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婆媳關係就越來越糟了,忍不住想吐槽一下!
以前我在想頭條整天推薦那些婆媳大戰的故事是不是編出來的。直到自己生了孩子家裡呆久後,我跟婆婆之間的婆媳矛盾慢慢就被激化。
婆婆總是為了一點小事情就跟我理論個沒完,平時我們照顧寶寶的做法和觀念上有很大的差異,婆婆竟然認為寶寶吃的奶瓶不需要消毒,而且吃剩的奶粉隔了2個小時還餵給寶寶吃,我都無語了。
孩子3個月的時候,婆婆會給孩子添加米糊飯粒等,我不同意,婆婆就說我帶過那麼多小孩不需要你教我。
婆婆半夜上廁所不衝,我上廁所發現之後就會提醒她。婆婆就說她只是偶然不衝,認為我一直找她麻煩和矛盾,是不是想趕她出這個家。
婆婆總是會把她們的內衣內褲一起放進洗衣機裡,而我覺得這樣很不好!我多次跟婆婆溝通下次能不能不要放內衣內褲到洗衣機裡洗,為啥不手洗?
每次吵架婆婆都會站在道德制高點,以不尊重抨擊我,我只能每次都找出她各種不對來讓她認清自己的不對,但是我們年輕人和老年人真的無法溝通,每次吵架都說我們想趕走她。
總之生孩子後婆媳關係真是難處理,想著就煩。
很多時候我偷偷跟老公講,但是他一直不理解,還老是維護他媽,我現在總覺得我是個外人!
還有,我發現老公真的沒用,找他幫忙一句話也說不上來…真的無語死了。 (來源:浦江網情感空間)
相信很多女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生完孩子以後婆媳關係越來越差勁,覺得婆婆就在不停地和你搶孩子,各種霸佔孩子。
為什麼婆媳關係會在媳婦生完孩子以後惡化?
1.兒媳產後心理會變得敏感
生了孩子後亂七八糟的事越來越多,兒媳的心態會發生變化。你會體會到以前從沒有過的累,並且時不時的委屈煩躁,經常想哭,甚至產生產後抑鬱的苗頭。
這個時候的女人容易產生固執和極端的想法,偏偏這個時候你需要依靠婆婆,需要婆婆的幫助,就會有一種要看「婆婆臉色」的擔憂。有可能對婆婆不經意的動作做出過分解讀。
2.育兒觀念的不同
養娃方式的差別是婆媳關係最多的矛盾點,兒媳覺得婆婆的知識面跟不上時代,聽不進建議倚老賣老,婆婆則以經驗過來人自居,她以前就是這麼帶你老公和你小姑子的,而且還沒有帶出什麼毛病。在她眼中,你沒大沒小,不尊重她的意見。所以在餵奶、輔食等帶寶寶的方式上雙方分歧很大。
有一些婆婆是農村來到,文化水平不高,會固守一些傳統觀念,和年輕人有代溝和隔閡。生活上也不會像年輕人這麼注重細節,甚至有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
3.吃力不討好的掌控型婆婆
有一種婆婆最難磨合,儘管孩子帶得好或出錢多,但會以此為要挾想拿小家庭話語權,這樣婆媳之間的爭吵在所難免。
總結與建議:
婆媳關係的難和解決之道其實不僅在婆媳之間,更在兩代的夫妻關係和母子關係。
首先,家庭裡面有關係的不和諧和衝突,不僅僅是直接衝突的雙方的問題,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調整家庭關係,化解衝突,需要家庭的共同參與與協商。某人的缺席就意味著與之相關的關係的弱化,那麼另外一個人和另外的關係就要承擔更多的壓力。這個關鍵任務就是你老公。
作為兒媳要調解你的脾氣,儘量去尊重婆婆,讓你老公去溝通。 單憑妻子隱忍退讓並不能解決問題,丈夫的作為在調整家庭關係中至關重要 。如果丈夫能夠很好地做到兒子和丈夫和爸爸這三種角色的要求,妻子和婆婆都會寬慰很多,很多小事情也就不會鬧到劍拔弩張的地步。
但是也不要強迫你老公站在道德的立場去更新她的育兒觀、改掉陋習,這樣婆婆會覺得你們夫妻倆嫌棄她合起來欺負她。矛盾一旦激化了,以後一家人的關係再也回不到從前,見了面尷尬卻又不得不見面。
其次,要主動去想溝通技巧而不是正面去剛婆婆。換位思考一下,婆婆帶小孩其實很辛苦的,婆婆現在能依賴的只有孫輩和兒子,如果她在你這裡感受到的是滿滿的敵意和不歡迎, 她一定會爭一口氣。所以兒媳要心存感激,多體恤婆婆的不易。
在帶寶寶的方式上,如果是原則性嚴重性的問題就要提出,先肯定婆婆做得好的方面,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出你的想法,讓婆婆聽聽有沒有道理。你給她足夠肯定和尊重,相信婆婆會接納你。
最後,婆婆有些生活方式可能保留了一生無法改變,有些事看不慣,權當沒看見,安慰自己沒什麼大不了的。孩子長大就幾年的事,不要覺得過不去了,很快的,真的。到時候眼不見心不煩,各自安好吧。一個緊張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最理想的解決方法是保持一碗湯的距離,讓老公積極參與到育兒過程中來,和你站到統一陣線。
如果可以,儘量自己帶孩子,和公公婆婆分開生活,如果要婆婆帶孩子,就得忍,要懂得恭敬和感激,婆媳關係好了,她自然就願意聽你的意見。一開始就站在她的對立面,她只會認為自己辛辛苦苦幫你帶孩子,你還要刻薄她,心裡有怨氣就會更想和你作對,婆婆們都是吃軟不吃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