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詠麟在香港樂壇地位如何?他和張國榮的音樂造詣誰更優秀?

2020-12-19 騰訊網

  譚詠麟1950年8月23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新會,歌手、音樂人、演員,在華語地區有「譚校長」的稱號。那他在香港的地位到底有多受尊敬呢?讓小編來帶大家看一看。

  譚詠麟在中國流行音樂這個領域的歷史地位,也是至尊王者。第一,他是演唱會之王,這一點林子祥就不如他厲害了;張國榮演唱會的水準只算中上;而張學友雖能唱,但也只能唱。第二,他的原唱作品數量之多,無人能比。張國榮一生才錄製二百來首歌,連譚詠麟四分之一都不到,他的粉絲還敢到處叫囂和譚詠麟掰手腕?張學友也不過才五百多首的量。作品數量都不足的就不要拿出來展示了吧。內地例如劉歡這種,恐怕作品都湊不出150首。

  突然又發現譚生的一個厲害之處:從1981年的《忘不了你》專輯開始,他每張粵語專輯都有歌曲入選「年度十大」(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商臺年度十大),一直到他退出領獎,這應該是華語樂壇空前絕後的成績:1981年:《忘不了你》專輯:「想將來」(十大中文金曲)、「天邊一隻雁」(十大勁歌金曲)1982年:《愛人女神》專輯:「雨絲情愁」(十大中文金曲)1983年:《遲來的春天》專輯:「遲來的春天」(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1984年:《霧之戀》專輯:「幻影」(十大勁歌金曲)《愛的根源》專輯:「愛的根源」(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愛在深秋」(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可以看看86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現場,對比一下譚詠麟出場和其他歌手(包括陳百強,張國榮,梅豔芳,張學友,許冠傑,林子祥)出場時觀眾的反應就知道了,不言而喻。

  1987年譚詠麟勁歌買獎事件正好是譚詠麟所在的寶麗金和TVB的蜜月期。國際影音事業董事成員莊尼曾說過在80年代後期寶麗金的總經理關偉與無線電視臺來往密切,關係相處得非常融洽。而張國榮1986年年底就已經與無線旗下的華星唱片鬧僵,87年直接離開華星唱片,轉投新藝寶唱片公司。在1987年勁歌頒獎禮在舉辦之前,已經有媒體透露譚詠麟與無線達成交易,譚詠麟獲得無線勁歌最受歡迎男歌手+三首歌曲入選十大勁歌金曲,而最後的結果果然如此,證明不是空穴來風。在1987年,無線與譚詠麟存在著續約的利益關係,無線與譚詠麟的造馬買獎事件是為了滿足無線和譚詠麟雙方的利益。無線得到了譚詠麟續約無線的好處,而譚詠麟則得到了「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3首金曲。

  這種言論真的看得夠了,2004年上海的「PAX MUSICA」演唱會,譚詠麟作為主辦者,特地設置了紀念張國榮的環節,三人一起唱《有誰共鳴》的原曲《花》,結果優酷、B站一大堆人攻擊譚詠麟唱得不好(其實是歌曲處理方式不同),人家做錯了什麼?一定要紀念張國榮嗎?甚至連2003年張國榮去世的紀念音樂會上,譚詠麟和1984年張國榮現場合唱《風繼續吹》,視頻網站上也有大把人攻擊53歲的譚詠麟唱得沒有28歲的張國榮好。

  校長現在出專輯,都是想完成自己的心願,其實從退出領獎之後,他就這樣做了,比如1993年的《情心義膽》,完全是一部概念專輯,沒有特別出挑的hit歌,1995年的《伴我飛翔》,是與現場樂隊同步灌錄的。前兩年的《銀河歲月》,是把交響樂融入band sound。今年的《欣賞》,更是和他欣賞的歌手合唱。在1980年代,譚詠麟的音樂風格和張國榮相比,沒有本質上的新舊之分,事實上,整個香港樂壇直到今天,也沒什麼真正意義的新,不過是把歐美日本已經成型的音樂風格引進或演繹發揮而已,有何新派舊派之分?郭富城真比張學友新潮到哪裡去嗎?不過是他們歌迷的受眾面不同而略加區分而已。

