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納斯景區(阿勒泰地區)
2007年首批全國AAAAA級景區
「喀納斯,當我輕聲念誦你,盛大的風景轉過身來……」
喀納斯位於新疆阿爾泰山中段,地處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接壤的黃金地帶,景區規劃面積10030平方千米,有「人間淨土」之美譽。喀納斯,蒙古語意為「美麗而神秘的地方」!
喀納斯湖入水口 攝影@康劍
喀納斯主要包括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喀納斯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那仁草原八大自然景觀區和禾木村、喀納斯村、白哈巴村三大人文景觀區。
喀納斯月亮灣 攝影@康劍
喀納斯景區內集冰川、雪原、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各種自然景觀於一體。景區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優越,景區內森林草原相間,自然垂直帶譜明顯,現代冰川保存完整,生態系統獨特,自然風景優美。
喀納斯雙湖彩虹 攝影@康劍
喀納斯景區是蒙古族圖瓦人在我國唯一的聚居地,是我國唯一的西伯利亞動植物分布區。喀納斯的風景因四季而不同、因朝暮而變化,是科考探險、攝影創作、休閒度假的理想勝地。
禾木美麗峰 攝影@阿雷諾
喀納斯景區先後榮獲:中國最美五大湖泊和中國最美六大古村(鎮)之一、中國最美十大秋色之首、中國最美森林、中國最美地質公園、全國低碳旅遊示範區、於2006年首批入選《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雪都阿勒泰·淨土喀納斯」,歡迎您雲遊之外親身體驗。
禾木秋景 攝影@譚成軍
白沙湖景區
2017年獲評國家AAAAA級景區
「鳴沙山裡有歌聲,兩情相悅白樺林;紅葉林中見真心,夢中常見白沙湖。」
白沙湖景區位於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境內,與農十師185團軍墾文化、戍邊文化構成了獨特的旅遊景區。其中,白沙湖有「沙漠聖泉」之稱,地處沙漠,但湖水卻不因季節變遷而增多或減少。白沙湖海拔650米,南北長約2100米,東西寬1300米,水面約10公頃。形似豌豆莢,東面凹進,西面鼓起。白沙湖是沙漠中獨生的一池深水,水源及成因頗受科學研究者關注。其湖心、湖岸、湖周生長的反差極大的氣候及生態環境下的多種植被、半乾旱灌木叢植被,也讓人不解,引人尋思。
白沙湖湖中四周生長著高達1—4米的密密叢生的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湖中還有野荷花孤寂地綻放著;湖周50米內,是高大茂密的銀灰楊、白楊、白樺混生的林帶;湖周50米外的沙丘上,則生長著額河楊、山楂、白楊、繡線菊等植物。
白沙湖的景致構成十分獨特,6月湖中蓮花盛開,野鴨嬉遊其間;金秋十月紅黃樹葉在風中招展,湖中碧波如鏡,湖山映襯,使人心醉。遠處的金色鳴沙山倒映在碧綠的湖水中,與湖邊各類混生林,層層疊疊,交相輝映,猶如一個自然大盆景,展現在遊人面前,人稱「塞北小江南」。
葡萄溝風景區(吐魯番市)
2007年首批全國AAAAA級景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葡萄溝風景區位於吐魯番市東北13千米的火焰山山谷中,兩山夾峙,因盛產葡萄而得名。葡萄溝風景區包含葡萄社區、布依魯克社區、拜什買裡社區和達甫散蓋社區四個社區。其地域狹長,呈南北走向,溝中一條布依魯克河縱貫其間。葡萄溝全長約8千米,東西寬約2千米,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葡萄王國」。
