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人士爆料:飛機上耳機、咖啡衛生堪憂

2020-12-21 網易旅遊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也許很多人下次再坐飛機時就會拒絕航班提供的耳機、不喝咖啡,並且留心關好廁所門。

(原標題:航空業人士爆料乘機雷區:耳機、咖啡衛生堪憂)

近日,數位匿名的航空公司和機場的僱員在網上「爆料」,道出航空業一些或讓人吃驚、或讓人發笑的秘密。

耳機多為二手貨

用戶「ichigo29」建議乘客帶自己的耳機上飛機,因為航班提供的耳機都是被以前的乘客用過的。

另一位網名叫「WorseToWorser」的用戶則讓網友們不要喝飛機上提供的咖啡,原因是「咖啡絕對非常噁心,因為每天早上根本沒人去洗那些裝咖啡的容器」。「承包商們拿的報酬太低了,所以沒有人在乎、也沒人會去清潔那些容器。反正當我為AA航空公司工作時,是從來不喝飛機上的咖啡的。

長途航班通常要提供早餐、午餐或晚餐。在這些航班上,飛行員的餐食與其他人的餐食完全不同,他們也不能與其他人分享食物,目的是為了防止食物中毒。

如廁千萬要把門看好

飛行在35,000英尺的高空,當「屎命召喚」時,乘客可一定要留意鎖好廁所門,因為它有時會失靈。網友「anony_meows」發帖抱怨稱,飛機廁所門上有一個隱藏的彈簧,當有人推門的時候就會打開。即使如廁的乘客已鎖上了門,只要這個「機關」觸動,門仍會打開。

同時,乘客行李箱上的鎖有時也是形同虛設。一位網友寫道:「鎖好的拉鏈行李袋是沒有用的。你可以用一支筆插進拉鏈裡,然後順著拉鏈拽上一圈,就打開了行李袋。你還可以用這個方法把袋子再拉上。」

一位網友披露了寵物們與主人分開、登上飛機後的遭遇。如果你去查看你的狗,有30%的機率是:它們還沒上飛機就已經被嚇得要命了。天知道在飛行途中這些動物有多害怕。不過這位網友也觀察到:「我從未見過任何一隻貓顯得害怕,貓咪一點兒也不在乎。」

