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24日訊「買相機,先上網看看各型號的好評差評。」在網際網路上有很多分享體驗的網絡社區,彼此間的交流對很多淘寶一族購物有很強的指導性。但是,你知道嗎?最近這些賺飽人氣的網絡社區也在紛紛打著賺錢的主意。
我們這期採訪的楊雷,從2006年起就在做類似嘗試——失敗了幾回,2008年開始的新項目讓他似乎看到了曙光。他的「唯伊網」從今年8月開始試營銷(此前網站只是一個化妝品分享社區),業績飆升很快:8月銷售不到10萬元,9月突破20萬元,10月突破40萬元,11月預計達到70萬元,按這個趨勢,明年每月銷售100萬元也問題不大。但他還是很謹慎,不敢輕言「這回成了」。
從數碼專家到護膚品行家
最近,楊雷正忙著把「唯伊網」搬到嘉興去。在IT界混跡多年的楊雷是個商場老手。2006年他在上海初次創業,後來就一直在上海、杭州間「折騰」……每次變動,幾乎都是一臉的無奈和期待:舊項目結束,新項目開始。可這回搬到位於上海、杭州之間的嘉興,卻是為了找更大的辦公場地——他要招人;找更優惠的政策——免稅、融資之類的。總之,他希望自己搖擺的生活指針能真正在中間位置定下來。
但是人們不理解,一個大男人怎麼會去做個女性護膚品的唯伊網呢?其實,這是他跌打多年才摸索到的道。
開始他做的項目也挺「爺們兒」的,叫「貝殼網」,專做數碼產品網絡分享,吸引那些超級「數碼男」前來發帖。當時楊雷以「飛揚新銳」為網名,寫的專業博客在網際網路界也頗有影響力。「貝殼網」2006年在華東地區做出了一些名氣,但由於種種原因終於破產。
幾次嘗試無果之後,楊雷就想能不能反個套路,做做女孩子的生意。誰知道這麼一試,他自己倒從對女性用品的一竅不通到現在成了女性護膚品的專家。
「我們從2008年3月開始做唯伊網,現在已經有50萬註冊用戶,絕大多數是女性用戶。」
現在他手頭掌握了幾類重要數據,因此得以跟各種護膚品廠家和代理商談判,拿到最誘人的價格。
「我們網站有5萬條護膚產品信息;20萬條產品使用評價;及基於評價基礎上的產品功能分析,如美白效果、保溼效果、抗老化效果等。很多女孩子想買護膚品,都會先到社區看一下評價。」
發發小樣,積累人氣
看評價是一回事,在不在這兒買又是另一回事,因為網上永遠能搜出更便宜的價格——這個問題至今沒有人能完美解決。
楊雷分析說,像他這樣的網站,必須要有非常高的時尚敏感度和價格敏感度,但就是不能跟別人搞低價競爭。
「此前做分享社區,已經在女性用戶中建立了較好的口碑,很多人不在乎我們比網上最低價貴一點——因為品質真、服務好最重要。」
他是怎樣從無到有建立了網站的口碑呢?說起來還和網絡熱賣品牌「相宜本草」有關。
「2008年6月時,唯伊網曾經非常困難,團隊成員走得只剩下兩個。那時我們繼續尋找出路,而『相宜本草』這個新興護膚品牌正在大力開拓網絡營銷,讓我們幫他們做推廣。」
跟廠家談好後,楊雷開始在網站上推出「小樣試用」和「分享體驗」的活動,兩個多月分出去5000包護膚品小樣。他們分小樣的方式很「奢侈」:一包小樣才幾元錢,但快遞費用卻是5元、10元甚至15元。
楊雷很快發現,女性朋友們對此熱情高漲,也非常樂意在網上發帖分享,以表示喜悅心情或為獲得更多的小樣。
這個活動做熱了網站人氣,也搞活了他的心。從此,他開始跟各家護膚品牌合作,幫他們進行網絡營銷的同時,積累各種數據,也積累自己的口碑。經過調研和分析,他們在2009年下半年準備推出網絡購物。
「今年8月我們開始試賣護膚品後,感覺銷售數據飆升很快,這也證明一條『分享+電子商務』的路是走得通的。」
三年後的今天,楊雷變得實際了
三年前,記者第一次採訪作為網際網路新銳的他,楊雷滿腦子想的是「web 2.0」和「風險投資」。而現在,他務實多了:「我們沒做到一定規模前,不會考慮風險投資,也不敢拿。」
他說,創業很實際。賣產品就得準備大量現金流和大量庫存。現在他已經有50萬元的貨,到年底銷售旺季,還得攢100萬元的貨。
他說,創業得專業。現在流行什麼、什麼季節適合推什麼產品,什麼膚質的女性適合什麼產品……楊雷有專門的合作夥伴進行後臺數據分析,這樣才能保證貨品不滯銷。
他說,創業得前瞻。銷量上升,總有一天傳統代理商會發現這個網站挖走了客戶,會不會進而要求廠家停止供貨給他?雖然現在很順,但他正提早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