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醫藥股競爭激烈 龍頭企業「三足鼎立」 專家:未來市場集中度...

2020-12-17 未來網

  未來網北京7月23日電(見習記者 凌萌)據東方財富choice7月21日14點31分最新數據,醫療行業板塊指數報1671.168點,漲幅達3%,成交268.78億元,換手率2.65%。

  統計資料顯示,截至7月22日收盤,A股藥企市值過千億的已有11家。

  今年以來,醫藥股總體持續走高。

  未來網健康記者對11家A股兒童用藥企業的經營情況統計整理發現,兒童醫藥股TOP3分別為白雲山、華潤三九、濟川藥業,市值均超百億規模。截止到目前,11家兒童醫藥股中7家股價處於增長狀態,健民集團漲幅超30%,山大華特、康芝藥業漲幅近20%,哈藥股份、亞寶藥業跌幅近10%,其他兒童醫藥股都出現一定程度的漲跌幅。

  統計截至2020年7月22日收盤(未來網健康記者整理)

  百億市值「三足鼎立」 一哥白雲山市值達500億

  目前,白雲山、華潤三九、濟川藥業穩居兒童醫藥股前三寶座,市值均過百億。白雲山作為兒童醫藥股「領軍人」,市值超過500億元。

  白雲山:市值有所滑落

  作為兒童醫藥股龍頭企業,白雲山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截至目前,市值虧損近8億元,跌幅1.44%。2月初,白雲山市值達到今年最高點623.25億元,突破600億市值。3月20日,股價跌至一年內最低點,市值跌破500億元,僅474.95億元。一季度報告顯示,實現營收169.85億元,同比下降5.93%;淨利潤11.84億元,同比下降15.85%。公司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比下降,大南藥和大健康板塊業務於3月起逐漸恢復。公司於7月3日收到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關於牛磺酸顆粒等21個藥品的《藥品再註冊批件》。截至目前,共有4個產品通過一致性評價,包括核心品種枸櫞酸西地那非片。

  白雲山上半年的經營之路可以說是坎坷不斷。子公司因未按醫藥採購訂單供貨被雲南醫保局通報,企業或將面臨被其他省份拉入採購「黑名單」的風險;大健康板塊王老吉與加多寶的多年恩怨,最終被一紙文書定下,然而雙方都已傷痕累累。

  華潤三九:市值突破300億

  自成立以來,華潤三九成功將「999」打造為全國性OTC品牌,尤其在感冒、胃腸、皮膚三大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據當前數據來看,華潤三九市值虧損近7億元,2月初市值達一年內最高386.22億元。企業一季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31.37億元,同比下降9.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3億元,同比下降54.29%。同時,公司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淨利潤86000萬元至120000萬元,下降幅度為50.07%至30.33%,基本每股收益0.88元至1.23元。增減變動為-50.00%至-30.11%左右。

  關於2020年半年度業績變化原因,企業表示主要因去年同期確認出售子公司三九醫院股權取得投資收益約6.8億元(稅後)導致,預計扣除上述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後,2020年半年度公司經營業績基本符合預期。

  此外,企業表示未來的發展會積極跟隨時代變化,創新布局「新入口+新營銷」,並探索「網際網路+醫+藥」模式,貼近C端,不斷提升品牌辨識度。全面布局拓寬增長邊界,致力於成為大健康王牌企業。

  濟川藥業:市值暴漲近30億

  濟川藥業一直以來主要致力於兒科、婦科、清熱解毒、消化類等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3月末,市值跌至一年內最低159.74億元,後股價逐漸回升,截至7月22日收盤,濟川藥業市值增長了28.39億元,漲幅達14.45%。企業一季度報告顯示,實現營業收入20.08億元,同比下降3.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4億元,同比下降9.02%。

  報告進一步表示,由於蒲地藍產品在OTC渠道端積極展開渠道管理,把控得當,預期未來蒲地藍銷售將恢復穩健增長,以及雷貝拉唑納和其他二線產品將保持穩定增長配合未來在研產品上市,雖然一季度受到疫情的一定影響,但由於門診量逐步回升加之去年下半年為低基數,預測2020 年公司未來將恢復增長。

