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撂荒土地養小龍蝦 四川自貢市富順縣黑壩村致富闢蹊徑

2020-12-14 水產養殖網

流轉撂荒土地養小龍蝦 四川自貢市富順縣黑壩村致富闢蹊徑

2017-08-28 15:0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華西都市報        瀏覽量: 1675 次 我要評論

  自貢市富順縣福善鎮黑壩村小龍蝦基地負責人趙永良,行走在養殖場邊,不時蹲下查看池裡的小龍蝦。如今,這裡已經是富順縣最大規模的小龍蝦養殖基地,畝產年產值超5000元,帶動了全縣的小龍蝦養殖業的發展。
  據了解,富順縣目前有10餘家共3000餘畝小龍蝦養殖基地,黑壩村的小龍蝦基地走在了富順的前列。

返鄉創業養小龍蝦&nbsp兩個富順老闆一拍即合

  黑壩村山青水秀,滿目大自然美景讓人陶醉。但所到之處,都能看到長滿半人多高青草的撂荒地。「黑竹壩村交通閉塞、產業發展滯後,農民大多外出務工,致使土地嚴重撂荒,多虧這個小龍蝦基地,把全村撂荒較嚴重的片區集中流轉了700餘畝,利用良好的水質條件發展小龍蝦養殖。」福善鎮鎮長代鵬介紹,今年首戰告捷,較好的經濟效益,也為全鎮利用本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起了個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2016年春節,多年在外打拼的黑竹壩村村民王軍、趙永良回家過年,家鄉日漸荒涼的良田沃土、節後村裡就剩留守老人兒童的現狀,也讓兩人陷入思考:有沒有辦法讓家鄉發展起來,讓年輕人既能增收致富,也可照顧家人。乘春節之機,福善鎮政府按慣例組織在外成功、知名人士召開支持家鄉建設新春座談會,宣傳家鄉發展面貌和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廣泛聽取經濟發展意見建議。會後,在多個大城市開連鎖海鮮酒樓、已是自貢市總商會天津商會常務副會長的王軍找到趙永良商量,根據天津市、武漢市等地火爆的小龍蝦消費行情,提議共同返鄉再創業,建設小龍蝦養殖基地。既增加經營項目,又增加群眾收入,還可帶動村民就近就業、創業致富。

  正有此意的趙永良一拍即合,經過1年的籌劃,趙永良於2017年初回家開始了基地建設,成立了「富順縣茂順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鎮政府還安排農技人員協助公司解決產業規劃、技術服務等相關問題,鎮分管負責人帶隊到全國著名小龍蝦養殖基地湖北省潛江市進行參觀學習,參考制定養殖方案。

探索小龍蝦養殖經驗&nbsp將規劃化精品化發展

  「富順發展了多年小龍蝦養殖,但敗多勝少。我們總結了原因和自然實際條件,徵得專家意見後決定,把已建成的370畝養蝦池分為兩種養殖模式。」趙永良說,一種為純生態養殖,面積300畝,畝放養蝦苗3000隻左右,原田培育天然水生植物、動物養殖;一種為天然飼料精養,面積70畝,畝放養蝦苗5000隻左右,以酜皮、大豆等精養。

  到目前為止,70畝精養小龍蝦平均畝產量已達96公斤,估計後期還能收穫10—20公斤,生態養殖的平均畝產在50公斤以上,初步取得成功。趙永良提著一個50克左右的小龍蝦,興高彩烈地盤算著經濟效益,「今年的小龍蝦基本上供應本地餐館,25克以上的田邊價每公斤64元,時常也有成都、重慶客商以每公斤68元來搶購;象這種50克以上的每公斤最少都可以賣到90元以上,最高時可以賣到120元;精養每畝毛利達4000元,純生態養殖的也有2000多元。」

