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市地處中國南海中南部,海南省南部, 西沙群島是三沙市位置最北的群島,主體部分還分為永樂群島與宣德群島。中沙群島位於西沙群島東南部,多為環礁、暗沙,黃巖島是唯一高潮時露出海面的。南沙群島是三沙市位置最南、分布最廣的群島,主要分為東、南、西三群。
總面積200多萬平方公裡(含海域面積),陸地面積約13平方公裡,其中西沙群島約10平方公裡,南沙群島約3平方公裡,中沙群島沒有陸地。三沙市設有西沙區、南沙區,管轄10個社區,常住人口2500餘人,戶籍人口448人。 三沙市是中國最南端的地級行政區,同時也是全國總面積最大、陸地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
航空
三沙市境內共有8座機場,三沙市實際管轄區內有4座機場,分別是三沙永興機場、永暑礁機場、渚碧礁機場和美濟礁機場。永興島機場於1991年建成,是一座軍用機場。機場擁有一條長度為2400米的跑道,可以起降波音737型客機,即將改造為軍民合用機場,未來將開通至海口、北京、上海3條民航航線。2016年,建成了永暑礁機場、渚碧礁機場和美濟礁機場並成功試飛。
三沙市境內的其它勢力控制區有4座機場,分別是太平島機場、彈丸礁機場、中業島機場和南威島機場。另外,三沙市在中建島、珊瑚島、琛航島、東門礁、華陽礁、赤瓜礁和南薰礁等。
港口
西沙群島永興島擁有兩個港口及一個漁政基地,西沙群島琛航島坐落在環礁上,環礁上開口形成內部潟湖與外海相連的航道,擁有很好航行條件的港口。琛航島因清朝時名為「琛航號」的軍艦到此而得名。
公路
三沙市永興島上已開發建設北京路、海南路、宣德路、永興路、永樂路等5條主要街道,和1條環島公路。
永興島
永興島是西沙群島同時也是整個南海諸島中最大的島嶼,面積2.1平方公裡(合3150畝,大致相當於國內一所大學的校園佔地面積)。永興島是西沙、南沙、東沙、中沙四個群島的軍事、政治中心,是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駐地,島上有政府大樓、銀行、郵政、商店。淡水化工程結束了島上靠大陸來船供給淡水的歷史。永興島上最多的是椰樹,僅百年以上樹齡的就有1000多棵,枇杷樹亭亭玉立,羊角樹、馬王騰、馬鳳桐、美人蕉,野蓖麻、野棉花隨處可見。島上有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永興島)、南海諸島紀念碑(永興島)、西沙將軍林(永興島)、守島部隊軍史館(永興島)、西沙海洋博物館(永興島)、三沙市地名碑(永興島)、中國西沙主權碑(永興島)、西沙精神紀念牆(永興島)、二戰日軍炮樓(永興島)等景點。
西沙海洋博物館
西沙海洋博物館位於永興島,是一座駐島官兵自己動手創辦的海洋博物館,始創建上世紀的80年代。它既是我國最南端的海洋博物館,也是我國唯一一個由軍人們創辦的海洋博物館。2001年元旦,海洋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擴建後的博物館展廳面積約800平方米,分為海龜龍蝦廳、海魚標本廳、海石花廳、圖文廳等8個廳,共收藏各類海洋標本、圖片資料約400多種,3000多件(幅)。
博物館中陳列了許多海洋生物的標本。如底部如馬蹄、形如金字塔的「馬蹄螺」,身上布滿了孔雀斑點的「孔雀頸鰭魚」,花開如梅的海參「梅花參」,以及形態各異的珊瑚花和石花,各種魚類標本等等種類繁多的展品,使整個陳列館琳琅滿目,趣味無窮。
如今,西沙海洋博物館已經成為西沙重要景點之一。她是人們了解海洋、了解西沙、了解西沙官兵的重要場所,也是對官兵進行海洋知識教育、培養海洋觀念的第二課堂。
石島
石島也叫蚱蜢島,位於永興島東北,與永興島同基於一梨形礁盤上,海拔13米,為南海諸島中地勢最高的島。因累累巖石裸露得名。和永興島、七連嶼均是普通人可以到達的島嶼。
石島是西沙群島宣德群島一部分,又稱「小巴島」「老龍頭」。整個石島全然不像永興島,沒有高大的樹木,只有巖石間生長的青草和荊棘。也與西沙其他的島不同,它不是由珊瑚礁構成的,而是由礁石構成。這裡的礁石形狀千奇百怪,海浪、海風、海礁組成了一副海的風景畫。石島與永興島緊鄰,中間有約800米的人工石堤相連,石堤兩側是一望無際、澄明如鏡的淺海。走過石堤,可見一塊幾丈高的珊瑚礁,就是石島的大門。由於永興島的填海工程,石島現已與永興島融為一體。島上有中國主權碑以及「西沙老龍頭」石碑一座。石島上有一片老兵林,是當年守護石島的官兵們離開時植上的。
永樂龍洞
三沙永樂龍洞位於三沙市西沙群島之永樂環礁的晉卿島—石嶼礁盤的中間,深達300.89米,為世界上海洋藍洞之最。其被證實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藍洞,藍洞口徑為130米,洞底直徑約36米,深度達300.8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