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吃緊 多家高星級酒店撤牌

2020-12-07 中國青年報

疫情讓酒店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5月31日,全球最大酒店集團萬豪旗下在北京的唯一一家萬怡酒店——北京人濟萬怡酒店正式撤牌並關店。這背後,是整個行業的經營困境,近期已有多家高星級酒店接連撤牌。業內人士指出,由於酒店營業收入銳減,業主方也不得不縮減支出成本,提前終止管理合同。接下來,酒店撤牌的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多,困境還將持續。

萬怡酒店撤牌

疫情下,北京人濟萬怡酒店撤牌了。據北京人濟萬怡酒店方面公告顯示,萬怡品牌撤牌後,酒店將歸還業主方北京人濟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酒店關閉後,北京仍有19家萬豪旗下其他品牌酒店可以繼續接待服務。該酒店工作人員還透露,酒店從疫情期間閉店後就一直未能重新營業,目前酒店已經沒有客人了。

對於北京人濟萬怡酒店撤牌並關閉的原因,雖然萬豪酒店集團方面表示,該酒店業主從去年開始就有了改變酒店物業的考慮,遂決定與萬豪終止管理合同,不過亦有酒店工作人員透露,該酒店的關閉與疫情不無關係。

據了解,北京人濟萬怡酒店是萬豪酒店集團在北京唯一一家萬怡酒店,該酒店位於望京高科技園,是一家四星級商務酒店。酒店從2008年開始營業,至今已有12年,共有超過250間客房。

事實上,因為疫情導致酒店經營面臨困境的不僅僅是萬怡酒店,如今,萬豪旗下諸多酒店都面臨現金流吃緊的狀況。今年4月,萬豪就曾發布公告稱,受疫情影響,全球7000多家酒店中約有25%暫時關閉,受此影響,公司一季度營收為46.81億美元,同比降低7%。雖然目前萬豪旗下中國區的酒店絕大多數恢復營業,不過業績遠未恢復。

有酒店高管表示,萬怡酒店的閉店僅僅是一個開始,今年下半年預計會有更多的酒店撤牌或關店。雖然當前不少酒店已經恢復營業,不過如今很多商務酒店的入住率僅恢復了3-4成,大多數酒店現金流吃緊,面臨生存難題。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近日,上海將有至少4家高星級酒店集體撤牌,包括巴黎春天新世界、浦東四季等地標性酒店。

開源節流

全球最大酒店集團萬豪的處境僅僅是整個酒店行業的一個縮影。除了萬豪,今年一季度,希爾頓、洲際等國際酒店集團均在華暫時關閉了上百家酒店,其中在疫情嚴重時,希爾頓酒店集團在大中華區就暫時關閉了約150家酒店,而洲際酒店集團在大中華區則暫時關閉了約170多家酒店。

此外,一些酒店為了節省開支,還宣布高管降薪,員工無薪休假,並進行相應的裁員。一家酒店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由於今年2、3月鮮有生意,其所在酒店集團高層降薪30%,中層幹部降薪20%,普通員工也降薪10%。一些非一線部門還採取隔天上班的制度,以壓縮酒店經營成本。由此可見,這些國際酒店集團的國內業務均遭受到了巨大衝擊。

為了擺脫經營困境,各家酒店不得不開啟自救模式。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在一些恢復營業的國際酒店中,餐飲送外賣、客房低價促銷、充值返現等方式已經成為常態,這些舉措都意味著,如何緩解現金流不足已經成為酒店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位於北京王府井的王府半島酒店就推出了一系列優惠促銷活動,其中原價3000元左右的客房及附加產品的套餐折扣後僅售賣2100多元,原價1982元的房間優惠後單晚價格大約為1322元。此外,北京樂多港萬豪酒店還藉助「六一」大搞親子促銷,促銷項目不僅僅是親子客房,還包含溫泉遊樂。

除了低價促銷客房外,酒店餐飲部門也是「拼盡全力」招攬生意。位於北京東三環的瑰麗酒店玩起了餐飲團購,酒店人均價格350元的赤火鍋餐廳推出了188元/人的周末團購活動。此外,像北京永泰福朋喜來登酒店、北京富力萬麗酒店等還上線餓了麼平臺,招攬外賣生意。

