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原子彈的告誡,侵略者除了地獄哪裡也去不了

2020-12-06 歐羅足球風行者

日本富士山

有些民族,自以為自己很厲害,死不悔改!他們是否已忘記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已近尾聲,德國法西斯於5月8日無條件投降,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日本還放話,打算用1億國民的玉碎迎擊美軍登陸,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美軍才懶得登陸來對幹。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美國陸軍航空部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此時日本敗局已定,但是,此刻的日本軍事首領還堅持認為,日本仍舊具有再戰的能力。

日本軍方高層打算實現玉碎計劃

1945年,在盟軍即將攻入日本本土之際,日本開啟了「一億玉碎」計劃,大量招募軍人,使得其兵力暴增到了近700萬人。其中大半數在日本本土,海外日軍大半仍盤踞在中國,小半則散落在東南亞到西南太平洋的漫長戰線上。所以,日本仍舊具有相當大的軍事能力來對抗美國。

日本這個時候,它的政府或軍國主義將領們,他們似乎忘記了當下的主要對手是美國人,他們面對的可不是一般的對手。1945年時,美軍全國集結的總兵力達到1050萬,海軍有航母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

二戰美軍航母艦隊

當然,這還不算護航航母,據資料顯示護航航母有400餘艘!還有在建的阿依華系列超級戰列艦,有近7萬輛謝爾曼坦克,五萬門口徑在108毫米以上的火炮,它可不是日本可以比擬的。

自從在太平洋幾次與日軍的慘痛的交手,美軍深知日本人都是不要命的,我們絕不能登陸和日本面對面幹,廣島原子彈之後,美軍開始籌劃第二輪打擊。

B29轟炸日本

雖然,當時日本的本土還有不少厲害的零式戰機,但是,它根本不是美軍B29轟炸機的對手,零式戰機的飛行高度僅4200米,而美軍B29轟炸機能達到10000米,超過日本飛機一倍多的飛行高度,日本想要真正抗擊美軍優勢不大。

在美國第三次向日本發出無條件投降電文時,日本方面毫無反應,同時,美軍發還發現日軍在加緊構建本土的防禦工事,太平洋戰場讓日軍深受重創,但美軍也知道日本人「愚蠢」的武士道精神根深蒂固,即使美國對日本進行多次轟炸,日軍仍會誓死抵抗到底。

日本軍隊

據當時美軍間諜發現,廣島原子彈之後,日軍的兵力還在源源不斷地加以補充,並沒有磨滅他們作戰的欲望,日本人就是打算拼死到底,一億人都死了在所不辭,這個時候,美軍就下定了再次投射原子彈的計劃。

原子彈未爆炸之前的長崎

長崎從一開始就不是美軍原子彈攻擊的首要目標。這座日本當時第四大城市在1945年4月時,是17個潛在目標之一,但是因為地形結構不利空襲而被排除在外,在1940年代當時,雷達並未被航空廣泛使用。當時 ,盟軍考慮到,長崎附近有同盟國大型戰俘營,也不是最理想的轟炸目標。

相比之下,廣島和小倉地勢平緩,並且具有工業區和都會區等重要的戰略目標,更符合軍事轟炸要素,原子彈爆炸能造成有效的傷害。事實上,第一批候選目標還包括另外兩個城市:橫濱和京都。

後來橫濱被排除在外,因為當地已經遭到多次常規轟炸的破壞,即使投下原子彈也看不出來原子彈的威力。京都後來也被排除在外,因為美國擔心如果在歷史悠久的京都,優美的建築、皇宮和寺廟投下原子彈,美國將永遠成為日本人痛恨的對象。

轟炸任務的飛機抵達小倉上空,卻發現小倉籠罩在雲霧之中,根本無法通過目視來確認投彈目標,而當時轟炸機隊被要求一定要看到目標才能確保有效轟炸。因此,他們在最後一刻放棄轟炸小倉,轉向次要目標:長崎。

原子彈「胖子」

1945年8月8晚10點,一枚名為"胖子"的原子彈被裝載至"Bockscar"號彈艙內。這是一枚鈽彈,與廣島投放的鈾彈"小男孩"相比,結構更複雜,威力也更大 。

1945年8月9日,第2次空投任務落到了第509混成大隊斯威尼機組身上。斯威尼曾率領他的機組駕駛"藝術大師"號觀測飛機在廣島轟炸中擔任轟炸效果觀測任務。由於這次"藝術大師"號上仍保留著科學儀表,將再次當作觀察機使用。