  資料顯示,在第三輪國家帶量採購的28個品種中,唯一一個注射劑品種左乙拉西坦注射液共有3家企業過評,濟川藥業位列其中。

  聯儲證券溫州營業部總經理、首席策略師胡曉輝在接受未來網健康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醫藥股走勢總體較好,2月、7月均迎來行業的整體回升。究其原因,首先是來自於醫藥股的配置價值。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開放,許多海外資本(大多為長線資本)進入我國市場,投資偏好于波動較少、經營穩健、現金流充裕的非周期品種,醫藥股便是外資最青睞的品種之一,在配置資金的推動下持續走高;其次便是疫情的影響。疫情激發了市場的炒作熱情,醫藥股再次被資金關注,加大配置。同時帶來經濟下行壓力,催生了場內資金投資傾向於防禦,這兩個方面是醫藥板塊持續走高的重要因素!」

  葵花、哈藥等均有望躋身百億市值行列 健民集團市值漲幅超30%

  據7月22日收盤最新數據來看,葵花葯業、哈藥股份、仁和藥業、江中藥業目前市值均超過80億元,有望躋身百億市值行列。

  葵花葯業近年來聚焦兒童、婦科、老年等方面藥物的研發,致力於培育黃金單品梯隊,第一梯隊有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顆粒、護肝片、胃康靈、小兒柴桂退熱顆;第二梯隊有金銀花露、康婦消炎栓、美沙拉嗪腸溶片、複方氨酚烷胺顆粒;第三梯隊有芪斛楂顆粒、五加參蛤蚧精、秋梨潤肺膏。葵花葯業期望通過搭建黃金單品梯隊的營銷模式,保障企業的長期發展,夯實「小葵花」兒童藥第一品牌地位。

  2月初企業市值達到一年內最高103.84億元,3月末跌至一年內最低77.09億元,就目前最新數據來看,葵花葯業較去年市值增長2.62億元,漲幅3.04%。

  一季度報告顯示,營收9.10億元,同比下降24.96%;淨利潤0.19億元,同比下降30.10%。

  7月10日,葵花葯業發布《關於使用閒置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進展公告》,表明將於近日使用閒置自有資金 20,000 萬元購買理財產品,並表示本次現金管理的投資品種是低風險投資品種。

  哈藥股份長期以來主要從事原料藥、中成藥、保健品等藥物的生產及銷售以及醫藥商業的批發與零售。2月初哈藥股份的市值達到一年內最高163.71億元。一季度報告表明,營收25.11億元,同比下降6.11%;淨利潤-1.87億元,同比下降28.58%。報告明確指出,公司營業收入與淨利潤降低,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與帶量採購、醫保控費等系列的政策的影響。

  6月24日,哈藥股份於2018年斥資近3億美元投資,獲得40.1%股權的美國最大保健品企業GNC申請破產,哈藥隨之面臨的是公司股價的大跌,6月29日,市值直接跌落至一年內最低75.21億元。

  仁和藥業主營業務為藥品和健康產品的製造與研發。主要商品品牌以優卡丹、婦炎潔、可立克、閃亮滴眼液等產品為主。一季度報告顯示,營收8.82億元,同比下降25.89%;淨利潤1.03億元,同比下降27.73%。報告中明確指出,由於疫情的影響導致企業銷售收入減少、經營利潤下降。5月22日,市值跌至68.83億元,為近一年來最低;7月10日,仁和迎來了半年內市值最高峰101.02億元。就目前最新數據來看,仁和藥業市值增長6.22億元,漲幅為7.91%。

  7月3日,仁和藥業發布公告,擬使用自有資金投資明月仁和礦泉水廠項目,以開拓大健康領域產品線。同時,將投資建設中藥前處理及提取項目,提升公司環保屬性。

  仁和藥業表示,明月仁和礦泉水廠將生產富硒礦泉水,有助於滿足市場對富硒礦泉水產品的需求,有利於公司開拓大健康領域產品線,優化公司產業結構,從而進一步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不過仁和藥業也發出提醒,項目生產的礦泉水面向省內外銷售,同類產品競爭激烈,如何擴大產品銷售是明月仁和礦泉水廠項目面臨的最大風險。

