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考慮向鴻海出售堺市工廠股份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摘要

【夏普考慮向鴻海出售堺市工廠股份】夏普公司已著手研究將生產電視用大型液晶面板的堺市工廠股份出售給臺灣鴻海精密工業公司。談判最快將於本財年內啟動。

  據日媒12月17日消息,夏普公司已著手研究將生產電視用大型液晶面板的堺市工廠股份出售給臺灣鴻海精密工業公司。談判最快將於本財年內啟動。

  目前堺市工廠由夏普和鴻海共同經營,分別控股37.6%。夏普目前正與鴻海和半官方投資基金「產業革新機構」就主營的中小型液晶面板業務出售事宜進行交涉,此次則為確保資金而考慮出售大型面板工廠的股份。

  夏普17日表示「尚未有任何決定」,同時透露正在與多家企業就「液晶業務結構改革」進行接觸。

  堺市工廠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液晶生產廠,主要生產60寸等大型電視機面板,於2009年投產。因競爭激烈導致業績惡化,2012年起該工廠由夏普和鴻海共同經營。

(責任編輯:DF127)

相關焦點

  • 夏普轉讓部分股權 臺企鴻海收購堺市一液晶公司
    人民網東京1月3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臺灣鴻海精密工業公司旗下正在經營重組的夏普公司12月29日宣布,已於28日將與臺灣鴻海共同經營的液晶面板工廠——堺顯示器產品公司(SDP、位於大阪府堺市)的部分股權出售給了臺灣鴻海。
  • 夏普暫停將液晶面板廠堺工廠變為子公司計劃,因液晶面板市況惡化
    夏普暫停將液晶面板廠堺工廠變為子公司計劃,因液晶面板市況惡化 作者:未知時間:2019-11-01 來源:集微網     北京時間
  • 巨額負債成阻礙 鴻海能否解救百年夏普
    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夏普希望鴻海只是單純的投資,而鴻海希望可以有權參與經營,雙方各有堅持導致合作失敗。但這並沒有打消鴻海或郭臺銘對夏普的追逐,同年的7月郭臺銘以個人名義與夏普合作,入股虧損連連的日本大坂堺市10代廠SDP,短短1年SDP扭轉連續幾年巨額虧損局面,從2013年起扭虧為盈,持續盈利,這讓夏普看到了鴻海有能力進一步改善夏普目前經營與財務的困境。
  • 夏普總部搬遷 鴻海出資延遲不改雙方整合大局
    「原本希望6月獲得出資後可以消除過度負債,7月1日就能啟動以(鴻海副總裁)戴正吳為社長的新經營體制。」夏普相關人士顯示出抑鬱。鴻海董事長郭臺銘6月22日在臺灣召開的股東大會上也強調應該會在本月內完成向夏普的出資手續。夏普社長高橋興三也表示「力爭6月30日(完成)」。
  • 日本夏普總公司離開創業地遷至堺市 併入新總部經營重建
    人民網東京7月5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7月1日,經營重建中的夏普將總公司由大阪市阿倍野區搬遷至堺市。從1924年起,夏普總公司就一直設在大阪市阿倍野區。此次夏普離開了創業起始地,搬到與母公司臺灣鴻海精密工業共同運營的液晶顯示板製造據點同地的一幢大樓內,目標是儘快重建公司。
  • 夏普液晶成「禿鷲」們爭食的砧板肉都是日本FPD產業戰略下的惡果
    1月13日,據日媒報導,韓國的三星電子已經向夏普提出,有意收購堺顯示器產品公司(SDP)的股份。但達成這樁合作的重要前提是,三星還給出了一個苛刻的條件,就是夏普必須要鴻海退出合作。  「禿鷲」們各懷鬼胎  2007年,夏普投資32億美元在大阪附近的堺市,建設了當時全球液晶面板的最高世代線,十代線。但夏普的巨額投資並未能讓自己迅速獲得回報,而是為自己挖了一個大坑。十代線在投產不久便陷入開工不足的困境,到2012年初,開工率更是一度降低到了30%。對於急需資金的夏普,郭臺銘、三星、高通紛紛有意購買夏普十代線的股份。
  • 夏普要出售電視業務?官方回應:嚴重失實
    驅動中國2019年4月16日消息,近段時間以來,關於夏普要出售電視業務的消息滿天飛
  • 鴻海砍價57億終以224億收購夏普66%股份
    鴻海砍價57億終以224億收購夏普66%股份 澎湃新聞記者 周玲 2016-03-30 19:21 來源:澎湃新聞
  • 砍價1000億日元 鴻海拿下夏普近七成股份
    砍價1000億日元 鴻海拿下夏普近七成股份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3-31 01:52:53
  • 奇美董事會變陣 鴻海或整合奇美夏普面板資源
    群智諮詢研究總監李亞琴向《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表示,鴻海將接手奇美電子的實際經營權,使之服務於鴻海的總體利益。奇美電子也將由「以客戶為中心」,轉變為「以集團內部利益為中心」。這將有利於奇美長遠發展,真正擴大「出海口」。  Display Search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認為,在平板產業進入成熟期之後,品牌、終端、渠道最重要,產能、技術變得次要。
