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胡島開車經過居民區時,看到過路邊憤怒的大牌子,寫著:Slow Down! We Live Here (減速!我們住在這兒!),抗議旁若無人的遊客車輛,還看到內容相反的標語,比如一家柵欄上寫著「Keep the country country」(讓鄉村一直鄉村),而馬路對面荒廢的建築工地則掛著:」Whata pity! No development.」(多麼遺憾,沒有發展!),這就是歐胡的矛盾:一方面需要旅遊業發展經濟,一方面希望保持寧靜的生活。
但是在茂宜島(Maui),人們 似乎沒有了這些糾結和焦慮。在茂宜,稀少的人口、各色沙灘、高聳入雲的休眠火山和美麗的森林讓人在這裡盡情享受大自然。
我們住在茂宜西面的基黑(Kihei),通過airbnb網站租了一套公寓。茂宜有很多豪華度假村,但是在這樣處處風光的島嶼,誰還需要待在度假村裡呢?
我們先去了Haleakala國家公園。茂宜又名「谷島」,因為島的兩邊為火山,中間是谷底,我們從基黑出發,先穿越島中間的谷底平原,向東駕駛,經過一個糖廠,這就是茂宜導遊們詬病的「醜陋工業建築「。其實糖廠坐落在無垠的綠色甘蔗地中,粗獷鏽舊的建築和管道線條有一種奇特的工業美。駛過甘蔗地,沿著盤旋的山路向Haleakala火山前進,剛開始上山時,仍是豐茂的熱帶植物,雞蛋花木槿花處處可見,間或龐大的榕樹,到了半山,樹木開始稀疏,眼前是大片開闊的草原。
開到2600米左右的高度,進入國家公園,第一個訪客中心正在山下時看到過的雲海中,身在雲中,霧氣瀰漫,因為有風,霧忽而籠住房屋,忽而佔居公路。從這兒開始,開車要注意不能撞到Nene(夏威夷鵝,一種瀕稀鳥類),到山頂的路中有幾條可以徒步的小徑,我們停下來走了其中一條,這時雲海已經在下面,山坡上布滿嶙峋的山石,乾枯矮小的灌木在這裡經受寒冷和乾旱。放眼看去,南面白雲翻湧,陽光閃耀,北面海風吹著白雲,在紅色的火山山谷口徘徊,唯有「蕩胸升層雲「可以形容當時的感受。
到了3000米的山頂,植物已經非常稀少,只有零星的Silverswords(銀劍:一種銀色的耐旱植物,是Haleakala獨有的植物)生存在紅黑色的砂石中,徒步向山深處走,山頂遮住了陽光,一個個圓形的小火山口在陰影中,周圍一點生命的痕跡都沒有,只有荒蕪的山與石,這是地球上最類似於月球的地方。
到傍晚,山頂的人多了起來,人們趕來看日落,一些直接從沙灘來的大人和孩子穿著短褲拖鞋,一開車門,發現這裡寒冷異常,只好將沙灘毛巾一層層裹在身上,我和孩子們穿上羽絨服,依然在風裡瑟縮,最高頂的停車場已經滿了,我們只好從低一層的停車場走上去,等我們走到最高頂,太陽已經是一團金紅的火,半陷在雲海中,燃燒著,奢靡的鋪陳光芒。
我們觀看了一會兒日落,往回走, 看到一輪瑩白的圓月升在紫色的天空裡,冷冷映照連綿群山,月光如此明亮,山巒的起伏皺褶清晰可見。回首,太陽已經完全沉落,只有黑色的山頂輪廓刻在最後的一抹暗橙色天空裡。
回去的路上,還有車輛不斷上山,應該是想在山頂觀星的人,可惜我們保暖衣物帶的不夠,只好下山,下山的途中,雲海浸潤在月光裡,另成一片瓊樓玉宇的清冷世界。
Haleakala山頂是夏威夷土著人的聖地,更多人去山頂看日出,去看日出的朋友可以聽一首夏威夷人在山頂為日出唱的歌,歌聲簡單低沉,從中可以體味夏威夷人將神和自然合為一體的宇宙觀:
E ala e, ka lâ i ka hikina,
升起來吧,東方的太陽
I ka moana, ka moana hohonu,
從海裡,從海深處
Pi`i ka lewa, ka lewa nu`u,
爬到天堂,到天堂的最高處
I ka hikina, aia ka lâ, eala e!