  公司技術員趙雲說,「由於川南地區小龍蝦養殖經驗不是很成熟,我們採取了試探性養殖;根據今年的試養情況,只要保障飼料的適口性和營養需要量,加上精細管理,不忙盲目追求高產,成功率還是很高的;明年我們還要在飼料組合、水質調節和品種選擇上再下功夫,力爭畝產量達到150公斤以上,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據悉,該公司今年底繼續建設小龍蝦精養池300畝,走規模化、精品化發展方向,探討成品小龍蝦自然保存技術,創新養殖模式實現錯季銷售,以更高的養殖效益推動小龍蝦產業的有序發展,為邊遠農村發展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探索出更優化、更高效的產業項目。公司還將與水產科研單位開展合作,建設100畝市場前景廣闊的中、高檔特種魚養殖,最大程度地把家鄉的特色資源轉化成產業發展優勢,通過供給側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張真德&nbsp記者&nbsp劉恪生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自貢富順:農民返鄉創業 小龍蝦養殖畝產值超5000元
    基地收穫小龍蝦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自貢市富順縣福善鎮黑竹壩村,這裡山青水秀,滿目大自然美景讓人陶醉,但細看之下,本應碩果纍纍的秋天景象卻不盡人意,所到之處皆長滿了半人多高的荒草  富順縣福善鎮鎮長代鵬介紹,「黑竹壩村交通閉塞、產業發展滯後,農民大多外出務工,致使土地嚴重撂荒,多虧王總、趙總熱心支持家鄉發展,集中流轉了700餘畝撂荒較嚴重的片區,利用良好的水質條件發展小龍蝦養殖,他們今年首戰告捷,較好的經濟效益也為全鎮利用本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起了個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 四川自貢市富順縣發生4.3級地震
    速報參數速報參數: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月1日11時1分在四川自貢市富順縣發生4.3級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9.02度,東經105.01度。周邊縣城:震中距富順縣18公裡、距南溪區20公裡、距沿灘區31公裡、距江安縣33公裡、距瀘縣39公裡,距自貢市42公裡,距重慶市161公裡。震中地形:震中5公裡範圍內平均海拔約339米。
  • 四川:養好小龍蝦 自貢市大安區貧困戶走出致富路
    四川:養好小龍蝦 自貢市大安區貧困戶走出致富路2020-04-13 11: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自貢市人民政府        瀏覽量: 1468 次 我要評論 4月8日早上,在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新店鎮共和村八組,小龍蝦養殖基地的主人廖春從養殖池裡打起一籠一籠個頭飽滿、鮮活紅亮的小龍蝦
  • 廣西引入「蝦稻共養」 小龍蝦成農民致富「助推器」
    廣西引入「蝦稻共養」 小龍蝦成農民致富「助推器」 2017-08-  為了帶領村民致富,該鎮派駐大灘村「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組組長梁傑多方考察,並與村民們商議,將荒田利用起來,開拓一條有特色的產業之路。  據梁傑介紹,平日經常和朋友去吃小龍蝦,吃一餐就花費上百元。「看到很多人喜歡吃,這個產業肯定能賺錢。」梁傑稱。  於是,該村引進有市場潛力的小龍蝦項目到此養殖。
  • 四川安居:探索撂荒地「三治」模式 撂荒地變成「致富田」
    ,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集體代耕「領治」●自治:不足5畝的零星撂荒地,通過引導農戶鄰裡幫耕「自治」,引導農戶自主復耕●成效:目前全區已招引農業項目業主58家,復耕連片撂荒地達到1.4萬畝,增加糧食適度規模種植面積1.1萬畝初秋時節,在四川遂寧安居區三家鎮圓壩村撂荒地復耕複種示範片裡
  • 養蝦種藥材 撂荒田地「土生金」
    2016年,該縣五福鎮的周毅從廣東返鄉來到這裡,流轉土地養殖小龍蝦,讓這一片荒田迎來新生。養小龍蝦 盤活荒田周毅初中畢業後,跟隨家人前往廣東,他進過工廠、幹過銷售、搞過建築裝修。2011年,周毅與人合夥,在廣東成立了一家裝修公司。「幹裝修還是賺了不少錢。」
  • 「弘揚國粹·以棋會友」自貢市富順縣舉辦圍棋象棋對抗邀請賽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為豐富全縣人民文化體育生活,推動棋類運動普及與提高,12月5日,由自貢市富順縣棋類協會舉辦的自貢—富順圍棋象棋對抗邀請賽在富順文廟下廣場拉開帷幕。來自自貢市、大安區及富順縣的60餘名圍棋、象棋愛好者參加比賽。
  • 海南省瓊海市:小龍蝦闖大市場 撂荒地變「淘金池」
    :海南日報        瀏覽量: 384 次 我要評論 瓊海雅洞村盤活土地發展養殖產業,打造小龍蝦品牌小龍蝦闖大市場&nbsp撂荒地變「淘金池」海南日報記者&nbsp劉夢曉一塊撂荒地,如何盤活產生效益?
  • 探索耕地撂荒治理 四川大竹為撂荒地找「婆家」尋「親家」
    「2010年這片地曾流轉給業主種植柳樹。由於經營不善,沒搞兩年業主就放棄了。」高平村黨委副書記唐德軍說,「村民們雖然拿到了流轉土地的收入,但是產業沒搞起來,就沒有就近務工的機會,很是可惜。」如何讓周邊90餘戶流轉土地的村民再次實現「家門口務工」,成為鎮村兩級幹部的牽掛。
  • 自貢市富順縣農民建成該市最大特種魚苗基地
