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曾被秦始皇認為蓬萊仙山,如今是家喻戶曉的觀世音菩薩道場!

2021-02-09 佛旅網

🍃長按關注「蟬友圈商城」

舟山群島,共有大小島嶼1300多座。相傳秦始皇當年欲求長生不死之藥,就認定了這群島是蓬萊仙山,於是派了3000童男童女來到了這裡。從此,此群島被稱為海上仙山。

位於浙江省舟山群島的普陀山,是舉世聞名的觀音菩薩道場。普陀山是「普陀洛迦山」的簡稱,由普陀和其東南面的洛迦山組成。

觀音信仰從印度傳入中國,已歷經近兩千年的漢化歷程。在神州大地的幾百萬平方公裡的遼闊疆土上,普陀山為何最終被選擇作為觀音菩薩道場而一直香火旺盛?在這顆璀璨的「東方佛珠」歷史成因背後,是偶然還是必然,是佛緣還是人為使普陀山成為全國、乃至世界遐爾聞名的觀音信仰與朝拜中心呢?

普陀山觀音大士

(一)佛經因緣:

普陀山是佛陀親口「指定」的

談到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形成問題,很多人都習慣於從佛經中去尋找依據。其中最為有名且廣為流傳的是「佛指名山」一說,它的根據是佛經《華嚴經》中的記載。當時,善財童子為求「菩薩道」,到普陀山參拜觀音菩薩。經文說,「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陀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並說頌曰:「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靜,華果樹林皆遍野,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


蟬友圈佛旅網帶團朝聖普陀山

普陀山古稱補恆洛迦,系梵語音譯,意譯為「小白華」。從經文中所描述的相關內容分析,正好與普陀山的諸多特點不謀而合,在佛教信徒眼裡,這不能單單解釋為巧合,而是冥冥中一種註定的佛緣使然。由於《華嚴經》的這些話出自釋迦牟尼之口,故謂「佛指名山」。

(二)慧鍔開山:

普陀山是「不肯去觀音」親自「選定」的

說起普陀山觀音道場開基時間,很多人都會講到慧鍔與普陀山的故事,並認為普陀山的觀音道場是以慧鍔大師從五臺山帶來的那尊「不肯去」觀音為標誌而建造起來的。

據宋代《高麗圖經》、《佛祖統紀》、《寶慶四名志》以及日本的《元亨釋書》等史籍記載,唐大中年間(一說鹹通年間),日本慧鍔大師入唐求法,來到五臺山中臺精舍,見一觀音相貌端雅,便請歸其國。當時,慧鍔一行將這尊觀音像帶到寧波(古為明州)開元寺後,準備搭乘唐人張友信的便船航海回日本,快上船的時候,突然感到那尊觀音像一下子變得特別沉重起來,與他們同行幾個新羅(韓國)友人一起幫忙才將觀音像搬上大船。

船開到昌國梅岑山(今普陀山)附近時,又突然濤怒風吼,洋面出現很多鐵蓮花,船進退維谷,舟觸新羅礁,飄到普陀山潮音洞側。觀音菩薩夜夢告慧鍔大師:「汝但安吾此山」。既然菩薩不肯東渡日本想在普陀山「安家落戶」,只好任其自然。於是,在同船的新羅商人協助下,慧鍔把觀音像安置在洞側,禮拜祈禱而去。山上居民張氏目睹此異,將像請回自己騰出的住宅中供奉,被稱為「不肯去觀音」,意為觀音菩薩不肯去日本,選中了普陀山作為顯化道場,自此,千年香火,逐漸鼎盛。

不肯去觀音院

(三)五朝恩賜:

普陀山是歷代帝王「欽定」的

除了佛祖親口「指定」和觀音親自「選定」外,皇恩惠澤、歷代帝王天子的「欽定」也是促使普陀山成為觀音信仰與朝拜中心的重要原因。歷史上,唐宋元明清五朝將近20位帝王為了祈求國泰民安,特遣內侍攜重禮專程來普陀山朝拜觀音。明太祖朱元璋、清聖祖康熙還多次召見普陀山高僧,賜金、賜紫衣、賜字、賜佛經,禮遇有加。