  再說二人在圈內,校長讓人覺的就像個很仗義的人,你看他對李克勤、陳百祥等,感覺是對朋友相當好的人,但同時個人感覺他也是個喜歡小圈子照顧的人,就是說如果是他朋友,或者能進他都圈子,有必要他會全力去幫助你,想當年是如何力撐蘇永康的越吻越傷心的,當年好多人都不覺都蘇能拿大獎,都覺得是得益譚的支持。還有李克勤,當年就因為說過李克勤是接班人,但李克勤一直半紅不黑,譚很愧疚自己說的話耿耿於懷而一直支持李克勤,到後來李克勤「高妹」走紅,後來合作左麟右李多場演唱會幫李克勤站臺。說這麼多,就是校長這個人,他很願意提攜後輩,會動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年青歌手,但同時也會讓人感覺「偏幫」自己人。

  而哥哥,因為性格方面與校長截然不同,加上當時各自的競爭關係,所以和校長並不深交,但毫無疑問他在圈內也是口碑極好的一個人,個人估計他的性取向也是二人交集不多的原因,畢竟社會再怎樣開放包容,但也無可否認有些人很抗拒的,這也無可指責。何況在那年代還沒現在的包容性。他倆就像,一個是斯文內斂,一個是豪爽外向,交往不深也是情理之中。但無論再怎樣的交情淺,但他倆相互十分尊重對方的,畢竟大家都是打拼多年,也是在圈內有地位的人,多少風雨多大場面未見過?所以雙方的粉絲還請尊重下自己的偶像,不要再比較兩位了,哥哥已故,我們只能懷念,而校長還在唱,還在歌壇出力,也請大家珍惜,畢竟一代天皇歲數不小了,唱一年就少一年了。

