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智慧:4種人受累,4種人享福

2020-12-17 騰訊網

四種人活得累

想太多的人

《易傳·繫辭上》;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

活得太清醒,容易生煩惱;活得越糊塗,反而越幸福。

清醒的人太較真兒,想得越多越受累,生活中總是一地雞毛;

糊塗的人心事少,日子過得簡單粗糙,卻也因此覓得了人生的真滋味。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

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繁為簡,讓世界回歸本真。

不知足的人

人這一生,赤條條來去。飲食不過三餐,坐臥不過一室。

膨脹的欲望,讓人永不滿足,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古人說得好:人心不知足,常逢災與愁;三十三天上,仍要起高樓。

若要少煩惱,先學斷舍離:

吃最簡單的飯,做最簡單的事,過最簡單的生活。

太狂妄的人

天道減損狂妄者、增益謙卑者;

鬼神加害狂妄者、福佑謙卑者;

人心厭惡狂妄者、喜愛謙卑者。

正所謂: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逆境中要昂首挺胸,順境中要居安思危,成功時要夾起尾巴做人。

走極端的人

儒家講究中庸。所謂中庸,就是不走極端。

然而任何事物走到極點,就會朝著反方向掉頭。

就好像三伏之後天氣轉涼,三九之後逐漸回暖。

同樣,一個人如果倒黴透了,千萬別走極端。

咬咬牙挺過去,山窮水盡之後,也能迎來柳暗花明。

四種人最有福

存善念的人

《易經 文言傳》: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怨不得天,也怨不得人。

明代文學家方孝孺曾說:存善心者家裡寧,為善事者子孫興。

可知福報不在別人,也不在別處,而在自己日復一日的修行。

心存善念,多做善事,才能免受禍患,安享幸福人生。

盡人事的人

《易經 大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道強健,運轉不停。君子處世,也應當順應天意、發奮努力。

古人云:少年易老難學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人生思想、觀念,都要不斷的進步。止步於今日的成就,即是落伍。

一切都要自己去努力、要自強,依靠別人是沒有用的。

天助自助者,努力把自己修煉好,才更有機會迎接更大的福報。

順天意的人

《易經 繫辭下》: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孔子在解讀《易經》的時候說: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著,順也。

上天願意幫助順從天道的人。天道只有一個規矩,就是自然規律。

如果我們能夠時刻提醒自己,既不盲目行事,也不存僥倖心理。

順應天道的規律往前走,事事都能如願以償,這便是「吉無不利」。

變通的人

《易經 繫辭下》: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認為,世界永遠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天地變化,才會有春夏秋冬;時代變化,才能造就燦爛文明。