在東方,太陽已經醒來
茂宜有三十多個適宜浮潛的沙灘,到茂宜不浮潛,簡直是入寶山而空手歸。我們在茂宜去了幾個不同的沙灘,其中讓人難忘的是Maluaka沙灘,水是完全透明的,遊到很深的地方浮潛,往下看,還能清晰的看到水底五彩的珊瑚和熱帶魚,我們還看到了一隻夏威夷綠龜,大約有一米長,完全不在乎在旁邊遊泳的人,自顧自忙著在礁石裡找東西吃,但後來一個姑娘告訴我最容易看到綠龜的是在旁邊的MekenaLanding,那裡北面有一個很小的沙灘,她浮潛的時候看到了一米六長的大綠龜。
另外一個浮潛的好地方是Ahihi-Kinau Natural Reserve,我們從停車場走到沙灘時,在岸邊看到遠處海裡有一對座頭鯨母子,拍打尾鰭,翻滾、噴水。
Ahihi的沙灘是黑色的,因為是自然保護區,只能從標定的地方下水。這裡的海底沙石也是黑色的,透明的海,黑色的海底,無數黃色的大珊瑚礁像巨大的花朵,上百條一群的魚兒遊來遊去,波浪大的時候,魚群在海裡也輕輕隨浪晃動。
Ahihi停車場北面有個小海灣,這兒也有綠龜。入水處鋪了石板,魚很多,淺到小腿的海水裡都能看到彩色的小魚,我兒子原來不敢到珊瑚礁處浮潛,但是看到一個比他還小的女孩在浮潛,最後也浮潛了。不過這兒退潮的時候,不適合遊遠,因為珊瑚礁離水面太近,容易擦碰身體。
茂宜必去的景點是Road to Hana,這條路穿行在熱帶雨林中,一面是山,一面是海,被譽為美國最美的公路之一。導遊手冊上都會說這條路很難開,其實路邊有護欄,中間有雙黃線,只要專心開,一點不難。
這條路一路上可看之處不少,尤其是瀑布很多,我很喜歡Twin Fall門口的小攤,他們的薑汁甘蔗汁很好喝,楊桃大又新鮮,只要一美元一個。從Hana Highway左拐上Wailua Rd, 進入Wailua小村,那裡的海岸布滿火山巖漿形成的礁石,海浪兇猛,礁石峭詭,很值得一觀,村裡有早期歐洲傳教士建的小教堂立在一片安靜的草地上,還有小吃店賣新出爐的香蕉麵包,香氣撲鼻。
Hana highway最美的地方我覺得是左拐進入的Nahiku Rd。這是一條很狹窄的小路,兩旁的植物非常茂密,幾乎侵入路中,開到頭,是一個小教堂,綠瓦黃牆,旁邊是村裡人的墓地,只有七八個墓碑,對面一株巨大的榕樹,幾隻狗懶洋洋的躺著。
下了車,左拐走上小路,很安靜,路上落滿橙色的大花,樹木藤蔓原始而旺盛,遮蔽了陽光,藤曼從高高樹頂垂到路中間,路面長了青苔。走在路上,聽到海浪聲,但在深林中,不知海在哪裡,再往前,有一座橋,橋上的木板已經破裂有洞,野草從縫隙裡生出來。老公走在前面,提醒我和孩子們一定要仔細腳下。過了橋,樹木越發密集,路邊一條溪流越石過巖,譁啦啦的跟著我們,到了一平坦處,溪水匯成一個藍色池塘,池塘邊大樹上懸著一條粗繩。周圍沒有一個人,是誰曾經蕩著繩,跳到池塘裡戲水呢?
路到了海邊就是盡頭,溪水衝下巖石變成一條瀑布入海,碧浪藍天,遺世獨立,椰子樹上結了累累椰果,麵包果樹的果子要掉了。
回去的時候,我們看到小教堂的門開著,進去看,十字架後有一扇彩色玻璃窗,圖案不是宗教故事,而是熱帶花朵。一個穿著藍花裙子的女人從外面草地上走過去,我們來到草地上,旁邊的聖誕紅竟然也像熱帶植物一樣,長到一人高,開滿龐大的紅花。另一個鬢上插著花的女人走過來,問我:是不是帶了兩個孩子,我答是,她送給孩子們一人一個紙袋,笑著祝我們聖誕快樂。孩子們驚喜的打開袋子,裡面是棒棒糖,一個貝殼做的聖誕樹裝飾,一個橙子,一個蘋果。
她回到旁邊的涼棚下,一個男人帶著幾個夏威夷土著血統的村人在那裡讀聖經,男人說段落名,其他人就小聲的讀。在這個像金剛電影裡一樣的原始叢林裡,有這樣小小的村子,還有一群虔誠的夏威夷教徒,不禁讓人想到早期傳教士的執著與玻里尼西亞文化在島上的興衰。
Hana highway的其他景點在導遊冊子上都有介紹,不過這兩個村子倒是很少有人提到。
我們回去的時候決定不從原路返回,而是繼續向前,繞過Haleakala火山一圈回到基黑。回去的路是此程的驚喜。
