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延續800年香會 打造成渝經濟帶上的旅遊重鎮

2020-12-12 重慶頻道

鳳凰網重慶消息 3月15日,重慶市大足區將舉辦第838屆寶頂架香廟會,遊客可親手點燃延續了800多年的禮佛架香,感受情侶許願鎖同心,圓夢朝聖結佛緣的氛圍。此舉將有力助推大足區建設成渝經濟帶上的重要支撐點和城市發展新區的旅遊重鎮。

800年香火鼎盛 去大足「結佛緣」

親身感受架香巡遊、祈福法會,聽天籟梵音,情侶許願鎖同心,圓夢朝聖結佛緣,徒步祈福迎平安。

 

據2017年中國重慶大足石刻國際旅遊文化節3月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稱,該文化節將於3月8日開始到5月3日結束,歷時57天。寶頂香會的時間是3月15日至16日,重點為15日上午8時至16日凌晨4時。本次節會緊扣大足區「成渝經濟帶上的重要支撐點、城市發展新區的旅遊重鎮」的定位,著力推進文化產業崛起。

本屆大足石刻國際旅遊文化節時間跨度長、活動內容多、民眾參與度高,將有15大項共23個子活動,包括非遺文化展演、寶頂架香燈會、天籟梵音音樂會等傳統文化節會活動,還有賞花採果拾野趣等特色鄉村旅遊活動。重點演繹詮釋大足石刻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美麗鄉村等地域特色文化。

「大足旅遊重點打好『世界遺產、創意文化、美麗鄉村』三張牌,」大足區副區長雷科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預計今年整個旅遊文化節期間將有30餘萬遊客來足參觀旅遊。」

 

深耕文化遺產 大足借勢發力

大足是著名的石刻之鄉、五金之鄉,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千年古剎聖壽寺、百年天主教堂、昌州古城,寶頂香會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還有萬古鯉魚燈舞、中敖火燒龍、大足竹簾製作技藝、大足影雕等20餘項市級非遺保護項目。《望郎》、《蛤蟆歌》等本土唱腔也廣為傳唱。

 

此外,大足玉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龍水湖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荷花山莊、雅美佳溼地公園等80餘個景點也頗具遊覽價值。

該區先後成功創建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全國旅遊文化大縣。2016年2月,大足區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

該區旅遊憑藉中國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博覽園、千手觀音金光重現、龍水湖溫泉水世界開園等大事件,以及大足石刻「一帶一路」世界巡迴展、大足石刻藝術日本展等大型活動成功吸引了世界遊客的目光。

 

定位成渝新支點 大足旅遊迎新機

大足區位於成渝經濟帶的幾何中心,隨著成渝高鐵通車和渝蓉高速建設,該區正式進入「兩高時代」,其成渝經濟帶支撐點的戰略地位日益顯現。

2016年12月26日,大足區委書記周少政在中國共產黨重慶市大足區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強調:「緊扣『成渝經濟帶上的重要支撐點、城市發展新區的工業重鎮和旅遊重鎮、渝西川東重要交通樞紐』定位,大力推進產業崛起,更高水平開發旅遊業,建設人文厚重之城、山水秀美之城。」

資料顯示,2016年大足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90億元,比2011年增長66.7%,年均增長12.2%。文化旅遊持續升溫,接待國內外遊客1500萬人次,同比增長17.21%,實現旅遊總收入50億元、增長2.5倍,同比增長18.49%。

