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的龍潭古鎮因鎮上形似龍眼的兩股水潭而得名。酉陽河水在古鎮旁蜿蜒流淌,帶動了古鎮昔日的繁華,在舊時曾是重慶附近一處繁盛的商業集鎮,在當地曾流傳著」龍潭貨,龔灘錢「的說法。
古鎮中的石板老街兩側林立著眾多清代古建築,細膩的磚雕和小石橋邊隨風搖曳的垂柳都充滿細緻婉約的江南情懷。龍潭古鎮的老街寬約5米,鋪砌著正方的青石板,
經過數百年風雨滄桑的磨礪,石板早已被磨得光滑如鏡,隱隱映著四周林立的古建築,泛著一絲古樸的風韻。除了那些古樸的建築,沈從文在這裡寫下了女匪首王么妹的故事、丁玲在文中描述了古色古香的龍潭中學、田漢在離別龍潭的時候吟詠了「聞道鯉魚多尺半,把竿何日釣龍潭「的七絕詩句,為古老的小鎮添上了濃濃的文化風韻。
在抗戰時期,作為大後方的龍潭古鎮上雲集了數萬來此避戰的各界人士,小小的龍潭古鎮也一躍成為當時全國聞缶的地方,有著「小南京」的美譽。而作為抗日戰爭最後一戰湘西會戰中龍潭戰役的主戰場,
龍潭古鎮更是令人不禁回想起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因鎮上兩個氽水潭形似「龍眼」,常積水成潭故名「龍潭」。鎮上至今仍保存有距今已200多年的全長約3公裡石板街,石板光可鑑人。還存有150多座烽火牆,50多座土家族吊腳樓,200多個古樸幽靜的四合院,其中以趙世炎故居為四合院的代表。
龍潭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龍潭古鎮位於重慶市渝東南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東部,距縣城40公裡,與秀山縣 接壤,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為酉東門戶;龍潭古鎮景區以龍潭古鎮和趙世炎同志故居為主體,總面積3.2平方公裡,是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