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普雲農:數字三農東風正勁,看浙江數字農業農村如何高質量發展

2020-12-09 浙江科技新聞網

  11月24日,一年一度的農博會正式落幕,在為期五天的展會中,我們見識到浙江省三農發展的蓬勃朝氣。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全國農業農村工作迎來了巨大挑戰,在這種背景下,浙江省農業農村系統直面挑戰,藉助得天獨厚的「數字優勢」,大力推動「三聯三送三落實」服務,在數字三農、穩產保供、生豬增產、智慧漁業、精準扶貧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建設成果,為全國農業農村系統在疫情常態化的工作節奏中,因地制宜地發展數字農業農村作了一個良好的示範。 「數字三農協同應用」是今年浙江省農業農村發展的新方向,是對「數字農業農村」內涵的豐富,也是對相關建設工作的拓展。

  本屆農博會上,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也以「數字三農」作為展示亮點,從頂層規劃設計到基層應用落地,無不體現「數字賦能三農發展」的概念,具體是怎樣的呢?我們來逐一回顧吧!

  高峰論壇謀發展

  11月20日下午,作為今年浙江農博會重要活動之一,數字「三農」發展論壇在下午順利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數字精準賦能『三農』」主題,就著力推動浙江數字「三農」建設,加快數位技術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進行了集中探討,交流分享大數據時代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業態,展望數字時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路。

  數字「三農」發展論壇由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浙江託普雲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和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員王小兵分別作了主旨報告。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唐冬壽發布了《浙江省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論壇上,公布了4名數字鄉村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舉辦了「數字如何賦能」主題沙龍,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還與託普雲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本次論壇為浙江省數字三農發展建設總結成果,分析問題,交流經驗,增補專家,有利於頂層規劃的進一步設計與完善。數據平臺搭框架

  浙江省是全國率先推動省級智慧農業雲平臺建設的省份之一。浙江省數字三農協同應用平臺在「一號工程」、「國家數字經濟示範省」、「數字浙江」等背景下,強抓核心領域關鍵指標,工作專班服務成效,助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為發展主線,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積極推動農業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委託浙江森特(託普雲農全資子公司)開發浙江省數字三農協同應用平臺,建設生產管理、產品流通、行業監管、公共服務、鄉村治理五大領域數位化轉型應用,打造「1115工程」。

  該平臺整合各類涉農業務數據和信息資源,是基於省電子政務基礎設施搭建在線互聯、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決策支持、網絡安全的省級平臺,大大提升浙江省農政服務的數位化管理水平。

  浙江省省委書記袁家軍、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通林一行聽取數字三農協同應用平臺建設情況

  浙江省常務副省長馮飛、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唐冬壽一行巡館參觀

  浙江省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茅臨生、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蔡元傑一行巡館參觀

  數字農業農村的發展不是空談,而是實踐的成果。過去,浙江省積極推動頂層規劃、引領、示範,鼓勵各地積極創新實踐,經過幾年的落實,各地因地制宜地開展探索建設,如今已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在本屆農博會的數字三農展區裡,也展示了一些縣域服務數位化應用與生產數位化應用。

  超級農場增效益

  浦江擁有500年葡萄種植歷史,以巨峰、陽光玫瑰為核心品種,是浦江農業第一大產業。目前葡萄種植面積7萬畝,年產量12.7萬噸,年產值11.4億元,種植主體達1.2萬餘戶,葡萄種植設施化實現100%覆蓋。

  本次農博會展示的超級農場就是葡萄種植設施化的高度體現。超級農場由託普雲農參與建設,以圖像識別等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實現生產、加工、倉儲、銷售一體化數字管理模式,探索打造智能生產、智能修剪/採摘、智能分揀、智能冷藏等智慧場景,為葡萄從生長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提供數位化、智能化加持,提高生產管理效率。