相關焦點

  • 重慶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在這兒 規劃師帶你看大足
    但是卻清楚地知道「大足石刻」一詞中的「大足」怎麼寫,畢竟,這個景點太具知名度。今(10)日,重慶市規劃局聯合規劃研究院推出《市民規劃講堂》系列文章之《規劃師帶你看大足》,一起看看大足區。&nbsp&nbsp&nbsp&nbsp大足區地形圖。
  • 成渝雙城經濟圈內的硬核資產,巴嶽西湖打造樂活派康養、度假式居家
    為地理位置來看,大足地處成渝經濟圈的腹心,處於兩城中間位置,是成渝交通互通所必經之地,兩城之間的能量在此交流匯聚。 《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曾提出,打造成渝發展主軸。
  • 深挖荷蓮特色產業,大足「十裡荷棠·山灣時光」等多處賞花地走紅
    荷花,是石刻之外重慶大足的另一張城市名片。近日,一年一度大足荷棠旅遊文化節圓滿落幕,香豔絕倫的新品太空荷花、大氣恢宏的歷史舞蹈詩,讓萬名到場遊客大呼過癮。作為「天下大足·醉美鄉村」農旅文商融合節會的代表,此次荷棠旅遊文化節的舉辦,凸顯了大足在挖掘荷蓮文化、發展文旅產業上取得的顯著成效。
  • 大足:打造川渝文旅合作交流典範 共謀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串珠成鏈
    重慶市大足區統戰部組織該區民宗委、區文旅委及宗教界人士等先後前往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樂山市峨眉山等世界文化遺產地「取經」交流,共謀建設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串珠成鏈,打造川渝宗教文旅合作交流典範。而大足同樣擁有始建於南宋孝宗淳熙年間的千年古剎、中國名寺——聖壽寺,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開啟中外遊客的文化旅遊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打造世界旅遊目的地 「成渝文旅新地標」五大榜單發布
    打造世界旅遊目的地,攜手重慶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成渝文旅新地標」五大榜單今日發布華西都市報訊(記者徐語楊)巴蜀千載情,川渝一家親。主榜單「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尋找推動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自然與人文相融共生、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相得益彰的標誌性地標;「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以巴蜀文化為紐帶,以文旅融合為突破,尋找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上承載成渝文旅精粹的實物載體;「成渝十大文旅領軍人物」則以創新、引領、驅動為前提,尋找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推動文旅行業發展、具備社會責任感
  • 大足資陽攜手 共建巴蜀文化走廊
    鄒樂攝人民網重慶12月14日電(劉政寧、姚於)12月14日,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錢虎,四川省資陽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劉華彬,重慶市旅遊發展經濟高級顧問、重慶師範大學重慶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做客由重慶市委網信辦、四川省委網信辦主辦,人民網重慶頻道承辦的「展望十四五·成渝會客廳」,圍繞兩地文旅融合搶抓新機遇、實現新作為,積極推動巴蜀文化走廊建設進行交流探討
  • 大足摘枇杷、看石刻!
    「大足區第九屆枇杷鄉村旅遊文化節」4月28日在高升鎮旭光村舉行,現場免費品「中華名果」。附採摘地圖,園區位置,交通路線,一切都為你準備好了,就等你來了!五一去哪裡耍?當然是去大足摘枇杷、看石刻!  目前全大足區有龍崗、棠香、郵亭等13個街鎮62個村、3363戶農戶、1.177萬農業人口以枇杷生產為主業已形成10萬畝產業基地目前大足已形成園區3萬畝核心區1萬畝。雖然2016年1月23日雪災有一定影響但預計今年枇杷總產也能達到200萬斤。以下為採摘攻略,請收藏好!
  • 大足石刻 為世界石質文物保護提供「中國經驗」
    在講解員、主持人和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長的引導下,他通過直播重回每年都要去拜一拜的石窟;全國網友也在這個無法旅遊的特殊時期,瞻仰到這座聞名世界的文化遺產。 兩天內3場直播分別為「雲遊大足石刻博物館」「大足石刻——石壁上的博物館」「雲遊大足石刻」之「魔幻北山」,全網觀看人數1070萬人次,獲412萬點讚。
  • 攜手助推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川渝八市區政協聚大足首次開展...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的全面實施,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深化四川重慶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方案》響亮提出,共同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把成渝兩地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範、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為共謀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12月初,在重慶市大足區政協的倡議下,成渝市區級政協之間進行了開先河的一次跨區域協商。
  • 打造世界旅遊目的地 「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五大榜單將隆重發布
    如果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一串璀璨的項鍊,那一步一景,一街一巷,皆是璀璨項鍊上的耀目瑰寶。說起這些「瑰寶」,不管是地道的「川渝崽兒」還是外地遊客,必然都是如數家珍。如果讓你來pick,哪裡最能代表成渝?
