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扇貝不「跑路」,它到底能變成多少種美味?

2020-12-18 三個料理人
▲圖/photoAC

文 | 衛奕奕

獐子島的扇貝又雙叒叕「跑」了,不對,按照這次的說法是「突然死亡」。

這是五年來,獐子島扇貝第三次「集體跑路」,前兩次分別是「低溫失蹤」和「高溫餓死」。

當地居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獐子島的扇貝非常聽話,要他死他就死,讓它跑它就跑。」

扇貝「跑路」的原因到底是啥,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就是心疼這些說沒就沒的扇貝。

豉汁烤扇貝、蒜蓉粉絲蒸扇貝、奶油焗扇貝、黃油煎扇貝……畢竟,這才應該是扇貝的完美歸宿啊。

▍「跑路」的扇貝都是啥?

扇貝是一個很大的族群,全世界有400餘種,可以食用的也超過60種,中國沿海目前生存的扇貝有45種,但我們日常吃到的其實只有5種。

▲蝦夷扇貝。圖/photoAC

蝦夷扇貝,也是獐子島歷次扇貝事件中的主角。

蝦夷是日本北海道地區的舊稱,在那兒發現的扇貝就被叫做了蝦夷扇貝。

蝦夷扇貝在日本還有個名字叫帆立貝,因為「此貝在海中,兩殼張開,一殼如舟,一殼如帆」,故此得名。

蝦夷扇貝是我們日常吃到的扇貝中個頭最大的,直徑可達20釐米。

因為生活在寒冷水域,蝦夷扇貝的新陳代謝比較慢,生長周期可達2-4年,所以體內積累了更多的風味物質,口味也更加鮮甜。

這麼美味的扇貝,中國人自然不會錯過。早在1982年,蝦夷扇貝就被引進中國養殖,如今山東、遼寧的很多海域,都有大規模養殖的蝦夷扇貝。

▲櫛孔扇貝。圖/網絡

櫛孔扇貝,俗稱乾貝蛤,它的貝殼就像個摺扇,有明顯的紋路,外殼以橙色為主。個頭相對較小,直徑一般在7釐米左右。

櫛孔扇貝的主要產地在山東威海、蓬萊,遼寧大連等北方沿海地區,價格也要比蝦夷扇貝便宜不少,在沿海地區,應季的櫛孔扇貝只需要幾元錢一斤。

▲華貴櫛孔扇貝。圖/inaturalist.org

而在南方地區,最常見的是華貴櫛孔扇貝,它的外形和櫛孔扇貝差不多,個頭略大,一般直徑可達10釐米。

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有紅色、橙色、黃色、紫色等五彩斑斕的貝殼,在貝殼收藏市場上,華貴櫛孔扇貝很受歡迎。

在中國,華貴櫛孔扇貝主要分布福建、廣東、海南沿海,是全世界養殖產量最大的扇貝品種。

▲長肋日月貝。圖/wikimedia

長肋日月貝,又叫亞洲日月蛤,因為一面殼呈紅色,一面殼呈白色而得名,外殼是圓的,紋路也不是放射狀的,而是跟年輪類似圓圈。

在中國,長肋日月貝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以及臺灣海峽。

▲海灣扇貝。圖/wikimedia

海灣扇貝,原產於美國,中國也已經引進養殖,貝殼直徑一般也就五六釐米,比櫛孔扇貝還要小,外殼以灰色、褐色為主,也有橙色的。

按道理來說,不同品種的扇貝是很容易分辨的,但很多扇貝它是雜交的,大大提高了分辨難度。

不過也不用擔心,蝦夷扇貝不會按照普通扇貝的價格賣給你,而且無論怎麼雜交,扇貝的口味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圖/三個料理人

▍別笑,扇貝真的會跑

扇貝「跑路」被調侃了好幾年,但扇貝真的會跑,千真萬確。而且扇貝跑得還不慢,每秒鐘能跑50釐米。

扇貝是貝類中唯一會遷徙的物種,在歐洲甚至被稱為「朝聖貽貝」。

▲扇貝奔跑。圖/網絡

不過,扇貝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動的,能促使它動起來的只有它的天敵——海星,有的海星一天能吃掉十幾隻扇貝。