  浦江縣虞紅梅副縣長向浙江省彭佳學副省長、農業農村廳唐冬壽副廳長等領導一行介紹「超級農場」當然,超級農場裡的葡萄不僅要種得好,還要賣得好!浦江正積極推動葡萄產業農業供給側改革,從產量品質、冷鏈保鮮、數字營銷等環節優化,提升葡萄銷量。 可以說,看不見的技術加持為浦江葡萄帶去了看得見的效益提升,浦江葡萄超級農場是產業數位化的一個典型案例,而這種模式可複製可推廣,在浙江省諸多名特優農產品中,產業數位化應用還有著巨大的建設空間。

  智能測報保生產

  在展位一角,擺放著幾臺顏色鮮豔的「大傢伙」,它們就是託普雲農研發的針對病蟲害測報的智能裝備。

  這套系統由智能蟲情測報燈、智能孢子捕捉系統、氣象監測系統組成,利用了智能傳感、物聯網、圖像識別等技術,通過採集蟲情、墒情、氣象等數據並上傳至雲平臺,依託雲計算與人工智慧等引擎,可實現清洗數據與可視化呈現。

  在展區上的數據後臺的首頁就實時顯示著全省各地病蟲害的嚴重程度,從綠色到紅色代表著蟲情趨勢的逐漸加重。點開任意一個監測點,即可查看對應點位幾大蟲害的發生情況以及歷史數據,通過跨時間、跨空間的數據對比,可為遷飛性蟲害發生趨勢判斷提供參考。

  浙江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智慧監測預警平臺蟲情區域分析圖

  依據這些趨勢分析圖,植保管理部門就可以清晰地掌握轄區內的蟲害發生情況,從而制定有依據、有效果的蟲情防治方案,指導各部門與農戶採取對應的農事操作,保障糧食生產安全。藉助病蟲害監測預警系統,浙江省已多次測報蟲情異常情況,及時採取防治措施,有力保障了轄區內的糧食生產安全!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華僑委員會委員王輝忠、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通林等領導一行聽取「生產科技化」建設情況

  浙江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孫景淼、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通林一行了解新型測報工具

  數字應用優服務

  在展位體驗區,一款名為「親農在線」的掌上應用吸引眾人駐足體驗,遊客只要打開小程序就可在體驗快速掌上開票流程,全程不到30秒即可完成操作。「親農在線」是一款以解決仙居梅農開票難為切入點的掌上服務應用。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華僑委員會委員王輝忠、浙江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通林一行聽取「親農在線」相關匯報

  浙江農業農村廳唐冬壽副廳長聽取「親農在線」相關匯報

  仙居是浙江省的產梅大縣,但受疫情與交通影響,「開免稅發票」卻成了散戶農民的難題!為解決梅農的開票難題,仙居縣農業農村局聯合浙江森特(託普雲農全資子公司)開發了一款親農在線數字應用,用網絡連接梅農與辦事大廳,用信息化手段為梅農切實解決辦證難題,省去來回奔波,大大提升了便利。

  親農在線上線以來,已服務1920農戶,開出8089張發票,開票金額高達1.16億元。應用上線後逐步延伸到質量安全檢測預約、有機肥補貼申請、保險預約辦理等涉農事務,將傳統業務由線下轉到線上,輕鬆點擊兩三步就實現了農戶辦事需求,實現「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跑」的升級。

  中央電視臺曾報導「親農在線」

  回顧完浙江農博會上數字三農的展示亮點,我們不難發現,原先浮於雲端的數字農業農村內容不在停在大屏上,而是逐步在各地落地建設,並且各具特色與亮點。

  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在這個頂層研究指導,基層探索實踐,上下聯動推動全省數字農業農村工作不斷邁向新臺階的過程中,「幹到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相信隨著相關工作的推進,未來,將有更多切實解決農戶、企業、基層人員需求難題的應用落地,從多個角度共同助力浙江數字農業農村進一步升級發展,為全國數字三農的建設提供更多鮮活的應用案例。