  • 「芯歷史」從還是液晶之父時說起,掉到坑裡的夏普為何「爬」不出來?
    2016年8月13日鴻海科技集團以3888億日元取得夏普66%的股權,納為鴻海旗下子公司,成為日本第一家被外資收購的大型電子製造商,同時,為了降低運營費用,總部遷移至位於大阪府堺市的堺工廠。夏普與鴻海的此次聯姻也是相互需要的結果。一方面,夏普能夠獲得鴻海的資金以擺脫困境。
  • 臺灣鴻海決定收購夏普 將在日本堺市籤署協議
    【環球科技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3月30日報導,臺灣鴻海精密工業公司30日在董事會上決定收購處於重組期的夏普公司。夏普也於30日決定接受鴻海出資額減少至38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4億元)的收購條件調整方案。
  • 夏普將變成一家中國公司?
    這家公司正在進行其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重組,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分拆並把主要的業務及產品線(包括所有的工廠、技術和員工)出售給外國公司(很可能是中國企業)。 如果我曾留意的話,我會注意到9月30日夏普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股價大跌至132日元,創下十年來新低,較4月17日達到的289日元年內高位跳水54%。
  • 夏普宣布2019年9月底前讓八尾工廠停工 停止在日本生產白色家電
    北京時間8月3日消息共同社報導,夏普公司3日宣布,將在2019年9月底前讓生產冰箱的八尾工廠(位於大阪府八尾市)停工,停止在日本國內生產白色家電。今後將向可利用母公司鴻海精密工業生產基地等的海外生產轉型,以提高成本競爭力。日本國內將專注於白色家電的商品企劃和研發。
  • 從叱吒風雲到巨額虧損,揭秘百年企業夏普衰落真相
    這句霸氣的口號是夏普創始人早川德次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誕生於1915年的夏普,其經營信條依循早川精神,專心致力於發揮誠意和創意,這樣的企業文化讓夏普在過去100年裡成就出許多日本首創、甚至全球第一的發明。  1893年,早川德次出生於日本關東,由於家庭人口多,日常生活難以為繼,家人將只有1歲多的早川德次送給人家作養子。不滿10歲的早川德次就去一家工廠做工。
  • 夏普:高端品牌變成了便宜貨 夏普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10月17日下午,據中國臺灣地區媒體報導,鴻海集團在2016年8月收購日本夏普後,由於鴻海想藉助夏普品牌,讓鴻海集團脫離對專業電子代工(EMS)依賴,反而造成在中國大陸市場的低價戰略中,使夏普品牌蒙受其害,直接被貼上了「便宜貨」的標籤。那麼,百年企業夏普是如何走向成功,然後漸漸走向衰落,這背後又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呢?
  • 傳夏普、奇美就液晶面板/技術結盟 深度剖析
    本月初,日本媒體傳出消息稱,夏普將與臺灣奇美達成結盟,互購不同液晶面板、技術等提升雙方各自的競爭力。消息稱,雙方達成同盟後,夏普將向奇美提供最新液晶面板技術,購買後者20-39寸液晶面板,並向奇美出售40寸以上大尺寸液晶面板。
  • 夏普怒告康寧私通中企!糾紛背後有何秘密?
    自從被富士康收購後,夏普一直糾紛不斷,疫情的蔓延也無法阻止夏普的「維權」之路。這可不,繼今年年初狀告彩虹光電、冠捷等同行企業後,夏普又與合作多年的夥伴翻臉了!據日經新聞報導,11月26日,夏普堺工廠(SDP)向大阪法院指控日本康寧將10代線產玻璃基板出售給疑似中國企業的其他客戶,違反雙方合約,夏普要求康寧停止違約行為。
  • 日本百年老店啟示之夏普覺醒 || 商業觀察
    志賀把夏普的前途推到了東芝公司那裡。錢是從日本幾家銀行那裡借的,銀行只考慮回收投資。日本政府考慮的是技術不能外流,品牌不能白白送給境外企業,至於夏普該如何活下去,這不是政府的事。這意味著向夏普出資的銀行不再能夠回收資產。日航可以通過減免稅負的方式獲得新生,但行業不同,夏普一旦走破產之路,那還意味著十餘萬員工不再有工作。夏普被日本徹底拋棄了。投入鴻海麾下夏普為難時節,出來救助的是臺灣企業鴻海精密工業公司。
  • 郭臺銘重提收購夏普 對媒體造勢稱被夏普騙了
    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日前赴日本,再談收購夏普事宜。日本新一期的《東洋經濟周刊》長篇幅刊登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的專訪,郭臺銘似乎再也咽不下那口氣似的,向日本記者一吐為快,談2012年3月起至2013年3月破局的「鴻夏戀」之始末,郭臺銘在長達2小時的專訪中再三強調:「我被夏普騙了。」郭臺銘還稱,沒起訴是因為不想損害自己在日本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