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高級經濟師趙煥焱認為,豪華酒店低價出售客房,又接連送餐飲外賣,這麼做無外乎都是為了爭取更多的現金流,以求自保。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沒有恢復元氣的酒店業依然只能是想辦法開源節流。

危機仍將持續

趙煥焱認為,疫情為行業變動提供了一個時間窗口契機,國內出現高星級酒店集體換牌,部分與業主變更有關。「外賣也好,促銷也罷,其背後主要還是酒店需要現金流來維持運營,如果維持不下去了,酒店業主肯定要進行閉店或轉讓物業來止損。」業內人士表示。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院長谷慧敏還分析,國際外資酒店的主要客群為跨國公司商務人員,很多都是入境客人,但如今國外疫情還在持續,短時間內國際商務活動受到限制,因此這些國際酒店無法接到差旅、會議訂單,營業額一時難以明顯提振。「在此情況下,國內一些酒店業主會考慮國際大酒店品牌的性價比,畢竟要支付國際管理集團相當的管理費,如果客源持續低迷,業主方甚至會考慮收回酒店自己經營或者乾脆不做酒店。」一家酒店高管分析表示。

酒店產權網創始人馮少輝則指出,酒店品牌方的基本管理費是營業收入的2%,疫情期間營業收入微乎其微,基本管理費可以忽略不計。另一項獎勵管理費是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的10%,這一收入也基本不可能實現。因此,疫情對靠收管理費的國際酒店集團的影響還將進一步持續。根據萬豪國際近日發布的預計顯示,其業務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需到2021年後。由此看來,酒店業的危機還將持續,眼下,酒店經營者還需要「捂緊錢袋」渡難關。