那扇貝是怎麼發現海星的呢?全靠它那一百多隻眼睛,沒錯,就是一百多隻。

仔細觀察扇貝的外套膜,會發現一個一個的小黑點,那就是扇貝的眼睛,每隻眼睛都有視網膜和晶狀體,能感受到光線變化,但分辨不出形狀,但對於扇貝用來發現海星等天敵來說,已經足夠了。

▲扇貝的眼睛。圖/網絡

扇貝的體內結構並不複雜,基本上就只有閉殼肌(扇貝丁)、生殖腺、消化道、腮與外套膜。

當扇貝發現天敵之後,閉殼肌反覆收縮舒張,吐納海水,利用噴射水流的力量,就可以推動身體移動了。

更厲害的是,水流可以從扇貝身體的各個方向噴出,這樣扇貝就有足夠的靈活性,向反方向遊也不需要掉頭,關鍵時刻的保命絕招。

▲扇貝的遊泳和跳躍。圖/wikimedia

不過扇貝的運動能力也沒有那麼強,至多遊個五六米就是極限了,需要閉殼靜養數小時。

擁有運動能力的扇貝會不會大規模「跑路」呢?

扇貝的養殖有兩種方式:一種叫垂下式,將扇貝用籠子和繩子垂掛在海中;另一種是底播式,將扇貝苗撒在已經清除天敵的海域中,自由生長。

有「跑路」風險的是底播式,不過近年來,日本蝦夷扇貝的養殖,底播式收穫量一直是高於垂下式的;和獐子島同處一片海域的海洋島,這些年也並沒有扇貝大規模跑路的新聞。

▍扇貝到底該怎麼挑?

好了,終於說到吃扇貝這件正經事兒上了。

現在扇貝都是養殖的,全年都有供應,但扇貝最肥美的季節還是春秋兩季,秋天自然就是現在,而春天則是在3月至4月,因為進入5月,扇貝要開始繁殖,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扇貝丁就會變瘦。

挑扇貝也不難,掌握兩個方法就可以了。

一是敲,扇貝殼張開還是關閉,並不能直接說明扇貝的死活,拿起張口的扇貝輕輕敲一下,如果它是活著的,就會緩緩地閉上貝殼。買扇貝的時候,很多攤販也會敲給你看,證明他的扇貝是活的。

二是掂,同等條件下的扇貝,越沉,證明它的肉質越飽滿。

▲扇貝的內部結構。圖/cfs.gov.hk

結構簡單的扇貝也不需要什麼複雜的清理,扇貝丁自然是最美味的,裙邊的味道和口感也不錯,雄性扇貝的生殖腺呈白色,而雌性則是橘紅色,這也都可以吃,唯一值得注意的是黑色的消化腺,因為它富集藻類毒素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且口感不佳,可以把它去除。

▍扇貝,怎麼吃都好吃

北方海域的守護人·生蠔的鐵桿CP·夜宵界王者·粉絲的庇護神·味精的解放者·廚師噩夢·扇貝。

沿海地區吃扇貝的方法最簡單,洗乾淨之後,鍋中蒸熟就可以吃了。

而讓扇貝真正火起來的一定是燒烤,而且別看扇貝和生蠔誰也不搭著誰,但點菜的時候往往是這倆一塊點,少一個怎麼著都覺得不對味。

▲待烤的扇貝。圖/photoAC

扇貝在燒烤界的調味也很多樣,蒜蓉、豉汁、辣醬……

當然,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組裝扇貝,循環使用的扇貝殼,加上冷凍扇貝肉,配上相對重口味的調料,讓一般人難以分辨。

