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央視新聞報導「賭王」何鴻燊逝世,港澳媒體也第一時間為他的人生做出總結,標題直接寫著「一生傳奇助澳門三分之一人口就業」。
這些年網友聽到賭王二字,難免會想到他的四房17個兒女,最近兩年更是常常登上頭條,近千億身家如何分配也成了網友八卦的話題中心。
其實早在9年前,89歲的賭王就已經想到了這一天,當時就把最值錢的澳門娛樂近32%股權大致平均分配給二房子女及三房太太,自己僅象徵性保留100股,只留賭王之名再無賭王之實,市值755億元(港幣)的公司就這樣被二房三房聯手把控。
但身家雄厚的何家不僅僅只有這些,手頭剩餘的零星財產也足夠讓人心動,四房長女何超盈結婚時,賭王還送上5億別墅和1億珠寶,所以兒女們還是在努力討好這個老爸。
特別是四房三子何猷君,娶回超模奚夢瑤不久就生子,大髮長文表示爸爸終於有長孫了,當時很多網友都覺得他太過激動,年紀輕輕如此封建,認為他是在興奮四房又多了一項爭產「籌碼」。
雖然何猷君也澄清過並非為了爭產,但這樣高調總覺得不太適當。
自從賭王摔傷住院後,他每年最大的存在感就是各房在他生日時輪流為他慶生合影,很多網友看完都替他感到唏噓,覺得他好似成了吉祥物,就像擺拍道具,說不出的怪異。
也有網友覺得,賭王的一生結局不應該只被定義在爭產上,列出他曾經做過的貢獻和善舉,希望能為他正名,大是大非面前,也未曾落在人後,央視稱他為「愛國企業家」不是沒有道理。
何鴻燊是首個獲得北京市榮譽市民稱號的澳門人士,「國寶工程計劃」裡50個專家顧問團中唯一一位港澳臺人士,北京的「中華世紀壇」是他率先出資修建的,還出資修建了大會堂的澳門廳。
不僅如此,他還捐建了水立方,是奧運火炬手,從1987年開始,就陸續購買古董、藝術品捐贈回國。
網友還提出,他最大的貢獻是長達三十年對航天科技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購回圓明園獸首。
他捐贈了一筆航天科技人才培訓基金,以他的名字命名,運作了近三十年,投入了上億資產,在大量新聞報導裡都能看到痕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11年就報導過,「何鴻燊航天基金會21年支持航天人才培養」。
文中明確寫著,從1990年以來,基金會資助了各類航天人才培養項目達306個。
在大學的航天學院,也能看到他的資助,從教金到創業大賽,都是以何鴻燊的名字命名,還舉辦航天夏令營從小就加強交流。
這樣的報導還有很多,可以看出資助一直在運轉,而且效果良好。
看完這些很多網友感慨,還是八卦更能引起大眾眼球,這些事情都太低調了。
何鴻燊的女兒何超瓊在父親逝世後面對媒體,說自家要傳承好重要的家庭教育,取之社會,用之社會,會用自己的上進心,去完成何鴻燊惠澤社會的責任,看來就算爭產傳聞頻出,兒女們還是記得爸爸的心願,也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賭王」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