斯威尼只好用另1架B-29轟炸機--"博克之車"作為原子彈載機。8月9日凌晨3點39分,"博克之車"裝載著"胖子"從提尼安機場起飛向日本飛去。

原子彈爆炸

8月9日,美軍準備對第二目標小倉投彈,並將長崎作為備選。但小倉的天氣十分不利,裝有原子彈的轟炸機"博克之車"在雲層上空穿梭了3次仍未找到缺口,最後向第二目標長崎飛去。

"博克之車"在箕島上空調頭,攜帶空頭測量儀器的"偉大藝術家"號緊隨其後,兩機從西南方向進入長崎上空,向預定爆心--三菱重工長崎船廠方向飛去。投彈手比漢(Kermit Beahan)正準備換用雷達瞄準器,突然發現兩塊雲團之間有個大縫隙,第二投彈點三菱重工長崎兵工廠清晰可見,於是立即通知斯韋尼進行目視轟炸。

長崎原子彈中心爆炸點

10時58分,比漢瞄準了預定轟炸目標--三菱重工長崎船廠以北2.5公裡的長崎市中心體育場跑道,扔下了原子彈"胖子"。根據美國陸軍測量部L902地圖,爆心投影點在浦上天主教堂附近,松山町交叉點中心東南約90米,東經129°51′56″4,北緯32°46′12″6的位置。

爆炸中心浦上地區是天主教徒集中地,2萬名天主教徒中1.5萬人被炸死。原子彈爆炸在長崎引發了大火,樹木、木質建築等都被付之一炬,空氣中瀰漫著煙霧和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味道。在衝擊波的巨大威力下,長崎的大部分建築物都變成了一片廢墟,只剩下少數建築物矗立著,一幅人間末日的景象。長崎市民總計有19748人在爆炸一周內死亡, 1951年美日調查團統計的死亡人數在29570人到39214人之間。

原子彈爆炸場景

長崎的日軍死亡並不多,甚至少於各國僑民。駐長崎的軍人包括第122混成綠團和第134高射炮團,約有9000人,只有約150人死亡。市內1.2萬名朝鮮勞工和僑民中死亡約1500到2000人,600多名華僑中約200人遇難,此外長崎各工廠煤礦中的中國勞工也有約400人遇難,其中40多人是關在浦上監獄裡被炸死的。

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廣島

2016年,歐巴馬成為二戰之後第一個訪問廣島的現任美國總統,但長崎並不在他的訪問行程當中,由此可見,美國在長崎原子彈投放上,仍舊心裡有心結,日本死不投降,不值得同情。

長崎市長:長田上富久

長崎市的市長長田上富久曾經公開質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什麼日本不參加聯合國禁止核武器條約的談判,日本政府竟然無言以對。田上富久說: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戰爭時期遭到原子彈爆炸的國家,我呼籲日本政府重新考慮依賴核保護傘的政策,並儘早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

美國媒體說:日本兩座城市受到了人類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的核武器雙重打擊,其原因令人氣憤,原本日本人民是可以避免這場巨大災難,日本的軍國主義亡魂不死,悔迷不改的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讓廣大老百姓受到了無妄之災。

原子彈爆炸圖

韓國國家媒體說:今天的日本,再次兵興武起,軍國主義再次有返魂的跡象,靖國神社成了日本為不死亡魂招魂的源泉,原子彈在日本開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曾有歷史學家說:日本軍國主義再次復活,未來他們除了地獄沒有任何地方合適他們去。

