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習樂器的孩子,有4大「優勢」,家長引導讓娃贏在起跑線上

2020-12-16 結媽看育兒

作者:結媽(原創文章,圖片源於網絡,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編輯:結媽

許多家長總是會萌生讓孩子去學習一門樂器的想法,卻總是因為各種原因、各種糾結而將這個想法擱置,沒有將其落實。其實家長讓孩子從小學習樂器是一個非常正確且機智的想法,值得提倡和踐行。

在孩子成長發育階段中,在孩子3-11歲的階段裡,是孩子接收知識的敏感期,在這一期間,孩子的大腦思維十分活躍,不斷的渴求接收新的知識。所以,在這一階段,對孩子進行審美教育是影響深遠的。

科學研究表明,音樂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調節情緒,同時經常處於音樂的氛圍之中,有利於促進兒童的大腦發育、感知力、情感理解能力、記憶力等多種能力的的提升。

在教育孩子上,許多明星也有自己的育兒經。其中就包括對於孩子音樂細胞的培養,從小讓孩子學習各類樂器。

演員沙溢,給兒子安吉報了不下十幾的興趣班。其中之一就是鋼琴。沙溢直言,起初孩子對於鋼琴課是具有牴觸心理的。當他和孩子溝通後,讓孩子更加樂於學習。

感興趣的學習後,安吉逐漸用心的開始學習鋼琴,會彈的曲子越來越多,他從彈鋼琴中收穫了很多快樂,提升了自己的才能。安吉也更懂得父親沙溢的的良苦用心,感恩父親。

所以說,學習樂器不僅僅是對孩子才能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磨鍊出孩子堅持不懈的品格,良好的思想品德,真摯的感悟能力。

運動健將田亮曾經說:"學一種樂器,不為學的多麼優秀,只為孤獨時給自己一種力量!"因此,對於女兒森碟,他也是盡心盡力的培養孩子學習更多的樂器。豎笛、鋼琴、小提琴,森碟擁有的樂器才藝著實不少。

貝多芬曾說過:"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

學習樂器的4大"優勢"家長需知:

1、 利於培養孩子高雅的審美情趣

生活中,總是容易聽到這樣的誇獎:"那個女孩子從小就開始彈鋼琴了,所以才這麼有氣質,看起來這麼文藝"

音樂是潤物細無聲的,而樂器就是奏響音樂的工具。當孩子在演奏樂器時,就能感知每一個音符,每一個節奏。跳躍著進入靈魂深處,讓孩子自發的去感受,去傾聽音樂的美。學習樂器,會讓孩子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形成自己獨有的個人氣質。

2、 利於孩子的信息處理能力的提升

德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從小就學習鋼琴的孩子,他們大腦中的與學習相關的海馬體、信息處理及語言接收區域的灰質體積明顯相較於未學過鋼琴的孩子要來的大。這就意味著,學習鋼琴的孩子信息處理能力更為優秀。

3、 利於孩子記憶力的提升

學習樂器的孩子,往往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記憶音符和節拍。所以他們會形成主動記憶的習慣,並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總結記憶規律,從而實現更加高效的記憶。

再藉以多次的訓練,孩子的大腦已經形成了記憶反射,對於樂器的演奏變成肌肉記憶,對於孩子記憶力的提升有很大的效用。

4、 讓孩子具有更強的認知能力

哈佛大學有一項研究表明,有五年演奏樂器經驗的孩子相比較於不會樂器的孩子而言,懂得樂器的孩子的認知能力明顯略勝一籌。

在感官認知上,他們的聽覺更為靈敏,語言表達能力更富邏輯性。與此同時,他們的動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更強。

許多家長總是糾結該不該讓孩子學習樂器,什麼時候讓孩子學習樂器合適,過多的顧慮可能會錯過孩子學習樂器的黃金期。以下的樂器學習最佳時間點,家長需知。

學樂器的最佳年齡:

1、 鋼琴

作為樂器之王,鋼琴的給人的感受是低調卻又富有內涵的。許多家長都青睞於讓孩子學習鋼琴,以提升孩子的專注度和個人氣質。

鋼琴最佳學習時間:4-5歲的女孩:5-6歲的男孩

對於鋼琴的學習家長不應該秉承著為了讓孩子考級而去學習。給孩子創造一個學習鋼琴的氛圍,最好家中有一臺可以供孩子隨時練習的鋼琴。多聽多感悟優秀的樂曲,感知流淌在鋼琴曲中的情感。

2、古箏

古箏是優美的民族樂器之一。擅長彈奏古箏的孩子總給人古典溫婉的形象感受。利於孩子陶冶情操,舒緩情緒。

古箏的最佳學習時間:6-7歲

學習古箏對於孩子們的心境有所要求,當孩子心浮氣躁時玩玩很難演奏出古箏的美感。並且學習古箏孩子勤以鍛鍊手指的力度,實現左右手靈活把控。

3、小提琴

小提琴被稱為是世界三大樂器之一,小提琴音色悠揚動人,很能夠調動孩子的情緒共鳴。

小提琴最佳學習時間:4-5歲

學習小提琴需要孩子掌握正確的手勢,和一定的手部肌肉支撐。家長一定要注意督促孩子多進行韌帶鍛鍊等基礎技能的學習。

4、架子鼓

對於孩子而言,架子鼓是看起來很有個性的樂器,所以往往能夠吸引孩子的學習熱情。學習架子鼓對孩子的節奏感,音樂靈敏度都大有益處。

架子鼓最佳學習時間:6-7歲

還存在著許多種樂器,可供孩子們學習,例如6-8歲為最佳學習時間的大提琴,8歲左右學習效果最佳的吉他等等。作為父母,不僅要看到孩子在哪個年齡段是學習樂器的最佳時間,還要學會為孩子選擇適合他的樂器。

家長在培養孩子學習樂器時,要將孩子的興趣愛好放在首位。孩子熱愛酷酷的架子鼓,父母就不要因個人意願強迫他去學習古箏。否則,孩子不但不能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還有可能掩藏了孩子的潛在天賦。

家長要結合孩子的性格特徵,幫助孩子選擇符合其個性的樂器類型。例如孩子性格沉穩,自我調節情緒能力強,不妨建議孩子學習古箏,讓孩子有更大的發揮。

許多家長十分重視孩子的培養,不妨試一試樂器的引領,孩子從小學習樂器,有助於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家長合理引導,幫助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這裡是@結媽看育兒,分享更多溫暖的育兒知識,歡迎所有想了解育兒知識的你們關注、分享!)