本文來源:網易旅遊綜合 責任編輯:於瞳_NQ4848

相關焦點

  • COSTA咖啡衛生堪憂 餐具清潔池內洗頭涮墩布(圖)
    記者在COSTA西單君太店內臥底期間拍到的畫面(來源:法制晚報)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8日訊 昨日有媒體報導,在其記者臥底全球連鎖知名品牌COSTA咖啡北京西單君太店時,在此事被媒體曝光後,西城區衛生監督部門的執法人員立即趕到該店進行現場執法,該店目前已停業整頓。
  • 飛機上的一次性耳機成本不足1元 用完當垃圾處理
    以前坐飛機的時候,我都習慣用自己的耳機,配一個航空適配器(又叫飛機插頭)就可以使用了。原因很簡單,自己的耳機用著習慣,音質好而且還帶降噪功能。不過這次出差我忘記帶自己的耳機,於是只能用飛機上提供的一次性耳機。不用不知道,一用嚇一跳,這種一次性耳機真是是太爛了。
  • 不如自己帶耳機 適合在飛機上用的有線耳機推薦
    出門旅行有時可能會坐飛機,那麼在坐飛機的時候,可以看到每個座位前面都有一個航空公司配發的耳機提供給旅客使用,但是這個耳機的使用體驗確實不怎麼樣,不如在飛機上使用自己的耳機。但是現在大部分飛機的耳機接口還不是左右聲道、麥克風集於一個插頭上的,那時候技術比較落後,所以在飛機上所使用的一般都是左右聲道分開的,因此就需要兩個3.5mm插頭實現左右聲道同步發聲。
  • 【民航科普】在飛機上如何正確的使用耳機?
    民航資源網2012年3月7日消息:主題為「降低噪音、保護聽力」的第13個「全國愛耳日」剛剛過去,為了降低飛機上發動機噪雜的聲音,很多旅客在乘坐飛機時都會選擇使用自己攜帶或者機上配備的耳機欣賞電視節目或者音樂,並以此來打法漫長的旅途。
  • 電池又惹禍:藍牙耳機在飛機上爆炸
    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ATSB)消息,在一架北京飛往墨爾本的航班上,一位旅客的耳機在使用過程中突然爆炸,導致其面部受傷。
  • 蘭卡威:衛生條件堪憂,為何卻是歐洲遊客的最愛
    廣州有直飛蘭卡威的航班,大概4個小時左右就能降落在蘭卡威國際機場,機場比較小,航站樓很簡單,下飛機後不用走兩分鐘就能到達停車場。有意思的是,飛機降落前會經過珍南海灘,在海灘遊玩時還可以看到飛機從遠而近,慢慢變大直到從頭頂飛過,這感覺還真奇妙!
  • 『學堂』在飛機上如何正確使用耳機
    試想一下,在飛機起飛和著陸過程中,一旦發生事故,就需要旅客在最快的時間裡作出反應並在乘務人員的指引下按秩序迅速離機,這時候1秒鐘也許就能夠決定旅客能不能到達安全地帶。因此,在起飛和落地階段戴著耳機無疑是「置生死於度外」的瘋狂舉動,而乘務員好心勸說乘客在起飛和落地時取下耳機,則完全是出自對乘客安全的考慮。所以,在飛機起飛和落地時,是千萬不能使用耳機的。
  • 飛機上的冷知識,恐飛症們看完還敢坐飛機嗎?
    飛機已經成為現在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尤其是在遠距離運輸中,它擁有其他交通工具無法比擬的速度優勢。可是還有一些人出於安全的擔心一旦進入這個飛行的鐵盒子就會感到不安。下面我們分享一些飛機上的冷知識,恐飛症們看完還敢坐飛機嗎?
  • 藍牙耳機可以上飛機嗎?千元內最具性價比的四大耳機
    隨著藍牙耳機的流行,出行佩戴的使用時間越來越多,因為出行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有很多人會問藍牙耳機作為電子設備可以上飛機嗎?首先,藍牙耳機當然是可以帶上飛機的,但是你帶上飛機了並不能使用,因為起飛降落階段必須關閉所有電子設備,包括藍牙耳機;雖然飛行的途中可以開啟部分電子設備使用,比如筆記本、平板、相機等,但是手機必須全程關機,不能打開,所以你可以帶藍牙耳機,但是不能連接手機。
  • Beats耳機飛機上爆炸!蘋果:與我們無關
    然而讓人驚奇的是,現在不光是手機以及家電產品,小小的耳機產品也可能上演驚魂一幕。據澳大利亞聯合新聞社報導,在北京飛往墨爾本的航班上,一名澳大利亞女士戴著的一個Beats耳機突然發生爆炸,導致其面部受傷。可想而知的是,耳機發生爆炸事故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故,更何況還是在飛機上。
  • 中山橋大潤發附近衛生堪憂
    昨天上午,記者在大潤發超市看到,西面出入口和南面出入口衛生狀況都不容樂觀。部分地面發黑,特別是南面電動車集中停放處附近,油汙滿地、汙水幹後的地方有黴點或青苔。市民說,這是附近商戶賣油炸食品和飲料,日積月累滴到地上留下的。記者發現,和網上羅列的衛生狀況比,現場情況稍有改善,但仍有一些殘留的紙片、菸頭,一些角落裡有落葉。
  • 手工餅乾長白毛 小作坊衛生堪憂
    這和同事一道分享,同事發現曲奇上長白毛了,這讓吃了餅乾的她直噁心。她與店家聯繫上後,可店家的態度讓她更惱火了。10月6號下午,方小姐通過餓了嗎軟體平臺,下單了手工曲奇餅乾當點心吃。吃了幾塊曲奇,讓辦公室的同事一起品嘗。方小姐說,同事打開餅乾一看有點點的毛,其他一翻也是一樣的情況。
  • 蘭州:室內遊樂場生意火爆 衛生堪憂
    天氣變冷,兒童玩耍「由外入內」——  室內遊樂場生意火爆衛生堪憂  關鍵詞:室內兒童樂園衛生堪憂  玩具體驗區、小型室內遊樂場、快餐店遊樂區……時下不少商場、餐館裡都有室內兒童遊樂設施,每遇周末更是「人滿為患」。
  • 飛機上用過的一次性耳機航空公司是如何處理的?真是漲知識了
    飛機上用過的一次性耳機航空公司是如何處理的?真是漲知識了相信坐過飛機的朋友應該都有印象,飛機上會提供一次性的耳機,每一趟航班都會有,那麼對於大量出現的使用過的一次性耳機,航空公司是怎麼處理的呢?是扔掉還是循環使用呢?
  • 飛機上的實測 Sony WH-1000XM3抗噪耳機
    這不是安排好的試聽,一切都是巧合,巧的是Sony剛好在家庭旅遊前,把WH-1000XM3抗噪耳機送來編輯部,但三個月前預訂好的長榮機票,卻遇上罷工,飛往香港的班機雖沒取消,但是從澳門返臺的班機停飛了,旅行社趕緊轉籤澳門航空,一家人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提前到機場,就怕搭不上飛機。不光如此,從香港搭船到澳門的行程是7月1日,已經知道中環預告「反送中」遊行,不知會發生什麼變數。
  • 鋰電設備再闖禍:藍牙耳機在飛機上自燃燒傷乘客
    北京時間3月15日早間消息,在一架從北京飛往墨爾本的航班上,一位旅客的耳機電池中途自燃,導致其面部受傷。在此之後,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以下簡稱「ATSB」)已經就此發出警告。
  • 五星級酒店衛生堪憂:浴袍裡藏有半粒感冒藥,用馬桶刷清洗浴缸
    五星級酒店衛生堪憂:浴袍裡藏有半粒感冒藥,用馬桶刷清洗浴缸生活中,由於工作出差或者是出門旅遊等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都會不可避免的要和酒店打上交道。一方面它的確給與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另一方面它的衛生狀況卻依舊讓人們有些擔憂。
  • 耳機居然在飛機上爆炸了,這種耳機說不定你也在用
    熱點新聞       耳機在飛機上爆炸,北京時間3月15日,在一架從北京飛往墨爾本的航班上,一位旅客的耳機電池中途爆炸
  • 為什麼飛機上的一次性耳機可以直接帶走呢?網友:也就聽個響!
    蘋果在iPhone 7上取消了3.5mm耳機接口,於是各大手機廠商紛紛開始跟進,如今市面上已經很少有擁有3.5mm耳機接口的手機了。於此同時,各大耳機廠商也受到了影響,紛紛開始推出Type-C接口以及無線耳機。
  • 惡臭雞油塗米蒸出「香飯」 大塘燒鵝廚房衛生狀況堪憂
    記者臥底「大塘燒鵝」連鎖國雄店,廚房油汙遍地衛生狀況堪憂  油脂並不新鮮,沒煎多久,「啪啪」地煎出油來,散發著陣陣惡臭。廚師將蒸飯盤上的米攤平,取來之前炸好的雞油,均勻塗在米麵上。他說,這樣蒸出來的飯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