  江中藥業目前主營業務包括非處方藥類、處方藥類和保健品業務。據一季度報告顯示,營收5.25億元,同比下降2.23%;淨利潤1.31億元,同比上升3.44%。報告指出,營業收入下降主要受疫情影響,藥店客流減少、終端推廣和促銷無法開展、醫院除疫情相關的主要科室和第三終端診所暫停營業等因素導致。

  報告進一步表明,企業將進一步優化管理方式,加速營銷組織能力轉變和提升,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努力實現全年經營節奏不打亂、經營指標不減少的目標。

  6月8日,企業市值達到近半年最高93.24億。據未來網健康記者統計,江中藥業今年市值增長了3.08億,漲幅為3.86%。

  7月17日,江中藥業表示,企業將推進胃腸產品開發、大健康產品開發、老產品工藝研究、技術研究項目工作。未來的研發也將聚焦胃腸,繼續開發益生菌產品、功能肽等產品。

  健民集團主要致力於兒科、婦科、商業等方面藥物的研發與製造,主要產品有龍牡壯骨顆粒、小兒宣肺止咳顆粒 、 健胃消食片等。企業一季度報告顯示,營收4.40億元,同比下降14.50%;淨利潤0.19億元,同比下降30.10%。報告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2月及3月日常的經營活動無法正常開展,導致公司營業收入下降;公司淨利潤的下降主要是收入減少及本期收到的聯營企業投資收益減少所致。

  7月14日,健民藥業市值達到38.17億元,為近一年最高值。截至7月22日收盤,健民藥業市值增長了9.19億元,漲幅34.06%。

  對於兒童醫藥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胡曉輝指出:「兒童醫藥是一個細分板塊,市場關注度相對較低。一方面二胎政策施行以來,短期新生兒增加,從中期來看人口老齡化、出生率下行是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兒童藥又有著特殊的壁壘,與成人藥又一定差異,兒童處於特殊發展時期,肝腎發育不全,因此藥物都必須遵從更細緻的規定。兒童醫藥從長期發展來看,單品價格還有提升空間,相關醫藥企業市場集中度還會提升。」

