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裡沒有雄蜂,如果突然失王,急造王出來能交尾成功嗎?

2020-12-25 新農村百事通

蜜蜂養殖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不明原因的失王,蜂群出現急造王臺的現象,而偏偏又不在分蜂期,蜂群中也根本沒有雄蜂,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新出臺的處女王能交尾成功嗎?

對於這個現象,養過蜜蜂的人基本上都有遇到過,也並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正常情況下,如果是專業養蜂人因為有儲備蜂王,會直接介入一隻蜂王來解決問題,然而對於很多開始養蜂的朋友,或者說蜂群比較少,沒有儲備蜂王的養蜂朋友來說,如果出現失王急造王臺都會擔心交尾問題。而百事通以前也有過這方面擔心,不過最後才明白這種擔心,完全是我們在杞人憂天多此一舉,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因為我們應該知道,蜜蜂在地球上的生存時間,應該比我們人類還早,在千萬年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對於自身和自然的掌控遠遠超過我們,什麼時候能建王臺,什麼時候最適合蜂王交尾,什麼時候交尾成功率更高,都在它們的掌控之中,它們既然開始建造王臺,就有它造王臺的理由,而且絕不可能會把蜂群推向滅絕的境地,當然這種情況也可能會存在意外,但這個不可控因數,我們人類同樣不能掌控。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蜜蜂從春繁開始,就會不間斷的培育出部分雄蜂,以備不時之需,只是不在分蜂期,雄蜂的培育量非常少,而且在缺蜜期會驅趕掉大部分雄蜂,讓雄蜂的數量相對更少,但並不能代表完全沒有。因為雄蜂在蜂群中不僅僅是為了和蜂王交尾,同樣也會起到維持蜂群正常發展的作用,所以在越冬以前,大部分蜂群裡面或多或少都會有少量雄蜂,要完成和新蜂王交尾的任務完全是綽綽有餘。

另外,如果是我們人工把所有的雄蜂都清理乾淨了,是不是新蜂王就不能交尾成功了?其實這也是完全多餘的擔心,蜂王的交尾半徑在兩公裡以上,我們自己的蜂群裡沒有,並不代表別人的蜂群裡沒有,即使是別人也把蜂群裡雄蜂全部清理乾淨,在半徑兩公裡以上範圍,不可能不存在野外生存的蜜蜂,所以新蜂王同樣有機會交尾成功。

總的來說,百事通認為除了處於冬天以外,蜜蜂在其餘季節,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新蜂王交尾問題,因為蜂群都會基於自身發展所需,它們知道要做什麼,該做什麼,根本不需要我們去杞人憂天。大家說是不是這樣?

