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保障還是利益驅動!揭秘冰凍巴沙魚「包冰」、「泡藥」貓膩

2020-12-13 肉食新發現

巴沙魚片近兩年在中國成為水產市場最主流的產品之一,那如何挑選就是技術活了。購買巴沙魚時擺在首位的絕對是品質。談起品質,我們就從大家最關注的泡藥和包冰說起。

對於凍品海鮮採取包冰這種保鮮模式是很常見的,水產品外部包的冰,只要均勻覆蓋,即可達到很好的保鮮效果,包冰量20%和90%的效果其實一樣。但總有人想藉機牟取暴利。水的成本遠比海鮮低,商家挖空心思給海鮮包冰牟利,似乎已成行業潛規則。

一、什麼是「包冰」「泡藥」?有何作用?

巴沙魚外的含冰量即行話「包冰」,也稱為「冰衣」,由於巴沙魚本身特性(質地結構及沒有飽和脂肪酸保護),冷凍後,產品表面容易風乾,造成產品營養價值和商業價值的損失。

含水量即「泡藥保水度」(簡稱「泡藥」),俗指在巴沙魚柳加工環節中浸泡保水劑STTP(三聚磷酸鈉,一種用以巴沙魚的保水劑),作用是保水、改善口感、抗氧化。

包冰和泡藥其實是對魚片進行的一種常態保水處理,一般情況下,巴沙魚的冰應控制在總重量的10%—20%,超過這個量就有過度包冰的嫌疑啦。

巴沙魚片的天然含水量約為83%,美國標準STTP為85-87%,歐盟標準較低,為88-89%。市場上,魚片含水量超過86%,含冰量超過10%的魚片太多了。越南生魚片的出口標準是含水量83%,含冰量10%,但事實上,越南工廠並未遵守這一規定。一些企業甚至有50%包冰魚片。

二、逐利是主要原因,購買產品注意淨含量標識

但是,包冰率發展到現在這麼誇張的程度,商家黑心逐利是主要原因,消費者也是有一定的責任的。舉個例子,質量差不多的巴沙魚,一個賣40,另一個包冰率高一點,賣38,消費者是不了解這個情況的,那大部分人就會買便宜的。

然後賣40的商家一看你多包點冰價格便宜賣的就多,那多包冰誰不會,我賣36,多包點冰就是了。消費者一看,有36的,那就買36的,不買38的了。一來二去的,包冰率就上來了。

在食材渠道上,如今不止國內,即使放眼國際,巴沙魚的渠道依然以越南進口為主,雖說我國也試過養殖巴沙魚,但經過十幾年的嘗試效果一直不佳,鑑於價格、食材等原因,越南原生巴沙魚依然是主要渠道。

根據越南海鮮出口、生產商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對於越南巴沙魚出口量達到130萬噸,價值22.6億美元,增長26.4%。

越南巴沙魚出口的最大市場是歐洲和美國,其次是中國。一般來說,從越南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包裝上的冰含量不會超過20%。

然而,根據中國產業的潛規則,出口到中國的巴沙魚通常分為原包裝產品和非原包裝產品。非原包裝產品進入中國後,一般會由中國客戶加工,包括增加冰含量。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產品都是6成、7成、8成包冰。

在商超的標準包裝上,巴沙魚製品不需要告知冰含量和含水量,只需註明淨含量即可,因此商超的一般產品是6.5-7%的包冰和8-9%的餐飲用包冰。所以大家在買冷凍海鮮的時候,不要只看價格,要看一下冰衣的厚度,看產品包裝外是否有淨含量標識,大致換算成淨重量的價格,再做對比思考要不要購買。

目前能為餐企提供巴沙魚原材料的渠道有幾種:一是直接從越南水產養殖、水產出口公司進貨,二是從越南公司在華設立的公司進貨,三是國內進出口公司從越南原產地進貨後,再銷售給國內餐企,四是國內供應鏈公司在越南原產地直接設廠。

當下在國內巴沙魚食材的流通中,除了魚火鍋、水煮魚等品類,受眾更廣、更易標準化的酸菜魚品類的走高勢頭明顯。

三、如何挑選巴沙魚?

1.如何選擇魚片?

(1) 檢查魚的顏色:白色是最好的顏色,淺粉色稍差,黃色最差。

(2)瘀點檢查:如果魚片上有紅點,說明在養殖或運輸過程中有擠壓現象,會影響外觀。

(3) 如果魚片周圍的脂肪沒有去除,或者形狀不美觀,就意味著魚片修剪不到位,影響魚片的外觀。

(4) 如果浸藥後魚片中間肌肉紋理不明顯甚至模糊,則浸藥過多,越嚴重的是浸爛魚肉。

2.如何選擇整條魚?