火焰山雖常年氣溫很高,但峽谷內葡萄園連成一片,到處鬱鬱蔥蔥,猶如綠色的海洋。其間還點綴著桃、杏、梨、桑、蘋果、石榴、無花果等各種果樹。夏天葡萄溝內涼風習習、果實纍纍,讓人迷醉在葡萄的怡人世界。
葡萄溝景區按照景點的布局及結構分為綠洲葡萄莊園、阿凡提遊樂園、達瓦孜民俗風情園、王洛賓音樂藝術館、葡萄溝遊樂園5個子景區。
葡萄溝擁有50多種不同色澤、不同形狀的葡萄。有最著名的無核白葡萄、碩大的馬乳葡萄和以藥用為主的瑣瑣葡萄,也有紅葡萄、喀什噶爾葡萄、黑葡萄,以及引進種植的艾表納葡萄、無核紫葡萄、無核紅葡萄、玫瑰香葡萄等。這麼多品種的葡萄分散在溝谷內的各個農家小院裡,形成了一道壯麗的綠色葡萄長廊。
迷人的葡萄溝,是火州的「桃花源」。火焰山上烈日炎炎,寸草不生,葡萄溝內水渠縱橫,果木繁茂。一邊是火,一邊是水,大自然以「葡萄溝和火焰山的方式」讓水和火和諧地相容在吐魯番。
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昌吉州阜康市)
2007年首批全國AAAAA級景區
「瑤池阿母倚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再來?」——李商隱《瑤池》
圖片來源 @玩轉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以天池為中心,東到四工河谷;南延伸至天山山脊線;西至水磨溝;北到大平灘煤礦,規劃面積為548平方千米。形成八大景區:天池景區、燈杆山景區、馬牙山景區、博格達峰景區、白楊溝景區、花兒溝景區、水磨溝景區、北部沙漠景區;14個景群、38個景點。整個景區劃分為六類保護區:生態保護區、自然景觀保護區、史跡保護區、風景恢復區、風景遊覽區、發展控制區。風景區的結構分布可概括為:兩個出入口(北部三工河、西側水磨溝各一個出入口),一個服務接待基地(三工河谷內設旅遊綜合服務接待基地),整體形成以天池和博格達峰為主軸的一池一峰三峽谷(三工河、四工河和水磨溝河谷)一沙漠的布局。
圖片來源 @玩轉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風景名勝區,是我國西北乾旱地區典型的山嶽型自然景觀,是歐亞大陸腹地乾旱區自然景觀的代表。風景區內自然風光和生態環境地域突變強烈,在南北距離僅有短短80千米的區域內,依次分布著高山冰雪帶、亞高山草甸帶、山地森林帶、山地草原帶和荒漠帶,呈現出一條十分明顯的、完整的山地自然垂直景觀帶。這樣的地貌景觀和植被垂直帶譜在世界範圍內都極為罕見,具有極其重要的觀賞和科考價值。
圖片來源 @玩轉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以完整的植物垂直景觀帶和雪山冰川、高山湖泊為主要特徵,以遠古瑤池神話及宗教和民族風情為文化內涵,適宜開展遊覽觀光、科普考察、探險攬勝、休閒健身和民族風情遊賞等。
圖片來源 @玩轉天山天池
那拉提旅遊風景區(伊犁州)
2011年獲評國家AAAAA級景區
那拉提旅遊風景區地處天山腹地,位於伊犁河谷東端,在伊犁新源縣境內。那拉提,蒙古語意為「最先見到太陽的地方」。
那拉提旅遊風景區地域面積為1800平方千米,以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和哈薩克民族部落中國境內最為集中、文化保留最為豐富而著稱,被世人看作是「自然生態的博物館」、「民俗文化的大觀園」,被譽為「天山綠島」、「綠色家園」、「五彩草原」。
那拉提景區屬於典型的高山河穀草原,集草原、冰川、雪原、高山、河流、湖泊、森林、瀑布、溫泉等各種自然景觀於一體,保持了天山雄渾、優美的原始風格。生長在這裡的植物多達100餘種,其中苜蓿、野茅草、蒲公英、山菊等為主的優質牧草類植物就有80多種。景區內視野開闊,風景層次突出,隨著海拔的升高,垂直景觀帶明顯。正所謂「千峰萬峰同一峰,一峰去青一峰濃,千松萬松同一松,一松稍墨一松紅」。