    位於富順縣東湖鎮長田村的富順縣土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袁永富說。   說到繁育特種魚苗,今年46歲的袁永富講述了他的創業經歷。1988年,他承包生產隊的7畝山坪塘養殖四大家魚。但山坪塘水體不肥,有效養殖期僅半年,加上缺少技術,只能養出價格較低的半成品魚,導致年年虧損。   1996年,袁永富改變舊方法,靠化肥培肥水體養魚,當年就賺了近2萬元。
  • 「土地流轉」是產業振興的基礎
    結合當前廣大鄉村的實際,「土地流轉」是一種重要方式,既能盤活農村的土地,又能惠及鄉村群眾,還能引進資本下鄉帶動鄉村發展,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推動鄉村振興,必須大抓產業振興,關鍵是要解決好「土地撂荒嚴重」的問題。調研發現,大多數鄉村土地撂荒嚴重,產業難以發展起來,產業振興淪為一句空話。如果不解決鄉村土地撂荒的問題,推動鄉村發展就難以實現,鄉村振興就沒有希望。
  • 四川自貢市下轄區縣數據——自流井區經濟總量第一,富順縣第二
    自貢市,四川省下轄的地級市,自貢市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具有2000年的鹽業歷史,自貢市的名字也是因鹽而得名的,同時屬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自貢市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省內和內江市、瀘州市、宜賓市、樂山市以及眉山市接壤,地理位置較好,交通便利。
  • 四川農業大學到自貢市富順縣開展優質生源基地共建授牌暨人才培養...
    12月9日上午,四川農業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杜彬、招生辦主任王文龍一行在自貢市富順縣教體局、縣教育考試中心、富順二中相關人員陪同下參觀了富順二中校園在隨後召開的四川農業大學與富順縣優質生源基地共建授牌儀式暨人才培養合作洽談會上,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曆娜對杜彬一行表示熱烈歡迎。
  • 四川富順縣民政局答網友:富順撤縣設市申報資料已上報省政府
    四川富順縣民政局答網友:富順撤縣設市申報資料已上報省政府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19-06-03 12:36 來源:
  • 念響紅土地上的「致富經」
    念響紅土地上的「致富經」◎全媒體記者 徐金華改良烏骨雞成「致富雞」七年前,江蘇人唐利軍從江蘇農林學院畜牧獸醫專業畢業後,到四川宜賓某烏骨雞原種場擔任技術總監,經過近6年的努力,他將四川山地烏骨雞原種純度提升至99.5%,2013年成功申報省級遺傳資源保種場,2014年,這種體型變大,成活率和產蛋率變高的新型烏骨雞,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 合浦縣積極盤活3000畝耕地 撂荒土地又逢春
    合浦縣公館鎮通過引導群眾流轉土地,採取「合作社 基地 農戶」模式,有效破解這個難題,今年以來已盤活3000畝沉睡近20年的耕地。4月3日,北海市在該鎮舉行推進早稻生產暨撂荒土地整治現場會。公館鎮是合浦縣農業大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適合各種農作物種植。
  • 撂荒地變成"金土地"——遂川雩田鎮種糧大戶郭唐生的致富經
    遂川縣雩田鎮的郭唐生告訴記者,其三十歲出頭便回到家鄉,種起了莊稼,名下的流轉地現已超過4000畝,在當地種糧戶中頗有名氣。對於大家口中說的「成功」,郭唐生謙遜地概括為「努力吃苦、科學種田、增收致富」。  「門外漢」成地道「莊稼漢」  1975年出生的郭唐生,與大多數人一樣,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外出務工,曾從事多年客運工作,攢下了一些積蓄。
  • 四川自貢市大安區副區長、市公安局大安區分局局長吳革被查
    四川紀委監委微信公眾號10月24日援引自貢市紀委監委消息,自貢市大安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市公安局大安區分局黨委書記、局長吳革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吳革簡歷吳革,男,漢族,1968年4月生,四川富順人,省委黨校在職大學學歷。1988年12月參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哪個地區耕地棄耕撂荒最嚴重?撂荒土地被村裡收回還能要回來嗎?
    當前,「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成了農村的普遍現象,因此,很多地方出現了大量撂荒耕地,那麼哪個地區土地棄耕撂荒最嚴重?撂荒土地被村裡收回還能要回來嗎?我國南方內陸山區的耕地撂荒應該是最為嚴重的地區了,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為以下2點:1.年輕勞動力流失,老年勞動力精力有限就筆者所了解的黔東南山區農村,至少有七成以上的70、80、90後等主要年輕勞動力基本上都去到了城鎮務工或者做生意,剩下的真正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也在少數,打零工者居多,而對土地有著深厚情感的老年人即使想繼續耕種土地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打理些田地
  • 農村「土地撂荒」問題日益嚴重,為什麼會這樣?
    農村的土地對於農民來說,無疑是很重要的! 但近幾年,卻發現不少地區土地撂荒的現象很嚴重,尤其是偏遠山村地區,這樣的狀況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