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4日,美國華盛頓、紐約、芝加哥等多地舉行了學生主導的控槍大遊行。數十萬示威者走上街頭,聲討佛羅裡達校園槍擊案發生以來美國白宮和國會的不作為,要求政府管控槍枝暴力。
美國首都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道上「為我們的生命遊行」現場
遊行現場
24日一大早,來自美國各地的遊行示威者很快就就把華盛頓市中心圍了個水洩不通。中午12點開始,這場名為「為我們的生命遊行」的控槍運動在賓夕法尼亞大道上國會到白宮之間的路段正式展開。
遊行現場
人們高呼著「把他們選下來」、「撤掉全美步槍協會」、「結束槍枝暴力,不再沉默不語」等口號,這些人中有的是槍擊案遇害學生的父母,有的是槍擊案倖存學生,有的是為了支持孫子孫女千裡迢迢趕到首都的爺爺奶奶。
遊行現場
這次大規模控槍遊行由上月發生槍擊案的佛州帕克蘭縣瑪喬麗·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學生組織,除了華盛頓,也在多個美國城市及其他國家城市舉行。華盛頓當天的遊行約有80萬人參加,而全美範圍內遊行人數超過萬人的城市包括紐約、芝加哥、波士頓、洛杉磯等。美國媒體報導稱,華盛頓當天的遊行在這個城市的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除了華盛頓主會場外,全美另有800多處分會場,全國響應人數超過百萬。
遊行現場
2月14日,在道格拉斯高中,被該校開除的19歲學生克魯茲手持AR-15型半自動步槍開槍,導致17人死亡。慘案發生後,該校學生紛紛登上美國主流電視臺控訴政府控槍不力,並組織了本月24日的這場全國範圍內的大遊行。學生們的行動收到了知名人士喬治·克魯尼、奧普拉·溫弗瑞的捐贈,歌手麥莉·賽勒斯等也到華盛頓的遊行現場支持。
遊行現場
在賓夕法尼亞大道搭建的演講臺上,來自帕克蘭縣、紐約、芝加哥、洛杉磯、華盛頓等地約20名青少年先後登場,講述了校園槍枝暴力給自己帶來的傷害,並控訴決策者在慘案連連發生後的不作為。
芝加哥民眾舉著寫有「恐懼在校園裡沒有容身之處」、「要書本不要子彈」等的標語遊行。
大衛·霍格是道格拉斯中學槍擊案的倖存者,也是慘案發生後在公共事件中呼籲控槍的最強聲音之一。他在當天的演講中號召人們對不作為的決策者說不。他說:「不作為不再是安全的選擇了,我們現在就要對不作為說不。在我們國家每天因為槍枝暴力平均要死去96個人,然而眾議院議員們大多數對此竟然沒有發表立場,我們現在就要對這些議員說不。」
美國首都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道上,一名示威者手持控槍標語牌參加 「為我們的生命遊行」。
17歲的凱莉·沃靈是馬裡蘭州一所中學的高中學生,她說道格拉斯中學槍擊案發生後恐懼每天都伴隨著自己和周圍的同學們。她說:「我們都覺得槍擊案有可能有一天也會落在我們頭上,這種恐懼感也是一天天在加大。我是高四學生,現在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大學先修課程,而我們全班25個人中只有8個人現在還在上課。希望今天的遊行能夠改變現狀,因為遊行的人數夠多,我還是有信心的。但是改變能多久到來我就不知道了,任何事情都需要時間。」
美國首都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道上,一名示威者手持控槍標語牌參加 「為我們的生命遊行」。
沃靈的爺爺奶奶住在槍擊案發生的道格拉斯中學附近,遊行當天他們也從千裡之外的佛羅裡達趕到現場,與孫女一起參加遊行。提起一月前的慘案,沃靈的奶奶瑪格麗特·貝爾仍然淚光閃爍。她說:「真的讓人傷心欲絕。你把孩子送到學校,指望他們去學習,他們卻需要在危險來臨時躲起來,收到死亡威脅,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現在我們做到的肯定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投票來禁用這些槍枝。」
美國首都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道上,一名示威者手持控槍標語牌參加 「為我們的生命遊行」。
羅伯特·岡薩沃斯住在馬裡蘭州,他和妻子及三個兒子都參加了當天的遊行。他說,「我今天來是為了我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加強立法管控槍枝不能只限於佛羅裡達州、馬裡蘭州、康乃狄克州,全國每個州都需要。今天全國各地的人都來了,我們就是要讓決策者知道我們心中有主意,手中有選票。」
小朋友手持的標語:我甚至都不允許帶花生醬到學校(然而,槍枝卻可以?)遊行現場的場景,同白宮、國會山的冷漠形成了鮮明對比。就在23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1.3萬億美元的撥款法案,卻在控槍問題上踟躕不前——對購槍者既未加大背景審查,也未提高年齡限制。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網絡視頻節目主持人克雷恩·努瓦爾甚至在節目中譏諷說:「槍枝暴力事件的原因是擁有槍枝的人來得不夠及時。」
在華盛頓、鹽湖城等地,擁槍派組織了針鋒相對的大遊行。數百名擁槍派成員聚集在鹽湖城一所中學旁,舉著「槍枝賦予人們力量」「只有罪犯才喜歡控槍」等標語。一位名叫羅伯特·詹森的示威者說:「當發生交通事故時,人們不會去指責汽車。為什麼發生了槍擊案,人們就要指責槍枝呢?」
美國社會分裂的背後是分裂的政治。支持加強槍枝管控的民主黨議員紛紛發聲,支持當天舉行的控槍大遊行,而國會共和黨領袖則對這場遊行冷眼旁觀,拒絕對這場遊行做出評價。白宮新聞發言人發布聲明稱,為遊行學生鼓掌,同時也表示確保校園安全是總統的首要任務。而當天在佛羅裡達過周末的總統川普則一反平時的「推特治國」風格,少見地沒有對遊行發表評論。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黛安娜·范斯坦在《今日美國報》撰文說,共和黨在槍枝問題上的觀點是荒謬的,如川普提出的「武裝老師」計劃,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遺憾的是民主黨人也沒有提出任何建設性的想法。
槍枝暴力是美國社會的痼疾,美國社會要求控槍的聲音早已有之。然而控槍法案一再難產,使得美國民眾對於政客的信任度直線下降。據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的調查,當前美國年輕人已對政客失去了信心,多數年輕人不認為政客們代表年輕人的利益,2/3的美國青年認為美國經濟被富人和權貴所操控,約一半的青年認為政客和傳統政黨已經不再關心人民的呼聲。
大遊行中,來自華盛頓州的麥克舉著一位年輕女性的遺像站在賓夕法尼亞大道上。他對本報記者說,這是他一位朋友的妻子,多年前死於槍枝暴力。當記者問他期待這次遊行取得什麼樣的成果時,他無奈地搖搖頭:「我們只是來表達自己的聲音,最終可能一切都沒有變化。支持擁槍的利益集團,根本不會顧及人們的呼聲。」
來源:國際在線 人民日報