北京商報記者 關子辰

來源:北京商報

相關焦點

  • 科技日報|全美已有40個城市實施宵禁;多家高星級酒店撤牌
    行業要聞蘋果多家零售店被搶 剛剛重啟的門店又關閉了蘋果周日臨時關閉了美國大部分零售店,此前多家門店在周末的抗議活動中成為搶劫者的目標。 該公司發表聲明稱:「考慮到我們團隊的健康和安全,已決定在周日關閉美國多家門店。」
  • 萬豪旗下北京萬怡酒店撤牌 行業逐漸步入洗牌期
    5月31日,全球最大酒店集團萬豪旗下在北京唯一一家萬怡酒店——北京人濟萬怡酒店正式摘牌並關店,而這也折射出整個行業的經營困境。事實上,近期,多家高星級酒店接連撤牌,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由於酒店營業收入銳減,業主方也不得不縮減支出成本,提前終止管理合同。接下來,酒店撤牌的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多,行業也開始進入洗牌期。
  • 開業前分手 高星奢華酒店重慶朗廷撤牌
    也就是說,重慶朗廷酒店撤牌後,酒店管理方變更為業主方負責經營管理。原計劃於去年開業的重慶朗廷酒店,在樓層58—63樓,目前尚未開放。內部人士稱,設計裝修已經完成,重慶麗思瑞酒店預計於3月底開業。目前,新酒店名稱的微信公眾號已經上線,酒店文字介紹與重慶朗廷酒店幾乎一致。
  • 凱賓斯基緣何多家中國區酒店遭撤牌?
    消息稱,目前該酒店已被錦江國際酒店管理集團接手,酒店也正式更名為西安錦江國際酒店。  2016年以來,這已經是凱賓斯基在中國遭遇的第三次業主撤牌。5月14日,酒店行業曝出凱賓斯基與開維「分手」退出三亞的消息。在攜程網搜索三亞酒店時,開維·三亞海棠灣凱賓斯基酒店的名字悄然改成了三亞海棠灣酒店。而凱賓斯基酒店官網訂房系統也撤下了三亞這家酒店。消息人士稱,該酒店在4月底已被撤牌。
  • 萬豪旗下品牌撤牌關店 中高端酒店市場復甦艱難
    本報記者 金貽龍 李向磊 北京報導酒店業的「復甦模式」早已啟動,但靠場景與服務取勝的中高端酒店的日子仍不好過。近期,有消息稱,5月31日,全球最大酒店集團萬豪國際集團(MAR,以下簡稱「萬豪」)旗下的四星級商務酒店——北京人濟萬怡酒店正式撤牌並關店,據該酒店工作人員透露,酒店從疫情期間閉店後就一直未能重新營業,目前已無客人。
  • 福建31家星級酒店被「摘星」 其中福州佔7家
    原標題:福建31家星級酒店被「摘星」 其中福州佔7家   昨日,記者從省旅遊局獲悉,由於設備設施老化、「軟體」跟不上等原因,今年我省有31家星級酒店被「摘星」(取消星級資格),其中福州佔7家。   今年被「摘星」的酒店分別為:福州閩都大酒店、福州綠島大酒店、福州青雲山白馬山莊、連江黃岐興海、閩清怡得園賓館、連江邊城大酒店、福清金鷹大酒店、泉州泰和大酒店、泉州廣電中心酒店、泉港新港大酒店、石獅星都大酒店、泉州豐澤香格裡娜商務酒店、莆田涵江好運中心溫泉酒店、三明列東飯店、三明香米拉大酒店、三明市麒麟山花園酒店、三明五一國際大酒店、武夷山市香馨大酒店、武夷山電力培訓中心、福建省上杭金杭大酒店
  • 半年內連續3家酒店被業主撤牌 凱賓斯基中國遇坎兒
    日前,西安凱賓斯基在經營八年之後遭業主撤牌,退出西安市場。今年上半年,凱賓斯基中國區連續3家酒店遭業主撤牌,這一世界最古老的酒店品牌在中國市場發展了20多年以後連連受挫。據北京商報記者粗略統計,被撤牌3家後,目前凱賓斯基在中國市場經營的酒店數量大概為20家。老牌酒店 「水土不服」事實上,遭遇業主撤牌的國際酒店管理公司並非僅有凱賓斯基一家。但相對於其他國際酒店,凱賓斯基遭遇撤牌酒店的佔比超過一成,呈現的問題更為突出,引起業內關注。
  • 高星級酒店打出平民牌
    申基索菲特大酒店錦餚軒中餐廳僅88元就可到五星級酒店,任意享用自助宵夜,團購價更低至78元/位;還有百餘款價格在8-48元的特色特價中餐菜品,人均消費不到100元……馬年伊始,五星級等重慶高星級酒店紛紛打出平民牌
  • 南京高星級酒店那麼多,我卻獨愛這幾家,有沒有你喜歡的?
    南京、上海和杭州這三個長三角的中心城市,有著各式各樣發達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高星級酒店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城市服務業的發展狀況。近幾年來,南京高星級酒店的數量不斷增加,總量位居江蘇省第一。而在南京眾多的高星級酒店中,我對這四家酒店只有好感,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 9家國際酒店品牌輪番「撤牌」,再觸行業震蕩
    有消息稱,原阿麗拉陽朔糖舍酒店業主方向管理公司提出解約,解約理由為疫情帶來的不可抗力,以及管理公司經營不善等問題。據品橙旅遊不完全統計,2019年至2020年7月,共有9家國際酒店品牌相繼撤牌。名單如下:根據統計顯示,撤牌的9家國際酒店品牌中涉及萬豪酒店集團、希爾頓酒店集團、朗庭酒店集團、四季酒店集團、凱悅集團等國際酒店集團。撤牌原因包括對品牌方管理能力、業績無法達到預期,以及品牌升級等因素。撤牌後的選擇有再度國際酒店品牌合作、自主經營和停業升級等。