這條路比來路難開,沒有護欄,沒有路中間的黃線,好幾次就在懸崖邊急劇的拐彎,好在回去的方向是車開在山這邊,而不是外面的海邊或懸崖,所以專心開,有沒有問題。 不過路坑窪不平,雖然地圖上介紹說有5邁的路不是鋪的路,但實際上幾乎前二十邁路都很破,我和老公開玩笑,這是真正的越野。穿過村落,行過一座座小橋,大海忽隱忽現,在顛簸中,我想起一首歌: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
到了島南岸,人煙稀少,景色壯闊。這裡是一個截然不同的茂宜島, 降水很少,沒有熱帶植物,衰黃的草長滿Haleakala巨大的山坡,風吹過來,長草起伏,山峰靜謐,落日餘暉在天盡頭。偶爾經過一個老舊的石頭教堂,周圍沒有任何人家,當年的傳教士無人布道時,也許曾經對著大海祈禱。
有時經過牧場的房子,路邊牌子警告車輛小心過路的牛。幾隻牛瞪著大眼睛在路邊啃草,完全不在意車輛。
以前一個夏威夷計程車司機告訴過我:夏威夷牧場養牛,只要把牛放出去,來年割草機推倒草,就有小牛了。草這麼多,天氣一直溫暖,又沒有野獸,在夏威夷養牛實在容易。
回程的時候看到日落,站在路邊,看太陽一點點沉到海面下,風吹的人站不住。
天黑後又開了兩個小時才回到住處,中間應該經過孫中山紀念館,不過天黑看不清,館也關門了。孫中山曾經在他哥哥的牧場住過好些年,是夏威夷華人的驕傲,19世紀以來,華人從種植園勞工開始,逐漸在夏威夷立足,到今天,有一部分華人血統或者全部華人血統的夏威夷居民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多。
茂宜島沒有歐胡島的壯烈往事,但是與歐胡島的文化興衰類似,茂宜島的動植物在經歷危機和改變,島上的珍稀動植物,因為人類活動和外來物種的侵入而受到威脅,比如這裡經常看到的流浪雞和流浪豬(不叫它們野雞或野豬,是因為他們是家養品種,因為海嘯摧毀養殖場柵欄而散逃繁衍)破壞本地自然環境,已經成為讓政府頭疼的一件事。當地人嫌這些到處亂跑的雞肉質太老,他們不知道我們中國人最愛吃走地雞,如果為遊客開一些走地雞餐館,或許可以減輕問題。
在茂宜島我在當地報紙上讀到一則關注紐西蘭土著勝訴的報導,紐西蘭法庭認可一條河流作為土著人的祖先,這是一個開先河的判決,裁定了自然和人在法律面前地位平等,擁有同樣的權益,需要被尊重,而不是人類管理或使用的對象。夏威夷傳統也賦予人格或神性給自然存在比如河、海、山、樹,這曾經被認為是原始宗教的理念如今在茂宜卻得到各個種族的關注,所以才有了這篇報導。在經歷了玻里尼西亞文化衰變、基督教盛行和多民族抗爭和融合後,在當今的商業社會,全世界遊客來訪,過去的紛爭消融,宗教精神淡化,只有美麗的自然始終如一,成為茂宜人的安身之所,滋養他們的心靈。
最後提供一些夏威夷旅行注意事項:
1. 喜歡城市和歷史的人可以在歐胡島多待幾天,否則一天足夠。
2. 茂宜島3-很多天都很適合
3. 到Haleakala山頂一定要帶最厚的衣服,如果要夜裡觀星,考慮帶毯子。
4. Road to Hana建議不要原路返回,而是繞Haleakala 山一圈,在中途比如Hana住一晚,可以放鬆下來慢慢領略風光,否則太匆忙。
5. 少帶一點行李,這樣搭島間飛機的時候可以不託運行李,省事省錢省時間,可以搭島間小型飛機,減少大機場安檢和等待時間。
6. 一定要帶登山鞋或至少運動鞋和適合徒步的衣服。
7. 浮潛用具可以在當地買,但如果近視,最好在淘寶上買好面具,在當地不一定能買到合適的度數。
8. 行程儘量不要打卡所有景點,留出一兩天空餘時間,在海邊躺躺讀讀書,放鬆一下。
9. 網上推薦的餐廳有的很一般,看到什麼吃什麼就好了。
10.一定要注意防曬,建議塗SPF70的防曬霜。
11.小朋友可以帶厚一點的長袖泳衣,因為早晚海水有點冷。
12.很多地方風大,儘量帶有系帶的帽子。
13. Road to Hana有很多路邊攤,可以帶一些現金在小攤使用。
14. 珍珠港需要存包,收費5美元,或者可以把包放在自己車裡。
13.其他的可以問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