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的冰箱長什麼樣兒?日常使用的家具有何講究?北京天竺黃花梨藝術館將揭曉答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獲悉,該藝術館定於9月23日正式開館,在館藏的700餘件明清時期古典家具中,首批展出370餘件珍品,觀眾可以用手「觸摸」歷史,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後,北京天竺黃花梨藝術館還將面向少年兒童開展公共教育活動,將其打造成文化教育與藝術交流的平臺。
9月16日下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來到緊鄰首都機場的北京天竺黃花梨藝術館,提前「探館」。剛走進一層大廳,眼前就是一張明代六柱式架子床,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床圍上鏤空雕刻著螭龍、麒麟、山石、雲紋等圖案,給人一種「通靈飄逸」之感,做工十分精美。據悉,全館共有四層,展出了大量稀世黃花梨古家具珍品。
在藝術館四層的精品展區,展示了18世紀製成的冰箱。「木製冰箱並不多見,此次展出的黃花梨竹節紋冰箱十分珍貴。」北京天竺黃花梨藝術館館長於峰介紹說,冰箱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為箱體,下為座架。箱體成鬥形,有上下兩金屬箍,將箱體外圍圈束加固。兩箍之間都各置兩具金屬器活動拉手,以便人抬動。於峰介紹,「冰箱內部有內膽,用銅板製成。古人會把冬天凍成的冰塊藏在冰窖裡,等到天氣炎熱的時候再取出冰塊,放到冰箱內膽中,起到冷藏食物的作用。」
北京天竺黃花梨藝術館總藝術師劉志偉表示,中國明清黃花梨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是當之無愧的裡程碑式的典範。它以簡約的線條、典雅的造型、精美的雕刻、奇妙的榫卯結構以及厚重的文化信息承載,散發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和神韻。中國明清黃花梨古家具是中華藝術文明的生動體現,也是大國工匠精神的真實縮影。藝術館依據家具的實用功能,進行系統性展陳,既有生活場景再現,也有藝術主題專展,多維度體現明清黃花梨家具的藝術內涵。
開館之後,北京天竺黃花梨藝術館將開展一系列針對少年兒童的公共教育活動,主要包括傳統國學、藝術賞析、藝術實踐等內容。同時,藝術館一層將開設一家特色書店「攸德書屋」,邀請社會各界專家、學者開展藝術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讓藝術館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
【來源:青瞳視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