  • 上海希爾頓酒店將於明年撤牌:入滬近30年曾是市中心地標
    華山路上的上海希爾頓酒店。  上海希爾頓官網日前發布一則公告:位於華山路上的上海希爾頓酒店將在2018年1月1日撤牌。隨著國際高端酒店品牌撤牌,或說明中國酒店市場洗牌加速。  提及國際五星級酒店,「希爾頓」酒店備受消費者關注。1988年,第一間進駐中國的希爾頓品牌酒店——靜安希爾頓落戶,拉開了「希爾頓」進入中國的序幕。進入中國30年,西至烏魯木齊,北達瀋陽,南到三亞,均能看到「希爾頓」酒店。
  • 烏魯木齊OBOR家酒店開業 新疆高星級酒店再增一員
    8月28日,烏魯木齊OBOR家酒店盛大開業,成為新疆高星級酒店的一員。新疆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相關領導及OBOR家酒店的董事等出席了開業現場。同時,相關企事業單位代表200餘人參加了此次開幕盛典。烏魯木齊OBOR家酒店董事長周廣斌、烏魯木齊OBOR家酒店總裁劉勇為酒店開業致辭。並邀請新疆旅遊服務/發展商會會長、盛達集團的總裁任兆暉、新疆廣播電視臺103.9頻率總監張志疆一起為OBOR家酒店開業剪彩。
  • 又有13家星級酒店被處理!星級酒店頭上的星星真的戴不穩嗎?
    繼今年2月7家酒店被取消五星級資格,10家酒店限期整改後,近日又有13家五星級飯店被處理。為何摘星事件頻出,大家對酒店摘星又有什麼看法呢?
  • 頻遭撤牌 外資酒店光環漸失
    來源:北京商報一直以來,業界視外資高端酒店為「金字招牌」,而最近連連發生的撤牌事件也讓外資高端酒店這一金色光環褪了色。近日,有消息指出,重慶朗廷酒店在開業前遭遇業主撤牌,撤牌後酒店變身本土品牌。今年1月31日,一向受到關注的北京長安街W酒店也被撤牌,而撤牌後也由本土酒店管理公司管理。
  • 福州快捷酒店客房報價「超限」 不乏高星級酒店
    昨日,本報報導福州快捷酒店客房報價集體「超限」,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不過,昨日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超限」的酒店還包括福州的一些高星級酒店,如福州威斯汀酒店、香格裡拉大酒店等,它們的客房預訂報價並未按照政府最高限價執行,「超限」幅度在1000元左右。
  • 全省高星級酒店2017年上半年經營分析會在西安召開
    陝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趙躍虎副主任、李霆處長、陝西旅遊飯店協會茹明亮會長、有關媒體以及來自全省73家高星級酒店的180多位管理人員出席了大會。大會由陝西旅遊飯店協會秘書長馬麗麗主持,會議首先由陝西旅遊飯店協會副會長、西安天域凱大酒店總經理馬永芳女士代表協會做了「全省高星級酒店2017年上半年經營分析報告」。
  • 愛彼迎上市或因現金流吃緊:國內市場成「命門」 彭韜能否解局待觀察
    對已下定決心IPO的愛彼迎而言,自然不會知難而退,短短9天時間,先後獲得累計20億美元的現金流,持續為IPO之路做著準備。今年4月7日,愛彼迎從私募股權公司籌集了10億美元融資後;4月15日,愛彼迎宣布從機構投資者獲得10億美元定期銀團貸款。  但上述措施依舊難以掩飾愛彼迎不斷吃緊的現金流窘境。
  • 國內酒店收回經營管理權,喜來登、希爾頓率先「撤牌」
    業內人士告訴藍鯨產經記者,國內酒店企業的紛紛「撤牌」,一方面證明了國內酒店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方面也有利於國內酒店行業格局的重塑。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宏浩指出,早期國際品牌的優勢在於品牌美譽度高、服務品質高、運營管理系統效率高,以及其可以帶來大量國際客源等。但隨著酒店市場結構的變化,這些優勢逐漸消失或不再重要。不可否認,酒店市場結構的變化與OTA網站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聯繫。
  • 簡訊|黃山旅遊獨立董事郭永清辭職、萬豪旗下北京萬怡酒店撤牌
    5月11日,停業3個多月的上海迪士尼樂重新對外開放,是全球首個重啟的迪士尼樂園。隨後,各大品牌的遊樂園也已經陸續開啟對外營業。5、三亞·亞特蘭蒂斯、三亞國際免稅城擬創4A旅遊景區在旅遊行業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的背景下,三亞以旅遊供給側改革為引領,積極推動景區酒店升級改造、創「A」爭「星」、不斷優化旅遊產品供給和提升旅遊服務品質,以滿足市民遊客高質量
  • 除了將撤牌的上海希爾頓,中國最早的那些國際酒店現在怎樣了
    除了將撤牌的上海希爾頓,中國最早的那些國際酒店現在怎樣了 澎湃新聞記者 葉佳雯 2017-09-05 09:57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