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趣鄭州第628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 2995
閱讀時間: 6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河南是文物大省,地下文物全國第一,地上文物全國第二,有「中國歷史天然博物館」之稱。
這是我們之前介紹鄭州小眾博物館的文章開頭,再次拿來用,是這個系列又要更新了。
有趣君前陣子發現了一家位於鄭州西(南)三環邊的一個私人博物館,名為城外城陶瓷藝術博物館。
丨博物館挨著西三環輔道
附近還有金水河
西三環邊上
門口矗著變形金剛的博物館
「你順著西三環輔路往東南方向走,只要看見路邊出現變形金剛就到了。」
變形金剛?一家主打陶瓷和仰韶文化的博物館門口擺著變形金剛?
丨這個變形金剛在路邊十分惹眼
有趣君開車前往博物館,一路過來陰天堆積著烏雲,之前去過附近的編輯夥伴如此指路。
到地方後發現,博物館的屋子著實還沒有門口的變形金剛模型顯眼。
挨著西三環,停車倒是方便,博物館裡面有停車位,旁邊也有一大片空地隨便停,免費。
丨城外城博物館這幾個字是最近才掛上的
不然更是難找
從外觀看,與其說這裡是家博物館,反而更像是一個酒店。
實際上,這裡曾經的確是家酒店,「城外城酒店」對於住在周邊十幾年的人來說,是個能叫上名字的地方。
從掛滿各種榮譽牌子的大門進入,一位工作人員迎過來,表示其他人都到高新區的新館址附近參加會議,疫情原因只能看這裡一樓的一小塊展廳。
丨這展廳略隨性了
有趣君探頭看了看,裡面那個背景盤龍金燦燦的地方,是個展廳?
私人博物館,裝潢怎麼魔幻都不奇怪。
繞了一圈玻璃櫃,工作人員說後面還有,但是他沒有鑰匙,可以電聯其他人問問啥時候回來,就能打開後面的展廳。
丨等待的時候下起了大雨
往外看好像起霧了一般
聯繫上博物館公示牌上的一個手機號(後來得知就是這家博物館的副館長吳勇),被告知稍等一會兒,會有人回來開後面的展廳。
於是有趣君就坐著等著其他工作人員來,此時,醞釀許久的雨也終於傾瀉而下,譁啦啦地在門口的三個變形金剛大模型上敲擊。
博物館的真·展館
別有洞天
等了沒一會兒,匆匆趕來了一個中等身材的男子,表示自己是管博物館後勤的,參觀入口就在旁邊。
有趣君跟隨其邁入銅製風格的大門,兩邊通道的牆壁上,一側寫著博物館的簡介;另一側畫著一幅河南省地圖,標註了省內三百多個古瓷窯址名稱。
丨博物館展廳的正門是這個
再往裡走,是個不大的天井,栽種了幾株芭蕉和一棵銀杏樹,有一隻貓藏於其間,而圍繞天井一側的一棟四層建築,便是這個博物館主展廳。
丨開放參觀的是第一~第四展廳
走進展廳,工作人員把燈亮起,一層仰韶時期的器物靜靜地等在那裡。
這才像博物館啊!