相關焦點

  • 農業科技企業託普雲農獲得阿里系湖畔山南基金數千萬級人民幣融資
    在數字農業領域深耕十餘年間,託普雲農利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數位技術,為助推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不少技術支撐與數據服務。通過十餘年的業務積累,託普雲農在智能裝備、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等方面形成了綜合性優勢。
  • 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託普雲農當選...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作「數位技術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報告十幾年來,我們廣泛學習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與發展經驗,夯實團隊研發能力,聚焦農業農村發展痛點,利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數位技術,打造數字應用,摸索數據服務,積極實踐,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陳渝陽董事長指出,圍繞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託普雲農主要從三個方向展開探索實踐,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在職能端,大力支撐政府數位化轉型升級與職能產業服務數位化建設。
  • 託普雲農獲得阿里系湖畔基金千萬級人民幣融資
    近日,託普雲農獲得阿里系湖畔基金千萬級人民幣融資。本次融資將用於提升研發、生產與服務等方向。託普雲農是國內先行的數字農業綜合服務商,致力於用科技改變傳統農業,用服務締造美好生活。在數字農業領域深耕十餘年間,託普雲農利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數位技術,為助推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不少技術支撐與數據服務。杭州湖畔宏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盛森表示,託普雲農是國內少有的農業科技型企業,我們在託普雲農的身上看到了服務於農的情懷,也看到了長青於農的未來。
  • 浙江農博會|從浦江葡萄看產業數位化的新趨勢!
    為期5天的2020浙江農博會正在火熱進行中。展會上亮點多多,在數字三農展區,一個別樣的展位十分引人矚目!它就是浦江葡萄「超級農場」。浦江正積極推動葡萄產業農業供給側改革,從產量品質、冷鏈保鮮、數字營銷等環節優化,提升葡萄銷量。
  • 大咖談數字農業:「網際網路+農業」將帶給「三農」新未來
    大咖談數字農業:「網際網路+農業」將帶給「三農」新未來金羊網  作者:李志文  2020-12-12 12月12日-13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
  • 數字農業 未來已來——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側記
    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們群英聚首、薈萃眾智,為數字經濟風口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獻計獻策,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深邃思考、指明方向。  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認為農業的高質量發展要做到產量高、質量優、生態綠、效益好,要以數據推動農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汪懋華表示,「網際網路+農業」將帶給「三農」新未來。要推動智慧農業的發展,就要投入更多精力把問題想深、想細、想透。  春江水暖鴨先知。
  • 「數字農業 智引未來」——在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讀懂世界數字...
    新華網廣州12月12日電(關錦恆 李慶招)在數字經濟背景之下,我國數字農業發展現狀如何?未來中國數字農業什麼樣?12月12日,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新華網等單位主辦的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在廣州開幕。在主論壇環節,國內外院士、專家、企業嘉賓等齊聚一堂,就數字農業的前沿技術發展與實踐等問題進行討論。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主論壇現場。新華網 李相博 攝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顧幸偉說,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的舉辦,目的是提供一塊試驗田,讓大家在這個舞臺上展示拳腳。希望大家在廣東實現數字農業的夢想。
  • 點籌網入選「數字農業先鋒企業」,立志打造數字農業風向標
    點籌網受邀參與此次數字農業國際化大平臺,通過圖文並茂的展板展示,展現在數字農業、數字供應鏈金融等方面成果,探索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而在此次大會發起的數字農業先鋒企業網絡推選中,點籌網成功入選中國「數字農業先鋒企業」候選名單,網絡獲票近2萬,肯定了點籌網數字科技賦能農業的先鋒能力。
  • 浙江大學徐旭初解讀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基地直採模式是農村電商新...
    來源:新華網近日,阿里巴巴集團數字農業事業部首次亮相。阿里專門成立「數字農業事業部」,這件令人振奮。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村電商發展迅猛,日新月異,已進入一個全面的增長期。據統計,2018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37萬億元,同比增長30.4%;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2305億元,同比增長33.8%。近年來,阿里、京東和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集中發力農村市場,極大帶動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電商銷售產品的結構類型從以耐儲存產品為主導,向冷凍鏈逐步完善下的生鮮產品轉變。
