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點 擊 聆 聽 ↓↓↓
寂 靜 的 喧 囂 竺 泉
離開喧囂的大都市,
到寂靜的山野深處,
吸幾口新鮮的空氣,
看幾眼搖曳的草木,
聽幾曲溪流的樂曲,
望幾朵飄動的白雲,
自然是,
我們現代都市人的一種享受。
有朋友推薦,
說某地的姑娘山,
屬高山密林之地,
尚未被完全開發,
至少,
也是個半原始森林。
於是,
仲夏時節,
我們乘三個多小時的飛機,
又坐三個多小時的汽車,
來到了,
海拔三千多米的姑娘山。
這裡,
高山峻岭,
山頂終年白雪皚皚,
峰巒總被雲霧繚繞。
這山,
確有欲與天公試比高之勢。
山腰、山谷,
草木鬱鬱蔥蔥,
植被倒也茂密,
我們平日那些少見的花兒,
到處散落在山坡上,
有的倒掛在懸崖間,
盡顯另類生命的嬌豔和堅強。
山谷裡,
最迷人的,
也許是隨處可見的瀑布,
它們似飄逸而至的仙女,
長袖善舞,
飛流直下,
用潔白的水簾玉帶,
將天地牽手相連。
晶瑩剔透的雪水,
在山谷深處,
匯聚成倔強不羈的溪流,
時而幽暗涔涔,
時而湍急滔滔,
更多的是,
潺潺汩汩,
悠然自在地向低處流淌。
它們,
日夜不停地演奏著,
一首首山高水長的樂章,
讓你感嘆自然造化的美妙。
隨著溪水的緩慢流動,
我們發現,
在前方不遠處,
有座面積不太大的湖泊。
湖本身並不太引人注目,
倒是湖泊裡,
那些靜靜浸泡在水裡的枯木,
顯得格外顯眼。
它們,
沒了葉子,
沒了綠皮,
全都成了光禿的枝幹,
只剩下一把清瘦的老骨。
它們,
孤寂地站在水中,
也不知挺了多久,
熬了多少歲月?
反正它們,
不再有鮮嫩的葉子,
不再有健碩的根須,
不再有搏動的生命,
不再有季節的輪換,
不再有晝夜的交替,
不再有昨天的一切!
如今的它們,
唯一有的財富,
除了孤寂,
還是孤寂。
這無聲的孤寂,
死一般的孤寂,
卻頑強地,
向喧囂的世界,
還有喧囂的人類,
抗爭著、吶喊著:
讓喧囂走開!
這寂靜的吶喊,
正雷霆般地,
撼動大地,
穿透時空,
恆久地,
迴蕩在煙雨濛濛的幽谷,
無情地,
叩擊著躁動喧囂的世界!
創作背景:蟬鳴如雨,打破了夏日的寂靜,於是隨友人前往姑娘山,感受海拔三千多米的清涼。這裡,挺拔險峻的山巒比比皆是,這裡,純淨碧綠的湖灘倒影斑斕。沿著景區的棧道一路前行,既能看到低山地帶常見的樺木林、柏楊林、青楓林,又能看到高原地帶的雲杉、冷杉、紅杉。而最讓我心生震撼的畫面,莫過於那成片的寂靜的矗立在湖灘裡的枯木。它們無聲的站在那裡,無聲勝有聲,用頑強的姿態,無聲的吶喊,恆久地叩擊著這個喧囂躁動的世界,引人深思。
本期書法嘉賓:陳振濂,號頤齋。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副院長。1993年任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調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兼藝術學系主任、藝術學院院長,浙江大學中國藝術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書畫藝術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陳振濂先生同時以創作、理論、教育三方面的開創性成果享譽當代。本期朗誦嘉賓:薛飛,著名朗誦藝術家、原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播、杭州市朗誦協會名譽會長、杭州之聲朗誦團藝術顧問;1992年赴匈牙利定居,後以製片人、導演身份與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反映匈牙利華人生活的二十集電視連續劇《多瑙河•黃太陽》;2000年回國後從事教育工作,現為中華女子學院授課教授。朗誦代表作品:《青春中國》、《鄉愁》。
本詩、攝影作者為竺泉(王永昌),哲學博士,詩歌、攝影愛好者。
本 期 薦 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