毛巾、鉛筆、金工、漁具、衣服、保健品等等,這些都可以經過創意設計成為品牌「觀光工廠」,2013年「觀光工廠」在臺灣創造產值高達23億元。在後工業化時代,這是非常好的傳統產業轉型的思路。
  • 臺灣文化創意館點亮第十三屆北京文博會
    在臺灣文化創意館裡,比較有亮點的產品有:臺灣紙塑藝術、全球首創可調節式電子醒酒器、臺灣名家的銅雕、木雕及石雕作品(臺灣藝術博物館、維納斯畫廊、基奇藝術、正淯等品牌展出)、精選來自臺灣各茶區茗茶、結合美術館及博物館藝術資源,以時尚、創新、藝術人文手法重新詮釋的典藏精品-新乾隆美學及花窗舞影系列茶具、開發潛能的益智玩具等。
  • 在臺灣感受文化創意之美
    前不久,記者應邀赴臺北,有機會進一步了解當地的文化創意產業,從臺北故宮搶手的「朕知道了」膠帶紙,到誠品書店的「24小時不打烊」;從佛光山的4D影院,再到鳳梨酥包裝盒上的詩意山水,古典中透著時尚,時尚中蘊含商機。文化創意之美,不但感染著越來越多的陸客,也為臺灣經濟注入一股新鮮的活力。文物明星化的啟示「『朕知道了』還有嗎?給我來10卷。」
  • 臺灣文化創意館亮相第十四屆文博會
    華夏經緯網5月29日訊:第十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今天上午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開幕。記者在現場看到在1號館二層的「臺灣文化創意館」,21家具有代表性的臺灣文創機構和廠商通過展示臺灣文化創意和生活美學的最新成果,尋求兩岸合作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