歐亞草原文化的發源地以及濃鬱的哈薩克遊牧民俗文化,為那拉提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那拉提歐亞草原文化可追溯至舊石器時代,這裡自古就是一個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最早的東西方文化接觸交流由此產生,並擴展發展起來的,對之後的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那拉提十大網紅打卡點:空中草原天界臺、盤龍谷道蛟龍出海、草原女騎警、網紅小保安、烏孫王陵、奶茶飄香、那拉提樂隊、連心湖、百富漢堡、欣驛自駕車營地。
◇冬季五大絕景:冬窩子、紅柳金灘、風吹雪、日照天山、雲海觀日。
那拉提景區以218國道、217國道和316省道交匯連貫東、南、西、北,是連接南北疆東出西進的交通樞紐,是伊犁河谷的東大門。
可可託海景區(阿勒泰地區)
2012年獲評國家AAAAA級景區
可可託海,哈薩克語意為「綠色的叢林」,蒙古語意為「藍色的河灣」。
可可託海景區位於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境內,以峽谷河源風光、沼澤溼地景觀、寒極湖泊、地質礦產資源、草原遊牧文化、西域民族風情等為主要特色,是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特種旅遊、科學考察等為一體的國際原生態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
可可託海景區地理位置優越,自然風光獨特。山恢弘蜿蜒,水動靜相宜,山因水而靈動,水因山而質樸,山水相依,夢幻迷離;石擬態象形,林蟠青叢翠,石因林而蒼勁,林因石而敦厚,石林錯落,別趣橫生;山水石林,共同築就可可託海獨特的自然景觀。
額爾齊斯大峽谷是可可託海景區的主景區。峽谷山水交融,兩岸群峰呼應。駱駝峰、象鼻峰、神鷹峰等形象逼真,相對高度365米的阿米爾薩拉峰令人稱絕。峰迴水轉,額爾齊斯河從峽谷深處發源,奔流西去,或蜿蜒和緩,或湍流不息,聲色各異,變化莫測。
額爾齊斯大峽谷以花崗巖地貌、峽谷河源風光、高山植被景觀為特色。峽谷變質花崗巖地貌景觀以神鐘山為代表,多呈鍾狀、穹狀、錐狀,沿額爾齊斯河呈帶狀分布,形成神鐘山、駱駝峰、神象峰、飛來峰、神鷹峰等數百個巨型花崗巖石峰,諸峰連壁號稱「一百單八峰」;富龜石、人頭馬面、海豹石、石門等象形石妙趣橫生。
可可蘇裡,俗稱野鴨湖,是一處遊船觀光、休閒垂釣、攝影野營的好去處。湖中水生植物豐富,蘆葦形成大小浮島20多個。每年夏秋季節,成千上萬的野鴨、灰鶴、紅雁雲集在此,呈現出一派「沙鷗翔集」、「魚翔淺底」的水鄉澤國景象,美不勝收。
可可蘇裡 攝影@崔明浩
◇網紅夫妻樹:在可可託海景區山坡上一對松樹和樺樹相伴相守。松樹高大挺拔,蒼翠剛健,如同一位成熟穩重、溫文爾雅的男子;白樺樹枝腰柔美婆娑,樹幹白皙光滑,宛如一位亭亭玉立、嫻熟溫婉的妻子。
可可託海匯集峽谷河流、山石林地、寒極湖泊於阿爾泰山一隅,既具北方之雄奇,又顯南方之婉約,有著獨特的風景,絕美的意境。這裡冬寒夏涼,有「中國第二寒極」之稱,又是世年罕見的「天然礦物陳列館」還是名副其實的「寶石之鄉」。
可可蘇裡 攝影@崔明浩
澤普金湖楊景區 (喀什地區)
2013年獲評國家AAAAA級景區
澤普享有「華夏梧桐第一縣」、「中國有機紅棗種植面積最大縣」和「中國最美胡楊林」美譽。境內有漢、維吾爾、塔吉克等19個民族,是南疆最富饒的城市之一。澤普,維吾爾語意為「飄著金子的河」。
湖光秋韻 攝影@葉金
