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名篇佳作,觀世間百態,享人文情懷
圖文/李 剛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
巴黎戰神廣場上的艾菲爾鐵塔,被法國人稱作「首都的瞭望臺」,建成125年之後,義大利一家商會給出的評估價是4332億歐元,成為歐洲最值錢的文化地標。 二月的一日中午,我們來到艾菲爾鐵塔,順電梯登上274米高的瞭望臺,只見周圍站滿了遊人,其中還有一對新人在艾菲爾鐵塔上定格虔誠的許願。
艾菲爾的才情、氣度造就了艾菲爾鐵塔;艾菲爾與瑪格麗動人的愛情故事賦予艾菲爾鐵塔情感與生命力。初見17歲的瑪格麗清澈而倔強的眼神,相伴15年相濡以沫的愛情,讓艾菲爾刻骨銘心。瑪格麗去世後,艾菲爾痛苦萬分,他發誓要建一座通天的高塔,在巴黎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呼喚愛妻瑪格麗。
歲月有情亦無情。53歲的艾菲爾設計的這座鋼鐵結構高塔,曾經飽受爭議。這是發生在1885至1889年的巴黎往事,當時,法國官方開始計劃於1889年舉辦第三屆世博會用以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希望造一個高度超過300米的紀念碑。在大約700多件應徵方案中,有人提出建造一個巨大的斷頭臺,象徵昔日帝國的結束;有人設計了一座有法國大革命英雄人物的金字塔;還有人建議在建造物頂上安裝一個巨大的電燈,讓巴黎從此沒有黑夜……
機遇和幸運之神光顧了這位有心人,1887年1月,艾菲爾的鐵塔方案在眾多的標書中脫穎而出。然而,機遇帶給艾菲爾的是更大的挑戰。在鐵塔開工後的19天,巴黎《時代報》上刊發了300多位巴黎藝術家和建造師聯署的《反對修建艾菲爾鐵塔》的抗議書。抗議書聲稱「這個龐然大物將會掩蓋巴黎聖母院、羅浮宮、凱旋門等著名的建築物。這根由鋼鐵鉚接起來的醜陋的柱子將會給這座有著數千年氣息的城市投下令人厭惡的影子……」
莫泊桑更是揚言:「巴黎如果建成鐵塔,我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城市。」巴黎傑出的哥特建築學派專家認為,從數學角度考慮,建造這座鐵塔是不可能的。他們甚至計算出當鐵塔建造到228米高時,會發生倒塌,以致鐵塔工地周圍一部分居民趕緊撤離。在反對聲四起以及面對資金壓力的情況下,艾菲爾毫不退縮,毅然決然把他的建築工程公司和全部財產抵押給銀行作為工程投資,支付了建造總預算160萬美元中的130萬美元。
為滿足巴黎官方條件之一「在世博會之後能夠輕易地拆除之」,艾菲爾將50名建築師畫的5000多張藍圖及預先生產出來的12000件規格不同的部件,用250萬個鉚釘拼接起來。恰巧在這個時候,愛迪生發明了白熾燈,艾菲爾興奮的是這個最新發明為鐵塔夜晚照明和登塔瞭望提供了可能。
1889年5月15日,第三屆巴黎世博會開幕。兩萬個燈泡把艾菲爾鐵塔照得如同白晝。博覽會期間,潮水般的人群湧向鐵塔,大約有兩千多萬遊客上塔參觀。
在艾菲爾鐵塔建成的當年及百年之後,有兩位世界名人在艾菲爾鐵塔留言薄上的留言尤其耐人尋味。愛迪生致艾菲爾:只有勇敢的建設者才可以完成一項如此巨大而原始的現代工程標本,我把最高的敬意和欽佩給予這些工程師。貝聿銘這樣評論:經過一百多年的時光流逝,一座飽受爭議的建築,不僅成為法國的象徵,也被視為世博會最重要的象徵之一,它象徵著審美與時代進步的某種關聯。極有意思的是,莫泊桑沒有離開巴黎,相反成為鐵塔二樓餐廳的常客……
艾菲爾鐵塔壓過了華盛頓紀念碑,艾菲爾的氣度壓過了反對者的聲浪,以艾菲爾的名字命名的艾菲爾鐵塔和艾菲爾半身銅像,以其撼人心魄的強大生命力屹立在巴黎塞納河畔。
艾菲爾鐵塔分明已經穿越了時空。艾菲爾鐵塔,不僅是巴黎的象徵,也是忠貞愛情的象徵。晚年的艾菲爾登上艾菲爾鐵塔頂端對著蒼穹大聲喊著「瑪格麗,我愛你!」,聲如洪鐘的愛情呼喚,依然迴蕩在巴黎戰神廣場上空。
作者簡介:
李剛,筆名豁達,雲南政協報原副總編、高級編輯,雲南省作家協會攝影家協會會員。出版專著《雲南攬勝》《不識巍山》,合著《納樓土司》《發現巍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