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朋伴兒,找個人陪
「我以後一定好好吃飯,照顧好自己,
努力不熬夜,和蛙蛙一樣」
「忘了給他買地圖,
蛙哥到現在還沒回家,迷路了吧」
「看到我的小呆瓜認真看書的樣子,我感到慚愧」
▽
這是最近朋友圈的常態,幾乎每小時都有幾條這樣的評論,剛開始你可能和我一樣,覺得這有什麼好玩的,一隻呆頭呆腦的青蛙,既不酷炫也不文藝,但隨著朋友圈老母親們的治癒刷屏,忍不住跟風下載了這個遊戲,然後順理成章成了他們的一員。
▽
自從下載了這個遊戲之後,朋友圈裡的玩家幾乎每隔幾分鐘,就打開手機看一眼,蛙蛙在幹嘛,是在讀書還是寫遊記,吃飯了嗎,或者又趁我不注意,背上行囊出去旅遊了,還忍不住把自家蛙的動態分享給其他家長。
而當蛙離開家後,他們就忍不住地開始想它,兩天兩夜了,怎麼還不回來!是不是在外面遇到了什麼情況,或者迷路了……
蛙蛙出門前,他們會給它準備行囊,包括便當、護身符、裝備,在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家長們一定給蛙蛙最好的,聽說吃80的糧食他回來得最快,就買80的。
他們精心準備的四葉草護身符,一定會把蛙蛙帶去一個好玩兒的地方。
在準備道具這個環節家長的攀比心理和生活中家長比較誰家條件更好一樣,儘量給他帶齊別人家孩子有的裝備,手巾、帳篷、燈籠等,燈籠算是奢侈品了,攢錢也要買給他。
那些沒有裝備的蛙蛙一旦出門,可能幾天幾夜也回不來,著實讓老母親操碎了心。
▽
小青蛙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家長們的心,他在家的時候,他們會想,孩子,你為什麼老是在寫作業啊,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當他看書開始打盹的時候,他們就想可能是基因問題,自己看書也愛犯困;
當他老是削木頭的時候,他們就想別人家的孩子都出去玩了,你難道不愛旅行了嗎?我要把行囊給他收拾好,讓他早點出去。
還記得曾經你放假回家的場景嗎?前三天你媽對你的呵護無微不至,就像家長們照顧蛙蛙的飲食起居一樣。
但當你總是待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出門也不說話,懶懶地在沙發裡窩一天,超不過3天,你媽的情緒就從和顏悅色變成了河東獅吼,只盼著你能趕快開學,越快越好。
▽
遊戲中的小青蛙陪伴也治癒了很多人的心,以前的我們可能理解不了父母的苦心,覺得他們煩,嘮裡嘮叨地讓人身心俱疲,可是當你玩了這個遊戲之後,通過角色互換,突然間就理解了父母的那些婆婆媽媽,好似一夜間就長大了,不會再怨恨他們衝你怒吼,不再覺得跟父母說句話暖心的話是多餘。
我們就像我們的家長,每時每刻都會關心自己的孩子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心裡有什麼心事?在物質上,也會將能力範圍內把最好的都給它。
@網友 只羨仙呱娃子又出去了,留他的老媽媽一個人在家。媽媽把草拔了,可是還不夠給你買一個碗的。呱娃子你的朋友來了,我給他吃了你帶回來的特產。你怎麼可以在媽媽不在的時候自己走掉呢,媽媽會擔心你的。從小你就主意正,還不愛說話,你在外面可別受人欺負呀!別淋了雨生了病,下雪的時候披著點棉布,媽媽很快就可以給你買碗了,你坐著木筏可要小心點啊!走路的時候避著點車,最近那張假圖可把媽媽嚇死了!呱娃子你可別走的太遠啊,回來可是很累的。媽媽什麼禮物也不要,你在外地不要打工,你想要什麼就和媽媽說,媽媽砸鍋賣鐵也要給你買上最好的。和朋友們在一起好好相處啊,玩的開心一點。那個蝴蝶精你要喜歡媽媽不介意,隨便玩玩就好了,可別到處領啊!雖然媽媽不反對自由戀愛,但是你喜歡的女孩要帶回來給媽見見啊,你不知道隔壁他家的兒子交的那個女朋友,脾氣兇得很!你交女朋友,就大方點,告訴她咱家不差錢!別讓別人看輕咱們!你這麼老實,可別被人欺負了去!呱娃子,你要是實在想在外面玩就多玩幾天,記得抽空寄兩張明信片給媽媽啊,媽媽在家想你啊!
▽
成年的我們,大多數時候,會帶著叛逆和驕傲站在父母的對立面,覺得我們比他們更有學識,更有思想,更優越,更繁忙,我們終於從被要求成長為獨立的個體。
他們說的話也從權威變得不值一提,他們做好的飯也比不上那些名貴的餐廳,他們的聯繫方式從電話簿裡的唯一越來越錯後,直到有一天,那個電話號碼一年也就被想起一兩次。
我們和父母的關係,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
越長大,他們從我們心裡的唯一變得微不足道,甚至偶爾被遺忘。
這是地鐵裡的一則廣告,一位媽媽剛學會發微信,就用還不太熟練的輸入法,詢問兒子,你好嗎?
他們想用我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來拉近和我們的距離,不太熟練的輸入法背後,是他們對我們的日思夜想的牽絆和想念。
記得地鐵裡有一部公益短片《歸來》,描述了一位媽媽期盼出國的兒子早日回來,她在每個和兒子約定的日子,都會來到地鐵的站臺上準備迎接歸來的兒子。
但每一次約定的日期都會落空,和兒子說好打電話的日子也一拖再拖,最後是地鐵裡的志願者將老人的尋人啟示發到網上,異國的兒子看到新聞,才匆忙回來。
老人本子上記錄的兒子回來的日期,也一划再劃,那都是兒子曾許諾的歸來日期。
我們可能很忙,和其他的事情比起來,父母在我們生命中的份量變得越來越輕,而對于越來越年老孤獨的他們來說,我們卻變得愈加重要了。
龍應臺說,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們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
最後才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我如生命。
- 作者簡介 -
不凡
用喜歡的方式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