金湖楊景區座落在澤普縣城西南40公裡處的亞斯墩林場境內,鑲嵌在葉爾羌河衝擊扇上緣,三面環水,景色怡人。每年10月底的時候金黃色的胡楊樹倒影在水中,河水變成了金色,因此得名「金湖楊」。景區佔地面積4萬畝,景區內天然胡楊林面積達3萬畝,目前開發利用的胡楊林面積達1.8萬畝。春天百鳥歡歌,生機盎然;夏季濃蔭蔽日,繁花生樹;入秋黃葉如染,如詩如畫;冬日銀裝素裹,滿目蒼勁。
金秋胡楊 攝影@阿迪力江
胡楊、碧水、綠洲、戈壁四位一體的獨特自然風貌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塞外邊疆的獨特秀美畫卷,被中國森林風景資源評價委員會稱之為最佳景觀組合,被命名為「新疆攝影之鄉」和「中國晚報攝影基地」。金湖楊景區在廣袤的南疆大地上正綻放著獨特的光彩。
胡楊頑強的生命力以及驚人的抗乾旱、御風沙、耐鹽鹼的能力,被譽為「沙漠勇士」、「不死之樹」、「生命之樹」。胡楊素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之說。
景區內有一棵「胡楊王」,位於景區東部約200米處,樹高10.05米,胸徑3.6米。經鑑定,該胡楊有近千年以上的生長歷史,其生命力之旺盛實屬罕見。胡楊,不僅僅是一棵樹,而是一個生命!堅韌、頑強、無私……
生的胡楊壯麗無比,死的胡楊傲立大漠,千奇百怪,神態各異。秋季是胡楊最輝煌、最美麗的季節,深深吸引著眾多遊人和攝影師。
胡楊烤魚 攝影@王榮
澤普還是個名副其實的長壽之鄉!這裡80歲以上的老人有1200多位,百歲以上的老人有140多位,被授予「全國壽鄉之冠」的稱號。
天山大峽谷景區(烏魯木齊市)
2014年獲評國家AAAAA級景區
天山大峽谷景區距烏魯木齊市32千米,總面積1038平方千米。景區三面環山,平均海拔2020米,年平均氣溫4-6℃,有天山北坡最完整、最具觀賞價值的原始雪嶺雲杉林。
景區深居乾旱內陸山地區域,地處天山山脈中段天格爾峰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地形上高山和山間盆地兼有,山勢雄聳,起伏多變。地形總體呈南高北低之勢,由南向北依次由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寒帶組成鮮明的氣候帶譜,形成天山山脈最具代表性的地貌特徵和生態系統。
天山大峽谷 天鵝湖天山大峽谷又稱克孜利亞大峽谷。景區內旅遊資源豐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碧綠的山谷草原、壯觀的雪峰冰川、秀美的湖光山色、幽深的山間峽谷、奔騰的谷底溪流,囊括了除沙漠以外的新疆所有自然景觀。
天山大峽谷 遊客服務中心天山大峽谷主要景區有天山壩休閒區、照壁山度假遊樂區、加斯達坂觀光區、天鵝湖自然風景區、牛犛湖林海松濤觀光區、哈薩克民族風情園區、高山草原生態區、雪山冰川觀光區,二湖、三瀑、四溪、十八谷相映爭輝,尤以「奇松、怪石、雲海」受到遊客青睞,留下「五嶽歸來不看山,大峽谷歸來常憶谷」、「百裡黃金旅遊走廊,休閒度假戶外天堂」的讚譽。天山大峽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具有極高的旅遊欣賞、科學考察和歷史文化價值。
天山大峽谷 照壁山瀑布天山大峽谷,還是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體育運動休閒基地;新疆自治區全民健身拓展運動培訓基地、徒步運動基地、全民健身登山運動培訓基地。
博斯騰湖景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2014年獲評國家AAAAA級景區
博斯騰湖,位於焉耆盆地東南面博湖縣境內,古稱「西海」,唐謂「魚海」,早在1300多年前,《隋書》中就記載此湖有「魚、鹽、蒲、葦之利」。《漢書·西域傳》中的「近海」、北魏《水經注》中的「敦薨浦」,均指此湖。清代中期,此湖被定名為「博斯騰湖」。