這些歷史人物因素,對於普陀山從一尊「不肯去觀音」逐漸發展為鼎盛時期擁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餘僧的「震旦第一佛國」,起了非常重要的凝聚人氣、興旺香火作用。沒有這些特別的歷史因緣積澱,沒有這些頂級的人文底蘊積累,普陀山很難想像會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島成長為舉世矚目的觀音道場。

(四)自然地理:

普陀山鍾靈毓秀適合觀音居住

上面分析到的「指定」、「選定」和「欽定」等因素,從一定意義上講,是後人在普陀山已經成為觀音道場後反推出來的一些原因,主觀色彩難免。從較為認真客觀的唯物論角度分析,普陀山要成為觀音道場,首先必須要有適當的自然地理條件。關於這一點,可以從印度佛教北傳入中國並逐漸漢化的近兩千年漫長歷史中找到有關依據。

美輪美奐的普陀山海景

嚴格地說,佛經所說的「補恆洛迦」,首先應當是在印度。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玄奘法師《大唐西域記》中載:「秣刺耶山東方有補恆洛迦山,山徑險惡……山頂有池,其水澄清如鏡,有大河繞山,周二十匝,流入南海。池側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遊兮。」近據德國、美國等國學者考證,認為此山在南印度哥摩林岬附近。

為什麼印度的「補陀洛迦」這一觀音信仰朝拜中心會逐漸衰落而最終轉移到中國浙江的普陀山呢?原來是因為那裡自然條件相當險惡的結果。據《大唐西域記》中記載,印度那個觀音朝拜中心,山上有「崇崖峻岭、洞谷深澗。……有大蛇縈者」,「有願見菩薩者,不顧身命,涉水登山,忘其艱險,能達之者,蓋亦寡矣。」由於自然條件如此惡劣,能夠到那朝拜的人畢竟不會很多,到公元三世紀,幾乎無人問津。

隨著印度佛教傳入中國,觀音信仰逐漸在中國傳播開來,並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不斷發揚光大。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尋找一塊信徒理想中的風水寶地,作為供奉觀音菩薩的道場並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朝拜聖地。首先起決定作用的當然是自然因素,一要有一定的險阻但又必須能夠進入朝拜,二要是風水寶地,人間仙境,這樣才能與人們心目中美好的觀音菩薩形象相配。根據佛經「海上有山多聖賢……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的提示和人們對觀音居住聖地的美好設想與願望,觀音菩薩應該居住在一座四面環水的海上仙山,那裡「眾寶所成極清靜,華果樹林皆遍野,泉流池沼悉具足……」。

蟬友圈佛旅網普陀山朝聖

觀世音菩薩經典在漢魏、兩晉時代陸續傳入中國後,信徒們逐漸發現,地處我國越東沿海的「蓬萊境」、「瀛洲界」梅岑山(今普陀山),與佛經所載的觀音說法處十分相似,因此,陸續有人到那裡去朝拜。雖然中國沿海洋面有許多秀美的小島,但夠得上觀音居住地的,非「以山而兼海之勝」鍾靈毓秀的風水寶地普陀山莫屬。

禪遊天下,知了人生

我們不得不承認,自然地理因素在觀音道場的形成過程中作用是比較重要的,正是它符合了廣大信眾對於觀音菩薩理想朝拜之地的心理認同,才會使普陀山由三支香點燃的「星星之火」燎原成今日遐邇聞名的海天佛國「千年香火」。

(五)歷史傳統:

舟山早期觀音信仰醞釀普陀山道場萌芽

觀音道場的形成,離不開觀音信仰文化長久積澱而成的社會歷史傳統因素。慧鍔置觀音像於普陀山,這只是普陀山觀音道場形成漫長過程中一個標誌性的插曲,它同時也是一個偶然事件,其背後的必然是——普陀山在此之前已經有了好幾百年的觀音文化傳播現象和觀音信仰的歷史傳統。