正所謂,有矛盾就有衝突,有衝突就有變化,有變化就有發展,有發展就有前途。

掌握規律、順應形勢、懂得變通。萬物輪轉之中,一切皆有可能。

相關焦點

  • 《周易》:這3種人命苦,這3種人有福,醍醐灌頂!
    《周易》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其中蘊含了許多深刻的道理,在《周易》中就曾透露過:世上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2、缺乏敬畏心的人《周易》中說:「天垂象,見吉兇。」天地有自己的法則,並且還會顯露出來讓人知曉,但如果人們罔顧道義,缺乏對自然、對生命的敬畏心,就一定會招致懲罰,吃盡苦頭。
  • 易經: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可能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
    在古代,《易經》被人稱為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主要是因為書中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奧秘,是古代賢人公認的民族智慧結晶。之前有很多人都對《易經》存在誤解,主要是因為刻板偏見。愛因斯坦說過:要改變一個人的固定思維,比分開一顆原子還難。
  • 易經: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
    在古代,《易經》被人稱為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主要是因為書中闡述了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奧秘,是古代賢人公認的民族智慧結晶。之前有很多人都對《易經》存在誤解,主要是因為刻板偏見。愛因斯坦說過:要改一個人的固定思維,比分開一顆原子還難。
  • 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啥意思?怪不得那麼多人喜歡竹子!
    梅蘭竹松被人們稱之為「四君子」,是古代文人雅客最愛題寫的植物,它們有著清雅淡泊的品質,為世人所鍾愛,很多人也會在門前種這些植物,不僅美化環境還陶冶情操。有一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是什麼意思,是說在門前種滿竹子的話,子孫後代也能享福,這有什麼講究。竹子給人的感覺就是謙謙君子,有著高風亮節的品質,很多人種竹子來陶冶情操。
  • 農村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啥意思?蘊含古人智慧
    文/素衣 農村俗語:門前種竹,子孫享福,啥意思?蘊含古人智慧 中國人對於竹子的喜愛已持續了千年,在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就已經出現了竹子的身影, 而竹子對中國人的影響也已經滲透到了方方面面,竹出現在我們的古詩文裡,人們用竹子做成衣服、工具甚至是武器,漢字以竹字為偏旁,竹還可以作為一種被人觀賞的景致。
  • 《周易》:走路有這3種表現的人,沒什麼大本事,最好敬而遠之
    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人,但往往因為知人知面不知心,很可能會「錯付真心」。如果我們想去掌握一些識人之術,就可以來聽聽《周易》給出的一些建議。《周易》涉及了很多大學問和領域,涵蓋了對很多問題的答疑解惑。關於識人,也自有一套方法可供借鑑,那就是觀察人們走路時的表現。
  • 周易提醒你:走路時有這4種表現的人,都沒啥真本事,要敬而遠之
    很多人都用此書來識人,世間上的人千千萬萬,況且知人知面不知心。《易經》中提到想要看清一個人的人品怎麼樣,可以從他的下意識動作來看,這會流露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所以一個人的走路姿態和行為,可以暴露他的人品。周易提醒你:走路時有這4種表現的人,不成大器者,要敬而遠之!
  • 易經忠告吃飯有這「4種表現」的人,大多沒啥本事,遇到別交心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歡在酒桌上表現自己。一個人在酒桌上適當地表現表現自己是可以的,但是,有有的人在酒桌上過分表現卻往往會讓人很反感,有的甚至會讓人下不來臺。易經忠告:吃飯有這「4種表現」的人,大多沒啥本事,遇到別交心。易經忠告吃飯有這「4種表現」的人,大多沒啥本事,遇到別交心!
  • 周易提醒:走路時有這3種表現的人,一般沒啥真本事,要敬而遠之
    對於《周易》,很多人到現在還認為是封建迷信,其實早已有人證明,《周易》是超科學,就連國考中也開始出現它的身影。《周易》這本書裡涉及的學問非常多,包含哲學、政治、生活、文學、天文、地理等等,也可以將其總結為象、數、理、佔四部分。
  • 《周易》告誡:有這3種面相的人,往往有大福氣,看看你是嗎?
    從一個人的臉上,我們就能窺見他的內心,那些賊眉鼠眼的人,往往就讓人心裡不舒服,總覺得他們在想著什麼壞點子,而那些長得端正的人往往就會給人一種浩然正氣的感覺。那我們究竟可以從哪些方面判斷一個人的面相是好是壞呢?「群經之首」《周易》中就曾洩露:這幾種面相的人,是天生「福相」。一起來看看你是否有吧!
  • 尿酸一高全身受累,廚房裡4種食物能降尿酸,多吃或可受益
    一、尿酸一高全身受累,廚房裡4種食物能降尿酸,多吃或可受益1、煉乳煉乳含有維生素 b,攝取適量,可幫助降低尿酸濃度。但煉乳中糖含量較高,因此,單純依靠煉乳來降低尿酸是不可靠的。日常生活中可稍加煉乳,調節體內尿酸濃度。
  • 《易經》中暗藏的2個事實:有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相
    在中國,《周易》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人看來,《周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到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周易》其實是一部修身祈福的古籍,其中蘊含著更為深刻的智慧。在《易經》中,為我們揭露了2個人生真相: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看看你是哪一種?
  • 周易好言勸告:走路時有這4種表現的人,沒啥真本事,要敬而遠之
    《易經》這本書,涉及了很多大學問和領域,涵蓋了各個領域比如上知天文下至地理還有哲學、生活以及文學等,總體來說可以概括為象、數、理、佔,大部分人都只把注意力放在了佔卜上,其實就是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一套語言編程,如果你想解讀文學,修身,佔卜,管理,軍事等等都可以用這套程序來解讀。大部分人都用這本書來看人,比如我們認識了一個人,但是畢竟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 過年這幾種人就別去串門了,不受待見不說,自己還受累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農村的生活一直都比較閒趣,這裡有著慢生活的節奏,感受著自然的風情,漫山遍野的綠色,讓人的內心更加的舒心。只是在串門的時候也需要有一定的講究,過年這幾種人就別去串門了,不受待見不說,自己還受累。1.孝子別串門所謂的孝子就是那些父母剛去世的子女,這些人一定要守護在靈堂之上,不能隨意的亂跑,什麼時候等到老人下葬了才行。
  • 佛教:「業障」重的人,身上有這4種表現,看看你有嗎?
    「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修什麼樣的業,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真實不虛、絲毫不爽。福氣都是人積德行善修來的,業障都是人作惡自作自受召感來的。這世上一切一切的發生都是有因緣的,都是該發生的事,因為因果從來不誤人。
  • 「門前種竹,子孫享福」,這俗語什麼意思,種竹子對子孫有無好處
    文章「門前種竹,子孫享福」,這俗語什麼意思,種竹子對子孫有無好處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板橋梅蘭竹菊,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喜愛的植物。歷史上用詩歌和圖畫來歌頌和描繪它們的不少,我們也從這些詩歌和繪畫觀賞到了這些植物的特點,其中竹子應該算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東西,因為相較於其它幾個,竹子的分布更為廣泛,而且也最為常見,俗語就有「門前種竹,子孫享福」,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種竹子對子孫有無好處?
  • 十句話見證《周易》的智慧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今天讓我們一起通過十句話領略下中國傳統哲學經典《周易》的智慧。《周易》又名《易經》約成書於西周時期,曾被誤解為一本算命的書,後來卻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總源頭,它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測又簡單易讀。
  • 《周易》10個成語,教你10種為人處世大智慧,調整心態,否極泰來
    在文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千百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你知道嗎?在漢語中,有200餘條成語都源於《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略前人的處世智慧。
  • 4首古詩,4種管理智慧,教你如何識人、攬人,用人!
    1、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識人的智慧《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對詩文我們不做全篇翻譯,只抽取出最經典的一句也是我們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能夠汲取識人智慧的一句「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先生曾經引用這幾句詞作為描述治學的三個境界之一,我們從人才發現的角度進行解讀也別有意味。
  • 痛風不是突然到來的,尿酸超標的人,飯桌上常常有4種食物
    同時不可忽視其他部位的疼痛,比如肩、髖、脊柱和顳頜等關節也可能會受累發作。 當受累關節出現痛風症狀,常常伴隨著發熱、頭痛、口乾舌燥等症候,受累關節紅腫熱痛,會出現黃白色痛風或破潰形成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