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山
有些民族,自以為自己很厲害,死不悔改!他們是否已忘記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已近尾聲,德國法西斯於5月8日無條件投降,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日本還放話,打算用1億國民的玉碎迎擊美軍登陸,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美軍才懶得登陸來對幹。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美國陸軍航空部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此時日本敗局已定,但是,此刻的日本軍事首領還堅持認為,日本仍舊具有再戰的能力。
日本軍方高層打算實現玉碎計劃
1945年,在盟軍即將攻入日本本土之際,日本開啟了「一億玉碎」計劃,大量招募軍人,使得其兵力暴增到了近700萬人。其中大半數在日本本土,海外日軍大半仍盤踞在中國,小半則散落在東南亞到西南太平洋的漫長戰線上。所以,日本仍舊具有相當大的軍事能力來對抗美國。
日本這個時候,它的政府或軍國主義將領們,他們似乎忘記了當下的主要對手是美國人,他們面對的可不是一般的對手。1945年時,美軍全國集結的總兵力達到1050萬,海軍有航母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
二戰美軍航母艦隊
當然,這還不算護航航母,據資料顯示護航航母有400餘艘!還有在建的阿依華系列超級戰列艦,有近7萬輛謝爾曼坦克,五萬門口徑在108毫米以上的火炮,它可不是日本可以比擬的。
自從在太平洋幾次與日軍的慘痛的交手,美軍深知日本人都是不要命的,我們絕不能登陸和日本面對面幹,廣島原子彈之後,美軍開始籌劃第二輪打擊。
B29轟炸日本
雖然,當時日本的本土還有不少厲害的零式戰機,但是,它根本不是美軍B29轟炸機的對手,零式戰機的飛行高度僅4200米,而美軍B29轟炸機能達到10000米,超過日本飛機一倍多的飛行高度,日本想要真正抗擊美軍優勢不大。
在美國第三次向日本發出無條件投降電文時,日本方面毫無反應,同時,美軍發還發現日軍在加緊構建本土的防禦工事,太平洋戰場讓日軍深受重創,但美軍也知道日本人「愚蠢」的武士道精神根深蒂固,即使美國對日本進行多次轟炸,日軍仍會誓死抵抗到底。
日本軍隊
據當時美軍間諜發現,廣島原子彈之後,日軍的兵力還在源源不斷地加以補充,並沒有磨滅他們作戰的欲望,日本人就是打算拼死到底,一億人都死了在所不辭,這個時候,美軍就下定了再次投射原子彈的計劃。
原子彈未爆炸之前的長崎
長崎從一開始就不是美軍原子彈攻擊的首要目標。這座日本當時第四大城市在1945年4月時,是17個潛在目標之一,但是因為地形結構不利空襲而被排除在外,在1940年代當時,雷達並未被航空廣泛使用。當時 ,盟軍考慮到,長崎附近有同盟國大型戰俘營,也不是最理想的轟炸目標。
相比之下,廣島和小倉地勢平緩,並且具有工業區和都會區等重要的戰略目標,更符合軍事轟炸要素,原子彈爆炸能造成有效的傷害。事實上,第一批候選目標還包括另外兩個城市:橫濱和京都。
後來橫濱被排除在外,因為當地已經遭到多次常規轟炸的破壞,即使投下原子彈也看不出來原子彈的威力。京都後來也被排除在外,因為美國擔心如果在歷史悠久的京都,優美的建築、皇宮和寺廟投下原子彈,美國將永遠成為日本人痛恨的對象。
轟炸任務的飛機抵達小倉上空,卻發現小倉籠罩在雲霧之中,根本無法通過目視來確認投彈目標,而當時轟炸機隊被要求一定要看到目標才能確保有效轟炸。因此,他們在最後一刻放棄轟炸小倉,轉向次要目標:長崎。
原子彈「胖子」
1945年8月8晚10點,一枚名為"胖子"的原子彈被裝載至"Bockscar"號彈艙內。這是一枚鈽彈,與廣島投放的鈾彈"小男孩"相比,結構更複雜,威力也更大 。