博斯騰湖 攝影@馬松江
博斯騰湖不僅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天山雪融水流經和靜縣巴音布魯克九曲十八彎,匯入開都河,最終緩緩注入博斯騰湖。
這個南疆的重要新興水上遊樂旅遊區,被譽為新疆的「夏威夷」。湖水灌溉著巴州孔雀河流域萬頃良田,被喻為「巴州人民的母親湖」。
博斯騰湖大河口霞暉 @攝影李龍娃
博斯騰湖風光瑰麗,水域遼闊,集大漠與水鄉景色於一體。博斯騰湖水域面積1646平方千米,水體總容量約100億立方米。博斯騰湖分為大湖區與小湖區,大湖區面積1200餘平方千米,東西長55千米,南北寬約25千米,西淺東深,湖底呈淺碟狀。大湖西南部的小湖區,由16個小湖泊組成,總面積為240平方千米。河道蜿蜒,蘆葦叢生,荷花怒放,禽鳴魚躍,一派江南水鄉景色。博斯騰湖湖面海拔1048米,最深處水深達17米,平均深度10米左右。
博斯騰湖屬於山間陷落湖,主要補給水源是開都河,同時又是孔雀河的源頭。湖區深居歐亞腹地,光照充足,熱量豐沛,雨量稀少,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湖區周圍生長著廣茂的蘆葦,是中國重要的蘆葦生產基地。此外博斯騰湖盛產各種淡水魚,是新疆最大的漁業生產基地。
博湖歷史悠久,文化璀璨,有很多動人的傳說,更有獨特的民族風情。生命之源的湖水、死亡之海的沙漠、地球之腎的溼地與馬背民族的蒙古族特色風情有機融合在一起,成為一道令人叫絕的靚麗風景線。
春天臨湖觀景,如詩如畫;夏季登船遊湖,飛舟斬浪;金秋蕩舟品湖,心曠神怡;冬季千裡冰封,湖面如鏡。四季有景,四季有情。遊人可以在藍天碧水間心無旁騖暢遊「西海」,也可以在如畫美景中細細品味「西海鍋」美味野魚湯。景區四季不同的迷人景色呈現不同的獨特韻味。
喀什古城景區(喀什地區)
2014年獲評國家AAAAA級景區
有那麼一座遙遠的城,它依偎在崑崙山腳下,美麗而神秘,遙遠而陌生。它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之地,是璀璨的西域明珠——喀什噶爾!
新疆有句話說「不到喀什遊就不算到新疆」,喀什人說「不到古城遊就不算到喀什」。因為,喀什噶爾的靈魂在古城!古城歷史悠久、文化豐厚、風情獨特,備受中外遊客的關注,被稱為「永遠的西域,活著的古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喀什噶爾古城景區,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滿路、亞瓦格路,西至雲木拉克夏路,東至吐曼河觀光帶,總面積約3.6平方千米。古城主要以艾提尕爾清真寺為中心,向外作放射狀擴展,街巷縱橫,蜿蜒曲折,仿若迷宮。古城作為喀什民俗風情遺存最完好的地方,一方面以其維吾爾民俗的多樣性和完整性被譽為新疆維吾爾生活的「百科全書」,另一方面,因其濃鬱的民俗氛圍,成為維吾爾民俗的「生態博物館」。
高臺民居位於古城內地勢最高的一條長達數百米的高崖,是一座迷宮式的古老之城。喀喇汗王朝時,王宮就建在這個高崖的北面。高臺斜對面的恰薩老城原本與高臺民居相連,據說800多年前的一場特大洪水,將它們衝斷,高臺民居從此就孤獨地棲息在這座高崖上。高臺民居,維吾爾語稱作「闊孜其亞貝希」,意為「高崖上的土陶」。因當地土陶作坊多,最多時曾達四、五十家,故得名。土陶是維吾爾族的一大絕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古城阿爾亞路,全長600多米,有5個巴扎,分別是花盆巴扎、坎土曼巴扎、木器加工巴扎、維吾爾醫藥巴扎、花帽巴扎。「巴扎」,在維吾爾語中意為「集市」,是非常熱鬧的市場。
◇入城儀式:從東門進入古城之前,有一個特有的「入城儀式」。迎接遊客的分別是演員扮演的歷史人物,歌舞相伴,呈現出古時迎賓的精彩場景,非常具有儀式感!
