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竭是一種珍貴的中藥,它是棕櫚科植物麒麟竭果實中滲出的樹脂,有很多藥用價值。對於它的作用,很多人都不了解。那麼,血竭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它應該怎麼用?有什麼副作用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血竭的功效與作用
抗真菌作用
血竭可以抗真菌,血竭的水浸劑對堇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等多種致病的真菌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
止血作用
動物實驗證明,血竭能顯著縮短家兔血漿再鈣化時間,從而增加其凝血作用。對血液流變性的影響:血竭水煎醇沉液(1:1)0.5ml/kg肌內注射連續3周,使兔血紅細胞壓積減少,紅細胞及血小板電泳時間縮短,但對全血粘度比值及血漿粘度比值無明顯影響。
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響:血竭水煎醇沉液(1:1)0.1ml體外試驗,加於0.5ml富血小板血漿內,對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抗炎
其能拮抗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症,對燙傷所致的炎症能加速結痴,促進傷口癒合。
抗栓
血竭有抗血栓的租用,可以促進纖維蛋白酶溶解活性,它對凝血的時間和血液的黏度沒有什麼影響。
增加冠脈流量
血竭能興奮β-受體,增加家兔冠脈流量。血竭能增加cAMP的含量和降低cGMP的水平。這種作用與興奮β-受體有關,而非M-受體的作用。
跌打損傷、瘀滯心腹疼痛
血竭入血分而散瘀止痛,為傷科及其他瘀滯痛證要藥。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常配乳香、沒藥、兒茶等藥用。
治瘡瘍不斂
若是將血竭外用,它是可以斂瘡生肌的,可以治療瘡瘍久潰不斂的情況,可以用血竭研成粉末外敷,也可以配合其他一起用。
血竭怎麼用
血竭膏
組成:真虢丹2兩,滴乳香1分(細研),沒藥1分(細研)。
製法:上用麻油4兩熬令沸,先下虢丹,用柳枝不住手攪,直至色變,滴水中成膏為度;然後下沒藥、乳香,再令沸,放冷處。
用法:每用時以白紙攤藥,大如瘡根貼之。本方用血竭恐難得,可以沒藥代之。如得血竭,虢丹4兩可對血竭1分,滴乳1分,麻油5兩。
血竭散方
組成:當歸8分、桂心6分、芍藥6分、蒲黃6分、麒麟竭各6分、延胡索4分。
製法:上為散。
用法:每服兩錢匕,空心溫酒調下。
功效:主治產後血瘕痛,臍下脹,不下食。
血竭瓜蔞湯
處方:血竭10克、乳香15克、沒藥15克、青皮15克、公英15克、丹參15克、瓜蔞50克、金銀花25克、柴胡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效:活血化瘀,清熱散結。
主治:氣滯血瘀,乳汁結聚,蘊而成毒熱。
血竭的副作用
血竭內服血竭引起過敏反應某患者內服血竭後發生周身瘙癢,四肢及胸背部皮膚潮紅,壓之退色,手腳有明顯的血管神經性水腫,兩側腳面和小腿接連部各有4x4釐米的大水泡1個,周圍有豆粒大小水泡數十個,顏面發紅,眼皮水腫,呼吸迫促,頭暈等;檢查:體溫腋下38.9℃,脈搏92次/分,呼吸24次/分,血壓80/65毫米汞柱,餘無異常。
經抗過敏治療而愈。隨後即用原來內服之血竭作斑貼試驗,並用黃酒(因患者用黃灑衝服血竭發生過敏)和蒸餾水作對照,結果在血竭斑貼部出現4x4釐米範圍的紅色丘疹,局部瘙癢,全身無反應,24小時後丘疹消退;而黃酒及蒸餾水所作的對照局部皮膚均呈陰性。
因此,臨床應用血竭內服尚不能認為完全無虞,必要時需先作過敏試驗,免致不良後果。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血竭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血竭的用法以及它的副作用,這些僅供大家參考。血竭是中藥,使用時要注意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