  今天,依然可以聽到張國榮的歌曲,依然可以看見譚詠麟在節目上唱歌,其實已經夠了。

相關焦點

  • 曾經和張國榮佔據香港樂壇的譚詠麟,69歲的他現狀如何?
    說起譚詠麟,我們不由得想到上個世紀的香港樂壇鼎盛時代,在那樣的一個年代,確實是群星璀璨,我們能夠看到很多非常優秀的歌手,至今為止他們依然在樂壇佔有很高的地位,我們能夠看到曾經香港樂壇的鼎盛,是絕對離不開這一批人的。
  • 譚詠麟和張國榮的歌壇地位,到底誰更勝一籌
    譚張爭霸是指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1986-1989年)香港樂壇兩大天皇殿堂級巨星譚詠麟和張國榮為爭奪樂壇至高無上的至尊地位而在音樂上的全面競爭角逐。譚張爭霸貫穿了香港樂壇80年代中後期,譚張二人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但凡兩人同時出現的場面,必定是掌聲與噓聲齊飛。譚張精彩紛呈的逐鹿比賽使得香港流行樂壇進入全盛而輝煌的時期,並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 曾與張國榮爭霸,以一己之力影響香港流行樂壇,他就是譚詠麟!
    溫拿樂隊解散之後,譚詠麟很快發行了自己的個人首張粵語專輯《反鬥星》,也正是這張專輯讓他斬獲了香港金唱片獎。此後。譚詠麟乘勝追擊再次發行《愛到你發狂》《忘不了你》等專輯,特別是《忘不了你》這張專輯不僅奠定了他香港樂壇一線歌手的地位,更在1999年入選了寶麗金20世紀20張最佳專輯,成為名副其實的香港樂壇第一人!
  • 曾與張國榮爭霸,縱橫香港樂壇多年的譚詠麟,如今怎樣了?
    整個八十年代,譚詠麟拍了許多賣座的影片,成為影視歌雙棲巨星,此時放眼香港演藝圈,能和他平起平坐的人,真是寥寥無幾,那會他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張國榮。1983年,張國榮因一首《風繼續吹》而走紅,可譚詠麟出道較早,所以這一時期,譚詠麟在樂壇的地位要高於張國榮,不過僅僅兩年時間,二人就到了勢均力敵的地步,「譚張爭霸」的局面也正式拉開序幕。
  • 鄧麗君張國榮譚詠麟張學友王菲在華語樂壇誰影響力最大?你喜歡誰
    鄧麗君、張國榮、譚詠麟、張學友、王菲、在華語樂壇中誰的影響力最大?你更喜歡誰?在當代華語樂壇中,最具影響力的歌手應該是鄧麗君,別的歌手再紅至多是巨星,而鄧麗君是一種文化 一個時代,全世界華人心中的硃砂痣,十億個掌聲唯此一家,鄧麗君小姐在歌壇的地位,好比是孔子在儒家的地位,無人能比,無人能及。她的歌聲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流行音樂的大門,她的影響力是在整個華語圈以及日本、東南亞一帶。
  • 張國榮和譚詠麟爭霸,將香港樂壇推入最輝煌的時代
    那時候,比張國榮大6歲的譚詠麟,已經出道了9年。作為溫拿樂隊的主唱,譚詠麟在香港樂壇小有名氣,還獲得了香港《華僑日報》頒發的「香港十大歌星」獎,與當時如日中天的徐小鳳、羅文、許冠傑等相提並論。在歌唱方面,他發行了《反鬥星》《愛到你發狂》《忘不了您》《愛人·女神》《精裝譚詠麟》《遲來的春天》等專輯,每一張都很暢銷,還在美國大西洋城開了6場演唱會,奠定了香港樂壇一線歌手的地位。在影視方面,他在臺灣一口氣拍了20多部電影,並憑藉劇情電影《假如我是真的》獲得第十八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 譚詠麟和張國榮的歌壇地位,到底誰更勝一籌
    譚張爭霸是指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1986-1989年)香港樂壇兩大天皇殿堂級巨星譚詠麟和張國榮為爭奪樂壇至高無上的至尊地位而在音樂上的全面競爭角逐。譚張爭霸貫穿了香港樂壇80年代中後期,譚張二人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但凡兩人同時出現的場面,必定是掌聲與噓聲齊飛。譚張精彩紛呈的逐鹿比賽使得香港流行樂壇進入全盛而輝煌的時期,並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 70歲譚詠麟曾與張國榮「爭霸」香港樂壇,如今四處商演、獨自賣唱
    說到《我們的歌》的舞臺上,最近,譚詠麟和李健合唱了一首《一生何求》,讓粉絲激動不已。更驚喜的是,被譽為「音樂才子」的李健,竟然是譚詠麟的忠實粉絲,他還藉助節目向偶像深情表白:「譚詠麟是我小時候的偶像,至今也是我的偶像,陪伴了我很多寂寞的歲月。」
  • 張國榮和譚詠麟爭霸,將香港樂壇推入最輝煌的時代
    那時候,比張國榮大6歲的譚詠麟,已經出道了9年。作為溫拿樂隊的主唱,譚詠麟在香港樂壇小有名氣,還獲得了香港《華僑日報》頒發的「香港十大歌星」獎,與當時如日中天的徐小鳳、羅文、許冠傑等相提並論。在歌唱方面,他發行了《反鬥星》《愛到你發狂》《忘不了您》《愛人·女神》《精裝譚詠麟》《遲來的春天》等專輯,每一張都很暢銷,還在美國大西洋城開了6場演唱會,奠定了香港樂壇一線歌手的地位。在影視方面,他在臺灣一口氣拍了20多部電影,並憑藉劇情電影《假如我是真的》獲得第十八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 譚詠麟張國榮劉德華周杰倫羅大佑林子祥許冠傑和張學友音樂領域上...