◇百年老茶館:喀什的每一條街幾乎都能看到老茶館,裝飾精美,富有濃鬱的民族特色。老茶館內有炕,每天人們過來喝茶時,吃剛剛打出來的饢,並圍坐在一起談天說地。老茶館為忙碌之餘喝茶的人們提供了舒暢、溫馨的場所,人們喜歡呆在老茶館。去老茶館感受喀什的「慢生活」,是一種別樣的體驗。
喀拉峻旅遊區(伊犁州特克斯)
2016年獲評國家AAAAA級景區
喀拉峻旅遊區位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距離八卦城特克斯縣城15千米,距離伊寧市135千米。「喀拉峻」在哈薩克語中意為「黑色莽原」。
喀拉峻旅遊區地處天山中部的比依克山北麓,東至阿克布拉克(也稱為白泉),西至闊克蘇河谷,南至中天山雪峰,北至喀甫薩朗村。由闊克蘇大峽谷、西喀拉峻、東喀拉峻、中天山雪峰和天籟之林五大景區組成,總面積2848平方千米。2013年,喀拉峻作為「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聯合國評選為世界自然遺產地!
圖為 東喀拉峻 喀拉峻旅遊區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稟賦豐富,集草原、森林、峽谷、雪山、河流、湖泊、民居等為一體,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盛讚為「世界少有的高山天然優質大草原」, 景區內雪峰與峽谷輝映,森林與草原鑲嵌,春夏季五花綻放,奼紫嫣紅,晨曦落霞映照下,草原線條柔美、層次分明,構成一幅幅無與倫比的藝術畫卷!
喀拉峻旅遊區背倚天山北麓,地屬寒溫帶大陸性氣候,春、夏季多降水,涼爽舒適,冬季相對溫暖乾燥;年平均氣溫6-9℃,極其適宜動植物生長。
201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誌3月刊中以「重新定義草原景觀」為主題,採用20多頁篇幅對喀拉峻的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資源進行系統分析和描述,縱觀陸地造景,均匯聚於此,喀拉峻成為「中國巔峰自然美」的形象代言!
自公元前7世紀起,就有塞人、月氏、烏孫等部族在喀拉峻繁衍生息,從那時開始,不同民族間的文化就在喀拉峻相互衝撞、融合,喀拉峻至今留存著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
瓊庫什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仍然保留著哈薩克民族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這裡既是中國古絲綢之路的北道,也是古西域最大遊牧古國——烏孫國所在地;這裡既是古西域最大的賽馬場——「汗草原」所在地,也是道教文化在中國西面傳播最遠的地方;這裡既是古西域遊牧民族建立京畿「牙帳」最多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唯一中國易經文化與草原遊牧文化交融的地方。
巴音布魯克景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
2016年獲評國家AAAAA級景區
巴音布魯克景區位於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西北部,伊犁谷地的東南,天山山脈南麓腹地。「巴音布魯克」,蒙古語意為「豐富的泉水」。
巴音布魯克景區是以天山高位大型山間盆地中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寒沼澤溼地生態系統為背景,以開都河上遊河曲、沼澤溼地為主體的自然景觀旅遊區。
巴音布魯克草原總面積2.38萬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高山草原,為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巴音布魯克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場。它的水源補給以冰雪溶水和降雨混合為主,部分地區有地下水補給,形成了大量的沼澤草地和湖泊。這裡鳥類資源十分豐富,水禽種類多、數量大,主要有以白天鵝為主的100餘種鳥類。
