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12日,2017賽季F1的季前測試落下了帷幕。這也意味著,3月下旬就要於澳大利亞開始的新一年F1賽事已經近在眼前。
新一次修改的規則之下,F1究竟能跑多快,不可避免地成為了車迷們關注的焦點。
2017年,F1賽車在空氣動力學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技術規則改動,包括前翼和尾翼的造型,以及引擎罩的外形等等。
目前來看,這一系列改動所帶來的最為直接的後果,便是車體行進中的下壓力可以增大,並帶來彎道速度和整體圈速上的提升。
新賽季F1在賽車輪胎上也做出了更改,尺寸更大的倍耐力P ZERO熱熔胎在寬度和直徑方面均有所增加,這同樣能夠為賽車提供更大的抓地力支持。
2016年4月17日,漢密爾頓在F1大獎賽上海站。據專業人士估計,2017年的新規則,有可能會將賽車速度在2015年的基礎上快5-6秒,這幾乎相當於是從GP2到F1的巨大差距。
特別是在過彎速度上,新規則下賽車的速度提升幅度有望達到40公裡/小時。不僅如此,抓地力增加帶來的剎車距離縮短,也有可能會令超車的難度有所降低。
空氣動力學方面的改變之外,在引擎的研發上,各家廠商也沒有停止努力。
據梅賽德斯的客戶車隊透露,梅奔2017年F1引擎的進步空前巨大,一向具有「統治力」的梅奔引擎,新賽季也依然是賽道的「王牌」。
但除此之外,雷諾、法拉利的引擎也將在新賽季完成升級,向梅賽德斯發起挑戰。而在2017賽季的季前測試中,跑出最快圈速的前兩名都是來自法拉利車隊的車手。
萊科寧、漢密爾頓和阿隆索。去年底,羅斯伯格在剛剛奪得年度車手總冠軍的五天之後就宣布了退役,他說自己退役的原因是希望更多地陪伴家人。
就這樣,31歲的羅斯伯格在巔峰時刻淡出車壇,但過去的2016年,也不止是他一人選擇離開。
比如巴頓,宣布「暫時退役」的他新賽季不再是正式車手,但將繼續在邁凱倫擔任大使並參與研發。
萊科寧。不過,新一年的F1依然不缺少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比如38歲的萊庫寧、36歲的阿隆索、以及漢密爾頓、維特爾等正當壯年的車手。這四大冠軍的混戰依舊是看點的最大保障。
還有本來已經在去年宣布退役的馬薩,新賽季也再次為威廉士車隊披掛上陣。
與此同時,車壇新勢力的崛起也是不可阻擋的潮流。
去年5月,1997年出生的維斯塔潘首次代表紅牛一隊出戰就贏得西班牙站冠軍,最終更是獲得了年度第五的佳績。新賽季,他依然將在紅牛車隊奮戰。
2013年4月13日,上海賽車場觀眾席上的車迷。隨著美國自由媒體集團對F1的收購完成,統治F1世界40年的「皇帝」伯尼·埃克萊斯頓卸任,F1也走向了全新的改革階段。
在媒體關注度日益降低,比賽收視率下滑的當下,如何重新讓人們愛上F1,成為了擺在新老闆面前的最大問題。
新掌門人切斯·凱裡上任後,首先就打破原先F1對於社交媒體的「管制」,給予車隊和車手更多在社交媒體上與粉絲交流的自由。
在季前測試期間,官方就已經允許車隊在網上發布賽場內的小視頻。這個細節便已經能夠看出F1在「拉攏」粉絲上的苦心。
而4月9日,F1喜力中國大獎賽也將再一次登陸上海。F1「求新」大背景下,今年的上海賽也有著不少看點。
2016年4月17日,F1中國大獎賽正賽,觀眾人山人海。首先,便是規則變動所帶來的新賽車。三角形的寬大鼻翼、加寬且壓低的尾翼、寬大的底板以及增肥後的輪胎,長相上更加「激進」的賽車,在速度上也會超越往年,帶給觀眾更加風馳電掣的感受。
想一想在上賽場著名的1175米大直道一路狂飆,最高時速可達327公裡/小時,觀眾更能近距離感受速度之美。
在陣容上,上海站也堪稱豪華。漢密爾頓、萊科寧、維特爾和阿隆索四位世界冠軍的亮相,也將再一次成為中國車迷的「盛宴」。
與此同時,在上賽道上,「小鮮肉」也註定將成為一道風景。
今年上海站比賽中,將有三位新人車手首次登場。他們分別是麥拿輪的範多恩、印度力量車隊的奧康、以及威廉士的斯特羅爾,三位均為潛力十足的90後。
其中,奧康是2015年的GP3冠軍,範多恩不僅是2015年GP2冠軍,更曾在上賽季巴林站取得了第十名的佳績。而年紀最小的斯特羅爾只有19歲,有維斯塔潘18歲贏得分站冠軍的先例在前,他能否成為黑馬也值得期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