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島地處閩粵海際,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驛站」,明清之際也是海上互市之地,長山尾更是互市的集散點;位於長山尾牽萊園的長山尾炮臺,是南澳縣的一個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牽萊園的配套景點,還有臨風觀海的倚霞亭和利用自然奇險的碩石設置的登崖旋梯,在呼呼的海風中攀登,居高臨下,遠望無垠的大海,呼吸清新的大海氣息,真不愧為人生一大樂趣!
進入海島走南線,在田仔觀景臺,居高臨下,看海浪與礁石碰撞,浪花雪白,與海岸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入島後沿著南線環島路驅車6公裡,即到達擁有私人沙灘的錢澳灣度假村。海灣比較小,但是海水沙質也還可以,環島路上就能看到整個海灣。
海絲文化廣場是金澳灣沿海景觀帶項目的組成部分,廣場分為上、下兩級廣場,廣場從形式和內容上充分表現了南澳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一個節點的文化內涵。你能在這裡享受藍天白雲晴空萬裡的同時,這裡還有觀海平臺、觀光亭、觀海引橋、沿海棧道、情景雕塑、大型天然石景、觀光燈柱等旅遊設施。
石潭寺,位於海島西半部隆長濱海水泥公路旁邊山上,俗稱「錢澳庵」。石潭寺寺北曲徑通幽,大石壘壘疊疊,古榕盤根,風光獨特。坐在室前古榕下,錢澳灣秀美景色呈現眼前,極目遠眺,海天一色的風光盡收眼底。
因在南澳島的南面,北與後江灣對應,故名前江灣,海灣呈半月形。這裡是南澳島看日落的絕佳觀景地。入夜,華燈初上,整個海港,星光點點,霓虹閃爍,在這裡看夜景著實不錯。
祥雲廣場是島民茶餘飯後散步的好去處。入夜,華燈初上,整個海港,星光點點,霓虹閃爍,夜景著實也不錯。隨便拍拍都是美景。
背靠翠綠青山,面向如鏡大海,舟楫掠過,波紋蕩漾,鷗群飛翔。登上亭子2樓,遠眺山上風車,俯瞰雲澳灣,而南面,則是一望無際的海洋。在這裡,一級視野,若是遇到一級天氣,那就是眼睛的特級享受了。太平洋的海風徐徐吹來,切身體會到自己在海島上呢。
十裡銀灘以雲澳近十裡自然沙灘作為遊客休閒觀光旅遊,融合了漁鄉文化、旅遊、生態等元素,漫步海灘,體味海的氣息,海的深情,海的心懷 。
依山面海,風光旖旎,魚鄉風情特色濃鬱。
南宋景炎元年,趙昰於福州稱帝,由於元兵進逼,後與其弟等逃亡南澳,並於此修建行宮並住下,據記載,當時於太子樓不遠處並挖有分別供皇帝、大臣和將士兵馬飲用的「龍井」、「虎井」、「馬井」三口宋井。話說宋井的神奇之處在於:雖身處海灘,卻是一口永不枯絕的淡水井。
雲蓋寺,位於雲澳鎮荖園村東側山腰。原稱「三寶寺」,創自宋(960-1279),明(1368-1644)重修時用今名,系南澳島最早叢林,「古寺晴雲」為南澳八景之一。大殿兩廂,新築房舍,東者為樓,西者平房。有後門樓(與前門樓相對),路通山巒,別有天地,近有嶙峋石巖,下湧泉不息,古樹遮掩。
南澳候鳥自然保護區被譽為「鳥類天堂」,一年四季在保護區停留的各種候鳥、旅鳥,繁殖鳥、留鳥等鳥類90多種,其中屬中日保護協定的候鳥有46種,國家一類3種,白腹軍艦鳥、短尾信天翁、白尾海雕;二類有5種,巖鷺、紅腳鰹鳥、斑嘴鵜鶘、褐鰹等鳥類。每年6—9月份為海候旺季,烏嶼島上萬鳥雲集成為南澳海上一大奇觀。
一直對燈塔有種神秘情節,是終點,也是起點,有到出發前往遠方的期盼,有歸港近陸的安寧。燈塔,茫茫大海裡的一盞明燈。
青澳灣絕佳觀景點,位於環島路旁邊,在青澳灣半島假日以南不到500米處,連著青澳灣沙灘的最南端,遊客可輕易到達。海之夢長廊依著海邊礁石而建,有長廊,涼亭若干,主題顏色為醒目的黃色,天氣晴朗時,配著藍天白雲碧海,更加帶感。
「自然之門」位於南澳島最東端的青澳灣,佔地33畝,於2012年底開工建設,是我國內地第一個建設在海島上的北回歸線標誌塔。每年夏至正午,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日影將穿過上方圓球中心圓管,投射地臺中央,浮現出「立竿不見影」的自然奇觀。
南澳島的青澳灣是到南澳縣的遊客必來的海景、海水浴場。這裡海浪低平,沙灘綿延2400多米,坡度平緩,沙質細潔,延伸至水下百米,沒有礁石;海水無汙染,顏色始終呈碧藍色;海灣上圍繞著縱深百米的防風林帶,四季鬱鬱蔥蔥,與金黃色的沙灣和湛藍的海水構成優美的景觀。
陸秀夫,南宋末宰相,帶著南宋末代皇室逃避元朝追殺,終究不敵投海殉國。而陸秀夫陵園就是元朝潮州路總管丁聚建的衣冠冢,緬懷先烈。很難想像,在海島最東邊,仍然有這麼一座隱秘的陵園,陵園位於青澳派出所後面,1995年,潮汕陸氏宗親聯誼會全面整修陵園,包括墓碑、忠貞亭、牌坊、碑記等。
整個南澳島的最東端。在這裡,邂逅不同顏色的朝霞與日出;在這裡,時而陰雲密布,時而萬丈霞光,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