烤扇貝之外,最經典的做法就是蒜蓉粉絲蒸扇貝,將扇貝刨出,扇貝殼上墊好粉絲,放上清理好的扇貝肉,再撒上調味過的蒜蓉醬,上鍋一蒸,就是一道清新又美味的菜了。

▲蒜蓉粉絲蒸扇貝。圖/新東方烹飪學校

其實不只是蒸扇貝,不少地方的烤扇貝,也會用到粉絲。於是,知乎上就有人問到說「為什麼扇貝離不開粉絲」。

其實這個問題問反了,其實是粉絲離不開扇貝,無論是蒸還是烤,扇貝必然會縮水,偌大一個扇貝殼,中間只有扇貝肉,端上桌並不好看,用粉絲鋪墊著,既飽滿又好看。

另外,扇貝析出的汁水以及調料的汁水,在烹調過程中都會被粉絲吸收,而吸飽了汁水的粉絲,也變得無比美味。

剔出的扇貝肉也可以用來炒菜、蒸蛋,在北方沿海,餃子裡也少不了扇貝的身影,韭菜豬肉扇貝餃子或是黃瓜雞蛋扇貝餃子,都是無比鮮美的。

▲扇貝刺身。圖/photoAC

而在日本,肥厚的蝦夷扇貝的貝柱,最經常的就是拿來做刺身或是壽司。

除此之外,做成天婦羅,也能體驗到外脆裡嫩的絕妙口感。

而在西方餐飲體系裡,扇貝料理最常見的就是黃油煎扇貝。

▲煎扇貝。圖/oregonlive.com

看過《地獄廚房》的人都知道,戈登·拉姆齊最常讓選手們做的菜就是煎扇貝,因為煎扇貝非常考驗廚師對火候及時間的掌握。

我們日常吃到的、用到的,並不都是新鮮扇貝,還有乾貝。

扇貝丁經過幹制之後,得到的就是乾貝,也叫瑤柱。

▲乾貝。圖/Pixabay

乾貝是天然的味精,在中餐裡,很多需要提鮮的菜餚都會用到乾貝,湯類、蔬菜或是炒飯,放上一點乾貝,鮮度立馬就不一樣了。

但乾貝並不完全是由扇貝丁幹制而成的,這世界上還有一種生物叫「江珧」,也叫帶子,它也長了和扇貝差不多的貝丁,幹制後的扇貝和帶子幾乎無法分辨,只有品嘗才能分得出來。

挑選乾貝也有門道,要選足幹的乾貝,八成幹的容易發黴,滋生細菌,而且泡發率不高。

另外和挑選海參一樣,儘量不要選擇糖幹的乾貝,一方面是糖會增重,另一方面是這樣的乾貝在泡發時容易爛。所以,在選購扇貝時一定得看仔細了。

參考資料

[1]《和漢三才圖會》

[2]《扇貝的眼睛?可不止兩個!》,物種日曆

[3]《養成扇貝春季宜收穫》,中國水產

相關焦點

  • 傳言中會「跑路」的扇貝,它的箇中美味,吃了就知道!
    不過,扇貝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動的,能促使它動起來的只有它的天敵——海星,有的海星一天能吃掉十幾隻扇貝。那扇貝是怎麼發現海星的呢?全靠它那一百多隻眼睛,沒錯,就是一百多隻。仔細觀察扇貝的外套膜,會發現一個一個的小黑點,那就是扇貝的眼睛,每隻眼睛都有視網膜和晶狀體,能感受到光線變化,但分辨不出形狀,但對於扇貝用來發現海星等天敵來說,已經足夠了。
  • 扇貝不僅肉好吃,它還真的會「跑路」,而且速度快,每秒30釐米
    看似種群龐大,數量眾多,但能食用的卻只有60多種,而在我國,人們經常吃的其實只有3種。蝦夷扇貝「蝦夷」是日本北海道地區的舊稱,因為這種扇貝最初是在這裡發現的,因此起名叫「蝦夷扇貝」。 還記得前段時間很火的「扇貝跑路」事件嗎?蝦夷扇貝就是這件事的主角。
  • 獐子島扇貝事件是怎麼回事 扇貝跑路啥意思?
    近日,多家A股上市企業公布了最新財報,雷聲不絕於耳,伴隨著樂視虧損百億,保千裡24個跌停的消息,「扇貝又跑路了」的段子也在網上瘋傳。這個段子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如果獐子島扇貝沒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燒烤、豉汁……的樣子
    不負眾望,超長系列連續劇《獐子島的扇貝跑路了》近期迎來了它的第三季,繼前兩季的「冷水團失蹤」和「離奇瘦死」之後,今年的扇貝乾脆一了百了,紛紛搞起了「突然死亡」,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再一次展現了獐子島扇貝們獨一無二的「紀律性」。
