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擬於中環推行電子道路收費

2020-12-13 中國日報

  據港媒報導,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11日表示,香港島中環是香港商業核心區,但經常出現持續性嚴重交通擠塞,甚至有時令附近一帶的道路網也交通癱瘓。對此,政府準備在中環及其鄰近地區推行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

  綜合香港媒體報導,張炳良說,香港不少道路交通擠塞日益嚴重。過去10年,香港各區的平均行車速度普遍有減慢的趨勢。

  張炳良表示,為致力解決交通擠塞的問題,去年邀請交通諮詢委員會(交諮會)提交研究報告。其中一項建議,就是促請特區政府儘早籌劃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並認為中環是一個合適的試驗地點;特區政府對此表示認同。

  香港特區政府建議在香港島中環畢打街、德輔道中一帶率先實施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建議時間為星期一至五早上7時至晚上8時,周六早上8時至晚上8時。

  諮詢文件還建議收費範圍包括香港島金鐘、上環,以至花園道等路段,會就收費水平、收費方法等諮詢公眾3個月。

  張炳良解釋,中環及其鄰近地區目前有不錯的公共運輸服務,駕駛者有多種交通工具選擇前往中環;當中環灣仔繞道將來開通後,更可提供一條不收費的替代路線,方便起點和終點都不在中環的駕駛者繞過建議的收費區。

  「我們認為現在是合適時機,籌劃以電子道路收費方式處理中環及其鄰近地區的道路交通擠塞問題。」張炳良說,電子道路收費在海外有成功例子,新加坡、英國倫敦和瑞典哥德堡在實施收費後一年,繁忙時段收費區交通流量下降約15%至16%,平均車速相應提高20%以上。

  除了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香港特區政府還考慮2017年提高與交通擠塞相關罪行的定額罰款,包括違例泊車、非法上下客、裝卸貨物等,一律調高50%,原本罰款320元(港幣,下同)的提升至480元,原本450元的提高至680元,以增加阻嚇作用。