  • 當然是去大足摘枇杷、看石刻!
    目前全大足區有龍崗、棠香、郵亭等13個街鎮62個村、3363戶農戶、1.177萬農業人口以枇杷生產為主業已形成10萬畝產業基地目前大足已形成園區3萬畝核心區1萬畝。雖然2016年1月23日雪災有一定影響但預計今年枇杷總產也能達到200萬斤。以下為採摘攻略,請收藏好!
  • 成渝文博周⑧|大足石刻帶著重磅展品來金沙了 其中三件還是鎮館之寶
    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在金沙開展,90餘件(套)展品集中呈現大足石刻獨特的美學內涵、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天下大足」展覽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和兩地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背景下誕生的首個展覽成果。
  • 大足石刻迎來今年遊客量高峰
    為了迎接鼠年新春,大足石刻籌備了「「回望百年——大足石刻歷史影像展」「2020中國重慶大足石刻國際旅遊文化節暨寶頂香會」以及「大足石刻國際旅遊文化節」等活動。但一場疫情,讓這些活動被擱置。閉園初期,往日裡人聲鼎沸的大足石刻顯得空空蕩蕩,悄靜無聲,這讓大足石刻的工作人員有些手足無措。然而,很快他們就開啟了直播模式,力爭把失去的時間和錯過的景致補上去。
  • 川渝學者聯合調研建議——在成渝發展主軸打造國際文旅示範帶
    今年4月,川渝兩地籤署協議共同建設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提出圍繞「成渝發展主軸」,以成都、重慶為核心,打造旅遊發展核,建設文化旅遊經濟帶,培育巴蜀文化旅遊精品項目。  調研結束後,兩位學者認為,成渝發展主軸是《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現代都市、山水民俗等旅遊線路(品牌)的重要載體,重慶、成都作為長江上遊重要旅遊集散中心,理應發揮旅遊資源要素的集聚和輻射作用,聯動成渝主軸其他市、區共同融入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發展戰略
  • 從重慶或成都去大足
    其它幾條線路全部從大足區最南端的郵亭鎮經過:有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條幹線鐵路——成渝鐵路,有95年建成的盆地內第一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還有近兩年新建成的成渝高鐵。所有的交通線路中,渝蓉高速得天獨厚,直達大足城,以此為據點,方便去往任何一處景點。無論成都還是重慶,各長途客運站都有直達大足城的班次。重慶出發,約1-2小時車程;成都出發,約3小時左右。
  • 打卡點讚成渝文旅新地標
    重慶和成都,都是網紅城市,有人喜歡重慶的火鍋,有人鍾愛成都的串串香;有人喜歡在解放碑打望美女,有人偏愛在成都IFS和熊貓屁股合影………成渝本是一家,而今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更是為兩地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建立健全川渝兩地聯動機制,協同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聯合打造世界文化旅遊目的地,成渝兩地底子厚,發展勢頭強,更是大有可為。
  • 尋找成渝文旅地標|點石成金、「三川一域」、寬洪大量 千年基因讓成渝變成語
    7月20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啟動「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成渝兩地的網紅景區手拉手前來自薦,成都寬窄巷子與重慶洪崖洞組團,「寬洪大量」組合被網友拱上熱搜;四川博物院和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共話巴蜀文物,「三川一域」的宣傳口號讓網友理解了成渝兩地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
  • 川渝學者聯合調研後提出建議—— 在成渝發展主軸打造國際文旅示範帶
    在剛剛結束的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重慶市文旅委發布的《川渝兩地旅遊口碑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重慶和四川已成為對方最大的遊客客源地。  「建議在成渝發展主軸打造國際文旅示範帶。」  調研結束後,兩位學者分析認為,成渝發展主軸是《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現代都市、山水民俗等旅遊線路(品牌)的重要載體,重慶、成都作為長江上遊重要旅遊集散中心,理應發揮旅遊資源要素的集聚和輻射作用,聯動成渝主軸其他市、區共同融入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發展戰略,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個區域,文旅資源豐富,擁有3A級及以上景區近294個。
  • 油溪金剛沱,老成渝鐵路線上的歷史文化重鎮
    聶帥8歲在外祖父唐雨初家上私塾,1913年11歲的他轉到永川陳食高小就讀,1917年春又轉學江津九如鎮立高小,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取江津中學堂。油溪曾為江津工業重鎮、經濟強鎮。民國35年,以軍事需要而復工,次年因資金缺乏,施工又停頓,縣境內只形成路坯。1950年8月中旬,成渝鐵路重新開工,解放軍戰士首先開上工地。江津負責修築黃磏至白沙段48公裡,指揮部設在油溪。4100多民工與軍工並肩戰鬥,用鋼釺、鐵錘、鋤頭、籮筐等落後工具施工,付出了艱辛與汗水,有的倒在工地上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 「重走成渝古驛道 感受雙城新變化」大型全媒體採訪活動暨川渝攜手打造巴蜀歷史文化旅遊線路研討會在渝召開
    8月8日,「重走成渝古驛道 感受雙城新變化」大型全媒體採訪活動暨川渝攜手打造巴蜀歷史文化旅遊線路研討會在重慶九龍坡巴國城舉行。川渝兩地的文旅專家、行業精英匯聚一堂,問道千年古驛道,探討巴蜀文旅發展,描繪成渝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