蟬友圈佛旅網普陀山朝聖

筆者認為,在「不肯去觀音」之前,普陀山觀音道場的萌芽可以再往前推幾百年,一直追溯到西晉太康年間(公元280-289年)。據明崇禎年間高僧木陳道所撰《普陀山梵音庵釋迦佛舍利塔碑》載:「去明州(寧波)薄海五百裡,復有補陀洛迦山者,則普門大士化跡所顯,以佛菩薩慈悲喜舍因緣故,自晉之太康、唐之大中,以及今上千齡,逾溟渤,犯驚濤,扶老攜幼而至者不衰」。說明當時就有許多人去普陀山朝拜。由此可見,西晉太康年間(公元280-289年)觀音信仰很可能已經波及普陀山島。

潮音洞聽海潮靈音

另據元大德《昌國(今舟山)州圖志》記載,位於定海北門外的普慈寺,東晉時就已經出現了專供觀音的小庵院。這其實不足為奇,因為舟山是一個群島,漁農民不得不經常和大海打交道,他們出海捕魚,最懼怕的莫過於遇上海難,而能「令諸眾生,大風不漂,水不能溺」(《妙法蓮花經·普門品》)的海上保護神觀世音菩薩,自然會成為他們供奉的對象。東晉時舟山就已經出現供觀音菩薩的現象,由此推測,從東晉到唐朝這幾百年的歷史中,慧鍔大師帶來的那尊觀音像不一定是普陀山最早的觀音像。「扶老攜幼而至者不衰」,既然有那麼多人喜歡去普陀山朝拜,難道沒有人會把定海的觀音菩薩帶到普陀山去供嗎?

觀音道場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文化沉積過程,慧鍔當然是有功於普陀山觀音道場,甚至堪稱「開山大師」。但我們不能將觀音道場的形成原因過多地歸功於某一歷史人物或某一偶然事件,而應當更深入地剖析這一歷史偶然性背後蘊藏的社會文化根基。從這個意義上探討,普陀山觀音道場(至少是道場萌芽時期)形成的歷史可以再往前推一推,隨著更多史籍的發掘,很有可能找到更有說服力的證據。

(六)文化條件:

觀音信仰的廣泛傳播催生普陀山道場

觀音信仰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普陀山道場的形成醞釀成熟了必要的社會文化條件。而之所以對觀音菩薩的信仰能在中國如此廣泛地傳播和被民眾所接受,主要原因在於印度傳來的觀音佛教文化在漢化過程中受到了中國本土文化的影響、融合與改造後,使得觀音菩薩更加擁有了符合中國民眾文化特點的諸多基因。

蟬友圈佛旅網普陀山朝聖

其一,觀音菩薩是最和藹可親和最受歡迎的菩薩,她能夠拯救現實生活中的一切苦難,而不是教導人們把希望寄託於來生。所以,從信徒的角度看來,觀音是最具有「現實性」的佛家代表;其二,苦難中的眾生要求得到觀音的幫助,方法最為簡單,念觀音名號就行;其三,觀音最能深入廣大人民群眾。一是因為他不厭棄任何人,不分貴賤賢愚和是否兇暴有前科,只要放下屠刀,堅定信仰,一律拯救解脫;二是為了普度眾生,觀音可以隨機化成種種化身,她原是男身,但限於中國古代男女授受不親的原則,進入閨閣不方便,因而後來就以女身應化,受到了尼眾和廣大優婆夷的歡迎。

觀音自身擁有的這些特質,決定了觀音信仰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和被接受,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這也正是普陀山觀音道場形成的社會文化條件。

(七)中外交往:

「東亞海上絲綢之路」促成普陀山道場

普陀山作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早在唐代就成為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交往的必經通道和泊地。至今山上仍留有高麗道頭、新羅礁等歷史遺蹟,流傳著韓國民族英雄張保皋等事跡。開山鼻祖慧鍔大師當年舟觸暗礁而船不能前,有人說就是今天普陀山南天門外的新羅礁(因唐時韓國商船隊長過此礁而得名,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王連勝考證之)。正是這個新羅礁,見證了唐朝時中國與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之間活躍的海上商貿往來;也正是這些數不盡的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才會有慧鍔等高僧入唐求法而從五臺山帶來了如此一尊將光耀千秋的「不肯去觀音」留在了普陀山,從而造就了普陀山觀音道場。