  • 安溪獲評2020全國縣域 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
    核心提示 近日,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交流活動在重慶舉辦。會議通報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工作結果。 其中,安溪縣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30位、福建省第一位,獲評「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
  • 數字,重塑浙江鄉村
    一場前所未有的「數字革命」,正在重塑浙江鄉村。前不久,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公布,浙江有4地入選。試點地區在「數字孿生鄉村」、全域數字治理、數字鄉村「大腦」等領域的探索,以紮實的基礎、先行的理念、豐富的成效引發廣泛關注。
  • 溫州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喜人 三地獲評「全國先進」
    近日,《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浙江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平為68.8%,居全國第一。溫州蒼南縣、瑞安市、樂清市獲評「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吳素鵬獲評「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工作先進個人」。
  • 今天,《浙江日報》頭版關注南潯數字農業快速發展!
    今天,《浙江日報》頭版關注南潯數字農業快速發展!》頭版關注南潯數字農業種柑橘變得如此智能,依託的是數字農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南潯區圍繞糧食、畜牧、果蔬、漁業四大農業主導產業,在生產環境、生產過程、流通營銷等環節,推進設施農業環境監測、智能灌溉、精準化飼餵管理、病害監測預警等數位化技術裝備運用,提高生產經營和管理數位化應用水平。
  • 農業數字經濟未來發展前景如何?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這麼看
    據了解,「多多農研科技大賽」是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導下,由中國農業大學和拼多多聯合舉辦的國內首屆數字農業種植競賽,大賽評委及科學顧問團隊匯聚了全球數字農業領域的頂級專家,評委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領銜。趙春江當天一亮相就引起現場關注。
  •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快速發展農業數字經濟,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中國農業數字經濟規模是5778億,預計2025年將達到1.26萬億,抓住數位技術機遇,快速發展農業數字經濟,對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春江日前在「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頒獎典禮中透露。
  • 安溪獲評數字農業 農村發展先進縣
    本報訊 (記者羅劍生 通訊員龔學智)近日,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交流活動在重慶市舉辦。會議通報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工作結果。其中,安溪縣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位居全國第30位,福建省第1位,獲評「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
  • 2020中國鄉村振興暨第二屆「一帶一路」農業農村發展網絡論壇落幕
    為深入探討鄉村振興、「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不同國別不同歷史階段鄉村發展路徑的選擇問題,促進不同國別不同區域之間的互學互鑑,由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浙江大學、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聯盟聯合主辦,浙江大學食物經濟與農商管理研究所、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聯合承辦的「數字三農助力鄉村振興:2020中國鄉村振興暨第二屆『一帶一路』農業農村發展網絡論壇」近日在杭州舉行。
  • 我國智能灌溉、智能溫室發展速度加快;農村已開始布局數字農業
    ——佚名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6、智慧農業應用:智能灌溉、智能溫室發展速度最快智慧農業是數字農業中一種具體的綜合應用形式,可在較大程度上反應數字農業的整體發展情況。7、報告:農村已開始布局數字農業報告提出,數字創業創新的火種已在農業農村點燃。
  • 鄉村振興正當時 「三農」發展鋪畫卷
    原標題:鄉村振興正當時 「三農」發展鋪畫卷   近年來,示範區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區
  • 農業更強 農民更富 農村更美 桐鄉:美麗鄉村 踏歌而行
    浙江日報水稻在金色麥田裡搖曳著傲嬌,杭白菊的陣陣清香融入清風迎面而來——11月的桐鄉,正毫不吝嗇地展現豐收季的歲月靜好。與上海6所優質醫院開展戰略合作,成功接入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與16家省級三甲醫院實現信息交互;7家定點醫療機構納入長三角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推進項目式「校校」結對建設,並積極與滬上名校展開空中課堂共享……從醫療到教育,從交通到惠及民生的方方面面,近年來,桐鄉以列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為契機,更高層次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打造高質量的鄉村振興示範地,並相繼拿下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先進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