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界無間道:五十萬雄蚊的絕育使命

2020-12-25 山東頻道

原標題:蚊界無間道:五十萬雄蚊的絕育使命

今年3月12日,奚志勇教授在廣州一座小島上投放雄蚊。受訪者供圖

■ 對話人物

奚志勇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微生物和分子遺傳學系終身教授

■ 對話動機

有一則笑話說,兩個人吹牛比槍法,一個人說,他能幾百米開外射中蚊子的後腿。

這樣的技術活兒在奚志勇這裡成為可能:他和他的團隊通過顯微鏡,給蚊子的胚胎注射細菌。

奚志勇是在給蚊子注射「絕育疫苗」,攜帶疫苗的雄蚊,與野生雌蚊交配後所產的卵不能發育。最終使蚊子種群數量降低,不足以引起登革熱流行病的蔓延。

在廣州市的一個小島上,奚志勇和團隊先後投放了50萬隻蚊子,「以蚊治蚊」,成為網絡關注焦點。

這裡有哪些趣事?那些在實驗室多年的「技術宅」又會給民眾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近日,新京報記者連線遠在美國密西根的奚志勇教授。

島上放生居民主動要蚊子

新京報:為什麼選擇在廣州的一個島上放蚊子?

奚志勇:廣州是登革熱發病率較高的城市,可傳播病毒的蚊子比例較多。主要考慮到島上蚊子遷徙的情況不高,有助於科學實驗。

新京報:在島上放蚊子的試驗,在中國是首次?

奚志勇:是的,儘管是首次,但我們不是一時興起,前期實驗室工作已做了十多年,提前幾年給居民做了科普工作。告訴居民放蚊子不會給他們帶來風險,反而有助於降低蚊子數量。

新京報:有沒有不同意放蚊子的居民?

奚志勇:贊同的居民超過90%。因為蚊子主要是兩類危害,一個是騷擾,一個是傳病。對老百姓來講更多人煩的是騷擾;對政府來講,控制傳病很重要。

新京報:幾十萬隻蚊子,具體是怎麼放的?

奚志勇:自然界的蚊子是不均勻分布的,在同一個地方,這周和下周的情況也不同。我們在島上不同地方安裝了100多個監測器,來檢測種群變化。

投放時,我們用機動三輪車拉幾百個小籠子,每個籠子裝幾百隻蚊子。我們在島上分二三十個區,每個區又分多個投放點。每個點投放一定數量的蚊子,並做好記錄。

新京報:首次島上放蚊,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奚志勇:3月12日,我們放了約10萬隻雄蚊。放生過程中,村民知道這蚊子可以殺蚊,不斷有人向我們要,有時我們就給他們一籠蚊子。

新京報:截至目前,島上蚊子數量明顯減少了?

奚志勇:很多居民反映,通過我們多次以周為周期的放蚊,島上蚊子明顯減少。保守估計目前減少了50%以上。

雌雄分離只挑雄蚊「從軍」

新京報:問幾個技術問題,50萬隻蚊子,你們是怎麼弄來的?

奚志勇:都是在實驗室培育出來的。養蚊子並不難,只要保證合適的溫度、水、飼料就行,跟養魚差不多。限於人力,目前實驗室每周雄蚊的產量不到10萬隻。

新京報:蚊子那麼小,如何保證你所放的都是雄性的?

奚志勇:大規模生產,然後進行雌雄分離。這是一個關鍵的技術環節。我們養出來的蚊子雌雄比例是1:1,雌蚊和雄蚊蛹的大小不一樣,我們有個機器會根據蛹的大小,把雌雄分隔在不同的位置。再加上下一個環節鑑定過濾,保證一水兒的雄蚊子。