從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歷史這一角度分析,「東亞海上絲綢之路」促成了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形成這一說法,也是有一定的客觀依據的。事實上,佛教傳入中國不斷漢化的路徑有兩條,一條是陸路,一條是海路。雖然主要以前者為主,但「海上絲綢之路」對佛教的傳播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觀音信仰的傳播,由於海商必須長期與大海打交道,安全自然第一,最懼怕的莫過於遇上海難而人財兩空。既然海上保護神觀世音菩薩能「令諸眾生,大風不漂,水不能溺」(《妙法蓮花經·普門品》),自然會成為他們信仰、供奉的對象。

蟬友圈佛旅網普陀山朝聖

據元盛熙明《補陀洛迦山傳》記載:「海東諸夷,如三韓、日本、扶桑、佔城、渤海,數百國雄商巨舶,由此取道放洋,凡遇風波寇盜,望山歸命,即得消散」。許多海商及入唐求學修行的外國船隻,常到普陀山躲避風浪、燒香拜菩薩,祈禱航程平安。這些因素,為普陀山觀音道場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八)靈異現象:

為普陀山觀音道場推波助瀾

一個地方要成為朝拜聖地,一般都要求有其神秘、靈異之處,能誘發廣大信眾崇敬、憧憬與神往。普陀山之所以能發展為全國著名的觀音道場,受到如此多信眾虔誠朝拜,這與人們對普陀山觀音菩薩靈異、神秘現象的口碑傳播是分不開的。

普陀山天空觀音「顯靈」

自公元847年關於天竺僧人在潮音洞燃指膜拜,唐宋元明清五朝一直有觀音露天大佛開光時發生的靈異現象,一千多年來,有關普陀山觀音菩薩靈驗記載和觀音現身之佳話,代代相傳,不斷積累。正是各種「應驗」、「神通」,各種誰也很難講清或者不願講清的靈異現象及其在廣大老百姓口中的廣泛傳播,為「海天佛國」普陀山蒙添了一層神秘、神聖的面紗,引起了廣大香眾、遊客的強烈好奇、嚮往與崇信的現象和消息,更加會「不脛而走」。

當今的社會裡,浮躁的心態,空虛的心靈,焦慮的心理,又有哪裡能比得上佛教聖地更能得以釋放?

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島上山石林木,古樟遍野,洞幽巖奇,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到了普陀山,既可修心禮佛,亦可閒心觀光,看山看海兼而得之,所謂「海天佛國、山海同輝」。

我會問自己,去普陀山為何?這些年,登臨觀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為的不就是讓自己的心靈在山上靜一靜嗎?將浮躁的心在山海兼收處洗滌,在佛門聖境中淨化,求得暫時的安寧。【點擊了解朝聖詳情】


【聯繫報名】

·寬宇/朱朱 手機:18826280891 QQ/微信:1828112892

·定  姍 手機:13826266350 QQ/微信: 472116963

佛旅朝聖線路推薦

朝聖異於旅行 心與佛同 — 蟬友圈佛旅網11月印度尼泊爾朝聖之旅

10.25 西安終南山-法門寺5天 蟬友圈佛旅網行修尋隱朝聖遊學之旅

觀音誕11.4普陀山、阿育王寺、雪竇寺5天 朝聖消業積福之旅

11月16日藥師誕·安徽九華山4天蟬友圈佛旅網孝親祈福朝聖之旅

公益佛旅 | 10月28日 南華寺雲門寺2天 蟬友圈·佛旅網朝聖禪宗祖師大德遊學之旅

冬日西藏之行,你試過沒有?蟬友圈佛旅元旦開啟西藏遊學之旅!

12月5日 回到佛陀的故鄉 蟬友圈佛旅網印度尼泊爾朝聖(十五天)

往期精彩文章

我在終南山遇到的神仙

雞足山拍到天柱佛光,佛教聖地到底有多神秘?

問道終南山:千百年來無數聖賢隱居、修行、閉關和成道之地

這裡是與生俱來的修行之地,人神都願意安住於此!

這是世界僅存的三尊佛陀等身像,由佛陀親自塑建、開光、加持!加持力不可思議!