1945年8月9日,第2次空投任務落到了第509混成大隊斯威尼機組身上。斯威尼曾率領他的機組駕駛"藝術大師"號觀測飛機在廣島轟炸中擔任轟炸效果觀測任務。由於這次"藝術大師"號上仍保留著科學儀表,將再次當作觀察機使用。
斯威尼只好用另1架B-29轟炸機--"博克之車"作為原子彈載機。8月9日凌晨3點39分,"博克之車"裝載著"胖子"從提尼安機場起飛向日本飛去。
原子彈爆炸
8月9日,美軍準備對第二目標小倉投彈,並將長崎作為備選。但小倉的天氣十分不利,裝有原子彈的轟炸機"博克之車"在雲層上空穿梭了3次仍未找到缺口,最後向第二目標長崎飛去。
"博克之車"在箕島上空調頭,攜帶空頭測量儀器的"偉大藝術家"號緊隨其後,兩機從西南方向進入長崎上空,向預定爆心--三菱重工長崎船廠方向飛去。投彈手比漢(Kermit Beahan)正準備換用雷達瞄準器,突然發現兩塊雲團之間有個大縫隙,第二投彈點三菱重工長崎兵工廠清晰可見,於是立即通知斯韋尼進行目視轟炸。
長崎原子彈中心爆炸點
10時58分,比漢瞄準了預定轟炸目標--三菱重工長崎船廠以北2.5公裡的長崎市中心體育場跑道,扔下了原子彈"胖子"。根據美國陸軍測量部L902地圖,爆心投影點在浦上天主教堂附近,松山町交叉點中心東南約90米,東經129°51′56″4,北緯32°46′12″6的位置。
爆炸中心浦上地區是天主教徒集中地,2萬名天主教徒中1.5萬人被炸死。原子彈爆炸在長崎引發了大火,樹木、木質建築等都被付之一炬,空氣中瀰漫著煙霧和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味道。在衝擊波的巨大威力下,長崎的大部分建築物都變成了一片廢墟,只剩下少數建築物矗立著,一幅人間末日的景象。長崎市民總計有19748人在爆炸一周內死亡, 1951年美日調查團統計的死亡人數在29570人到39214人之間。
原子彈爆炸場景
長崎的日軍死亡並不多,甚至少於各國僑民。駐長崎的軍人包括第122混成綠團和第134高射炮團,約有9000人,只有約150人死亡。市內1.2萬名朝鮮勞工和僑民中死亡約1500到2000人,600多名華僑中約200人遇難,此外長崎各工廠煤礦中的中國勞工也有約400人遇難,其中40多人是關在浦上監獄裡被炸死的。
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問廣島
2016年,歐巴馬成為二戰之後第一個訪問廣島的現任美國總統,但長崎並不在他的訪問行程當中,由此可見,美國在長崎原子彈投放上,仍舊心裡有心結,日本死不投降,不值得同情。
長崎市長:長田上富久
長崎市的市長長田上富久曾經公開質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什麼日本不參加聯合國禁止核武器條約的談判,日本政府竟然無言以對。田上富久說: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戰爭時期遭到原子彈爆炸的國家,我呼籲日本政府重新考慮依賴核保護傘的政策,並儘早加入禁止核武器條約。
美國媒體說:日本兩座城市受到了人類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的核武器雙重打擊,其原因令人氣憤,原本日本人民是可以避免這場巨大災難,日本的軍國主義亡魂不死,悔迷不改的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讓廣大老百姓受到了無妄之災。
原子彈爆炸圖
韓國國家媒體說:今天的日本,再次兵興武起,軍國主義再次有返魂的跡象,靖國神社成了日本為不死亡魂招魂的源泉,原子彈在日本開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曾有歷史學家說:日本軍國主義再次復活,未來他們除了地獄沒有任何地方合適他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