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原構建全域全季旅遊新格局
原標題:清原構建全域全季旅遊新格局 來自省內外的5000多名遊客走進了筐子溝原生態風景區,賞花登高,欣賞精彩紛呈的民俗表演,感受清原獨特的人文魅力。 近年來,清原縣將旅遊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主導產業之一,傾力打造「一城五小鎮、兩線二十景」旅遊發展新格局,使之成為全國知名的全域全季健康休閒度假養生基地。
-
興隆縣借力承德市旅發大會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眾志成城迎盛會風勁揚帆正啟航——興隆縣借力承德市旅發大會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興隆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和專題會議,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研究謀劃和推動全縣旅遊工作,以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帶動全縣旅遊產業實現跨越發展。
-
山西交城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山西交城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龐泉溝自然保護區。日新月異的交城縣城。交城自然風光旖旎,人文景觀殊勝,全縣36個景點,每個景點都涵蓋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田園休閒等全方位、立體式的農文旅旅遊體驗,是名副其實的「山水交融地、人文薈萃城」。近年來,交城縣依託「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縣」「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等各項政策利好,逐漸形成了「一圈一帶」休閒旅遊大格局。
-
全方位、全景化、全覆蓋 清原「全域+全季」旅遊時代來臨!
在做足山水文章的同時,清原全力推動「旅遊+文化」、「旅遊+農業」、「旅遊+體育」等產業的滲透融合,全方位激活旅遊元素,為旅遊產業發展插上騰飛的「雙翼」。經過七年的緊張建設,基本完成了景區的基礎設施、房屋地基和道路橋梁建設。如今走進楓橋夜泊,迷人美景讓人心曠神怡,山與水完美交融,猶如青綠潑彩,熱烈酣暢。加之設計者別出心裁、匠心引入江南古典園林元素,景區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環境寧謐幽雅,勾勒出一幅山水人文的美麗畫卷。
-
吉安市青原區:激活文化基因 助力全域旅遊
本屆文化旅遊節活動精彩紛呈,包括「青原禮讚」音樂會、「中國 青原」研學旅行高峰論壇、傳統民俗展演等系列主題活動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文化活動。悠久的廬陵文化、燦爛的民間藝術、淳厚的民俗風情、鍾靈毓秀的人文景觀、「六位一體」的夜渼陂……將共同為青原文化旅遊盛會描摹出絢麗多姿的色彩。
-
溮河區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全區依託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突出茶特色,深入推進茶旅融合發展,加快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充分發揮該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的茶園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優越的交通條件等優勢,以環湖路綜合提升為抓手,積極推進產業融合,發揮茶葉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深入挖掘茶文化,拉長產業鏈,形成以茶為主題、以茶基地為載體、以旅遊為內容、以市場為動力,將生態茶園建成旅遊景區,將茶產品開發成旅遊產品,將茶文化打造成旅遊品牌,推動茶園景區、茶旅品牌、茶旅文化、茶旅康養一體化發展。
-
科學規劃引領 描繪「一心三區」全域旅遊新格局
烏當生態資源優越,有著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先天底氣——780多米海拔落差,夏季平均氣溫23℃,森林覆蓋率近60%,16條河流,32處溫泉點,72個城市公園,被譽為中國的「綠色走廊」;得天獨厚的緯度、高度、溼度、溫度、風度、負氧離子濃度和空氣清爽、氣候涼爽、好客直爽的「六度三爽」,構成了最佳的養生生態,是貴陽市打造以山地為特色的世界旅遊名城的重要支撐。
-
河南盧氏:把握文旅融合新機遇 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
「圍繞著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的既定思路項目建設卓有成效,豫西大峽谷、豫西百草園、雙龍灣景區3個4A級景區提檔升級;建成了22個鄉村旅遊示範點,吸引了大量自駕遊、探險遊、背包族等遊客。產業發展多元融合,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業+旅遊」「消費扶貧+旅遊」,取得明顯成效。紅色旅遊不斷叫響,做好紅二十五軍軍部幹部學院、曹靖華紅色教育基地等項目,打造紅色旅遊精品路線,吸引了周邊縣(市、區)團體和個人前來參觀體驗。
-
2018 年本溪水洞成功打造全域旅遊「遼東樣本」
此次,本溪水洞景區按照發展全域旅遊的要求,圍繞龍頭景區部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圍繞龍頭景區配置旅遊產品和景區,調整各部門服務旅遊、優化環境的職責,形成了「綜合產業綜合抓」的工作機制,以龍頭景區帶動地方旅遊業一體化發展,以龍頭景區推動旅遊業與相關產業融合,以龍頭景區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成功打造全域旅遊「遼東樣本」。推進本溪全域旅遊,爭做排頭兵本溪水洞積極響應本溪市加快提高全域旅遊發展質量,進一步做大做強生態文化旅遊業,迎合未來休閒度假旅遊發展趨勢,探索本溪市內旅遊資源。
-
新疆吉木薩爾縣「全域旅遊」事業開啟新篇章
2016年11月,吉木薩爾縣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2016年全縣接待中外遊客20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9億元,增長11.5%和21.6%,車師古道景區、千佛洞景區分別晉升3A、4A級景區。
-