沒有講解,有趣君只能自己看個樂呵,好在之前做了點功課,就在館內尋找網上提及的展品。
丨這才是真·展廳
丨仰韶時期尖底大口尊
是祭祀最高規格用品
丨仰韶時期廟底溝文化的彩繪缸
粗獷中帶著一種美
逛完一樓,順著鋼結構階梯準備上樓時,發現樓底下有個亮閃閃的東西。蹲下一看,居然是「中國十大民營博物館」的獎盃。
「每次小學生們來這裡參觀,都喜歡圍著看這個,金燦燦的哈哈哈。」
丨獎盃就這麼放在樓梯底下,也是挺個性
二樓的一側放置了二十多個腰鼓,還有塑料盒裝著的腰鼓碎片,在地上擺了一排。
這些腰鼓是陶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館藏的數量及種類在全國範圍均屬第一。
丨第二展廳的重點是唐代腰鼓
丨這裡的腰鼓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
在全國居第一
丨在兩邊蒙上皮面,依然可以砰砰作響
三樓大部分是瓷器,周圍還圍了一圈書法和繪畫作品。
丨咋說呢,一眼看過去很像身處古玩店
丨一眼就相中了這個極富現代審美的水壺
人家是清代的綠彩紫砂壺
丨網上做功課了解的一個五代時期的爐,實物比想像的小
「牛羊千口」四字銘文真是古人樸實又可愛的心願
一上到四樓,空氣中的燥熱感圍上,下暴雨的「白噪聲」就在頭頂,一瞬間如同進入了熱帶雨林。
丨下雨天上到四層的感覺非常奇妙
丨像不像咱爸媽年輕時用的樸素版搪瓷盆
丨從一些窯址發現的各類瓷片
和這位管後勤的黃先生聊起來,得知這裡沒有安裝空調。
「節省開支,工作人員也少,私人博物館運營不容易,每年都是自己貼錢。不然這光水電費算下來都不少。」
丨對於陶瓷愛好者和從業者很有吸引力
四樓放置了各種各樣的碎瓷片,聽工作人員介紹這層一般不對遊客開放,而是一些學習研究陶瓷的會過來,他們和景德鎮陶瓷學院等學校也有合作。
丨下樓時迎面而來就是這幅字
莫名戳中笑點
參觀完往樓下走時,看到樓梯對面的牆上掛著一幅字,上書:開心就好。
開心就好,這四個字似乎很適合做私人博物館運營者的註解。
鄭州百家博物館項目
回到一樓時,暴雨稍歇,天井裡植物的葉片上掛滿了水珠,一個小池子被注滿了水。
來之前有趣君對這家博物館做了一些功課,數據顯示,這裡面積4800多平方米,藏品有二萬餘件,展示藏品2000餘件,窯口標本25萬餘片。
丨院子裡的銀杏樹,到秋天一定更美
此處是這家博物館的舊館,新館位於高新區的天健湖公園北廣場,去年5月份開始動工。
新館是高新·雙湖博物館聚落的組成部分,這個博物館聚落也是鄭州百家博物館項目的一環。
丨你能說出一個河南古窯址的名字嗎?
鄭州百家博物館項目,寫入了2019年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三年內謀劃建設各類博物館100家以上」。
《鄭州市博物館事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中提到:三年內,全市新增100家以上博物館,其中國有博物館50家以上,非國有(民營)博物館50家以上;各縣(市)採取「1+2+N」建設方式,包括1個綜合性博物館,2個專題(特色)博物館,N個非國有博物館。
丨兩個月前探訪天健湖公園時
完全不知道附近有個正在建設中的博物館聚落
這份基於鄭州古都文化的規劃,讓有趣君想到《大英博物館——第一座公眾博物館的誕生》裡的一句話:
免費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是一個先進文明渴望了解自身的符記。
關於河南悠久的中原歷史和文化,關於鄭州是不是古都的爭議,嘴上怎麼辯論,都不如親眼看一看出土自三四千年前的文物,來得直接。
城外城博物館的小故事
變形金剛哪裡來的
關於這家博物館,有趣君還有很多好奇,比如那個變形金剛到底咋回事,於是那周的星期六,又走了一趟。
去的時候又是陰沉個天,雖然是周末,也沒有遇到參觀的人,不過這次終於見到了博物館的副館長吳勇,就趁他有時間聊了聊。
丨大黃蜂真的很吸睛
有趣君首先問出最大的疑惑:「門口為啥會有三個變形金剛?」
理由特別簡單,吳館長一個朋友是製作這種大型機甲模型的,原本這仨變形金剛擺在一個商場門口的廣場上,但是因為廣場改造,朋友拉回來沒地方放,索性擱在有空地的博物館門口了。
「而且我們這兒以前小孩兒來得多,看見變形金剛也開心。」
丨除了變形金剛,小孩子們參觀時很容易找到新樂子
比如這個造型奇特的雙頭小人
丨還有這個跟現代人果盤沒啥區別的「奔馳」型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