相關焦點

  • 電踏車行業:競爭激烈的藍海市場
    為鼓勵企業的良性競爭,日本對電踏車的進口實行零稅率,只徵收5%的消費稅,進口空間逐漸打開,2018 年從歐洲進口11萬輛,同比增長120%,佔總銷量的16%,預計會有更多競爭者進入日本市場。北美市場起步晚、市場集中度較低,發展空間大。相比於日本和歐洲市場,美國居民通常使用汽車作為主要的代步工具,因而電踏車進入北美市場較晚。近年,美國共享電動車市場持續擴容。
  • 經久不衰醫藥股能否捲土重來?重點關注這18隻十倍醫藥龍頭股
    值得注意的是,恆瑞醫藥的創新藥已逐漸進入收穫期,卡瑞利珠、阿帕替尼、吡咯替尼等有望藉助醫保和適應症擴大增厚業績。 3、新藥龍頭:603259藥明康德 市值1805億,現價109元。受市場寵愛的獨角獸個股。動態市盈率150倍,貴不貴大家自己猜。
  • 林園老師說,現在的醫藥股沒有龍頭,什麼都買,等有了就長期持有
    林園老師說,醫藥股裡面沒有龍頭,醫藥股什麼都會去買一點。等醫藥股出現龍頭了,就長期持有。中國的醫藥股,市值和歐美比的話,還是一個兒童,所以,醫藥股裡面沒有龍頭,醫藥股的龍頭是在競爭中產生的。醫藥股因為沒有出現龍頭,所以價格都很便宜。現在才是咱們建倉醫藥股的大好時光,如果不會挑選醫藥股,就去買老字號,像雲南白藥、片仔癀、同仁堂等股票,或者買醫藥ETF。等醫藥股的龍頭出現,就是持有不賣,讓股價漲到天上在說。醫藥股現在的策略就去片地撒網,等出現龍頭的那一刻,咱們就開始長期持有。
  • 外資流入對中國醫藥股的影響_新財富網
    這些「核心資產」所處的細分領域是未來中國醫藥行業轉型和發展的方向,而他們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將使其取得超過行業的增速。先導性領域和龍頭公司兩大特徵使醫藥行業的「核心資產」備受外資追捧,而外資的流入則助推公司股價和估值中樞上揚。
  • 第二輪帶量採購殺價幅度超以往 白馬股華東醫藥股價被逼停 - 金融界
    據記者了解到,出現在競標現場的各家藥企殺價較為激烈,最高降幅再次超過90%,「一分錢一片藥」的情景再現。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間,第二輪帶量採購的擬中選名單尚未對外發布。值得一提的是,帶量採購的現場的戰火也燃及A股,影響了部分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二級市場上,白馬股華東醫藥股價大跌,最終股價跌停,最終收於22.21元/股。
  • 國泰君安李少君:尋找龍頭是未來重要投資主線
    海外市場行業集中度提升過程,帶來龍頭公司盈利與估值戴維斯雙擊,這也將成為A股未來重要投資機會。我國宏觀經濟因素有利於市場集中度提升,而且該現象已在我國部分行業出現,龍頭公司估值溢價提升。外資仍將持續流入,受益於集中度提升的龍頭公司將表現出色。海外集中度提升動因變遷:從行業因素到龍頭優勢。
  • 三股跌停,血雨腥風下醫藥股何去何從?
    2、二級市場股價反應激烈,兩隻出局醫藥股跌停 隨著報價陸續出爐,市場反應強烈,港股醫藥股全面暴跌,中國生物製藥、泰凌醫藥、三生製藥等大幅下挫;A股方面則是冰火兩重天,部分中標企業股價大漲,比如華海藥業午後一路走高,表現強勢;而出局的藥企也比較悲劇,京新藥業、信立泰股價一度跌停。
  • 復星醫藥阿達木單抗獲批 三足鼎立市場格局或被打破
    若加上復星醫藥與信達生物,阿達木單抗的供應商已達5家,之前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或將被打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復星醫藥的阿達木單抗上市或打破目前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復星醫藥公告稱,截至目前,我國上市的阿達木單抗主要為艾伯維的修美樂®、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安健寧®、百奧泰生物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現百奧泰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記者注)的格樂立®。
  • 中醫藥將進入高速發展黃金時期,這些醫藥股龍頭值得關注
    10月29日,滬深兩市大幅低開,中藥、醫療器械等醫藥股逆勢走強。截至發稿,隴神戎發、新光藥業、以嶺藥業、吉藥控股等多股上漲。建議關注,具有獨家品種等產品優勢的龍頭企業和具備一定消費屬性的品種。擁有品牌及獨家品種、產品管線豐富、研發實力較強、擁有一定消費屬性品種的企業,將具備相對較強的價格保護能力,對政策具有一定防禦性,業績也具有更大的確定性。華創證券表示,醫藥消費板塊三季度仍延續二季度高增長,醫藥零售、醫療服務及中藥頭部公司均有不俗的業績表現。
  • 昊方機電: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龍頭企業 買入評級
    [摘要]  投資要點:  國內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龍頭企業。公司是中國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行業龍頭企業,現有9大系列、1000餘個規格產品,涵蓋了目前國內外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的各主要產品。公司於2015年1月19日在新三板掛牌,2015年4月16日轉為做市交易。