巴音布魯克景區內有旅遊避暑勝地鞏乃斯林區和阿爾夏景區,景區內林木蔥鬱,繁花似景,溪流潺潺,怪石青苔遍布,景色極為優美;開都河九曲十八彎在大地勾勒出優美的曲線;遼闊的大草原和遠處雄偉的雪山風光展現了山間盆地的優美畫卷;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雲杉與雪嶺相伴共生,山谷與溪流對吟歡唱;阿爾先神泉奇效令人驚嘆;班禪溝谷靜雅空靈,佛音嫋嫋,實乃天山腹地令人神往的避暑勝地。
中國最大的天鵝棲息地、國家級天鵝自然保護區——巴音布魯克天鵝湖,位於巴音布魯克大草原中部的開都河上遊,天山尤勒都斯山間盆地之中,地處巴州和靜縣巴音布魯克區政府約60千米的巴音鄉西南部。天鵝湖海拔2000—2500米,是一個東西長約30千米、南北寬約13千米的高原湖泊,面積300多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一個天鵝自然保護區。
帕米爾旅遊區(喀什地區)
2020年獲評國家AAAAA級景區
帕米爾高原位於中國的西端,是亞洲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包括喜馬拉雅山脈、喀喇崑崙山脈、崑崙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五大山脈,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帕米爾旅遊區是以塔吉克族民俗風情、帕米爾高原景觀、絲綢之路文物遺存和紅色邊疆為主體的開放性綜合型景觀廊道旅遊區,集中了山峰、冰川、河谷、溼地、古堡、非遺、民俗、特色紀念品等41種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是集觀光、探險、文化、科研活動於一體的高品質旅遊目的地。
圖為 帕米爾旅遊區
帕米爾旅遊景區旅遊資源豐富、獨特。這裡有舉世聞名的石頭城遺址,獨具特色的塔吉克民俗風情,令人神往的國家級溼地公園金草灘,歷史悠久的絲路文化,珍貴奇異的高原生物,令人大開眼界。帕米爾景區規劃總面積3.1平方千米,由石頭城景區、金草灘,塔吉克民俗村、綜合服務中心、旅遊購物中心五大區域組成,2014年被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首家「國際高原風情旅遊目的地」的稱號。
◇石頭城
石頭城位於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城北側,是新疆境內絲路古道上一個著名的古城遺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勢極為險峻。城外建有多層或斷或續的城垣,隔牆之間石丘重疊,亂石成堆,構成獨特的石頭城風光。漢代時,這裡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唐朝統一西域後,這裡設有蔥嶺守捉所。元朝初期,大興土木擴建城廓,舊城換了新顏。光緒28年,清庭在此建立薄犁廳,對舊城保進行了維修和增補。石頭城是絲綢之路繁榮昌盛的見證,也是絲綢之路經過蔥嶺——帕米爾高原的最大的驛站。從公元初期一直到清朝,石頭城的歷史將近2000多年,歷經不同朝代的更替,它始終是帕米爾高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軍事中心,這一核心地位從未改變。
圖為 石頭城
◇帕米爾金草灘
帕米爾金草灘即阿拉爾國家溼地公園,阿拉爾溼地屬於沼澤化草甸,海拔3100米,總面積約十萬畝。夏季的阿拉爾溼地是一片綠色草甸;秋季溼地植被則變成了黃色,在陽光的照耀下,似披上了一道金光,故得名「金草灘」;到了冬季,阿拉爾溼地則是一片「銀裝素裹」的雪原,更是美不勝收。
在溼地中間,有一條蜿蜒流淌的河流,即塔縣的母親河——塔什庫爾幹河,她發源於新疆與阿富汗的交界處,流經塔縣、阿克陶縣境內,於阿克陶縣境內的兩河口匯入葉爾羌河,全長298千米,是葉爾羌河的主要支流。
圖為 金草灘秋季
◇塔吉克民俗村
位於遊客服務中心與旅遊大道東側,行政隸屬於塔什庫爾幹鄉瓦爾西迭村。為了傳承悠久的塔吉克民俗文化,塔吉克民俗村可以讓遊客欣賞到塔吉克婚俗、塔吉克傳統民歌、塔吉克鷹舞、塔吉克服飾等品類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這裡還有各類傳統手工藝品。民俗村內的景觀化風貌改造高度融入了當地文化元素,其中民俗村內豐收廣場的創意理念源於「雪山下的勤勞人民」,設計手法緊貼生活實際。雪山、冰川為萬水之源,水滴的形態柔美純淨,從古至今滋養著塔吉克民族生生不息。
轉自遊新疆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