(1)魚皮應該保持完整。如果魚皮上有多處劃痕或剝落,說明養殖或運輸過程中有損傷,影響質量。

(2)魚的顏色應該是白色或淺粉色。如果顏色暗,說明原料不夠新鮮。如果在生產過程中不小心切到魚膽,魚會被染成黃色,影響外觀。

(3)尾巴應該完好無損。魚尾骨折會影響外觀。血跡必須清理乾淨,否則魚很容易變質。

(4)魚應該有彈性。如果魚發腐,發綠,那就說明已經變質。

巴沙魚進行精細化產品設計後種類繁多,各類產品適合的菜式也不盡相同,帶您解一下: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巴沙魚片泡藥和包冰的淺析
    所有正關進口的統一被稱為巴沙魚,而邊貿進口的多使用「龍利魚」名稱,國內普遍銷售的龍利魚柳其實都是巴沙魚,而並非正宗的龍利魚。     近十年越南巴沙魚養殖面積現已擴大到近6000公頃,產品已出口至歐盟、美國、中國等全球151個市場。2015年上半年,越南出口中國的巴沙魚金額約為7000萬美元,佔產品出口總金額的10%,漲幅高達50%,可見巴沙魚席捲中國餐桌的驚人速度。
  • 知識庫|巴沙魚火了!它才是餐館高毛利食材
    購買巴沙魚時擺在首位的絕對是品質,而非價格。談起品質,我們就從大家最關注的泡藥和包冰說起。▌談起泡藥,你不必驚恐:泡藥讓很多人聞之色變,這裡也要正名一下,所謂泡藥其實是對魚片進行的一種常態保水處理,泡藥後的魚片口感上會明顯更加嫩滑,外觀上也會更加水分飽滿。
  • 化冰後「瘦身」近一半 冰凍海產品貓膩多
    最近有市民反映,超市銷售的冰凍帶魚貓膩很大,表面看上去肉質飽滿,價格又實惠,但化凍後重量減輕了很多。情況真的這樣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記者在蘇州市區一家大型超市的水產區發現,很多冰凍帶魚都是被分袋包裝好的,上面標明了重量。銷售人員表示,這就是帶魚本身的重量。但是透過包裝可以看到,每個帶魚段都被厚厚的冰包裹著,堅硬無比。一旁的市民告訴記者,別看價格實惠,帶魚的份量根本不準。   記者購買了一袋522克的冰凍帶魚,解凍去冰後,再進行稱重。
  • 在中國流通市場上,初加工水產品何時能告別泡藥?
    2018-01-21 10:4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凍品攻略        瀏覽量: 5952 次 我要評論 越南巴沙魚柳在美國的路途還是比較艱難的去年9月,中國進口巴沙魚總額超過美國,成為越南巴沙魚全球最大市場。在這兒,筆者要潑一潑冷水:中國流通市場上基本上都是經過泡藥的巴沙魚柳,即使進口商聲稱「歐標」泡藥,也並不代表那就是安全放心的。不管是歐標還是美標,那只是歐美市場能接受的底線。為何中國市場要拿別人的底線,當做自己產品的標榜?深受泡藥問題困擾的,不光是巴沙魚柳。
  • 龍利魚不是巴沙魚,很多人不知道,不要再被商家忽悠了
    通常我們在超市或市場購買魚時,不懂的人都認為龍利魚和巴沙魚是一樣的魚,但其實上他們是兩個不一樣的魚。國內很多將龍利魚當成巴沙魚一樣去銷售,但實際龍利魚比巴沙魚要便宜好多,那麼怎樣去辨別龍利魚和巴沙魚,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原來巴沙魚又名「湄公河鯢兒」,既然是中國的鯰魚 不適合小孩吃
    小孩近期愛上吃魚,家裡老人負責買菜,只懂得買鱸魚,於是轉念一想,巴沙魚不是近幾年特別火的嗎?巴沙魚 巴沙魚不建議給小孩吃用的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巴沙主要產自東南亞,特別是越南,巴沙魚其實是淡水魚,並不是海魚,所以深海魚具備的優勢它都沒有的
  • 冰鮮的比冰凍的新鮮?不少冰鮮食物竟是解凍後化鮮的
    不過昨日超市售貨員的一番話,讓消費者李女士驚呆了,原來超市裡的很多冰鮮海鮮、肉類其實是冰凍海鮮、肉類解凍化鮮的。記者調查採訪了長沙部分超市,發現這種現象很普遍。價格冰鮮魚物流成本較高,比冰凍魚貴不少上周末晚上,在河西一家連鎖超市,不少市民在海鮮區挑選帶魚。記者發現冰鮮帶魚和冰凍帶魚的標價差異大。
  • 江蘇南京:冰凍海產品藏貓膩5斤4兩帶魚近一斤冰 須謹慎購買
    江蘇南京:冰凍海產品藏貓膩5斤4兩帶魚近一斤冰 須謹慎購買2014-01-13 08: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蘇網絡電視臺        瀏覽量: 1415 次1月11日下午,市民陳女士向筆者吐槽,冰凍海鮮暗藏貓膩,消費者須要擦亮眼睛。&nbsp  隨著春節臨近,消費者對冷凍魚的淨含量不足表示疑問。今天下午,愛人在南京後宰門菜場買了93元,5斤4兩多冷凍帶魚,每條帶魚都有一層冰包裹著,回家化了冰,足足有1斤,折合人民幣17塊錢。唉,老百姓傷不起啊。