  • 中高端珠寶品牌競爭激烈,目標客戶群下沉至二、三線城市「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珠寶玉石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諮詢報告》三、中國珠寶行業企業競爭格局我國珠寶企業競爭格局我國珠寶首飾高端市場主要被Tiffany、Cartier、Bvlgari
  • 國內衛生巾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呈現多層次競爭格局「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衛生巾行業市場調研分析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四、衛生巾行業企業競爭格局目前國內衛生巾市場日系、美系及本土品牌三足鼎立,競爭激烈。
  • 郵寄處方藥被喊停 藥店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資料來源:發改委)該文件共有131條內容,而涉及醫藥領域的相關市場準入規定的有11條,其中最重要的第5條:「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得違反規定採用郵寄、網際網路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眾銷售處方藥」。對於單體或小連鎖藥店來說,此次《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無疑是利空,未來網售處方藥必將是趨勢,這些藥店沒有能力進行大面積的配送,因此限制郵寄處方藥,可能會令這些藥店盈利能力不斷下降,從而造成其出局或被其他大連鎖藥店兼併。目前國內藥店市場較為散亂,不過近年集中度已有所提升。
  • 從原料到製劑一體化的醫藥龍頭企業
    今年在疫情影響之下,國外企業無法正常生產,為國內的原料藥行業打開國際市場帶來了機會,從目前來看,短期內國外難以再次形成大規模生產,未來國內的原料藥行業景氣度有望維持在高位。 浙江醫藥是我國重要的原料藥和製劑生產企業,是國家維生素、抗耐藥菌抗生素、喹諾酮產品重要的生產基地。公司已經完全可以專業化、規模化生產。
  • 功能性飲料領域烽煙四起 難撼「三足鼎立」市場格局
    特約撰稿 柯筱婷 本報記者 孫吉正 廣州 北京報導隨著越來越多的巨頭進軍功能性飲料市場,功能性飲料行業已烽煙四起,競爭日趨激烈,市場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目前行業頭部的競爭格局已經形成,老牌霸主紅牛依然是消費者的主要選擇,東鵬特飲、樂虎等中生代已瓜分部分市場,由紅牛一家獨大,變成了目前「三足鼎立」態勢。雀巢等一眾新品牌能否取得相應成績,還有待觀察。
  • 藥包材行業——海順新材,潛在的未來優勢股?
    ,醫藥包裝行業的生產企業的競爭將由價格競爭逐步轉向技術、品牌、服務等全方位的競爭,部分不能適應行業發展趨勢的中小企業將會被淘汰、兼併或收購,行業集中度也將逐步提高,行業領先企業的品牌優勢將逐步得到顯現。
  • 中國鋰電池廠家及企業如何參與未來競爭「大顯身手」?
    由於中國巨大的市場,國外鋰電巨頭紛紛在中國進行投資,欲搶佔市場。在國內價格戰正酣和外企虎視眈眈的雙重壓力下,國內鋰電池廠家該如何應對?中國鋰電池廠家及企業如何參與未來競爭"大顯身手"?主要體現在產能嚴重過剩、品質良莠不齊,價格梯度大、企業多競爭激烈、企業間智慧財產權意識薄弱等。想要在鋰電池行業大顯身手,站穩腳跟,以下建議須知:一是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頭部企業競爭更激烈。中國鋰電池廠家要建立自身技術專利體系,從製造企業向技術公司轉變;二是鋰電池成本下降才能讓電動化普及,才能讓鋰電儲能廣泛應用。
  • 市場今日「戒酒」了!A股養成新消費習慣:食品加工、醫藥還有小家電?
    從盤面上來看,市場今日「戒酒」了,白酒股陷入回調!A股養成新消費習慣,今日看上了食品加工、醫藥還有小家電,備受資金追捧。截止午間收盤,在食品加工製造板塊之中,科迪乳業、洽洽食品、金字火腿等個股漲停,煌上煌、好想你、日辰股份等個股大漲;在醫療器械概念板塊之中,寶萊特漲停,心脈醫療、南微醫學、奧美醫療等個股表現不俗;在白色家電板塊之中,三花智控、格力電器等個股維持紅盤狀態。
  • 商業模式的奧秘—醫藥連鎖業態的核心競爭剖析
    零售藥店行業掙的是「辛苦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如何面對外來資本、醫藥電商的競爭?等等。零售藥店行業掙的是「辛苦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如何面對外來資本、醫藥電商的競爭?等等。深耕縣域市場、以及服務專業化,將是連鎖藥店龍頭與外來資本、醫藥電商競爭的利器。
  • 醫藥股大行情才剛剛開始?哪些醫藥公司最賺錢?
    因此,當各種基金重倉醫藥股,甚至偏科技類的基金也在醫藥上投入不小的配置,醫藥主題基金更是在牛市中狂歡,我們更需要關注,當時間隨著推移不斷拉長,牛市逐步降溫後,「疫情」新聞散去、市場回歸理性後,在平凡的市場中,誰能夠真正把握未來醫藥股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