相關焦點

  • 中蜂過冬雄蜂多沒王能過冬嗎?
    在實際養殖中,雄蜂多沒王的越冬蜂群是難免會遇到的,這樣的蜂群能不能順利過冬,就要看蜂群的具體狀況了,比如,蜂群的群勢、儲蜜、蜂齡等。也就是說,如果除了雄蜂多、沒蜂王外,其它情況與正常越冬蜂群一樣樣的,那麼,只要正常蜂群能順利過冬,雄蜂多沒王的蜂群也能過冬。
  • 雄蜂一生吃了兩次蜂王漿,一次為了生,一次為了死,兩次都幸福
    在養蜂人看來,雄蜂的一生應該說是悲劇的,因為不管是蜂群內部還是養蜂人從根本上都是看不起雄蜂的,之所以留下雄蜂,僅僅是因為蜂王在沒有雄蜂的情況下無法產生受精卵。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雄蜂在一個蜂群中有了一席之地,而且還數次得到特殊照顧的時間。
  • 出現雄蜂侍衛圈,蜂群可能面臨3大問題,老師傅告訴你如何應對
    在蜂群中除了蜂王之外,還有工蜂和雄蜂,工蜂是一個蜂群的主體,雄蜂在蜂群中的數量一般不多,只有在少數情況下雄蜂數量會增加,但是和工蜂數量比起來也不值一提。從個頭上來看,雄蜂略小於蜂王,沒有蜂王那樣長的腹部,由於個頭較大,通常被很多養蜂新手誤認為是蜂王。
  • 蜂門雄蜂增多,未必就是好事,3種情況不及時處理,蜂群就毀了
    除了蜜蜂飛行的各種姿勢和發生的各種變化之外,一個蜂群中三型蜂的比例通常也能說明蜂群內部的情況,一般有經驗的養蜂人只要一看就知道蜂群內部發生了了什麼,尤其是突然大量的出現雄蜂,說明蜂群內部出現了問題。
  • 養蜂新手不必擔心,蜂群自會發出這幾個信號
    蜜蜂自然分蜂相信在養蜂過程中大多數蜂農都遇到過,很多蜂農利用自然分蜂來發展蜂群,不過要想妥善處理好分蜂問題,就要清楚地了解蜜蜂分蜂的過程。不過,總有一些新手在蜂群離家出走之後才意識到分蜂了。早期的徵兆就是蜂群培育雄蜂。蜂王必須在與雄蜂交尾之後才能正常產卵,但是雄蜂從卵到成熟這一培育過程很漫長,因此一些分蜂意念比較強的雄蜂就會提前培育雄蜂,做好準備。所以,當蜂群中出現培育雄蜂的現象時,蜂農們就要開始注意觀察了,雖然這不是發生分蜂的絕對證明,但是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工蜂莫名其妙修建王臺。
  • 養蜂減少蜂群內出現雄蜂的方法,預防分蜂熱,減少儲蜜消耗!
    養蜂人在飼養蜂群的過程中,會發現蜂群在這些情況下,蜂群內工蜂會自主培育一批雄蜂,這些雄蜂是為了給新蜂王交尾使用的,舉例,在春季和秋季的繁蜂旺季,不管是人工飼養的蜂群,還是外界的自然蜂群,蜂群在這時都會出現分蜂熱,蜂王控蜂能力和產卵能力下降的情況下,蜂群容易誘發自然分蜂的現象。
  • 蜜蜂養殖知識,蜜蜂王國裡的唯一雄性蜂,最不受歡迎的懶漢:雄蜂
    在蜜蜂王國裡,有一類數量不多,好吃懶做,最不受歡迎的雄性蜂——就是「雄蜂」。它們數量不多,但食量較大,整日無所事事,好吃懶做。養蜂人見到雄蜂蛹就會割除掉,就連蜜蜂王國裡的工蜂們其實也不太歡迎這些雄蜂,在外界少蜜源時常常被工蜂們驅趕。
  • 蜂群輕微工產,及時介入一張卵蟲脾能緩解嗎?增加一步,事半功倍
    由於這是蜜蜂的典型的孤雌生殖現象,這會導致蜂群中最後只有一種蜜蜂存在,那就是雄蜂,這樣的蜂群並不具備繁衍下去的能力, 最後就會導致蜂群滅亡,這就是為什麼在蜜蜂養殖中要極力的避免蜂群出現工蜂產卵的真正原因。回到問題,我們來看看究竟在一個蜂群出現輕微的工蜂產卵的時候,及時介入一張卵蟲脾能不能緩解工蜂產卵現象。
  • 中蜂人工育王需要滿足的四大條件,老蜂農多年的實戰經驗!
    人工育王的開始讓整個蜜蜂養殖業發展突飛猛進,中蜂養殖中同樣會遇到人工育王問題,由於缺少類似的書籍,很多人不知道中蜂養殖人工育王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實際上,通用的中蜂養殖人工育王一般只要滿足四個條件即可。第一:要選擇在大蜜源期,也就是說蜜源時間要長,這樣有助於蜂群建造優良的王臺。究竟是多長呢?這個我們可以按照蜜蜂的繁殖來進行推算。