新京報:如何讓你放生的雄蚊子與自然界的雌蚊子進行大概率交配。

奚志勇:自然界剛生長出來的白紋伊蚊雌雄比率也是1:1。實驗室的數據顯示我們用五倍於野生雄蚊的比率放生,實現優先交配權。

一個很神奇的事情是,白紋伊蚊在島上佔10%-20%,通過人是很難找的,但放生的攜帶沃爾巴克氏體菌白紋伊蚊雄蚊,會很容易找到野生的雌蚊。然後實現交配。交配後所產的卵不能發育,這就降低了種群密度和病毒傳播。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蚊子工廠:雄蚊變身「絕育雄兵」
    但廣州市內卻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向外釋放白紋伊蚊雄蚊300萬隻。原來這是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奚志勇團隊研發出的「以蚊治蚊」的絕招,正在導演蚊界「無間道」,被釋放的白紋伊蚊雄蚊都成了「特洛伊木馬」。它們被注射了「絕育疫苗」,與野外的白紋伊蚊雌蚊交配後,就能讓雌蚊所產的卵不能發育。這不但能降低白紋伊蚊的種群密度,還能控制登革熱等疾病的傳播。
  • 全球最大蚊子工廠在廣州 周產300萬隻「絕育雄蚊」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臺媒稱,大陸廣州市有間全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透過科學技術培養出一種「絕育雄蚊」,普通雌蚊和這種雄蚊交配後,產下的卵無法發育,因此能有效減低病媒蚊的數量。該工廠每周可以產出300萬隻雄蚊,定期在當地釋放後,已有效降地當地蚊子的數量。
  • 「蚊子工廠」成功研發X射線儀給雌蚊絕育
    原標題:「蚊子工廠」成功研發X射線儀給雌蚊絕育   自2014年起,國際原子能機構與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正式合作,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技術支持下建立了「蚊子工廠」,目前雄蚊產能達到300萬隻/周,同時在雄蚊生產中有關射線去雌方面開展了實質性合作
  • 蚊子無間道:培育能讓雌蚊絕後的「特工」,與「土著」爭奪交配權
    「特工」是一群精力旺盛的年輕雄蚊,它們野心勃勃地來到沙仔島,要和島上的「土著」雄蚊爭奪與雌蚊們的交配權,一旦得手,它們體內的「生化武器」能夠讓雌蚊「絕後」,降低傳病蚊子的種群數量,進而達到防控登革熱的目的。全文5348字,閱讀約需10.5分鐘 2015年3月,一群科學家帶著幾萬名神秘「特工」來到了廣州沙仔島。
  • 路透:巴西擬用伽馬射線讓雄蚊"計劃生育"抗寨卡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巴西一名軍人在滅蚊行動中尋找埃及伊蚊的幼蟲參考消息網2月24日報導 巴西計劃用伽馬射線照射雄蚊使其喪失繁殖能力巴西一家非營利機構將每周最多飼養1200萬隻雄蚊,然後用加拿大諾迪恩公司生產的鈷-60輻照器對其進行絕育。布爾特齊斯說,這些雄蚊將被放到目標區域與野生雌蚊交配,這樣雌蚊產的卵就不會繁殖後代。在茹阿澤魯附近城鎮進行初步試驗後,巴西政府就要決定是否投入更多資金以加快製造絕育蚊子投放到城市。布爾特齊斯說,屆時可能用無人機進行投放。
  • 廣州工廠每周產50萬隻雄蚊 抗擊登革熱(圖)
    培育盒壁上的蚊卵。  放蚊子的技術活  每個桶裡裝著500隻左右的白紋伊蚊雄蚊,圓桶紗網上的棉花團浸泡著糖水,在釋放前給蚊子最後補充一次能量。今年3月12日,奚志勇團隊開著機動三輪車,拎著塑料桶,開始釋放第一批「絕育蚊子」。之後,團隊保持每周三次(隔天)的釋放頻率,每次放出7萬-10萬隻。  奚志勇解釋,爭取剛長出的野生雌蚊和釋放的絕育雄蚊進行交配,必須要有數量優勢。「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這個惟一的機會要被我們釋放的雄蚊獲得。」