  • 扇貝又又又跑路,深交所看不下去了,連發10問,獐子島這樣回應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作者位宇祥,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還記得那個因扇貝多次「跑路」而聞名A股的「水產第一股」獐子島(002069,SZ)嗎?這家公司又來刷臉了,2019年一季度新的一輪虧損中,理由依然是「扇貝跑路」。
  • 扇貝又跑路了是怎麼回事有什麼梗 扇貝又跑路了啥意思介紹
    最近小編總是在網上看到"扇貝又跑路了"這句話,相信很多小夥伴和小編一樣不知道這話是什麼意思,下面就請大家和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扇貝又跑路了什麼意思 什麼梗介紹  在2018年1月30日晚,獐子島宣布2018年1月31日開市起停牌,同時發布2017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去年淨利潤從盈利變為巨虧數億元
  • 兩年後,扇貝第一次跑路!八年後,衛星定位認定造假!
    兩年後,扇貝第一次跑路!八年後,衛星定位認定造假!獐子島的扇貝一共「跑路」了4次,第一次發生在2014年,日前終於在衛星定位的幫助下,證監會蓋棺定論造假,揭開這一連串的彌天大謊!期間獐子島扇貝跑路多次登上「熱搜」,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
  • 扇貝「出逃」騙局終!獐子島扇貝6年4次「逃跑」 猖狂造假幕後真相
    文:劉青青 石丹ID:BMR2004時隔兩年半,獐子島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件終於落下帷幕,長期「跑路」的扇貝也終於得到清白。回顧「扇貝跑路」連續劇監管核實獐子島2016年、2017年財報業績造假,以及2018年《秋測結果公告》、《年終盤點報告》等造假,而獐子島的相關鬧劇早在2014年就已經爆發,其中著名的就是「扇貝跑路」事件。
  • 如何對待會跑路的網紅海鮮:扇貝?想咋吃,就咋吃!
    曾經「海味八樣」的一員,當今夜市排擋的明星,扇貝自古就備受吃貨們的喜愛。繼2014年「獐子島扇貝跑路」事件之後,扇貝更是幾度登上熱搜,成為了海洋界不折不扣的「網紅」。 除了在財經界,扇貝在表情包界也佔據著一席之地。
  • 扇貝不光能配粉絲,換一種吃法,齒唇留香,舌尖的美味
    扇貝不光能配粉絲,換個吃法也別有一番味道。今天用扇貝搭配山藥和黃瓜,給大家做一道美味沙拉,這道美食有鮮美彈牙的扇貝肉,搭配翠綠的黃瓜和爽脆的山藥,吃一口清爽鮮美,唇齒留香。喜歡的朋友不妨試試看。扇貝與海參、鮑魚齊名,被列為海味中的「三大極品」。
  • 獐子島「扇貝跑路」第三季:是蝦夷扇貝底播面積減少
    早在2014年,獐子島就曾遭遇「黑天鵝」,歷史上首次上演「扇貝跑路」的一幕。當時公司給出的說法是:北黃海遭遇異常冷水團,公司105.64萬畝海洋牧場遭遇滅頂之災。受此影響,公司前三季業績「大變臉」,由上半年的盈利4845萬元變為虧損8.12億元。最終,當年公司虧損11.89億元。2015年,公司再次巨虧2.43億元,面臨戴「ST」帽子的風險。
  • 扇貝又雙叒叕「跑路」?北鬥出手了!
    從2014年到2019年,扇貝跑了,扇貝死了......上市公司獐子島終於迎來「扇貝去哪兒了」最終季。證監會果斷出手,藉助北鬥導航衛星破解「扇貝之謎」,一連串「彌天大謊」被揭開!網友聽後,拍手稱快:「現在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
  • 扇貝死了 3億沒了!又到獐子島講「恐怖故事」的時候了
    來源:中國財富幫作者:衣韻潼 第三次講「扇貝恐怖故事」的獐子島(002069)在11月12日開盤跌停,股價跌至2.70元/股。對「扇貝災難系列」早就見怪不怪的股民們,已開始在評論區冷靜探討:這次,獐子島要拉幾個跌停,年報又要有多少虧損?
  • 獐子島的扇貝是我見過最有紀律性的動物