  在中環,有司機同意收費計劃有助分流香港島中區車流量;但有司機擔心,如實施電子道路收費會令附近地方變得更擠塞。

相關焦點

  • 香港中環試行道路電子收費 將諮詢公眾3個月
    人民網香港12月11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建議在中環畢打街、德輔道中一帶實施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並就收費範圍、收費水平及收費方法展開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以緩解目前中環等區域的交通堵塞情況。 計劃的建議時間為星期一至五早上7時至晚上8時、周六早8時至晚8時,在金鐘、中環、上環等道路擁擠區域實施電子收費。
  • 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道路正式通車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9日在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通車儀式上致辭(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供圖)1月19日,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開通儀式在繞道中環隧道出入口處舉行(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供圖)
  • 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全面通車
    人民網香港2月25日電(辜雨晴) 香港特區中環至灣仔繞道24日全面通車,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繞道首日整體情況順暢。25日為繞道全面開通後首個工作日,他提醒市民上班前多留意交通消息。
  • 香港特區政府推行5天工作制
    據新華社香港7月8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8日表示,在推行公務員5天工作制後的首個星期六,有關後勤和非必需服務的辦公室停止服務,運作大致順暢。  特區政府從7月1日起,正式開始在公務員中分階段推行5天工作制。
  • 香港擬調整過海隧道收費 復辦「水上的士」
    人民網香港10月10日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中指出,香港的公共運輸服務全面而具效率,每日超過1200萬人次使用,佔出行人次接近九成。特區政府將積極地以「運輸先行」創造容量,發展公共運輸,提升安全和服務質素,便利市民出入。
  • 香港特區中環及灣仔繞道1月通車
    人民網香港12月28日電 香港特區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將於1月20日通車,繞道全長4.5公裡,其中約3.7公裡為行車隧道,連接中環林士街天橋和北角東區走廊,為港島北岸主幹路,通車後將大大紓緩港島北交通擠塞情況。
  • 香港特區政府考慮上調紅隧及獅子山隧道收費
    人民網香港11月13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日前完成對香港六條隧道交通研究的初步評估後指出,必須適上調紅磡海底隧道和獅子山隧道的收費,同時減低替代隧道的收費,以作有效分?,建議重點調整私家車、計程車和電單車的隧道費。
  • 香港特區政府於明年1月推行第二階段5天工作制
    新華網香港11月20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20日宣布,特區政府將於明年1月1日起推行第二階段5天工作制,屆時將有更多政府部門實施5天工作制,受惠的公務員約8400名。  從今年7月1日起特區政府實施5天工作制後,約有5.93萬名公務員改行5天工作制,有1.66萬名公務員以「每周5天工作、2天休班」的輪值模式繼續在周末提供服務,另有約9600名非公務員合約僱員也在第一階段改行5天工作制。
  • 香港特區政府17日提醒市民預留足夠時間出行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香港《明報》網站報導,颱風「山竹」過後,香港塌樹堵塞道路等問題嚴重,加上交通網絡及設施受到不少破壞,17日早晨大部分巴士路線、站分鐵路及橫水渡等仍然停駛,特區政府17日早晨提醒市民,要留意道路情況及公共運輸服務最新安排,並「預留足夠時間出行」。
  • 香港特區政府陸續推出數項民生措施
    香港特區政府6日推出數項民生措施,包括收回土地以推行市區重建項目及展開臨終關懷立法公眾諮詢等。6日,特區政府在憲報刊登告示,宣布收回土瓜灣春田街、崇志街等多條街道附近的土地,以推行市區重建項目。據特區政府地政總署介紹,重建項目的地盤總面積約21000平方米,將重建作住宅用途,並附有零售和商業設施。特區政府還將興建社區停車場、公眾停車位、休憩用地、社區設施等,並進行道路改善工程。地政總署表示,此項目有助改善土瓜灣整體居住環境。特區政府將以法定補償、安置住房、津貼等多種形式補償受影響的住宅業主及租戶。
  •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2月5日起籤發電子護照
    新華社香港1月1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1日宣布,入境事務處將於2月5日起,接受市民申請香港特別行政區電子護照。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說,特區電子護照的申請手續維持不變,現行的特區護照仍然有效,直至有效期屆滿為止。
  • 垃圾計量收費 香港在路上
    香港環保團體支持垃圾計量收費。  (資料圖片)在香港,如何破解「垃圾圍城」,降低城市整體垃圾產生量和碳排放量,一直是特區政府非常重視的問題。2018年10月,特區政府環境局向立法會提交草案,建議市民以指定垃圾袋扔垃圾並繳納相關費用。
  • 香港中環灣仔繞道24日全面通車
    人民網香港2月19日電(辜雨晴)香港特區政府18日公布,中環及灣仔繞道將於24日上午7時全面通車,駕駛者離開繞道後可直接前往西區,或經西隧前往九龍。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署發言人表示,繞道全面開通後,由東區前往西區或西區海底隧道的駕駛者離開繞道中環出口前可選用中線或快線,直接通往林士街天橋西行,其間無需再經幹諾道中掉頭。 中環隧道出口設有路牌展示四條行車線,分別通往機場快線站、中區、西區和九龍(西)。
  • 香港特區政府向計程車司機發出強制檢測公告
    應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發展,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5日按《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規定擬於今年12月25日至明年1月23日期間駕駛計程車的人士,須按照公告指明的規定及程序,在12月9日起的兩周內接受新冠肺炎核酸檢測。
  •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出席文化遺產合作研討會
    人民網香港12月6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黃偉綸6日於深圳出席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合作研討會,與區內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分享文物資源整合與活化的意見及經驗。黃偉綸在研討會上介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如何通過各種協作方式,推動文物保育工作。
  • 香港免費幼稚園計劃推行:半日制幼稚園逾90%免費
    :陳海峰   中新網9月12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消息,香港免費幼稚園計劃本學年正式推行。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公布約逾90%半日制幼園免費,家長學費負擔大為減少,其餘獲批收費的半日制幼園多數每月收費600元(港幣,下同)或以下。全日及長全日制方面,約450間每月學費1000元或以下,約90間免費,家長只須繳膳食費。創校30年、位於鰂魚湧的怡寶中英文幼稚園,因不敵租金問題於七月停辦。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 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通車 林鄭月娥坦言:得來不易
    【解說】全長4.5公裡的香港中環及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將於1月20日正式通車。當地時間1月19日,通車儀式在繞道中環隧道出入口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等出席通車儀式。  【解說】上午11時左右,一眾主禮嘉賓乘坐開篷雙層巴士經隧道到達會場。林鄭月娥在致辭中稱,首次體驗感覺非常便捷。
  • 香港特區政府向計程車司機發出強制檢測公告_杭州網
    央視新聞訊 應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發展,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5日按《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規定擬於今年12月25日至明年1月23日期間駕駛計程車的人士,須按照公告指明的規定及程序,在12月9日起的兩周內接受新冠肺炎核酸檢測。
  • 香港特區政府增加「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配額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香港特區政府增加「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配額新華社香港11月26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26日公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簡稱「優才計劃」)的配額由每年1000名增加至2000名。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優才計劃」自2006年6月實施以來,一直是吸引世界各地高技術人才或優才來港定居,以提升香港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渠道。特區政府決定增加「優才計劃」每年的配額,以擴充香港的人才庫,加強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發言人表示,特區政府會繼續推行各項措施,以吸引世界各地高技術人才或優才來港發展。
  • 香港特區政府強烈譴責美國所謂"制裁"
    新華社香港12月8日電(記者丁梓懿)香港特區政府8日表示,強烈譴責美國政府對14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實施所謂的「制裁」,敦促美國政府立即停止以地緣政治目的、以人權或民主為幌子,幹涉中國內政。特區政府發言人說,美國政府官員和政客多月以來不斷利用在香港發生的事件惡意攻擊中國,所有人都可以清楚看到,他們是故意選擇無視香港憲制秩序,即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是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享有高度自治權的特別行政區。發言人表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而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其常設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