篤定前行|彌河鎮:打造鎮域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彌河鎮積極貫徹落實全市旅遊發展大會精神,依託鎮域資源稟賦和鄉村自然風貌,統籌推進基礎配套、品質提升、業態豐富和環境優化各項工作,不斷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構建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加快建設雲門山省級旅遊度假區,精細化提升國家4A級景區——九龍峪以及濱水休閒站項目,打造特色美食節不夜城,積極爭創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持續做大做強文旅融合產業。全市旅遊發展大會提出,要持續解放思想,把握機遇,乘勢而上,採取有力措施推動觀光式旅遊向休閒度假式深度體驗遊升級,加快搶佔中高端市場,奮力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
「華山旅遊」加速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
「華山旅遊」加速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訪省政協委員、華山旅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泉在我省實施全域旅遊時代背景下,如何發揮華山旅遊業示範引領作用,整合陝東優質文化旅遊資源,構建「大華山旅遊」新格局,助力陝西全域旅遊發展,已成為業界普遍關心的話題。
-
休寧縣以「旅遊+」為引擎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休寧縣以「旅遊+」為新引擎,著眼大旅遊、挖掘大市場、開發大產業,積極構建「精品帶動、多點支撐、產業融合」的「全域旅遊」新格局。2016年,全縣共接待遊客473.4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約37.37億元,同比2012年分別增長46.5%和49.5%。 新標杆,齊雲山5A創建成示範。從2015年著手準備齊雲山5A級景區創建開始,先後投入18個億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旅遊景區打造。
-
新疆阜康圍繞天池發力全域旅遊 打造「天山之都·物阜民康」品牌
阜康旅遊資源尤其豐富,有以天山天池景區、梧桐溝沙漠景區為代表的自然景觀,以六運古城、五運清真寺等為代表的人文景觀,以西王母瑤池史話為主旨形成的道教文化,以哈薩克族為代表的民族民俗文化,以展示近3.5億年地球歷史的「時光隧道」和生物多樣性為代表的科普文化、以新天冰湖國家工農業旅遊示範園為代表的葡萄酒文化,以「唐朝路」為代表的古絲綢之路文化,共同組成了阜康市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文化底蘊。
-
日照嵐山區:景城鄉一體山海空聯動 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
原標題:日照嵐山區:景城鄉一體山海空聯動 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 日照市嵐山區依山傍海、風光秀美,有著獨特的自然生態優勢和旅遊產業發展潛能。
-
金塔: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
金塔: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金塔縣胡楊林景區內道路便捷,遊人如織。金塔沙漠胡楊林景區佔地面積達8萬餘畝,由五個功能區組成,而最讓遊客覺得方便的就是景區內四通八達的道路。每年的金秋十月,是金塔胡楊最美的時節,也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置身於金塔沙漠胡楊節景區,仿佛進入了童話世界,滿眼都是金黃燦爛,讓遊客如痴如醉,流連忘返。沙漠康體理療區是相對較遠的一個景點,不過也是極富野趣的地方,很多遊客都願意去一探究竟。
-
長白山池北區: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
近年來,吉林省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委會池北區立足區位優勢,大力推動綠色發展,通過建設具有自然底色的風情小鎮,打造「山水林城相融、低碳節能慢行」的綠色城市形態,著力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這是9月1日在長白山池北區拍攝的一處全域旅遊宣傳牌
-
「旅遊+民宿」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
是今後博湖縣民間民俗文化依託全域旅遊進行全方位展示的一張靚麗名片。來博斯騰湖大河口景區旅遊,除了欣賞旖旎風光外,還可以在西海部落民宿看一場別具特色的民族演出,欣賞民俗音樂,品嘗特色小吃,感受民族非遺文化,感受原汁原味的東歸民俗文化生活。
-
寧夏打造「中國幾何中心」全域旅遊
「全域旅遊」省域。作為全國面積最小的內陸省份,通過打造陸上、網上和空中絲綢之路,自南向北,自東向西,都能實現一日到達。2013年寧夏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46個「必去」的全球最佳旅遊目的地之一。 徐曉平說,寧夏是中國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區,是中國首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是中國唯一的將全境作為一個城市來規劃建設的省區,是繼海南省之後中國第二個將整個省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規劃建設的省區,具有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寧夏旅遊業已連續12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快速增長,成為擴內需、提消費的有力槓桿和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對全區經濟社會的綜合貢獻不斷凸顯。
-
采石磯景區:建設全域景區,打造智慧旅遊
近年來,我市在創建采石磯5A級旅遊景區中,緊緊圍繞「全域旅遊」深挖景區文化特色,全力將采石磯打造成以文化元素為核心的全面智慧旅遊景區,不斷滿足遊客和市民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為激活采石磯景區的人文資源,我市不僅利用橫江街和唐賢街等人流密集區,增設美食、民宿和文化旅遊商品等內容,完善了「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而且新添了燈光秀、演藝項目和非遺展示,豐富了文化旅遊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