相關焦點

  • 1945年,在長崎上空投下原子彈的飛行員,表示自己不後悔
    在1945年8月9日,奧列維同夥伴合作,駕駛一架B-29轟炸機在長崎投下了一枚綽號為「胖子」的原子彈。6天之後,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結束。很多網友稱「他們」是「 劊子手」,因為當時的核爆炸導致了長崎原本貧瘠安寧的城市成為了世界的焦點。60%的建築被摧毀,長崎島上出現17.4萬人傷亡,這數據無論擺在哪個朝代哪個世紀裡都是極其恐怖的。但是!
  • 除了廣島,美國原來想要投放原子彈的日本城市是它,不是長崎!
    投放原子彈是人類歷史上所沒有的,對於原子彈的第一次使用,美國政府也顯得很慎重,他們在日本的各大城市中選擇最合適的目標城市。再次這些城市最好不要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因為投放原子彈並不是為了摧毀日本當局的統治,只是為了讓他們早日投降,所以沒必要針對政治中心。而對於文化中心,就更不應該摧毀了,因為這畢竟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戰爭最不應該摧毀的就是文明。所以,日本東京和歷史文化名城京都都先後被排除在投放原子彈的名單之外了。
  • 原子彈下是「鬼城」?看看如今的廣島和長崎長啥樣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中國是亞洲的主戰場,成功牽制了日軍的主要力量,中華民族經過十四年的艱苦抗戰後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將日本侵略者徹底趕出了中國。其中在抗日戰爭期間,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和日本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了一枚原子彈,極大程度的加快了日本戰敗的進程。
  • 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的女性倖存者
    8月6日至9日,距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美國向廣島和長崎的日本城市投擲原子彈相距已有75年。記錄的死亡人數是估計數字,但據認為,在爆炸中,廣島350,000人口中約有14萬人喪生,長崎至少有74,000人死亡。
  • 二戰被原子彈炸過的廣島和長崎,現在一片繁榮景象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日本也在二戰期間得到了相應的懲罰,整個東京都被美軍轟炸機炸成了一片廢墟,日本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國家。日本雖然遭到過原子彈的轟炸,但是日本絕對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受害國。
  • 長崎,原子彈爆炸後的73年
    秉承不調研不攻略作風,初到長崎的作者對該地一無所知,手機卡也沒買,全程斷網。長崎的第一天急著看夜景,被新世界三大夜景傷害了之後作者很失落,這趟旅行就此結束。第二天睡到自然醒發現,雨停了天氣大好。飽餐一頓肥美海鮮後,有點旅行感了……
  • 原子彈轟炸的地方,一百年不能住人,為何廣島長崎還住那麼多人?
    原子彈是二戰時期美國最先研製出來的超級武器,作為核武器,它的威力在當時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像。當二戰進入後期,美國宣布要在日本投放原子彈時,其實沒有多少人能夠想像到原子彈真正在城市裡爆炸的場景。直到原子彈在廣島長崎爆炸以後,日本人投降了,全世界也被震驚了。
  • 原子彈核爆廣島長崎:日本認為這是無辜的屠殺,美國為什麼認為這是...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投入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用於戰爭的原子彈,沒有經歷過原子彈爆炸的人會認為,這就是一顆名叫」小胖子「的炸彈,但對於生活在廣島經歷了核爆的人而言,這是打開地獄的鑰匙。
  • 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過去75年,如今景象怎樣?看完感覺被欺騙了
    當時美軍制定了在九州和關東地區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奧林匹克"行動計劃,出於減少人員傷亡,縮短戰爭時間,讓日本儘快投降,達到抑制蘇聯的目的,杜魯門決定對日本使用原子彈。8月6日,美軍將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投到廣島,在上空550米處爆炸,瞬間造成7萬多人的死亡,8月9日投到長崎一顆名為「胖子」的原子彈。
  • 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過去75年,如今景象怎樣?經濟發達風景秀麗
    8月6日,美軍將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投到廣島,在上空550米處爆炸,瞬間造成7萬多人的死亡,8月9日投到長崎一顆名為「胖子」的原子彈。長崎市約60%的建築物被毀,傷亡8.6萬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37%。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籤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美國轟炸廣島、長崎,使日本侵略者遭受了嚴重災難,日本人民成為了戰爭的受害者,也親身體驗了原子彈的威力和造成的無窮後患。
  • 美國投原子彈,為何不炸日本軍營?反選擇炸平民眾多的廣島、長崎!
    二戰末期,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原子彈的爆炸,讓超過30萬日本人瞬間喪命。而原子彈爆炸的影響,更是延續到了如今。自古以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發動戰爭是為了達成一定的政治目的。而戰爭的最有效、最根本手段是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顯然,美國選擇用原子彈炸日本平民眾多的廣島和長崎,違背了戰爭的最有效、最根本手段。
