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西餐,現在的中國人大部分都吃過,牛排、意面、漢堡包,對國人來說已是非常尋常的啦,現在三線城市都有開很多牛排餐館。厚厚的牛肉片,做好了真的鮮嫩多汁非常美味,包裹著肉醬的意面,一樣充滿了食慾的誘惑。保不齊有幾個手癢的,想自己去市場買點材料在家自製,可做來做去都不是那個味道,哎,到底哪裡不對呢?
其實,拋開手法技術等問題,西餐中很多調料國內市場是很難買到的,即使是大型超市,也不常見。最多賣賣幹香料,但那味道能和新鮮食材相比嗎?北京的超市我逛了很多,可惜的是像羅勒這種普通的香料也甚少看到,偶爾碰見幾個老外聚集區的超市才有的賣。其實想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網上有很多售賣香料盆栽的店鋪,用個懶人盆,種在陽臺上,隨用隨取,相當愜意~
那麼,究竟西餐中常用的香料有哪些呢?又都用在哪裡呢?下面就跟著蜜雅來了解一下吧~
薄荷(Mint)——甜品、酒類
其實對我們來說,薄荷也是非常常見的啦,西餐中一般用於甜品的點綴或是雞尾酒中,著名的mojito就有不可缺少的薄荷葉~
mojito的做法特別簡單,原料也好買。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雪碧+朗姆+薄荷葉+ 青檸汁~夏日炎炎來上一杯,真是清涼解渴~好養指數也是5顆星,只要保證陽光和水,很好養活,不適合經常出差的小夥伴,這傢伙超能喝水,兩天不餵水就快沒命了。
百裡香(thyme,音同「time」)——肉類、燉菜、奶酪
百裡香的食用的是葉子,調味的時候需要將葉子從莖上搓下來,正確的手法:用手指把葉子捋下來,一片片摘是要命噠。
西方人的香料也是香料啊,和我們中餐裡的蔥姜蒜是一樣的,要嚴格的說做哪些菜的時候放蔥哪些不放?很難吧?西餐裡也是一樣,大多憑個人喜好,大概的有個區分而已,沒有嚴格規定。不過在肉蛋奶等有腥味的食物裡放點,必定是可以起到增香提鮮的作用噠~
歐芹(parsley)——沙拉、炒蔬菜、配菜、燉肉、湯
哈?這貨不就是一把香菜?沒錯,這就是一把西方人常吃的香菜,在使用中也和香菜沒個什麼區別。其實歐芹就是香芹,很多人家經常炒香芹吃的,和芹菜長得差不多,但是莖要細的多,味道也沒有芹菜那麼衝,比芹菜好吃n多等級。記得很小就知道香芹是因為媽媽,媽媽每次讓我去買芹菜都再三提醒我買細的買細的,細的才好吃,長大了才知道就是歐芹~
額,為什麼要把香芹的葉子去掉呢,明明是很好吃噠~香芹不要去葉子哦~
羅勒(basil)——麵包、披薩、牛排
這種香料對大家來說,也是非常熟悉吧~隨便看兩集西餐料理節目,都會看到羅勒的身影。之所以被用的廣泛,還是因為羅勒香氣迷人但又不像百裡香薄荷什麼的那麼搶戲,屬於溫婉型香料~其實中國臺灣、雲南等一些南方地區,經常食用羅勒,著名的臺式三杯雞最後一步就是撒上一把新鮮的九層塔(羅勒的一種),雲南人甚至把九層塔當做香菜一樣的佐料,加到米粉裡吃~作為一個北方人,想想都覺得奢侈!
迷迭香
哦,迷迭香,誰還沒聽過杰倫的《迷迭香》呢,但不是人人都見過。迷迭香在一些南方地區可是長在野外的,家裡庭院種一些也很好打理。我就想問憑什麼,好吃的都長在南方,嚶嚶嚶。。。
煎牛排的時候,在黃油裡放點迷迭香,再用帶著迷迭香氣的黃油澆牛排,簡直絕讚美味~
不過迷迭香的氣味比較猛烈,不像羅勒那麼自然,建議初次食用的小夥伴少放一點,習慣了味道再加量~好好的牛排(好貴的牛排)千萬別因為一點香料被毀掉!
檸檬(lemon)——點綴,有點類似香油的用法
對,就是檸檬,這貨作為西餐的香料真的出鏡率相當高~老外用檸檬的頻率簡直比中國人用醋還要高!吃魚,擠點檸檬汁~吃牛排,擠點檸檬汁~吃沙拉,擠點檸檬汁~反正,我就是要檸檬汁!but,你還別說,吃肉的時候加檸檬汁真的非常棒,尤其吃火鍋的時候,在你的麻醬小料裡加點檸檬汁或者青檸汁,相當解膩提味兒啊!
除了檸檬,在家裡自己種這些香料都是非常可行噠,快來買買買,試試看這些西式調料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