相關焦點

  • 教育專家坦言:被古詩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起跑線和格局上
    簡單來說就是提高當代孩子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並提高孩子知識面的寬度和廣度,讓孩子更加全面的發展。 在傳統語文中,我們學習的主要有識字、拼音、詞句、成語、閱讀理解、寫作文等等,而大語文卻是在原本的基礎上拓展了語文的範圍,讓其包含歷史、文學、藝術、詩詞等眾多領域,從而達到開闊孩子眼界的目的。
  • 給所有父母的忠告:家裡再窮,也要讓孩子從小學習一門樂器
    文|文兒現在,多數父母都意識到,從小狠抓孩子的學習成績,讓孩子獲得學歷上的優勢,將來孩子走上社會,才更容易收穫幸福、充實的人生。父母意識到了孩子學業的重要性,是好事。但是,對孩子才藝方面的教育,依然是不足的。
  • 開學啦,甜果電視助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那麼如何讓孩子做到有擔當、有團結精神、相信科學的力量並好好學習科學知識,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呢?這是每位家長需要思考的問題。新學年,新起點,那麼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呢?1、收心很重要,但也需要有循序漸進的過程2020年上半年的時間幾乎都在家中上網課度過,再加上一個暑假,開學後不少孩子一時之間無法收心,難以適應校園學習生活。對此,不少家長感到頭疼而又焦慮,但是只要通過恰當的陪伴和正確的引導還是能夠幫助孩子好好適應的。
  • 孩子學習冷門樂器好還是熱門樂器好?家長應當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樂器...
    任疆 2019-05-09 如果從比較功利的角度來看,或許有些家長認為冷門樂器會比熱門樂器好,因為畢竟學的人少,競爭也就沒有那麼激烈,無論是對於比賽還是考學自然會輕鬆一些
  • 早教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起跑線,有必要嗎?
    相信大家對於「讓孩子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這句話非常的熟悉,在以前,很多人非常地推崇這句話,認為有道理,現在已經不是70後、80後「天生天養」的時代。有能力、有條件的家庭會為孩子創造最優越的學習環境,為孩子的後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 波士頓大學研究表明:從小學樂器的孩子,5年後,普遍更加優秀
    4、更有自信心和底氣學習樂器是一個不斷充實自我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會遇到挑戰、困難,通過努力和嘗試戰勝了困難之後,孩子就會積累起自信心和底氣。再加上隨著孩子的技藝越來越熟練,內心自然更加滿足、自豪。
  • 養廢一個孩子,就是讓他贏在起跑線上,馬伊琍也吃過虧
    大受刺激的她,焦慮萬分,所以才逼著孩子認字、數數,以免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聰明優秀,但腦科學告訴我們,想要成就一個孩子,首先要遵循大腦成長的發展規律,要順著孩子的天性去培育。我們都知道催熟的水果不好吃,但卻千方百計提前塞一大堆知識給孩子,強行把孩子「催熟」,以為這樣孩子就能贏在起跑線上了。美媽看過不少把孩子「養廢」了,還沾沾自喜的家長:我家孩子還不到6歲就會聽、會讀、會寫了。過早給孩子灌輸知識,真的不是什麼好事!
  • 新型「躺贏式家長」火了,帶娃這難的事還能躺贏?「贏」在哪裡?
    最近,網絡上又興起了一個新型熱詞「躺贏式家長」。而一篇關於90後家長帶娃的文章,也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更有不少家長依據文章對號入座,思索自己到底為「躺贏式家長」還是「勞模式家長」。不少網友感到詫異,帶娃究竟怎麼躺贏?與傳統的教育方式相比,這種新的教育方式到底贏在哪裡?
  • 「爸,罵我請用古詩詞」,被古詩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孩子小時候,到底要不要讓他背古詩?成為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我也是其中之一。 有天我搜索家長們的意見時,看到這樣一個視頻,堅定了我讓孩子背古詩的信念。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現在人們生活在高速發展的社會,就連孩子都開始了「超前教育」,每天都要上早教班了!我身邊就有很多父母把孩子送上了早教班學習,比如學習舞蹈、繪畫、唱歌等等,每個父母都想著全方面培養孩子。我國教育家尹建莉老師說:「背古詩滋養長大的孩子,他們得到的不僅是文採和詩情,實際上也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可以說,故事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根據哈佛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 連雲港三所「黑馬」小學,位於榜單前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選擇