  • 為什麼二戰原子彈不扔在東京,而扔在廣島長崎?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了尾聲,為了讓頑強抵抗的日本趕緊投降,美國向日本丟了兩顆原子彈。30多萬的日本人瞬間喪命,為什麼二戰原子彈不扔在東京,而扔在廣島長崎?廣島長崎是日本的軍事工業基地,城中到處都是軍事工廠,源源不斷的為日本軍隊運送著軍事武器。
  • 轟炸廣島唯一在世的美軍老兵:戰爭皆地獄 不知道投放的是原子彈
    很多人日本人並不知道,接下來他們要面對的是當時世界上殺傷性最大的武器——原子彈。這三架戰機當中,一架名為「艾諾拉·蓋」的B-29轟炸機十分特殊,因為這架戰機上帶著一顆原子彈,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小男孩。根據領航員空軍少尉加肯巴赫回憶,當時他們並不知道在執行什麼任務,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原子彈。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現在廣島和長崎仍然有人...
    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將核武器用於實戰,廣島成為第一座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城市。8月9日,美軍又出動B-29轟炸機將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日本長崎市。長崎市約60%的建築物被毀,傷亡8.6萬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37%。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籤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 原子彈下無冤魂,廣島、長崎為何「有幸」被美軍選為核爆的城市
    1995年,美國空軍退役少將查爾斯·斯韋尼,唯一一位參加了兩次對日本原子轟炸的飛行員,在美國國會發表了著名的《原子彈下無冤魂》的演講,肯定了美軍當年在日本投擲原子彈的行為,對原子彈造成大量日本「無辜」平民慘死的質疑時,他在演講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對於魔鬼就應該用魔鬼的辦法。兩顆原子彈就是警告,就是日本侵略者該付出的代價!」
  • 二戰:美國投向長崎兩顆原子彈,一顆爆炸,沒炸的那顆去哪了?
    二戰:美國投向長崎兩顆原子彈,一顆爆炸,沒炸的那顆去哪了?文/十四學裁衣二戰末期,日本大勢已去還在頑抗,美國為了讓日本儘快投降,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和九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一顆原子彈。但是美國向長崎投放的其實是兩顆原子彈,但是其中有一顆卻沒有爆炸,最後神秘失蹤。半個世紀以來,美蘇兩個核大國,都一直在迴避這個問題。但是隨著時間的前進,美國原子彈研究的秘密慢慢被大家所了解,而在這之中最有權威性的資料,就是美國原子彈研製和生產的組織者,美國退役陸軍中將格羅夫斯的回憶錄。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講講,二戰:美國投向長崎兩顆原子彈,一顆爆炸,沒炸的那顆去哪了?
  • 二戰時,美國為何不在東京投放原子彈?因為有一個人不能死
    眾所周知原子彈的威力巨大,被投放原子彈的地區將會經受毀滅性的打擊,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就是典型的兩個受災地。在二戰後期,德國納粹宣布了投降,但是日本並不放棄依舊在負隅頑抗。當時美國對陣日本,雖然在太平洋戰場取得了勝利,但是他們也損失了不少士兵。
  • 日本廣島和長崎紀念原子彈爆炸75周年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城市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隨後在8月14日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向結束。三天之後,8月9日,美國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時間是日本上午11:02。長崎被投下原子彈時,羽田麗子(Reiko Hada)九歲。她向英國攝影記者凱倫·李·斯託(Karen Lee Stow)講述了當時的經歷:「我走到自己家門口,剛邁進家門一步,就爆炸了。一道亮光在我眼前閃過,象黃色、卡其色和橙色混在一起。我沒有時間想那是什麼,緊接著所有都變白了。
  • 當年美國為什麼選擇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
    美國選擇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首先第一點肯定是其戰略價值。廣島是日本的重要軍港,而且還是日軍大本營東部總軍司令部所在,炸那兒有點報當年珍珠港大仇得味道。而長崎是當時日本重要的軍工基地。實際上長崎只是次要目標,主要目標是長崎上的港口。但是,惡劣的天氣導致了「博克斯卡」號轟炸機無法在「小倉港口」投放第二顆炸彈。轟炸這兩個城市有助於削弱日軍實力。而且這兩個地方地勢比較平坦,天氣也還可以,適合原子彈的投放以及得到比較滿意的轟炸效果。
  • 原子彈核爆廣島長崎:日本認為這是無辜屠殺,美國為何認為是拯救
    每當戰果傳到本土,民眾真的就是歡呼歌唱,嚷著徵服亞洲、橫掃太平洋,打到美國本土去看金髮美女。然而到戰爭後期,隨著美軍的大轟炸,這一下日本本土民眾感受到戰爭的恐怖。當時東京上空出現數以萬計的燃燒彈,他們不會覺得這像是煙花一般的美麗,而是覺得有生之年,終於見到地獄的模樣,地獄裡的煙花是帶著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