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重慶,大家的第一印象會聯想到什麼呢?漂亮的夜景,山路十八彎的道路,還是遍地的美女呢,最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重慶這座城市趁勢而起,成為熾手可熱的網紅城市,不管是穿樓而過的輕軌,還是夜景迷人的洪崖洞,都給山城重慶平添了一份神秘。
但是,在最近,重慶又得到了稱讚,但是這一次稱讚,是非常的不容易,被全國網友稱之為「了不起的重慶,淹重慶,保下遊」,重慶最近天氣開啟了火爐模式,正當大家覺得該下下雨的時候,卻不知道一個幾十年難遇的洪峰正在悄悄的靠近這座美麗的城市。
磁器口古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在這裡你可以吃到很多的美味小吃,它位於嘉陵江畔,面積大概有1.5平方公裡,曾經是重慶重要的一個碼頭。
現在則是國家AAAA級景區,每天的遊客都絡繹不絕,之前在讀大學時去得最多的就是磁器口。
磁器口
磁器口原名叫白巖場,在之前一直默默無聞,但是在明朝的時候,它成為了很繁華的碼頭,因為這裡大量販賣瓷器,所以這裡也被稱為瓷器口,最後,由於「瓷」與「磁」是相通的,最後被叫成了磁器口。被稱為「巴渝第一古鎮」,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讓人一眼就會愛上這裡。
這裡還有一個傳說,就是朱元璋之孫允炆,削髮為僧來到了重慶,隱藏在寶輪寺,所以這裡被叫做「龍隱鎮」。
磁器口
而到磁器口來遊玩的人,大部分都是衝著這裡的美食來的,在古鎮中的雞雜、毛血旺、手工酸辣粉、重慶小面、餈粑、麻花等名小吃香氣撲鼻,引來眾多遊客品味。
來到磁器口,可以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體味難得的慢生活,狹窄的街道、望江的樓亭、溫馨茶館、川劇的演繹、音樂酒吧。
磁器口
這裡也在發生著很多青春的故事,不少的帥哥美女,在這裡浪漫休閒。轉角處總會有驚喜在等著你,古典與現代完美融合,讓人只要一走進磁器口,心裡總有—種莫名的興奮感。
磁器口
但是這一幕幕的美景,現在正在經歷著洪水災難,隨著洪水退去,留下的是遍地的泥漿和破損的房屋,重建家園刻不容緩,但是後面幾天重慶會迎來雨水天氣,這給重建工作帶來了難題,在此希望磁器口可以儘快的重建,恢復昔日的繁榮。
磁器口
說到洪崖洞,大家第一反應肯定以為這裡是一個洞,但到實地看了後,才知道這裡的漂亮之處,而這裡的迅速躥紅也是讓人始料未及的。
當我聽說洪崖洞一下成為我國第2個熱門的景點時,還是非常吃驚的,可以看到朋友圈到處都是曬洪崖洞的,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只知道一個詞,洪崖洞被網紅了。
洪崖洞
洪崖洞不是一個洞,這一點是要糾正的,只是一個一個很傳統式的吊腳樓建築,這兒一共有十一層。
在這兒不僅有著各式各樣的紀念品,還有各式各樣的特色美食吸引著大家,坐在閣樓上,吃著火鍋,看著江景和夜景,想想就覺得過癮。
洪崖洞
我覺得,這兒還是夜裡更漂亮點,夜色闌珊,太美了,這兒還能夠看到長江和嘉陵江,加上燈光的映襯,宛如仙境一般。
洪崖洞
但是這一切,在洪水到來後,都是風光不再,看著洪水肆掠,洪崖洞景區也關閉了,往日的人潮攢動看不見了,美麗夜色也看不見了,能看得見的只是一攤泥水,往日只能遠觀的遊輪,此刻卻近在眼前,但是這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洪水退去,等待我們的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相信被泥水肆虐過的洪崖洞,必將浴火重生,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我們期待著。
洪崖洞
說起三峽大壩,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我們國家關鍵的水力設施,無論是儲水量還是發電能力都穩居第一,也是現如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
現如今三峽大壩已運作10了多年,很多人竟然還不知道三峽大壩的真正作用,有人說三峽大壩的作用就是發電,其實這些說法都太片面了。
三峽大壩
1、首先說發電
要知道當時在三峽工程完工的時候,除開江蘇、上海、浙江、廣東等地,三峽附近的地域並不太缺電,如果沒有三峽工程,對他們的影響很小。
可是在三峽工程完工以後,我國進入新一輪的經濟騰飛,電量成為了廣大城市的發展掣肘點,周邊區域紛紛改變了看法,都認為三峽的發電作用很大。
三峽大壩
在以後的較長一段時間,三峽工程給全國各地十個省市供電,支撐了各省市的大力發展,為國家的經濟騰飛,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預防洪水
有很多人會疑慮,為何經常聽見三峽大壩放水的信息,難道不應該把水蓄起來,等洪災以後再放出來發電,這樣不是兩全其美。
實際上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我們看一組數據,長江汛期的水流量達到1萬億立方米,而三峽大壩最大蓄水量在360多億立方米。
三峽大壩
假如讓三峽大壩強制蓄水,首先,不是一個量級,一旦崩潰,長江下遊地區會直接變成一片汪洋,很多人在質問,以前有很多洪災,為什麼修了三峽大壩後,洪水依然還有。
因為三峽大壩最大作用是削峰,也就是把洪峰的高度降低,保護下遊,這才是他的作用所在,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次上遊洩洪,重慶並沒有下雨,卻被淹了,而且遠超1981年洪水。
這也是舍小家為大家的典範,就如同百萬三峽移民一樣,這一次,重慶再一次為下遊的兄弟爭取到了寶貴時間。
在歷史上,水利工程實際上有很多,比如都江堰、靈渠等,可是論規模,論功效卻遠遠不如三峽大壩。可以說三峽大壩是舉全國之力的宏偉工程,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其實重慶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他的重要性,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要儘量的減輕下遊的防洪壓力,又要承擔長江上遊過境洪水的壓力,雙重壓力之下,是重慶人民樂觀的心態,網友說著,下一個目標就是買一個水路兩用的車。
累著的消防隊員
原本重慶可以完全不受災,只需要通過三峽大壩進行洩洪,重慶絕不會是現在這樣,但為了避免下遊城市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重慶選擇默默扛下了這一次雙重洪峰的侵襲。
只希望在這次洪水過後,能有人記得重慶所作出的犧牲,願山城依舊如初,早點把美麗的美麗霧都還給我們,給抗洪一線最可愛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