    講良心話,憑它們雙殼綱的那點腦子,能做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它們的盡責和努力充分的閃耀著屬於軟體動物門的光輝。狼來了的故事,小孩子喊到第三次就不管用了,但為什麼扇貝們卻可以喊第四次?在ST帽子期間,為了規避「連續三年虧損就退市」的規定,專業的扇貝們一直表現很穩定,「兩年虧損,一年賺」,嚴格服從安排,精準走位,這次同樣,年初摘帽子,年底又一次集體出逃。三年的生長期,早不跑路,晚不跑路,一到收穫期就跑路,堪稱卡點精英。
  • 美味扇貝,跑進您肚子裡
    不知道大家是否對前些年弄得沸沸揚揚獐子島「扇貝跑路門」還有印象?扇貝集體跑路,當時也是震驚整個投資界,登上各大媒體頭條,載入史冊了。對於跑路這個說法,個人表示支持,因為扇貝真的能跑路!強有力的閉殼肌快速伸縮,產生巨大的能量推動雙殼不斷開合,水流從較大的殼緣吸入,然後外套膜封閉,閉殼肌收縮,水被迫匯聚到後方較小的小月面附近排出,產生激流和海底「煙霧」,最終推動身體前景。這操作神奇不?能有這麼神奇的操作,閉殼肌功不可沒。中間紅色偏白的肉是閉殼肌,其幹製品就是平常說「海八珍」之一的瑤柱。
  • 愛吃海鮮的看過來 扇貝這樣做美味十足
    不論是什麼海產品,到了他們手裡樣樣都能搖身一變稱為美味佳餚。現代的人們越來越注重飲食,吃的不一定是山珍海味,但一定要營養足且味道鮮,扇貝就是這樣的食材。扇貝在我國熱帶海域分布種類最多,它與海參,鮑魚並稱為「海中三大珍品」。扇貝蛋白質含量頗高,每百克的扇貝肉裡就有約11克的蛋白質,且鈉,鈣,磷,鉀等微量元素豐富,維生素E達到11.85毫克。
  • 獐子島的扇貝終於沉冤昭雪,真相終於水落石出了!
    誰都可以拿「俺家的扇貝趁著過年又遊走了「來揶揄一下上市公司的業績造假和收割智商稅,但獐子島(002069.SZ)卻能始終屹立於A股不退市,堪稱頑強。此話還得從獐子島的扇貝三次集體跑路說起。扇貝第二次跑路2019年一季度,獐子島公告稱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4314.14萬元,同比降420.28%。「主要原因為底播蝦夷扇貝受災,報告期內產銷量及效益下降影響」,此為扇貝第三次「受災」。
  • 3億扇貝死了?居民:獐子島扇貝聽話 要它死它就死
    這一次扇貝不是「跑路」,而是死了!獐子島集團的主要產品扇貝因為五年內三次跑路被網友戲稱「旅行扇貝」。一會兒說扇貝失蹤了,一會兒說扇貝歸來了,一會兒說遭遇冷水團,一會兒又說遭遇高溫,扇貝被折磨得死去活來,有人戲稱獐子島的扇貝應該是氣死的。「扇貝死了」的故事真相究竟如何?說到扇貝,吃貨們都知道,那可是燒烤攤上的必備美食,同時,它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 扇貝怎麼就跑了?
    對於飼養扇貝的大公司「獐子島」你有了解多少?自古以來的珍品扇貝自古以來就是珍品,如今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漁業資源之一,直到現在也算得上價格不菲。因為其貝殼呈扇形,酷似一把展開的扇子,因而被人們稱為扇貝。雖然具有兩片堅硬的貝殼,扇貝屬於軟體動物,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個海域,以熱帶海的種類最為豐富。
  • 扇貝的吃法你知道幾種?3種美味又好看的扇貝吃法送給你!
    在眾多的海鮮種類當中,要說是肉肥味美的,那麼扇貝絕對是當仁不讓的一種海鮮之一。喜歡海鮮的人都知道,扇貝肉質肥嫩,口感細膩,尤其是做湯來說味道是非常鮮美的。就拿小編來說,小編是非常喜歡吃海鮮的,但是唯獨對扇貝情有獨鍾,它不僅口感極佳,而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e,對皮膚特別好。所以在小編心裡,扇貝是海鮮排行榜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