    一個學生的學習,是伴隨他一生的。很多人到了社會才明白「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接受教育是每個人的必經過程,而在教育中,對於一個學生起到關鍵作用的,不得不提的就是小學教育了。義務教育本身就是國家非常重視的,再加上孩子們的自主意識不夠,所以家長們在小學上,可以說是一直為孩子做重要決定。
  • 廣東中山三所小學,幫助孩子贏在起跑線,深受家長們的青睞
    今天我們就深入這個美麗的城市,一起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山的三所小學,它們有著豐富的辦學經驗,能夠幫助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廣受當地家長的青睞。1.中山市實驗小學該學校創辦於1957年,辦學的經驗是非常豐富的。該學校經過多年的發展該學校的藝術教育已經成為了該學校 主打的招牌.這裡的藝術教育非常的齊全,比如管樂。陶藝。小提琴等等這些都是有著專門的老師負責教育的。
  • 河南排行前三的小學,贏在「起跑線」,家長:名額太難搶
    ,如何從這些琳琅滿目的學校中挑選一個令人滿意的學校,接下來就由我為大家推薦河南三個小學,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學校總共佔了18648平方米,在學校上學的學生人數更是有2400餘人,這些學生學習在這裡,生活在這裡,成了學校能不斷燃燒的「火種」,學校特別注重學生的學習質量,更是投入了很多資金用來建設現代化的教室,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學校專職教師更是有百餘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中高級教師,是一個很有質量的教師團隊,且教學經驗豐富,是用來培養學生的不二人選。
  • 8歲娃上11個輔導班,讓孩子「累趴下」的愛小心成傷害
    給9歲「小P孩」制定每天學習18小時作息時間表的「北大虎媽」,讓7歲男孩1周上40小時課外班的「海澱拼娃爹」,為孩子報了17個培優班的武漢「急媽」……毫不誇張地說,每一位「最拼孩子」背後,必然站著一位「最拼家長」。正所謂,沒有最拼,只有更拼。每一次都觸痛了人們的「舊傷」,深深刺激了無處不在的教育焦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耶魯爸爸的音樂啟蒙心得:樂器玩得好數學差不了,3歲娃就能玩
    有了孩子以後,更是帶著三個娃玩音樂,家裡的孩子每個人都會十幾種樂器,還時不時組成樂隊在小區和學校演出。在跟這位「樂迷爸爸」的聊天中,我發現他對音樂啟蒙的獨特理解,那麼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學霸眼中「音樂啟蒙」的作用。
  • 4歲兒童的英語詞彙是1500
    事實上每一位家長在看到這個段子後,都有明白這個隱藏的教育概念兒童先發制人的教育允許孩子「應在起跑線」,為了保證孩子不輸給其他孩子的起跑線、孩子們應該從小就開始學習各種知識。對孩子真的很好嗎?讓孩子們「贏在起跑線」對孩子影響他們的生活,為了表示「給孩子打雞血」,讓孩子提前學習、參加各種裴培訓和想要「贏在起跑線」的孩子稱為「雞娃」,意思是「給孩子打雞血」。
  • 《彼得兔》:想要孩子贏在人生起跑線,家長就要尊重他的興趣
    要是放在普通家裡,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只對畫畫感興趣,那麼就只會說:「你怎麼這麼不務正業?不能好好學習嗎?」可波特一家三口全都這樣「不務正業」,爸爸每次出門都會帶著自己的寫生簿,媽媽沒事就要畫上一幅水彩畫。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波特的藝術細胞怎麼會差到哪去呢?
  • 彩虹天使以AR技術+玩教具切入早教市場,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隨著國內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長越來越關注兒童的身心發育,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了嬰幼兒早教的重要性。同時,各類早教機構的出現,也為各位年輕的家長提供了更好的嬰幼兒早教條件。那家長該如何選擇早教產品呢?
  • 贏在起跑線,介紹深圳家長口碑最好的5所幼兒園,園長:值得參考
    贏在起跑線,介紹深圳家長口碑最好的5所幼兒園,園長:值得參考!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作為父母,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從十月懷胎就開始胎教,小生命呱呱墜地無論是吃、穿、住、行都盡己所能把最好的提供給孩子。
  • 為什麼很多家長讓娃學音樂?音樂帶給孩子的這些好處,你可能不知
    如今的父母普遍認為,孩子不僅要學習好,業餘興趣也很重要,學一門樂器或歌唱舞蹈,不但可以陶冶情操,還有可能改變孩子未來人生。張女士的兒子浩浩4歲了,他非常喜歡音樂,可是爸爸認為學音樂耽誤學業,對未來的發展沒什麼用。過年期間他們帶浩浩去親戚家拜年,一進屋,浩浩就被屋中的鋼琴吸引了目光,這架鋼琴是浩浩的表哥,小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