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不敷出的現實讓於鳳鳴一家人習慣了喝涼水,這幾年他們沒買過一瓶礦泉水,「少喝幾瓶礦泉水,就能讓袁夢多喝幾杯牛奶,節約一點錢,就能讓她多打幾站比賽
與鄭潔、李娜等眾多中國金花相比,袁夢的「個體戶」身份非常特別:從平日訓練到參加比賽,所有的事情都要袁夢和她的教練於鳳鳴自己去解決。袁夢現在不是國家隊的成員,她也不能代表省隊比賽,只能靠打一站站的巡迴賽來獲得更多的積分和儘量多的獎金,以延續自己的網球之路。有人說,袁夢是唯一活在中國現有網球體制外的選手。也正是因為「個體戶」的特殊身份,讓袁夢的網球之路走得極為辛酸。
一個發卡
在12歲被選入湖南網球隊之前,袁夢在湖南農村老家靠幫親生父母賣菜為生。但是,正當袁夢期望自己的命運能因為網球而得到改變時,一件小事卻改變了她的人生。在一家超市,小袁夢沒有抵擋住誘惑,順手牽羊想偷走一個發卡,於是她在網球隊裡成為教練、隊友漠視的對象。
無奈之下,袁夢被迫離開了湖南網球隊。但至今,袁夢的註冊關係還是被鎖在湖南,她不能去其他地方隊,不能像其他網球選手一樣有工資、吃「公家飯」、集體訓練和集體參賽。沒有教練、沒有隊醫、沒有體制內其他運動員所能享受到的一切保障,袁夢被逼入絕境。從那以後,小小年紀的袁夢就一臉苦大仇深,絲毫找不到青春的氣息。
幸遇貴人
2001年,袁夢15歲時,她幾近夭折的網球之路柳暗花明。當時,人在北京的符紹生、於鳳鳴夫婦輾轉聽到了袁夢的故事,並不太懂網球的他們心生同情,希望袁夢能夠來北京跟著他們一家人生活,「當時根本沒想過要把她培養成網球選手,我們只希望讓這個苦孩子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於鳳鳴一家人給了袁夢第二次生命。為了袁夢,於鳳鳴將自己準備買房子養老的錢都拿了出來。此外,她的親生兒子符光事業發展不錯,也出錢貼補袁夢的參賽費用。一個賽季下來,袁夢的總花費大約為40萬元人民幣,但獎金僅有20餘萬元。入不敷出的現實讓於鳳鳴一家人習慣了喝涼水,這幾年他們沒買過一瓶礦泉水,「少喝幾瓶礦泉水,就能讓袁夢多喝幾杯牛奶,節約一點錢,就能讓她多打幾站比賽。」為了節約給袁夢治傷的錢,於鳳鳴還學會了推拿、按摩及其他一些物理治療方法。
拼命報答
國家網管中心主任孫晉芳曾這樣形容袁夢:「袁夢參加比賽總是喝自來水,礦泉水根本不捨得喝。而且一到場上總是盡全力去拼,打得特別兇,眼睛瞪得很圓,因為她現在花的都是自己的錢。」
其實,袁夢拼命的原因並不僅僅是為了錢,她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報答於鳳鳴一家。了解袁夢的人都知道,於鳳鳴對她意味著什麼:教練、保姆、理療師、心理諮詢師……但在袁夢心中,於鳳鳴最重要的身份還是母親,她平時都親切地稱於鳳鳴為「媽媽」。
責編:楊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