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公園,是成都浣花溪歷史文化風景區的核心區域,北接杜甫草堂,東連四川省博物館,是一座集將自然景觀和城市景觀、古典園林和現代建築藝術有機結合的城市公園,位列成都城市公園排行第一名。
參觀完了杜甫草堂,可以從杜甫草堂南大門出,出門就看見南大門照壁,然後就是三蘇廣場,就進入了聞名的浣花溪公園
388米長的詩歌大道
浣花溪一詞因詩人杜甫而聞名,《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便成文於此,杜詩中的浣花溪早已成為千古絕唱。
這裡還流傳著一個神話典故,傳說浣花夫人是唐代浣花溪邊一個農家的女兒,她年輕的時候,有一天在溪畔洗衣,遇到一個遍體生瘡的過路僧人,跌進溝渠裡,這個遊方僧人脫下了沾滿汙泥的袈裟,請求替他洗淨,姑娘欣然應允。當她在溪中洗滌僧袍的時候,卻隨手漂浮起朵朵蓮花來,霎時間遍溪蓮花泛於水面,浣花溪因此而聞名。
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長廊,這裡記錄了從杜甫、李白和屈原,到當代共計300名左右著名詩人的形象、朝代、生卒年,以及著名詩句
詩歌《你的名字》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 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曹:曹植、曹操、曹丕,「 三國三曹三父子,一歌一賦一詩書。」
東籬採菊
浣花溪公園總佔地面積為553.8畝,園內有浣花溪和幹河兩條河流穿園而過。
浣花溪為成都市區最文雅的公園
華夏古今第一鼎的文化源泉鼎。源泉鼎仿春秋龍鳳青銅鼎鑄造,最大直徑6米,高4米,重7噸,其支撐大鼎的四根水泥柱子有9米高。在鼎的四周圍繞著虎頭龍身雕塑,鼎身上則雕刻著「小龍紋」。水從鼎自溢而出,再順著詩歌大道蔓延,這象徵著 中國詩歌鼎盛,源遠流長, 中國 詩人文思泉湧!
聞一多-一句話
徐志摩-再別康橋
潘漠華—問美麗姑娘
艾青—我愛這土地
綠蔭中有一條新詩小徑。這段長約200米的小徑上,按生命詩篇、愛情詩篇、故鄉詩篇等幾個板塊,展示著現代和當代詩人的詩作, 或立詩碑,或鋪詩磚,或放巖石,鐫刻著聞一多、艾青、冰心、徐志摩、舒婷、聞一多等近現代詩人的詩歌。一路讀來,讓人感到詩情詩意晶晶圍繞在我們身邊。
關雎戀情——出自《詩經·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三蘇:蘇轍、蘇洵、蘇軾
浣花溪公園以杜甫草堂為背景,集當代詩人匯聚,有深厚文底底蘊的園林,不少經典詩歌,鐫刻其上,成為一面不朽詩歌的華麗篇章。 旁邊一座座詩人雕像屹立,潔白雕塑之下是沉穩的黑色基石,用金色字體標註他們的簡介,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沿著他們,我站在了詩歌大道的最前沿。 三千年的詩歌,匯集於此,鋪就成一條華美大道。不同字體,不同年代,不同作者,不同詩句,不同風採,不同個性,卻相同著同樣優美的韻律,淺唱著淡雅情懷,高歌著激昂歌賦,低吟著柔柔情愫,凝結沉穩厚重。
在這裡「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這裡「留連忘返」。
「當年走馬錦城西 ,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裡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