  • 數說漁業丨"碰瓷兒"巴沙魚 —— 你買的龍利魚是什麼魚?
    圖1  歷年來存在越南巴沙魚"欺詐"的研究、案例及報告數量在國內市場上,消費者對"碰瓷兒"巴沙魚的關注主要源於2018年的一場"假冒風波"。2018年,根據中國水產養殖網的消息,巴基斯坦食品委員會採集了數個冷凍巴沙魚產品樣本並送至一家國際實驗室進行檢測,結果發現所有送樣的產品均不符合食品安全規定。該機構官員遂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通知經銷商應立即停止銷售冷凍巴沙魚。
  • 巴沙魚冒充龍利魚 價格相差4倍,購買要注意配料表
    &nbsp  日前,有網友稱,一些商家用淡水養殖的巴沙魚冒充海水魚龍利魚銷售。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很多標稱為「龍利魚柳」的商品,原料則多是「巴沙魚」。在以銷售魚火鍋聞名京城的新辣道,這裡的新菜單上,原本的龍利魚肉,已經改換名稱成了巴沙魚。記者詢問服務員,餐廳是否更換了魚的品種時,服務員表示,餐廳一直賣的都是這種魚,並稱龍利魚就是巴沙魚。
  • 魚友當自強——史上最全的「泡藥魚」辨別,沒有之一,圖文並茂!
    使得金龍品質整體下滑。表現為:金質整體偏白,只有古典過背品種保留了原始金龍的味道。其次,泡藥魚的出現也使得魚友對金龍魚產生了巨大的懷疑和誤解。對金龍魚的品質和表現產生不信任。起初泡藥魚多依託各種網絡銷售平臺,如*寶及*信等虛擬交易場景為多。現今更多的實體門店也在銷售。
  • 冰凍還是冰鮮好?這篇文章告訴你
    冰凍還是冰鮮好?這篇文章告訴你秋冬季節,天氣轉冷,卻是帶魚最肥美的季節,每年9-11月,正是帶魚產卵期,在我國東海,捕撈帶魚期有兩個,春汛和冬汛,冬季的時候,水溫降低,又是帶魚產卵期,所以這個時候上市的帶魚味道最肥美。北方產的帶魚個頭較南方海域一帶的帶魚個頭大。古人曾有「魚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魚,百味無味」一說,而深海魚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帶魚。
  • 巴沙魚中國新時代來臨!2018中越首屆巴沙魚產業發展圓桌峰會,這4個產業重要信號你一定要知道!
    最後,我們一定不要小瞧中國的巴沙魚養殖,中國是一定可以是養出來的。我對這個行業還是很有信心。信號三:出入境成本高,大趨勢下向著正關方向上海裕品鮮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魯營正:中越兩國地域臨近,出入境成本高,大趨勢下向著正關方向走,政策方面也違法違規的成本也越來越高。
  • 超市賣的冷凍龍利魚,都是巴沙魚冒充?到底能吃嗎?建議看完再買
    番茄龍利魚不過,這種冷凍的龍利魚柳,只要10元一包,在網上購買更便宜,價格比大多數海魚還要低,這其中是否存在貓膩呢?後來我在網上查證了很多資料,還跟一些研究水產養殖的朋友諮詢過,這次「便宜沒好貨」這句話是對的,無論是超市,還是海鮮市場,大部分的龍利魚都是用巴沙魚冒充的。
  • 冰鮮和冰凍有什麼區別 冰鮮和冰凍的不同之處
    那麼,冰箱的冰鮮和冰凍到底有什麼區別?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冰鮮和冰凍有什麼區別  1、儲存的溫度不同  2、保鮮程度不同  冰箱冰鮮,就是能保持剛死的魚、蝦、螃蟹等一類的海鮮的新鮮度;而冰凍的就是把海鮮產品冰凍起來,可以放很長時間,失去了產品本身的鮮味。
  • 龍利魚不是巴沙魚,很多人不知道,不要再被商家忽悠了
    通常我們在超市或市場購買魚時,不懂的人都認為龍利魚和巴沙魚是一樣的魚,但其實上他們是兩個不一樣的魚。國內很多將龍利魚當成巴沙魚一樣去銷售,但實際龍利魚比巴沙魚要便宜好多,那麼怎樣去辨別龍利魚和巴沙魚,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龍利魚」還是「巴沙魚」買魚要擦亮眼睛,有天壤之別的差距!
    「龍利魚」還是「巴沙魚」買魚要擦亮眼睛,有天壤之別的差距!眾所周知,超市裡賣的魚片十分省心,做水煮魚再好不過了,大多數包裝上標示的是龍利魚片,但事實上龍利魚非常貴,一包魚片只有十幾元,那必然不是龍利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