  • 什麼蜜蜂沒有螫針?是雄蜂還是蜂王?分正常情況和非正常情況
    ,還有我們不常見的蜂類,有的以獨居的形式存在,有的以寄生的形式存在,但是整體上來說,在生活中我們較為常見的還是蜜蜂、胡蜂、雄蜂三大類,我們現在來仔細看一下,究竟沒有螫針的蜜蜂是蜂王還是雄蜂。,沒有螫針的是雄蜂。
  • 蜜蜂人工育王的原理,你知道嗎,作為養蜂人的你是怎麼進行育王的
    ,工蜂會以為這是一隻蜂王,會讓臺基裡的幼蟲一直吃蜂王漿至封蓋,所以移的蟲日齡越小,蜂王質量越好育王是要在無王的蜂群內進行的,否則蜂王會搞破壞。育王前需把蜂王囚禁起來,讓蜂群處於失王狀態,退脾壓蜂,把蜂量壓厚,讓蜂多於脾,有利工蜂對臺基內的幼蟲集中哺育,這樣成長出來的蜂王體質會更好人工育王就是模擬蜜蜂急造王,當蜂群失王后,工蜂會積極改造王胎,在巢脾的下方建造數個王臺會從巢房中移動1-3日齡的幼蟲去臺基中繼續發育
  • 進入分蜂高峰期,如何從分蜂群位置確定蜂窩位置?方法在這裡
    ①距離:從距離來說,如果蜂群沒有發生連續分蜂,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一般分蜂團結團的位置,在原來蜂群的50米之內,多數不超過30米,也就是說,當我們發現一個蜂團在樹上或者屋簷上結團的時候,說明附近至少還有另外一群蜜蜂,而且最大的可能是這群蜜蜂在我們發現蜂團的方圓30米之內。
  • 中午時間,蜂箱門口有黑色蜜蜂進進出出,這是要分蜂嗎?
    今年的分蜂期也延長了,目前還有大量的雄蜂在出房。隨著雄蜂生長發育的成熟,在中午時分,經常看到雄蜂外出。由於中華蜜蜂的雄蜂是黑色的,所以巢門口就會經常出現黑蜂進出的情況,這其實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並不是新手養蜂人所想的,蜂群要分蜂的現象。那黑色雄蜂進出巢門是什麼現象呢?
  • 只要做到這幾點,即使不開箱檢查,也能判斷出蜂群即將要分蜂了
    很多新手養蜂人在蜂群將要分蜂這段時間都忙得不可開交,每天都是忙前忙後的開箱檢查是否起王臺,其實對於是否將要分蜂,我們是沒有必要每天開箱檢查的,有經驗的老蜂農都知道,只要注意這三點即使不開箱我們也能判斷出是否將要分蜂。今天小編就跟大夥嘮嘮如何箱外觀察蜜蜂動態判斷分蜂。
  • 養蜂,王臺臺基怎麼粘貼到王臺條上?養蜂師傅這樣說
    第二:製作育王計劃我們都說了,育王的目的是更換蜂王,同時又是在大流蜜期,所以我們要兼顧蜂王的產卵和蜂王的發育周期,所以在我們培育蜂王前,應該製作好蜂王的培育計劃,然後根據蜂王的發育周期已經交尾產卵周期來進行育王。
  • 油菜花期的蜂群管理
    如果天氣晴好,油菜大流蜜,受油菜花蜜的刺激,這部分富餘蜂的相當一部分提前參加採集,餘下的也有內勤工作可做。問題是這時恰逢連續陰雨,若不採取擴巢、產漿等措施來增加蜂群的工作量,那麼這些富餘蜂既不能轉為採集蜂,又沒有內勤負擔,就會聚集起來,產生分蜂熱,築造王臺後,迫使蜂王產卵。
  • 揭秘蜜蜂:風流又悲催的雄蜂,婚期亦是殞命日
    風流成性還好吃懶做,如果是人,在社會上必然遭人鄙夷。在蜜蜂的世界裡,雄蜂就是這樣的花花公子。而這些平時生活優渥的雄蜂,或在蜜蜂婚飛日被獻祭,或日後為蜂群所遺棄。蜜蜂的社會,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會」,是「女王」——蜂王,和它的女兒們——工蜂當家作主。雄蜂在他們家族裡似乎是一個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