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香港樂壇其實還是非常熱鬧的,至少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三位天后級的歌手舉辦了大型演唱會——繼鄭秀文、容祖兒這兩位老牌天后之後,新晉天后謝安琪也在10月9日開始了個人第三次香港紅館個唱。謝安琪自然是不能與鄭秀文、容祖兒這兩位全能型的天后比較,所以她這一次演唱會也就四場,演唱會在銷售的時候,反響也極佳,畢竟是謝安琪暌違三年的演唱會,不過在演唱會舉辦了三場之後,外界對謝安琪這一次的演唱會可謂是褒貶不一,相對而言,讚美的聲音不算太多,吐槽的聲音不少,倒也不是因為謝安琪唱得不好,而是謝安琪這次演唱會在內容設計、流程上跳脫出了以往的既定模式,走以了藝術性大於演唱會的效果,想必這應該也是令很多觀眾、粉絲所難以接受的原因。
觀眾在香港看演唱會有一套既定的思維,一般情況下看唱跳歌手的演唱會,看的就是他們動感的一面,聽的就是他們的大熱流行作品。而像是謝安琪這類不屬於唱跳型的歌手,就真的只能純粹來聽她的流行大熱金曲,除此之外,必不可少的就是嘉賓的驚喜現身,與觀眾的互動環節算是錦上添花,總之只要有耳熟能詳的金曲就夠了。不過謝安琪這次的演唱會完全是反其道而行,尤其是Rundown的設計,絕對是讓人意想不到,整場演唱會謝安琪也就唱了27首歌曲,其中一大半的歌曲還都還不是謝安琪本人的。
謝安琪這次的演唱會開場的作品就已經令很多人大跌眼鏡——竟然不是以自己的歌曲開場,選唱的是這兩年來合作最無間的麥浚龍的《畸》,歌手在個人演唱會的開場作品上不選自己的歌曲而唱別人的歌曲這也是前所未聞,這還不是重點,在這首《畸》之後,謝安琪就接連唱出了《喜帖街》、《鍾無豔》、《人妻的偽術》這些相對大熱的作品,一開始就高唱熱門作品,這也就預示著這場演唱會不會走尋常路。事實上,在隨後的歌單中,謝安琪大量翻唱了麥浚龍的多首作品,以及其他歌手的作品,算下來,27首歌的演唱會中,謝安琪唱自己的作品也就有一半,而這一半的個人作品中不少都是謝安琪近兩年才發表的新作,如此一來觀眾自然就覺得悶,因為對麥浚龍的作品不熟悉,對謝安琪的新作也不熟悉,而謝安琪在一開場就已經把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唱了,那麼整個演唱會大部分時間自然就難以找到共鳴。
歌單設計跳出常規,觀眾找不到合唱的共鳴,而在流程設計上,謝安琪這一次也捨棄了很多過往演唱會必有的環節。演唱會不設嘉賓,古天樂的登場還是以3D技術的投影的形式呈現,也就是說不是真的現身,而是通過技術合成而出,完成了與謝安琪的合唱。另外,演唱會也不設握手互動環節,最令人意外的是從開場到結束,謝安琪在演唱會的過程中沒有說過一句話(除了臺詞),就是一首接一首地唱,直到落幕,更沒有安可環節。
作為觀眾,等待謝安琪的演唱會等了三年,沒想到等到的是一場被形容為「不知所云」的演唱會,當然是不會太開心。再加上音響設備的問題,導致在山頂的觀眾一度聽不清謝安琪在臺上的聲音,這也是令很多觀眾所不滿的,結果演唱會尚未結束就已經有很多的怨聲載道,口碑明顯受損。
謝安琪這一次的演唱會有這樣的設計,或許還是有她的道理。其實通過演唱會的名字「kay... isn't me. Live 2019」就已經能洞悉到這次演唱會的不同,擺明了就是不想走尋常路線。而在觀眾投訴聲音越來越多之後,演唱會組辦方也不得已公開解釋,表示這一次的演唱會是謝安琪與麥浚龍共同執導、策劃的,之所以會選了很多麥浚龍的作品,是因為謝安琪認為麥浚龍的作品與演唱會的主題很貼切。另外,還特別指出謝安琪這次演唱會走的是藝術形式,整場演唱會就像是一場藝術演出,將麥浚龍與謝安琪在演唱會外的音樂合作延伸進演唱會中,故此更有深度,更有層次,就連謝安琪演出前都需要醞釀情緒,所以演唱會過程中謝安琪拒絕說任何一句廢話。
本身謝安琪這次演唱會的出發點是好的,想要以藝術的形式帶給觀眾別與以往的演出效果,呈現出不一樣的自我,可惜,效果不顯著,畢竟觀眾對看演唱會的既定模式早就根深蒂固,突然間改變難以接受,何況觀眾的層次不一,相對而言大部分還是抱著來聽流行金曲的態度而來,自然就難以接受這樣的演唱會。不過,事已至此,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四場演唱會已經接近尾聲,雖然不討好,但必然會成為謝安琪音樂生涯中的一次很特別也很重要的演唱會。
PS: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