  • 廣州中山大學建立世界最大「蚊子實驗室」和「絕育蚊子工廠」(圖)
    (原標題:廣州中山大學建立世界最大「蚊子實驗室」和「絕育蚊子工廠」(圖))
  • 谷歌生命科學公司將在加州釋放兩千萬不育雄蚊
    欲知預售會員計劃詳情,請點擊以上圖片公司將在加利福尼亞釋放兩千萬不育雄蚊。Alphabet旗下的Verily公司利用感染了絕育細菌的蚊子來抵抗登革熱和寨卡病毒。Alphabet旗下的生命科學分支——Verily公司宣布,他們已經開發了一種自動裝置,每周能培育一百萬隻蚊子,用以生產無法生育的雄蚊。該公司已經在加利福尼亞州弗雷斯諾縣釋放了第一批不育雄蚊,總計劃將釋放兩千萬隻。據估計,本次現場實驗是美國迄今為止釋放不育雄蚊最多的一次,這些蚊子感染了一種名為Wolbachia的細菌。
  • 為了讓蚊子斷子絕孫,科學家給蚊子做過的那些絕育手術
    更聳人聽聞的不久前,大洋彼岸不少牛馬活活被被蚊群吸血而死。美國颶風蘿拉席捲後,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西南部出現不少牛馬死亡的情況,不過它們不是直接死於颶風,而是死於密集的蚊群,一位擁有110頭鹿的牧場主就已經失去30頭,損失超過10萬美金。
  • 「以蚊治蚊」:滅蚊黑科技的生態難題
    當改良的雌蚊、雄蚊一起放飛後,與體內沒有沃爾巴克氏體細菌的野生蚊子交配,就會使得沃爾巴克氏體細菌擴散到原有種群中。也就是說,雖然蚊子數量沒有減少,甚至還會因放飛蚊子增多,但所有蚊子都擁有了抗登革熱病毒的沃爾巴克氏體細菌,實現了「種群置換」。關於這一試驗結果的更多信息目前尚未披露。  領銜這一試驗的是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斯科特·奧尼爾團隊。
  • 雄蚊不叮人?雌蚊叮人是為她腹中卵寶寶的成熟?
    雌蚊叮人雄蚊相對更可愛一些,他們以花蜜和植物汁液為食。成年雄蚊子壽命很短,一般只能活兩三個星期,在此期間,要尋找雌蚊進行交配,以完成繁殖後代的任務。雄蚊在尋找異性上更顯被動,吸引他們的是雌蚊飛行時發出的聲音,若雌蚊靜止不動,雄蚊也就無動於衷。你見過蚊子小時候的樣子嗎?是個頭更小的蚊子嗎?
  • 「蚊子工廠」要給雌蚊絕育
    女報訊 日前,國際原子能機構與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正式合作,在國際原子  能機構的技術支持下建立了「蚊子工  廠」,最近,「蚊子工廠」取得了新  成果,自主研發了WOLBA-  KI X射線儀,對所有雌雄  分離後的蚊子進行二次絕育
  • 雌蚊平時不吸血不會死 也能像雄蚊一樣以花蜜為食
    其實準確地說雄蚊往往以植物汁液和花蜜為食,只有雌蚊才會吸血,以達到發育及繁衍後代的目的。據外媒報導,發表在... 眾所周知,蚊子喜歡吸血。其實準確地說雄蚊往往以植物汁液和花蜜為食,只有雌蚊才會吸血,以達到發育及繁衍後代的目的。
  • 科學家們嘗試通過基因改造雄蚊來消滅雌蚊
    現在,他們有了更進一步的計劃,希望將雌蚊徹底消滅。在倫敦帝國學院的Andrea Cristani教授的帶領下,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從籠養的甘比亞按蚊開始進行研究--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瘧疾傳播的主要「罪魁禍首」。然後,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基因改造雄蚊,在其中,一種DNA切割酶在產生精子時破壞了X染色體。
  • 美國啟動滅蚊計劃,基改雄蚊將被釋放到該國引發爭議!
    (網絡圖片)蚊子作為常見致命疾病載體,長期被認為是最危險的生物之一,如何滅殺蚊子一直苦惱著科學家,美國最新通過一項實驗許可,改良於過去在巴西以失敗告終的「基改雄蚊法」,此實驗將首度搬到美國國土上進行,被部分反對者抨擊太過危險,簡直是電影《侏羅紀公園》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