地藏誕,我們在九華山朝禮地藏王菩薩 — 九華山朝聖回顧

一場朝聖、一次變革、一種新生 — 記我的雞足山朝聖之旅!

蟬友圈佛旅網

禪遊天下 知了人生

蟬友圈國際旅行社

www.china84000.com

微信·china84000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
    」南海觀世音,莊嚴手揮塵,優忽妙色像,救苦度眾生(宋.史彌遠《觀音像》)」。在中國,觀音菩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中國四大佛教名山,峨眉供普賢,九華供地藏,五臺供文殊,普陀供觀音。按說,名山古剎,民間小廟,供奉觀世音菩薩的比較普遍,那麼,為什麼就單單說普陀山才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呢?普陀山是我國東南很大的一個群島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面積只有12.5平方公裡。致大唐以來,島上開闢觀世音道場,幾經滄桑,到現在發展成以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三大寺為主,集佛寺、海水、沙灘、奇石、綠林於一島的佛教聖地和著名風景區。
  • 如何與觀世音菩薩感應!
    今天是農曆九月十九,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出家紀念日,觀音菩薩尋聲救苦,拔濟眾難,真實不虛!再給諸位同學說,觀世音菩薩這個名號是通號,不是一個人,你修觀世音法門,你就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有多少等級?我們以《華嚴經》來說,從十信位初信位菩薩開始到等覺,五十一個等級,這觀世音菩薩是哪一個等級的,這要知道。我們通常講的觀音菩薩,講等覺菩薩。
  • 佛教:觀世音菩薩和普陀山
    在佛家文化中,觀世音也有譯成「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的,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積多伊溼伐羅」。觀音是「觀世音」的略稱。唐朝太宗李世民時,減去「世」字,故稱觀音。據《妙法蓮華經》中的「普門品」說,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菩薩,能現33種化身,救12種大難。遇難眾生只要念誦他的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觀世音主張「隨類化度」,他對一切人救苦救難,不分貴賤賢愚,所以他的美名尊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簡稱「大悲」。
  • 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為何叫「觀世音」?在世間觀眾生的聲音,尋聲救苦,故名「觀世音」,在民間普遍被尊稱為「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全稱為「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大慈」意思為能給予一切眾生樂,「大悲」意為能拔出一切眾生苦。
  • 念《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竅門
    受持《妙法蓮華經》的人觀世音菩薩時時刻刻保護你,有求必應,否則你沒受持,不具備那個功德。有人有病,說我念觀世音菩薩,我的病怎麼還不好呢?你久來的業報沒有消掉,你讓菩薩替你背業障?我是不幹那事。你有病,我勸你念南無地藏王菩薩名號,用念佛的功德回向給自己。你要是有啥難處,生死尤關的時候,誦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看到有求他的音聲,他肯定會救度你,你別有點啥事都找觀世音菩薩,他不是你的奴僕,記住。
  •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家中供奉觀世音菩薩以下為網友的祈願,大家共同祈禱!取不了名字: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 求您保佑我的家人個個都健康平安順利;真我風採:觀世音菩薩,保佑全國的病人早點康復,我在這裡叩謝了;笑嘻嘻的石頭:菩薩保佑我的家人和朋友萬事順心如意;流年: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啊,祈求您保佑我心想事成
  • 佛教:觀世音菩薩,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
    隋唐以後,隨著密教之傳入,諸種觀世音像亦被造立,如敦煌千佛洞之菩薩像,觀世音像即居大半。又以元魏孫敬德之《高王觀音經》為始,《觀世音菩薩救苦經》、《觀世音十大願經》、《觀世音三昧經》等諸經亦陸續出現。相傳佛對無盡意菩薩詳述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由來、十四種無畏、三十二種應化身等種種功德。
  •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九日,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聖誕日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九日,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聖誕日。觀世音菩薩,是我們中國老百姓所熟知的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四大菩薩分別是: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的全稱是: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觀世音菩薩,最為我們中國老百姓崇拜與喜愛。觀世音菩薩的形象遍布中國寺廟。觀世音菩薩,相貌莊嚴慈祥,右手握楊柳,左手持淨瓶,遍灑甘露,滋潤眾生心靈。
  • 簡單介紹一下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佛教中最慈悲,影響最廣大的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那麼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何身份,擁有廣大的影響力卻不能成佛,究竟是為何?道家的慈航道人真的是觀音菩薩嗎?而觀世音究竟是男是女?菩薩眉心的紅痣究竟是怎麼來的?