    從這份名單,看到你對香港影壇男星的了解,實力唱將基本都涵蓋了,要說去排名還真不容易,但最後一名好選,應該是劉德華。前幾天我就回答了一個「劉德華不能做音樂導師,難道四大天王都不能做音樂導師嗎」的問題,可見,劉德華雖然受歡迎,很出名,也很有影響力,但他的唱功他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其他七位我只能按我個人感覺來排了。
  • 80年代可以和張國榮哥哥一比,他是香港樂壇教父,四大天王不敢比
    哥哥陳國榮去世15年了,人們對他不曾忘記,似乎哥哥的品德要比他的歌聲還要紅。張國榮是樂壇中最璀璨的星星,不管你看,還是不看,哥哥永遠在那。譚詠麟被稱為香港樂壇教父,80年代力壓張國榮,四大天王也沒法比。
  • 張國榮「追星」譚詠麟
    1981年,譚詠麟憑藉電影《假如我是真的》,獲得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張國榮剛剛相反,和他一起主演《失業生》的陳百強走紅,但他卻默默無聞。張國榮的音樂製作人黎小田曾說:「再名貴的鑽石也要經過打磨,才會發出璀璨奪目的光芒」。
  • 90年代初,張國榮和譚詠麟誰的實力最強,譚張爭霸香港樂壇
    90年代初,張國榮和譚詠麟誰的實力最強,譚張爭霸香港樂壇張國榮,大中華地區歌壇和影壇巨星,香港著名的歌手,演員,唱片及電影監製,大中華地區擁有廣泛的影響力,演藝圈多棲發展最成功的代表之一。80年代香港樂壇的天皇巨星之一。
  • 谷村新司最欣賞的不是張國榮譚詠麟而是他,稱他為中國樂壇第一人
    谷村新司,中島美雪,玉置浩二這三人,應該是我們所知道的為數不多的家喻戶曉的三位日本歌手了,在香港樂壇佔有重要地位,曾有一句玩笑話,就是說他們三個人養活了大半個香港樂壇。原因是在8.90年代,香港流行翻唱熱潮,很多流行歌曲都是翻唱自他們的歌,谷村新司的音樂生涯中,他創作了超700多首的作品,其中有近50首被改編成中文歌曲,中島美雪是日本著名才女,約有70首作品被改編為一百多首華語歌曲,其中以香港和臺灣兩地歌手為大宗,玉置浩二有超過三十多首被改編翻唱,首首經典。
  • 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為什麼說臺灣樂壇的地位更勝一籌呢?
    今天我們來談一下,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到底哪個地位更高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臺灣樂壇的黃金年代,有羅大佑、齊秦、童安格、李宗盛、周華健、王傑、張雨生、齊豫、蔡琴、鄭智化、趙傳、周治平、伍佰、張信哲等等優秀的音樂人和歌手數都數不完。
  • 譚詠麟20大經典歌曲,他是香港流行樂壇殿堂級人物,地位無人撼動
    譚詠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殿堂級人物之一 。早在溫拿樂隊時代他就屢屢創造了白金唱片銷量的成績。1984年一首《愛在深秋》讓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都認識了譚詠麟,他的諸多歌曲備受樂迷的喜愛。第十九首:誰可改變收錄在1984年的《愛的根源 》專輯中,也是香港TVB電視劇《天師執位 》的主題曲。
  • 90年代初,張國榮和譚詠麟誰的實力最強,譚張爭霸香港樂壇
    90年代初,張國榮和譚詠麟誰的實力最強,譚張爭霸香港樂壇張國榮,大中華地區歌壇和影壇巨星,香港著名的歌手,演員,唱片及電影監製,大中華地區擁有廣泛的影響力,演藝圈多棲發展最成功的代表之一。80年代香港樂壇的天皇巨星之一。
  • 張國榮和譚詠麟在當時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四大天王都超越不了
    在七十年代初末八十年代初時,最紅的是譚詠麟,當時他被譽為「天王巨星」,後來又被張國榮追上。在那時兩人各佔香港華語樂壇的半壁江山,兩人還被譽為「絕代雙驕」,而且他譚詠麟和張國榮都獲得過很多音樂獎項。譚詠麟的歌曲,當時幾乎傳遍了八九十年代,比方說《愛多一次痛多一次》、《朋友》、《水中花》、《愛的根源》、《神的傳說》等。他還曾連續四屆獲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獎,1996年時獲得香港樂壇最高的榮譽金針獎,在2007年獲得CASH音樂成就大獎,還在2015年時獲得十大中文金曲名人堂獎。
  • 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為什麼說臺灣樂壇的地位更勝一籌呢?
    今天我們來談一下,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到底哪個地位更高呢? 、齊秦、童安格、李宗盛、周華健、王傑、張雨生、齊豫、蔡琴、鄭智化、趙傳、周治平、伍佰、張信哲等等優秀的音樂人和歌手數都數不完。
  • 譚詠麟沒想到,努力這麼多年,因為張國榮一句話就給張學友墊底了
    譚詠麟張學友樂壇兩大主力軍,經典多到讓人數不過來,不論是在香港地區還是內地,他們都火到不行,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唱功也達到了巔峰造極的地步,那譚詠麟和張學友到底誰更厲害?首先說說譚詠麟譚校長,在80年代香港歌壇幾乎是譚詠麟和張國榮的天下,校長被稱為是香港老一輩眼中的歌神他代表著一個年代,當年譚張爭霸的場面和局勢,相信到現在很多人都記憶猶新,在樂壇上引起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