  • (農曆二月十九)釋迦道場淅川興國寺——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
    釋迦道場淅川興國寺釋妙覺師父開示:南無觀世音師子無畏音大慈柔軟音大梵清淨音大光普照音天人丈夫音能施眾生樂濟度生死岸2019年3月25日,農曆二月十九,乃觀世音菩薩聖誕殊勝日觀世音菩薩簡介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我國幾乎所有的寺院都供有觀世音菩薩像。觀世音,音譯「阿縛盧枳低溼伐羅」。
  • 揭秘慈悲的化身:南無觀世音菩薩【恭逢二月十九觀世音聖誕】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載,觀世音菩薩早在無量劫前久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但以無盡悲心愍念眾生,所以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輔助阿彌陀佛專門接引專修淨土法門的人命終之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大劫之後,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入於涅槃,觀世音菩薩紹繼佛位,號「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
  • 你不知道的觀世音菩薩來由的那些事兒!
    據不完全統計,他曾使用過的身份包括且不限於:高官、貴族、叫花子、女皇……小姐姐、老頭兒、小屈孩、天王……學者、出家人、天龍八部、山精水怪……據相關記載,不知N多世N次人類文明以前,菩薩曾是王子,名叫:【
  • 【如事觀】普陀山南海觀世音菩薩!
    普陀山是杭州灣南緣的島嶼舟山群島,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據史記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為道人修煉之地經幾次更變後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為普陀山南海觀世音菩薩道場。
  • 佛教四大菩薩及道場
    在漢傳佛教有四大菩薩之說。四大菩薩根據佛經的排名為: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四大菩薩分別代表了諸佛菩薩的大智、大悲、大行、大願。四大菩薩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而且不僅僅限於漢地,在廣大藏區,四大菩薩同樣極受尊崇。
  • 恭逢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丨細說菩薩與你的大因緣!
    恭逢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丨細說菩薩與你的大因緣農曆六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還有一部經,堪稱家喻戶曉,那就是由觀世音菩薩講述的《心經》,玄奘大師的譯本用僅僅二百六十字,為我們帶來了無上清涼。大悲觀世音,憐愍救護一切眾生故而說咒曰……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和觀世音菩薩最常一起出現的,就是阿彌陀佛和大勢至菩薩,不是在度眾生,就是在度眾生的路上。 這緣於觀世音菩薩曾經發願:觀盡一切眾生,聞聲救度,阿彌陀佛涅槃之日馬上接班。
  • 祝慈悲的觀世音菩薩,生日吉祥!
    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聖誕日,宜廣行一切善法並多念誦觀世音菩薩名號和心咒與菩薩慈悲本心相應。觀世音菩薩久遠前已成佛道,應化菩薩身循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譯,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
  • 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代表慈悲的菩薩,以觀音菩薩為主導的「觀其音聲即得解脫」的大悲精神不僅構成了大乘佛教的根基,也在「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廣泛民間信仰中奠定了華夏文明的傳統底色。度他者,《法華經》雲,「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世音菩薩觀世間音聲而救拔眾生離苦。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阿彌陀佛的脅侍,也是將在阿彌陀佛入滅後繼承佛位的一生補處菩薩。
  • 南海觀世音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
    普陀山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東海北部的舟山群島, 是國家5A級景區,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和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那麼可能有人會問:觀音菩薩道場明明在浙江東海北部,為什麼會稱為南海觀世音菩薩呢
  • 慈悲的觀世音菩薩 祝您生日快樂!
    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今天是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聖誕日,宜廣行一切善法並多念誦觀世音菩薩名號和心咒與菩薩慈悲本心相應。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譯,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感應
    惟善法師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下午好! 虔誠的念誦:南無觀世音菩薩!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常念觀世音,受用恆無盡。今天學人在這裡就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感應。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之感應 學人出家以後聽善知識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